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体育教育论文
时间:2022-05-22 03:16:10
导语:新闻传播体育教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特别是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更是把中国体育事业推向高潮,我国的体育新闻传媒也得到了长足发展。随着体育事业热度的逐年增高和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各类体育新闻在电视、网络、移动端、报纸、杂志的报导量大幅度扩大,体育新闻成为了大众传媒中一项重要板块。大众体育传媒为全民体育教育搭起了一座桥梁,大众体育传媒与体育教育之间又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进步、共同发展的关系,两者关系日益紧密。所以,充分了解全民体育教育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必要性,发挥大众体育传媒的优势和特点,以扬长避短的方式,全面推动体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全民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体育教育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体育作为一种具有艺术性、竞争性、激励性的社会文化,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具备的独特魅力,在受到全世界追捧的同时必然受到大众媒体的青睐,大众媒体对体育新闻的传播力度越大,体育信息的传播量也随之增加。体育教育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在蓬勃发展,各类体育赛事如夏季、冬季奥运会、亚运会、青奥会,以及各单项世锦赛、世界杯、亚锦赛等国际综合和单项性重要体育赛事,在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下,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媒体的力量功不可没。回顾我国大众体育的传播状况,发展体育教育,预测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开拓视野,确定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选定发展目标以及采取相应举动,避免在前进道路上走弯路,发展“中国特色”的大众体育,将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长期坚持方向。全民体育教育是走向“体育强国”的必经之路。具有中国特色战略思想的“体育强国”概念最早在1983年原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中提出,而正式被重视则在2008年同志《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得以体现,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体育强国的内涵和本质主要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要发展符合时代精神的体育教育理念。这个理念不是单纯的指在体育竞技中的领先,而在于体育教育理念是否具有科学性、可持续发展性,如中国CBA(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和国甲等是将市场经济与体育赛事完美结合的探索;二是全民体育教育发展的质量。纵观世界体育强国,无不具备高质量的体育竞技水平和全民体育素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正式提出由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借助大众体育传媒的力量,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正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大众体育新闻传播现状
体育运动全球化背景下,体育事业的关注度愈发提高。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体育运动全球化交流也逐渐加深,大众体育传媒承担了对外传播中国体育内容和对内增进国际视野的双重任务。由于体育是面向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受众,媒体需具备影响力才能引起国际舆论关注、建立起社会公信力,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从我国对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和世界杯等国际顶尖赛事的转播和内容报导,让国内受众可以更加直接地了解国际体育水平情况,反过来,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如赛龙舟、武术等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项目也在向外展现其独特魅力,传播了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所以,体育事业关注度的提高促进了体育运动全球化的发展和全民体育教育素质的提高。体育教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部分,体育强国也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无数人的中国梦。完善体育新闻信息内容,完善全民体育传播媒体。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新闻内容和大众媒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大众传媒是大众体育新闻传播的最佳载体,完善大众体育新闻传播媒体,完善体育新闻内容,有利于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把体育划分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体育产业,相应的体育传播方式则主要以体育新闻栏目、体育赛事直播、体育专题报道以及与体育娱乐节目等组成。此外,我国发展体育教育事业以来,涌现出许多体育新闻媒介,但对受众群体缺乏较为明确的定位,实际受众面单一,在传播时长和内容信息量上远远不及其他新闻节目。模糊的定位和乏善可陈的信息导致较低的关注度,限制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力较弱、传播覆盖面较小,不能有效实现向受众实现传播、引导、教育的作用。大众体育新闻传播存在的不足。虽然我国体育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但在个别方向存在传播的偏差,要实现大众体育传媒更好服务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改进自身不足是现阶段亟需做好的工作。首先是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的作用是引导民众利用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实现真善美的判断,实现身心发展、提高修养,团结和谐的正确价值导向,而体育媒体正是传播这种精神的最佳载体,有利于体育教育思想健康发展。其次是体育教育目标偏差,过分重视竞技体育,使部分观众远离体育参与。全民体育教育应该具备健身、娱乐、休闲的作用,由于竞技体育对名次、金牌数等有较高的吸引力,导致大众体育教育的内涵偏离正轨。最后是体育教育途径与体育新闻传播失衡,主要体现在过分商业化、娱乐化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过度的商业操作反而会适得其反,扰乱体育赛事的正常秩序,而过度娱乐化则脱离的体育精神的本质,弱化了体育文化价值的传播。只有体育的参与者和传播者都肩负起各自责任,全民体育教育才会健康有序发展。
大众体育新闻传播对全民体育教育的影响
拓宽大众体育新闻传播渠道,扩大体育教育关注度。大众体育新闻中的信息量多寡和质量水平会影响传播效果,因此,要扩大体育教育关注度需要拓宽大众体育新闻传播渠道来拉近节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为更好满足受众需求,大众体育新闻信息首先在采编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报告网络,如央视本身具备较好的采编资源条件,在国内拥有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传播渠道,通过较多的采编和传播渠道具备传播大众体育新闻的能力,可以较快速地满足受众对体育新闻内容的信息需求,在新闻来源更加多元化的情况下也容易实现多样化。完善大众体育新闻传播媒体网络是扩大关注度的基础,通过多个媒体获得的新闻线索使新闻内容更加趋于多元化,报道内容可以更广泛涉及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等多个领域,从而真正发挥媒体的传播能力,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让受众可以通过大众体育新闻媒体更好了解到鲜活生动的新闻,真正实现信息多样化,拉近大众体育新闻与受众间的距离。由此可见,扩大全民体育教育关注度离不开大众体育新闻传播渠道的鼎力相助,由于体育新闻的传播,体育精神才得以传播,受众才能享受到体育精神,体育产业才得以蓬勃发展。各媒体根据自身特点凸显自己特色,服务不同的受众。体育新闻的信息相对来说是有限的,尤其在竞技性比赛中,其比赛过程和比赛结果是固定的,独家信息很少,因此,大众体育新闻需要各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有限时间内比拼对大众体育新闻的策划和深加工能力,而不同的媒体往往对应相应的媒体受众,只有这些新闻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去迎合受众才是媒体出奇制胜的关键。比如现阶段影响力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媒体,结合移动互联的三个重要特点:社交化、本地化、移动化。移动终端作为社会化媒体的属性愈发强烈,通过建立社交媒体的朋友圈、关系圈、兴趣圈等一类特点的人,通过受众间的相互互动,即点赞、评论等方式,很容易实现信息的病毒式传播。本地化即移动互联媒体的受众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关系圈、兴趣圈后很容易进行本地化,提高了移动互联媒体的传播效率和效果。由于现代社会时间趋向碎片化,移动互联把信息传播范围扩散到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应用场景,受众可以按自身需求选择性查询相关信息。总之,各媒体在传播大众体育新闻时,只有结合自身传播特点并发挥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服务好不同受众。传播上纵向延伸,塑造体育教育的人文精神。当前体育新闻的传播正在从表层粗线的体育欣赏转向更具深度体育内涵的思考,对体育新闻的传播来说,挖掘体育教育纵向的艺术性、审美性、人文方面的内涵将是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比如在CCTV5转播的NBA的现场解说,解说员都是体育专业人才,直接用知名教练员或者退役运动员担任解说,在观看比赛时,多了球赛的战略、战术分析预测,大大提高了体育赛事的多样性。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在近年来的巨大发展和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体育教育事业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特色体育道路,创造出许多先进的体育教育成果。体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人文精神信息的传播,从早期的“勇夺第一”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绿色奥运”、“人文奥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了我国在“体育强国”道路上的长足进步。值得关注的是,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体育人文精神的传播和体育新闻传媒的发展,只有发展好大众体育新闻传媒的影响力,不断满足大众体育教育的需求,才能推动体育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作者:张勇卢建辉单位:邯郸学院体育学院
- 上一篇:全职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论文
- 下一篇:大学终身体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