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10-27 11:07:16

导语: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现实意义

【提要】体育文化校园文化的有效对接和融合是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迫切需求。高校应当将体育文化有效融入到校园核心价值中,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各方面素养,积极开展不同类型的体育社团活动,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如此才能保障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对接和融合。

【关键词】体育文化;校园文化;融合;现实意义;实施路径

学校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对接,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得以发展。高校应当意识到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通过多样化手段,打造体育文化,将体育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促使校园师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活动之中,丰富学校体育文化内容,使之更好地与校园文化融合对接。

一、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体育文化通过对不同的体育关系和现象进行研究,揭示体育意识的变化形成,促进体育在世界上快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基于文化视角,体育文化可以理解为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体育虽然一经产生就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和相对独立的范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人类文化。相关学者认为,体育文化应当划分为层次研究和认识两个层面。体育文化有三种说法,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认为体育文化的表层是运动形态,深层是体育观念,中层是体育体制;第二种认为体育文化的内层是内涵精神,中层是精神外化层,外层是精神物化层;第三种观点认为,体育文化的内层是形态观念,中层是规则制度,外层是物质形态。总的来说,体育文化不能简单地概括为体育社会现象或体育科学,应当将其研究的对象看成是一种体育意识,是对价值观念进行揭示的一种文化趋向。

二、校园文化的内涵

所谓的校园文化,指的是由学校内师生在校园内所构建起的一种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其主体是学生,主要内容是课外文化活动,其主要特征为校园精神空间,是校园环境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校园文化和学校师生的生活方式、校纪校风、学校的整体培养目标有着紧密的关联。校园文化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是由学校长期的行政管理、科研、教学所构建成的一种文化,需要广大师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这也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校园文化能够使学生的智能结构得到改善,使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促使学校更好地与社会进行互动,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的各种文明成果,这对教育改革在校园中的深入推进也有着促进作用。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校园精神是全体师生深层次的意识,也是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可以将校园文化理解为学校校园精神的实体形态和建设的有效方式。

三、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对接融合的现实意义

(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养。学生是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融合的主要受益群体。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对接,能够帮助学生有效获取体育知识和技能,继而主动地参与到各类体育文化活动之中。这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从宏观视角来看,融合校园和体育文化,也是高校对马克思主义个体全面发展思想的有效贯彻落实,一定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品质得以发展,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教育目标。从微观视角来看,对接和融合两种文化,促进学生道德素养以及人格的发展和健全,为学生今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的前提条件。体育文化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当通过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有效结合,打造鲜明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中对学校内的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学生们的道德素养和品质。另外,构建鲜明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对高校知名度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当前社会文化大背景下,高校独特的文化想要长远地发展,就应当进一步拓宽校园文化领域,不断挖掘和探索新的文化创新点,将和体育校园文化相关联的因素纳入到学校体育文化之中。这需要高校对体育文化给予高度重视,能够对体育文化中的特色要素进行深度挖掘,在对校园文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引入这些创新元素,促使学校内师生的知识也得以拓宽,文化生活得以丰富。(三)和谐校园打造的有效手段。和谐校园的构建是贯彻落实高校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体现,能够保障校园内的团结安定、社会的稳定,对学生素养的提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高校应当充分意识到,学校要长远发展,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必不可少。首先,构建良好的体育文化,能够使不良风气在校园中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降低其对学生的侵蚀,另外,对学校内师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也有着促进作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制度,应当着重关注体育文化的渗透,引导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规范,保障全体师生能够在校园内形成体育意识和规则,将体育的严谨性和竞争性充分体现出来,这对学生养成遵守校园规范规则的习惯有着积极影响,进而促进了和谐校园的构建和发展。(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有效举措。通常情况下,素质教育的本质目标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引和方向。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所在就是德育,这也是素质教育一直倡导的。作为素质教育的本质目标和出发点,德育也是对素质教育在高校是否有效落实的一个衡量标准,所以高校在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过程中,应当在建设校园文化中将德育工作凸显出来,保障学校内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和巩固。而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对接和融合,为学校内德育的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保障了道德与人和知识与人的统一,这对营造校园内良好德育教育氛围有着促进作用,进而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熏陶和教育,发展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体育群体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貌,使得校园体育文化精神得以稳固发展。

四、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对接的有效措施

(一)育德育工作融入校园核心价值观。当前各地区的高校一直倡导校园文化的打造,提倡校园文化能够将高校发展战略以及建设制度对学生价值理念提出的要求全面反映出来。学生各方面素养的提升是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对接融合的本质目标。高校学生在校园内学习和生活,而学生能有效地融入到校园生活中,核心价值理念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应当引导学生将校园文化所呈现出的价值观融入到自身的内在素养之中,如此才能满足高校教育目标的达成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核心价值观有效融入德育,能够使高校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局限得以突破,进而使得高校办学宗旨和理念的价值诉求得以达成。(二)构建良好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长久以来,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氛围的构建对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这能够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精神动力,进而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校园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这对学生审美情绪、情感表达、体育精神的发展和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说,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应当在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融合和对接之中充分彰显出来。首先,高校应当进一步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充分挖掘校园内的各种载体,对体育的知识技能精神进行大力宣传,让学校内的师生能够对体育文化精神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其次,对体育精神进行有效宣传,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在校园内形成激昂奋进、快乐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最后,应当对学校内在体育方面取得的各项优异成绩和成果进行挖掘和整理,让学校内的师生体验到学校在体育文化方面的优势和魅力,进而弘扬和发展体育精神。(三)进一步发展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融合和对接校园文化和体育文化的一个关键力量就是体育教育工作者。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会对两种文化对接和融合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不断拓宽自身的文化知识体系,在奠定以技能型为主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学习人文和科学知识,进一步发展自身的文化素养。首先,高校应当积极地对体育教育工作者展开培训,将文化素养作为培训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长期的培训,教育工作者对体育运动文化的特点、内涵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进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向学生们渗透体育文化,为校园文化的构建献计献策。(四)开展多样性的体育社团,组织学生进行体育竞赛活动。校园文化以及体育文化这两种文化有着独特属性,对这两种文化的有效融合和对接,需要高效构建起相应的载体和平台,引导学校内师生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分享、经历,促使两种文化有效地融合与对接。而课外体育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是一个良好的平台,能够为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对接构建起桥梁。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对体育社团的价值和作用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索,促使其在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对接中发挥推动作用。高校也应当构建起良好的制度机制,这是保障各类社团开展体育竞赛活动的关键所在。高校应当将学生的学业考核和参与体育社团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意识到体育社团活动的参与对于自身素养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最后,学校也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媒体技术,通过互联网向学校内的师生传播与体育相关的各种知识,比如开展体育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举办体育沙龙等,使学生能够找到展示自己的舞台,继而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中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体育事业,进一步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姜海燕2018《新时期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现实价值与着力点》,《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杨玲2019《专业化进程中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修炼》,《体育学刊》第8期。

作者:万柏林 单位: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