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健身指导能力研究
时间:2022-09-18 10:13:38
导语:体育教育健身指导能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健康与健美追求。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为学生身心健康服务是学校体育的职能之一,但增强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难度较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新形势下,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健身指导能力至关重要,其体现在不同方面。具体来说,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浪潮中,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健康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公共领域健身设施日渐完善,街道、广场等健身的人日渐增加。由于人们营养过于丰富,“三高”等疾病日渐年轻化,年轻人纷纷加入庞大的健身队伍中。当然,他们的健身需求各不相同,有的想要通过健身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有想要借助健身,进行适当的恢复性锻炼,加快康复速度。同时,随着社会不同行业、领域竞争日渐激烈,良好的外在形象会使人们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获取更多的机会。健美已成为人们一大追求,如对称的身型、敏捷的步伐、分明的肌肉线条,其驱动体现在不同方面。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社会肥胖人数大幅度增加,呈现出上涨趋势,尤其是青少年,影响他们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制约着他们智力的全面发展,健身成为他们达到减肥健美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减肥能避免在不正确减肥方法作用下损害身体机能,影响身体健康。健身可以帮助社会大众保持良好的体型,拥有完美的身体曲线,有效将赘肉转变为肌肉,提高自身气质,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在健康与健美追求方面,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身指导能力非常重要。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毕业之后,他们大都会担任体育教师、教练的角色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中,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健身已成为多样化运动最基本的追求。也就是说,健身指导能力已成为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重要基础能力之一。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健身指导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将其灵活应用到相关体育教学内容中。社会健身教练需要具备专业化的健身指导知识以及技能。可见,在个人职业发展方面,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身指导能力尤为重要。
二、新时期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身指导能力的有效途径
1.正确认识健身指导,注重健身指导方法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跟随时展的步伐,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生本教育理念,正确解读素质教育下体育教学标准,全方位正确认识健身指导,充分意识到培养体育专业学生健身指导能力的重要性,将其放在关键性位置。同时,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认知水平等,通过不同途径强化健身指导方法教育,帮助学生完善已有的体育知识框架体系,具有扎实的健身指导知识,具备较高的健身指导能力。具体来说,在培养学生健身指导能力过程中,教师要多层次加强沟通技巧教育,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更多锻炼自身的机会,在实践中多与学生、学员等互动、交流,准确把握他们的心理客观需求、运动目的、健身要求等,当然,要全方位了解他们自身各方面情况。教师要借助实践活动,科学安排健身指导内容,引导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群体健身需求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健身指导,如果健身者知识层次较高,健身指导中要多采用专业术语。如果健身者知识层次较低,要多使通俗的日常用语,确保健身者可以听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围绕体育课程知识,将重要的健身指导技巧编辑成册或者印成宣传单,发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将所学的体育知识以及健身指导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逐渐提高自身健身指导能力。教师要强化动作演示方法教育,尤其是运动训练专业学生,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性动作技巧,有效突破教学重点以及难点。如果课程知识难度较大,教师要采用分解动作演示方法,利用专业术语讲解一系列动作,使用通俗化语言加以补充说明,便于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有效提高体育教学有效性。2.引导学生学会优化创新健身方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引导体育专业学生学会以人群、气候、地域等为基点,优化创新健身方法,这是提高他们健身指导能力的关键点,重新编排组合已掌握的动作等。具体来说,体育教师要多层次引导学生学会以人群客观需求为切入点创新健身方法,如果健身者拥有强健的身体,可以创新难度较高的动作,指导他们突破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实现更高层次的健身目标。如果健身者属于大病初愈,可以创新难度较低的动作,健身过程中可以保护、恢复健身者关键性功能部位。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群体常去健身地点优化创新。如果是社区活动中心等,可以创作一些幅度较大的动作。如果属于室内,创作的动作不能太大。体育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健身器材以及道具的应用创新,根据新时期不同人群健身需求,配备适宜的健身器材,便于不同人群健身中给予他们针对性健身指导,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客观需求。3.注重健身经营模式教育。对高校学生来说,就业是他们毕业后直接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不同行业、领域持续发展,竞争已日渐激烈,演变为人才间的竞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有专业化的体育知识以及技能,要具备较高的健身指导能力,这是他们顺利走上和自身专业相关岗位的重要保障。在这一背景下,体育教师必须多层次加大对体育专业学生健身经营模式教育力度,促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健身指导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要结合各方面具体情况,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全方位研究新时期健身市场。比如,健身者职业、健身者不同层次需求,合理划分健身人群,以他们的多样化需求为媒介,制定“科学、合理”的健身指导方案,全方位正确认识健身市场。同时,体育教师要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准确把握新时期健身理念,巧妙融入体育教学,围绕体育课程知识,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全方位准确理解体育知识以及技能,掌握关键性动作要领,进行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促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意外处理知识等,具备一定的健身理论知识以及技能,提高他们健身指导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4.学生要注重自身健康指导能力的提高。高校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多角度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加大各类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向社会输入大批高素质人才。在体育专业教学中,高校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全方位正确认识体育专业,准确把握新时期社会市场对体育专业人才提出的客观要求,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意识到提高自身健康指导能力的重要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准确把握社会市场在这方面提出的客观要求,结合自身已有的体育水平,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类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团体开展的相关实践活动,将所学的体育知识有效应用到实践中,将体育知识学“活”,在实践中掌握重要的健身指导知识,逐渐提高自身健身指导能力。5.加大培训基地建设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高校要意识到培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围绕当下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提出的客观要求,注重校内外培新基地建设。高校要根据体育专业课程特点,优化完善已有的硬件设施,建设校内实训场地,确保体育教学顺利进行,为提高学生健身指导能力做好铺垫,要加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定期安排体育专业学生到实训基地锻炼,使其更好地了解体育相关岗位要求,尤其是健身指导方面,根据自身欠缺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自身健康指导能力。同时,想要提高学生健康指导能力,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高校需要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教师各方面情况,制定合理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培训,引导他们进行再教育学习,学习最新体育知识与技能,尤其是健身指导方面,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具备较高的健身指导能力,有效提高体育专业教学整体质量。在此过程中,高校要适当提高新时期体育教师聘用要求,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根据其各方面能力,将其安排到适宜的工作岗位,录用后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使其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提高内部人力资源利用率。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健身指导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多方面,易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已有的思想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全方位正确认识健身指导,根据专业学生各方面能力,通过不同途径优化体育教学,注重健身指导教育,引导学生优化创新健身方法等。这能促使体育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体育课程知识以及技能,掌握必要的健身指导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专业人才,有效填补社会市场空缺,顺利进行深造学习或者走上就业岗位,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现状,提高体育专业教学整体质量,促使新时期体育教育事业走上长远的发展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文理中 单位:吉首大学
参考文献:
[1]冯平.新课程方案标准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章翔.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业务工作能力培养新路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毛丽红,彭勇,康春兰.基础教育改革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田应福,张丽芳,李会明.“轮动实习”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5]陈雪娟,牛小洪.我国健身市场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
[6]陈明.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 上一篇: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互动探究
- 下一篇:体育传媒暴力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