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理念思考

时间:2022-01-14 02:42:02

导语: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理念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理念思考

1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平台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创建基于奥运五环图案的“五环工程”作为培育工作主要抓手和平台,把不同颜色作为象征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经历的不同层面。“红环”象征着积极、热情、温暖,代表学生思想教育,追求激情、理想、目标;“绿环”象征自然、和平、生命,代表学生体育竞技,追求公正、公平、健康;“黑环”象征庄重、高贵、执着,代表学生专业技能,追求更快、更高、更强;“黄环”象征明亮、活泼、辉煌,代表学生文化艺术,追求希望,智慧,阳光;“蓝环”象征清澈、精深、忠诚,代表学生学术学风,追求诚实、平静、和谐。“五环工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实现全员化、全过程、全方位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弘扬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为学生寻求真理、学做真人提供载体,引领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勇于实践,健康成长,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五环工程”创意新颖,内涵丰富,能够深化第二课堂培养模式,传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培养“有梦想、有激情、有责任”的“五环”新人。秉承“五环工程”的育人理念———弘扬体育精神,蕴育五环文化,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卓越体育教育工作者,突出体育教育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亮点。

2以“崇德”为标准立德树人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崇德”又是卓越体育教师的最高标准。面对师范专业学生不可忽视的师德滑坡,我们总结经验,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并开展多种形式第二课堂活动,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造“四阶段五模块的全过程、立体式师德养成工程”(图1),全面提高学生的师德修养。2.1开展“文明百日修身”活动。为了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的认知水平和综合素质,开展“百日修身活动”实施计划:一是通过邀请专家给学生做关于文明礼仪方面的讲座,每年不少于3期;二是拟让学生签订文明修身承诺书,公开承诺自己文明修身的行为言语规范,促进学生相互监督;三是成立文明监督岗,邀请党员和学生干部参加,共同监督学生的课堂、寝室和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四是以班级为单位对活动进行总结,对好的做法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或不足及时改进。2.2加强体育道德文化建设工作。体育道德文化是人们获得身心健康的最简约、最经济、最有效、最受欢迎的工作方法手段。在“五环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加强体育道德文化建设、规则教育和体育精神(如女排精神)熏陶,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2.3构建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学生工作队伍。强化班级干部换届制度、班主任与综合导师考核制度,积极开展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优秀学长评选及表彰活动,凸显专业卓越人才培养过程中丰富的人文教育价值。同时,积极打造优秀的辅导员队伍,逐步形成在管理上有创新、在科研上有进步的一支团队。

3以“乐学”为动力夯实基础

“乐学”是培养卓越体育教师的必经之路。由于各种原因,总体上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偏差,因此,通过对入学新生的始业教育,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提升课外辅导质量等措施,激发学生对各类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与“乐”的有机结合。3.1提高始业教育质量。通过教授等骨干分子领衔指导,提升新生始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专业培养方案解读质量,使学生正确树立成为一名卓越体育教师的目标与理想;同时,学习《学生工作手册》和学院的规章制度,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水平。3.2创新课程体系,培养“一专多能”人才。根据体育学科、专业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创新。一是将运动人体类课程为荣誉课程,以夯实学科基础;二是将师范类课程为“双师”课程,由教授、博士和高管、名师共同授课,以强化职业素养和涵养职业气质;三是将运动技能类课程为卓越课程,以体现卓越;四是设置国际交流类模块课程为国际化课程,以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五是将特色活动与职业导向类活动课程化并建成达标课程,以提升职业能力。由此构建运动人体类、师范类和运动技能类三大“老虎课程群”为主体,以达标课程和国际化课程为两翼,以强化实践教育为导向的新型课程体系。3.3积极进行专业教材建设。组建精英团队,编写“老虎课程群”新形态教材,并实行互联网教学。由于实践性、系统性和网络性较弱等原因,体教专业相关专业教材建设总体落后,以新《国标》为依据,从运动人体科学课程系列教材(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和体育保健学)、师范类课程系列教材(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学科教学法、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体育教育实习工作指导、运动训练学、和实用学校体育)和运动技能类课程教材(田径、体操、球类、武术、游泳)系列教材为三大突破口,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从教学到课余体育训练指导进行建设。目前,师范类课程系列教材已出版发行。该系列教材突破传统专业教材所存在的内容抽象、课本厚重的束缚,呈现出系统化、案例化、视频化、数字化的新形态教材,为专业课程群教材的改革与创新提供范例。3.4创立“卓越体育师范班”,探索职前体育教师“拔尖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卓越体育师范班实行导师制,培养方案中设立卓越体育教师培养课程模块,卓越体育师范班与中小学建立教学、科研合作,参与教研活动。

4以“尚技”为杠杆塑造卓越

“尚技”是塑造卓越体育教师的有力杠杆。从全国范围内看,长期以来,体教专业学生存在动作技能水平与教学技能水平两大软肋。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显示出优良的效果。4.1探索体育专业运行机制。根据学生不同的文化水平和运动水平,采用“二次筛选分班”编班新生。其中,不同的文化水平以高考英语成绩作为重要的衡量因素,并因此作为大学英语通级和考研的主要生源群体。而运动水平较好的学生,主要参加体育学科竞赛,同时,有选择性选拨班主任。近年来,考研率和学科竞赛成绩明显提升。4.2构建实施点面结合的课内外考评体系。在课内,整合专业技能必修课程的技术评定、考教分离与教材教法理论考核,并且设置约10%-20%的验证性实验课时(含理论课程);在课外,整合晨锻炼达标、各种技能提高班、职业技能等级、裁判证书考核和各种形式统一社团等,完善课内外一体化培养机制,效果明显。如为了强化高雅的竞技体操项目,通过设置三个学期的体操普修课程,使得近5年专业学生体操三级运动员等级水平通过率75%以上。4.3形成围绕“四技能”。达标活动为主体的“尚技”新形态构建达标体系,开展晨锻炼、运动技能、体育教学技能和运动创伤急救技能的“四技能”活动,把各项达标以Ⅰ类学分形式纳入培养方案管理。其中,晨锻炼达标纳入大一、大二四个学期,另外技能达标以学院发文的形式实行,分别在第四学期期末进行运动技能达标和运动创伤急救技能达标,第六学期期末进行体育教学技能达标。其中体育动作技能达标包括1500(女生800)m、跨栏(5个栏,男生90cm、女生80cm)、背越式跳高、技巧成套动作、单杠(或双杠)成套动作(任选一项)、篮球技术、排球技术和足球技术共8个技评项目;体育教学技能达标包括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材教法理论(包括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基本体操、田径、竞技体操、三大球)、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与模拟上课(含板书)、队列队形练习五大模块;运动创伤急救技能达标包括包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等。每种活动结束后进行表彰大会,其中,总分按一定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各单项也按一定比例设置优秀、良好、中等、达标和不达标,任何一个项目不达标的学生为综合考评不达标。对于不达标的学生,必须在教育实习之前补考,补考不达标者则不能参加教育实习。达标活动的后续效果突出,例如2012—2019年期间,在参加浙江省高等学校年度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荣获一、二、三等奖人数均为省内高校同类专业第一。4.4建立有效的体育学科竞赛机制。围绕省大学生锦标赛以上体育运动竞赛,按照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建立“达标—选拔—训练—竞赛-总结”一条龙培养机制,加大训练竞赛的经费投入,发挥学科竞赛的风向标作用,运动竞赛成绩得到明显提升。近3年,荣获国家级单项竞赛第一名8项,省级单项第一名34项,省内体育教育专业领先。

5总结

体教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中,通过搭建“五环工程”培养平台,以“崇德”、“乐学”和“尚技”为主要途径,同时,加强师资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等措施,较为有效地破解学生职业认同感较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及专业动作技能与职业技能较差等难题,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基本符合新《国标》体育本科专业德育高尚、双技(运动技能和教学技能)超强和乐学会学的培养标准,围绕体育与健康学科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竞争力开展工作。通过多年的有序发展,杭州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7年成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获批为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多年来,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升高,就业率近100%,签约率在85%以上,毕业生专业相关性在90%以上。

参考文献

[1]黄汉升,等.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8):3-33.

[2]关北光.《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对接的策略[J].体育学刊,2013,20(3):75-77.

[3]崔哲雄,张晓菲.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体育学刊,2013,20(3):78-80.

[4]张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课外途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91-94.

[5]董翠香,党林秀,白永芳,季浏.体育教育专业“学科教学类”课程群建设与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3):95-99.

[6]韩志芳.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调整与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7):89-94,01.

作者:卢竞荣 吴本连 周建新 徐玉明 俞周杰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