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论文2篇
时间:2022-05-19 03:33:32
导语: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论文2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第一篇
长期以来,艺术大众化教育在我国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小学到高中,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学生家长,最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在这种教育的大环境下,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被视为“没有用的东西”,被学校和学生抛诸脑后[2]。相比而言,美国早在1994年就制订出版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有一个副标题,指每位年轻的美国人在艺术中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这种全新的素质教育规定艺术等同于数理化等核心学科,这显然是以全球宏观的文化视角来关注人的教育和人的发展,符合人类渴望心灵感知、审美体验的本性。《标准》强调,艺术教育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所有学生,不论背景、天赋,即便残疾,都有权享受艺术教育及其提供的丰富内容,舞蹈教育便是其中之一。进入2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在社会物质、文化、感情和审美等方面进行了开拓与变革。李岚清在其《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在重视共同基础和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逐步创造条件,安排丰富的选修课程让学生选择。同时,可以试行学分管理的办法。实践表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更有利于各个领域拔尖人才的成长[3]。这无疑给高等教育提出了培养目标综合化的要求———必须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体育舞蹈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类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锻炼方式将“快乐体育”融入体育中。这种教育形式不但具有艺术教育静态美学的渗透,而且有体育动态运动的渗透。它不但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内容,而且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对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自2006年12月“阳光体育运动”开始实施以来,体育舞蹈以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节奏感而深受大学生喜爱。但目前由于学校认知、场地设施条件、地区经济发展及师资等各方面原因,只有为数不多的高校开设了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育舞蹈选修课程,大部分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几乎没有机会接触体育舞蹈艺术教育。尽管有的高校学生自发创建了体育舞蹈艺术社团,但在日常的训练中,由于场地及指导教师的缺乏,导致社团的活动难以得到保障,训练效果不佳,舞蹈审美能力也相对较低,对舞蹈作品的赏析仅仅停留在形式美欣赏的层面上。另外,很多高校的体育舞蹈社团门槛过高,原因在于社团要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大型比赛和表演,因此对入团学生的要求较高,这样自然就将许多“条件一般”的学生拒之门外。目前,体育舞蹈在普通高校的普及手段主要是开设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程。然而受上课所需硬件(如舞蹈房大小及数量)及软件(教师人数及专业素养)的限制,将很多热爱体育舞蹈的大学生阻挡于大门之外,使体育舞蹈大众化受到制约。加上大多数学生舞蹈基础薄弱,甚至在进入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舞蹈,在基本姿态和动作协调性上都难免存在一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大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更会影响他们对体育舞蹈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另外,高校的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与其他课(如专业课等)同时开课,选课的时间冲突也会使很大一部分对体育舞蹈感兴趣的学生放弃选修。以上种种情况表明,体育舞蹈的大众化教育似乎是校园里的一个口号。而将体育舞蹈教育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发挥其独有的功能,并使之逐渐走向大众化,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的问题。
2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具体意义
作为一项新型体育运动,体育舞蹈融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形式多样、风格多变,将艺术与运动相结合。在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既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也是实现大学生健身价值、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2.1丰富高校体育课的内容,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目前,高校体育课开设的可供选择的项目可以说是越来越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三大球”外,瑜伽、形体、攀岩、户外运动、定向运动等各种比较新颖的项目也已加入到高校体育课中。作为一种新兴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将艺术与运动高度结合,符合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体育舞蹈种类较多,分2个项群,10个舞种,如华丽典雅的华尔兹,欢乐跳跃、轻快灵活的快步,婀娜多姿、柔媚抒情的伦巴,热情奔放、诙谐风趣的恰恰等。舞种的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为不同学生学习体育舞蹈提供了可能性,极大地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的内容,同时也使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2.2有助于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形象气质
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注意自身气质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学业繁重或者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了驼背、斜肩、歪脖、O型腿等不良体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形象气质。体育舞蹈中的形体训练主要是以芭蕾舞的基本动作为基础来塑造人最基本的身体形态,有规律地参加体育舞蹈锻炼,可以实现有效的生物学改造,从而塑造优美的体形,并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体形,使体形符合一定的美学标准,为塑造良好的形象气质奠定基础。
2.3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体育舞蹈是一种全身性的高负荷运动,表演者需要身体形态、生理功能、生化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的健康发展,更需要表演者的速度、耐力、力量、柔韧等各项素质全面发展,还需要表演者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智能水平,表现为伶俐、聪明、悟性好、表演意识强。因此,经常参加体育舞蹈活动,学生的肌肉可以得到放松和锻炼,呼吸循环和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平衡能力和灵敏度得到大大提高。与此同时,体育舞蹈可以消除平时学习中的疲劳,缓解因为学习压力而造成的精神极度紧张。在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学生翩翩起舞,将情感注入到舞蹈当中,通过优美的肢体语言展现出来,忘却了学习的疲劳,得到了全身心的放松。
2.4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想像力以及创造力
美具有形象性、愉悦性、陶冶性、体验性等特点。每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均是从知觉开始的,通过感知事物的表象,进而激起美感,心情愉悦,从而享受美。体育舞蹈中的形体美、动作美、服饰美、音乐美等无不体现出美的这些特点。体育舞蹈是以肢体语言的美感使学生得到熏陶,同时以所有艺术共有的内在情感来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升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除了培养审美能力,体育舞蹈对人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培养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理学家认为,人的想像力、创造力源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好坏决定了人是否具有想像力、是否具有创造潜力,而艺术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包含着创造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的过程中,可通过自身学习和教师启发、引导去开拓和创新,勤以想像,把日常所见所闻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变成艺术素材,并巧妙地用肢体语言传递出来,从而培养学生整合创新、灵活贯通的多种能力。因此,体育舞蹈教育对激发学生想像力、挖掘学生创造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2.5有利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它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同时也是社会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体育舞蹈是两个或者多个人合作的艺术,需要在给定的音乐节奏范围内,运用身体技术与舞伴或团队配合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进行舞蹈知识与技术上的交流与配合,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男女之间的心理制约,并逐渐学会理解和包容对方,出现问题一起想办法解决,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与素质。同时,体育舞蹈要求舞者气质高雅、姿态挺拔,这种良好习惯的养成也将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3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基于体育舞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决定了体育舞蹈教育在高校中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然而如何在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育,并使之趋向大众化,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笔者认为,将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育放在大众化视角下进行研究,既有利于推动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育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实现体育舞蹈的普及和艺术价值的最大化。
3.1从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入手,抓好体育舞蹈课程开设工作
开设体育舞蹈公共选修课是普通高校进行体育舞蹈教育的重要途径,各校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课程设置,促使该项工作尽快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另外,可在开好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开设体育舞蹈必选课。
3.2教学内容、方法多样化,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当前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舞蹈基础较差,要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掌握体育舞蹈,合理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关键。首先,体育舞蹈教学应是一种快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重情绪的积极体验,重过程的主动参与,重人际关系的宽松和谐,重个性的独立解放,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保持愉悦的心情,从而不知不觉地获得身心健康发展[4]。其次,在课时量允许的前提下,可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从而开阔学生的舞蹈视野。另外,还可以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加入运动损伤知识的讲解,不仅能够很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预防学生身体受伤。
3.3积极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体育舞蹈教育属于校园文化的软体部分,是校园文化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宽泛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延伸或补充。因此,在搞好体育舞蹈教学的基础上,搭建展示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体育舞蹈水平的提高,使学生获得认同与自信[5]。
3.4加强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
体育舞蹈作为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项目,必然会吸引众多学生参与,然而要长久推广这一项目,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十分重视体育舞蹈的规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优美而准确,且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并能根据教学需要做出正确示范或正误对比示范。因此建议各普通高校要创造条件,通过教学观摩、外派进修、校际间技术与教学交流等形式,多级别、多层次、多渠道地为普通高校培养具有良好敬业精神、较高思想素质和较强舞蹈教育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教学效果。
3.5学校领导应提高对体育舞蹈的重视
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是体育舞蹈运动实现大众化的重要因素;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具有前瞻性是学校能够与时俱进培养优秀人才、推动学校改革的重要因素。学校领导对体育舞蹈的认可度决定了学校对体育舞蹈的资金投入、决定了师资的引进与培养、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因此,只有得到学校领导的充分重视,体育舞蹈才能在普通高校中真正实现大众化的长久发展。综上所述,艺术和教育天然就有着一种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艺术化的教育、教育的艺术化、艺术化的学习、学习的艺术化,都将成为面向未来的综合艺术教育应当涵盖的主题。体育舞蹈正是在这种教育大背景下发挥着它的优势和作用,已成为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体育舞蹈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使体育舞蹈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之大众化,而且有益于澄清体育舞蹈这种艺术教育仅仅是专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等偏颇认识[2]。
通过在普通高校探索体育舞蹈教育大众化的实施途径,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对推进国民素质教育,培养既具备高尚道德情操、严谨科学态度,又具备较高人文艺术素养和健康体魄的高等人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国全张虎祥杨建文田宇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第二篇
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在发展过程之中一直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在高校体育课程之中,也一直拥有较高的关注度,在我国普通高校教学中具有着较高的人气。所以笔者认为对于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将针对其基本的开设情况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其结果有以下几点。
1体育舞蹈课程的受欢迎度
体育舞蹈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一般来说是集健身、塑形与运动美感为一身的体育课程,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之中,它融入了体育锻炼以及交际技巧与体育素质的修养等多方位为一体。这种具有着多角度与全方位的体育教学形式,且其舞蹈形式是以男女为伴,进行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这种形式与要求都得到了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所喜爱。同时由于其在学生中具有较高人气,很多老师为了课程的方便开展,纷纷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可以说体育舞蹈课程是深受我国高校学生与教师欢迎的。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对于体育舞蹈的欢迎程度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在学生中间,还是在教师中间其受欢迎度都接近100%。所以这就要求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学在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其受欢迎度的特点,大幅度增加体育舞蹈的课时及选修课程。体育舞蹈课程的特点,促进了学生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可以充分调动这种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舞蹈课程之中,提高教学效果。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舞蹈教学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研究的新内容之一,因此我们体育舞蹈教学工作者,有义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水平,为学生的发展的提供更好的舞台。
2体育舞蹈课程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根据笔者所收集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30所普通高校之中,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学校所占比例达90%以上,其中还有6所学校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的专业课,同时绝大多数学校开设的体育舞蹈课程具有着三年以上的年限。在我国高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设等方面,其主要内容为拉丁舞、摩登舞、以及交谊舞等,这些教学内容已经得到了我国高校教师与学生的普遍认可,同时这些课程的发展及教学水平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也普遍得到了认可。体育舞蹈课程中以拉丁舞为例,其舞蹈动作要求具有着专业性质,要求技术相当纯熟。可以说,很多专业从事拉丁舞的舞者都要求学习者从小进行练习。同时在体育舞蹈之中,不仅仅包含了高校所开设的这三种,其舞种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可以说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仅仅就摩登舞项群而言,其中就包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等,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这其中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对于这种种类多样,要求严格的舞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高校在开设时候的学时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要求,其在规定的学时之中很难按照教学要求与教学目标。
3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师队伍不具专业性
任何课程的开设都需要一部分该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但是一般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师存在着差距。由于很多高等院校在体育相关课程的投入有限,对于体育课程的研究能力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就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除了体育舞蹈专业培训的学校,例如北京体育体育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州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几十所高校之外。其余绝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师都是非专业性质的教师,他们大部分并非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和研究,而是从事体操或者是艺术体操专业方向为主。这种兼职为主的教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从教师队伍的建设来说,也不利于我国高等院校体育学科的全面建设。此外,就我国高校规模及体育教学而言,在我国专业从事体育舞蹈并不具有明显的就业优势。当前,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为普通高校、初高中、健身会所以及文化馆、艺术馆、群众健身团体,同时也包括在科研单位进行教学、训练以及指导培训等工作。此类就业岗位并不具有吸引力,且普遍存在毕业即转行现象。为培养体育舞蹈专业优秀人才,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很多高等院校纷纷建立了体育舞蹈专业,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的艺术类考生愿意进入大学深造。虽然势头在上升,但是在短时间之内仍旧无法扭转人们对于其的热衷度。当前高校体制从教要求起点很高,所以学校很难聘请到真正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
4体育舞蹈课程缺乏统一的教材
教材作为供教师教学使用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了课本、讲义等。在我们传统的理解当中,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类别。广义的教材主要指的是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多媒体材料等资料。其中当然也可以包括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而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学往往是通过教师的口头传授与亲自演练,在教学之中除了教师的排演之外,有时教师也采用影音视频资料进行辅助性的教学。可以说教材的缺失是我国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的主要缺憾。对于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来说,其授课教师应该主要采用较为权威的体育舞蹈教材。但是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多种多样,由于其地域的不同,学校等级的区别,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都制约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师的课堂讲授,所以说仅仅使用固有教材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国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根据自身的教学水平、师资队伍、学生状况以及在实际教学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问题,进行适合自身学校的教材的编写工作。
5体育舞蹈课程的基础设施有待加强
体育舞蹈具有着体育竞赛的竞技性特点,在体育舞蹈之中,主要包含了动作、技术和战术综合表现的动作美。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课程时,对于不同的舞蹈类型,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与表现风格。体育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地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身体条件与表现风格,把具有各自特色的动作塑造的更具有艺术个性。体育舞蹈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音乐,优美动听的音乐必不可缺。体育舞蹈的这些特征,都对其教学场地及设施,特别是教学场地的氛围营造要求较高。目前,各学校的设施情况参差不齐。由于我国普通高校的资金与设施有限,其对于体育舞蹈的课程投入也是相对有限的,所以无论是从师资建设等方面,还是从学校分配体育舞蹈课程的课时方面,都是较为有限。而对于体育舞蹈课程赖以生存的场地来说,也是具有着较大的限制。可以说师资、课时、场地,使得想要在体育舞蹈课程之中大幅度发展的学生很难得到真正意义的满足。
综上所述,我国普通高校的舞蹈课程教学,虽然很受师生欢迎,但在师资队伍建设及场馆设施建设等方面,因诸多原因,存在教师队伍专业性、教材、基础设施等不足的因素,导致了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课程开展起来存在诸多瓶颈。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我国的普通高校加大投入力度,必然会为我国普通高校培养出具有专业性质的体育舞蹈队伍,建设出一大批高水平体育舞蹈课程。
作者:孙茜单位: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表象训练法体育舞蹈论文
- 下一篇:套芯棒卷圆模具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