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

时间:2022-09-10 07:48:50

导语: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

摘要:新课改不断深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科学、合理地规划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兼顾每一位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发展学生体能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能;身体素质

小学是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重要时期[1]。为了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因此,体育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学生体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负责引导,运用科学的教学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训练强度,保证学生的安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能。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能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引导学生进行系统化的训练,提升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体能训练内容,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科学、系统、规范的体能训练中,学生将通过运动的洗礼改善既有神经系统等功能,有效提升身体的协调能力,锻炼、提升消化、吸收能力及反应能力等运动素质。学生通过适量的训练,能保持精力、体力充沛。这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也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体能的策略

(一)改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体能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可以锻炼学生体魄,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2]。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学理念,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设计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体育知识及技能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能。小学生的基本体能要素包括很多方面,如身体机能、身体均衡及心智水平等。老师必须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锻炼,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例如,老师在带领学生开展障碍跑训练时,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来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老师要为学生圈画出100米的跑道,用轮胎、栏杆等物品设置一些路障,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其次,老师要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有序站队,来回通过障碍物,进行接力比赛,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及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二)完善体育教学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条件。体育设施是教学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能训练的质量及训练安全。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安全、顺利地完成训练,老师要不断完善体育教学的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让学生能顺利成长。与此同时,老师要与学生随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及需求,适当增减活动项目,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确保学生在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设定训练强度,完成体能训练的目标。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依次完成热身运动的各个项目。然后,老师要根据日常的调查研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置一些活动兴趣小组,如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为每个兴趣小组分配一个带队老师,保证学生的安全。学生在自己兴趣的推动下,会积极参与学习、训练。这样做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能训练的效果。(三)开展体育运动,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能意识。为了让体能训练的质量及效果得到保障,小学体育老师要做好体育锻炼流程的设计,确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时间段,避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身体损伤,有效锻炼体能,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效果。例如,鉴于学生的年龄、思维特征,老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制定相对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确定合理的训练时间,保证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体能训练的有效性,提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良好的体能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体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李源.谈小学四年级体育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三).2019.

[2]谭利海.中小学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好家长,2019(23):246.

作者:姜兆飞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华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