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对预防学生自杀的作用

时间:2022-07-09 10:57:41

导语:体育锻炼对预防学生自杀的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锻炼对预防学生自杀的作用

摘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自杀”产生的原因,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有助于干预和遏制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体育运动;挫折教育;适应力

不久前作者读到一篇文章《学生自杀频发,体育生却是个例外》,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体育工作者,深深地被题目所吸引。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很少出现新闻媒体对外公开每年学生自杀或自杀未遂的数据分析记录。但根据多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的类似恶性事件可以推测学生自杀或自杀未遂现象的确可以用“频”字来形容。

1自杀产生的原因

1.1来自家庭的潜在风险

家庭氛围、教养方法、家庭结构、亲密程度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杀行为。一方面父母的婚姻破裂或者濒临破裂、争吵的家庭生活下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生活在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享受了相对更加优厚的待遇和优质的环境。独生子女情况的大学生没有体会过多子女家庭的情感生活,容易形成自我、固执、骄横、任性的性格特点、抗挫能力差。由于求学远离家人又缺乏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情感的及时沟通,部分大学生心理长期处于消极、压抑的状态,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疏导方式,很容易产生过激的行为和想法,直至产生伤害自己寻求解脱。

1.2社会矛盾的激化

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参加学校学习生活也会参与较多的社会活动,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成为诱发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原因。这种诱因体现在社会的诸多方面。如社会政策及保障的不完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压力、人际关系等,一旦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压力突显,作为涉世不深、抗挫折能力较差而又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讲情况都是相当严峻的,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激发偏激过激的想法和行为。

1.3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因

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的时期是他们走向独立的重要阶段。他们独立的意识更加强烈,时有叛逆、自主的想法萌生,不能正确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内在需求,这就难免会与家人、师生乃至社会产生冲突,促使矛盾激化,诱发严重的心理问题。在社会高速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犹如一部悲喜交集的进行曲,深刻影响着新一代的大学生。生活条件改善了,网络科技遍布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拿手机、看电脑、游戏网购的时间越来越多,大大减少了他们的活动时间。而一旦身体得不到有效锻炼,身体的各项机能和指标就会相应改变,出现亚健康甚至是严重的状态,身体不适、意志消沉等,这种来自于健康的危机信号对心理的承受考验是最为直接的。

2开展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人生未遇苦难者,只能算是半个人”,“没有挫折就没有成长”。在成长的道路上,大学生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它一方面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惑,另一方面则会提供给你发展的机会。换句话说,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具有的两面性可以导致你的痛苦与不幸,也可以让你在斗争中获得更多的工作学习经验和信心。社会生活实践可以塑造一个人获得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挫折教育既能让大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也能让大学生学会反思、总结、探索、创造、增长才干,变得越来越聪明。

2.1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需要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会因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养育方式以及父母的素质等方面而受到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与家庭条件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被宠坏、太溺爱、蛮横无理甚至迁怒家长,最终导致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应试教育体制过分地强调升学率,家长与学校领导的观念和思想出奇的一致,只要学习好比什么都重要。大学生活是社会的缩影,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他们必须独自应对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选择和区分。这些在新的自然环境中适应缓慢的学生似乎无所适从。当他们感到不满意时,他们会变得沮丧,回避责任,甚至担心和否认自己。这种承受挫折的能力令人担忧,如果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适时的指导,将不可避免地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2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由于父母的宠爱,他们自力更生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对事物进行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缺乏抗压、抗挫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稍有挫折或者不顺就极易产生放弃和逃避的想法和行为,最终导致情绪恶化或厌食,更有甚者放弃生命。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格特质养成的关键时期。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锻炼和提升的平台,如:课外活动、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社团以及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但机会总是有限的,大学所提供的只是给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要想获得更多的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当今社会,抗挫能力的提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培养阶段是十分必要的。它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一生。如果大学生在校期间没有遭受挫折的经历、没有足够抵抗挫折的能力,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享受”来自各方面的委屈、压力和挫折,将很难在这个社会立足,寻求发展。

2.3社会发展的需要

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社会是市场激烈竞争的社会,是充满着风险和挑战并存的市场经济环境。仅有敬业和奉献、诚实和正直,会显得过于迂腐和刻板;只有自信、自尊和自制,又会显得过于骄傲和固执。而只有同时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这其中包括出色的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沟通能力,较好的社会适应和变通能力[1]。在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中加强引导其积极主动的思维方式,寻求进步和提高,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纳入实践活动中,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2]。

3通过体育教育实施挫折教育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强调,每个人都应高度重视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在帮助学生塑造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和消除自杀意念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体育专业学生和有运动习惯的学生,为什么自杀率会相对比较低?因为体育运动的特殊教育过程对学生本身就是一种挫折教育的过程。体育不仅仅是一次体育运动,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教育方式和一种精神媒介,是塑造健康身体,建立健康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3]。意志力薄弱、情绪善变、环境适应力较差、承受挫折力不强、心理调节力缓慢等是影响学生自杀的主要因素。

3.1长期从事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控制情绪

不良的情绪和长期的抑郁是影响学生“自杀”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消极情绪和自杀行为。其中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学生按时进行体育运动,可以合理地将其自杀率降低23%。体育运动在干预自杀想法和自杀企图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英国的一项研究还发现,体育运动可以合理地减轻沮丧学生的心理负担,减轻他们的身心压力,使其身心得到放松。该研究的领导者JeremySibold博士认为体育运动对遏制学生产生自杀念头甚至自残的学生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3.2在体育运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是个人发展乃至国家进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学生的整个培养时期,学校教育应注重引导其正确地认识竞争,保持健康心态,最大限度的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体育运动注重实力,有很多运动项目对抗性很强,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唤醒他们竞争的欲望,追寻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目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通过胜负刺激使其奋进。设置平等或不平等(有意而为之)的条件,一方面既可以满足超越别人,获得成功的乐趣,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在胜利和失败中学会正确对待输赢,使他们对输赢的认识逐渐全面和深刻,学会积极地调整心态,努力进取,求实创新。另外通过活动方式、动作规则等因素变异,让学生在体力与智力的较量中发掘自身的的创造力、提升思辨能力和竞争力,提高勇于开拓创新、机智果敢、奋起拼搏的竞争意识。

3.3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学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力

对环境适应力不强也是影响学生抑郁乃至自杀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什么“体育生例外”?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春夏秋冬不同自然环境的磨砺。无论是刮风下雨的阴天还是风和日丽的晴天,无论是数九寒天的冬季还是烈日炎热的夏季,他们都一如既往,进行着刻苦训练和高强度比赛,长此以往,他们的身体与环境逐渐适应。四季无常,雨雪风霜培养了他们坚强勤奋、不畏困难的优良品质。一年四季气候轮回,历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团队合作方式培养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的抗挫心态和应变能力,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品质,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3.4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体育运动在塑造学生的意志力和诚信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一个人在参与体育的过程中会不断地面对成功和失败,而这个过程足以磨练一个人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相对于运动者而言,都可以从成功亦或是挫折、失败中获得经验,进而更加深刻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抗挫能力的培养,健康其体魄、磨练其性格,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比如: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出“难题”、设“障碍”、寻“对手”、提“要求”、树“目标”,故意制造挫折情景,从中让学生体验到什么叫“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乏力时鼓励其坚持,在怯懦时督促其前行,在厌战时鼓舞其斗志,让他们的心理承受力、毅力、抗挫力变得越来越强。通过反复磨练使其学会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调整心态,积极地面对困难与挫折,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挫折-奋斗-成功-再挫折-再崛起”这一体育理论去指导实践,不断完善自我。

3.5践行生命教育和提高生命质量

现代社会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心想事成、万事顺意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以合理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告诉学生挫折是什么,并正确地指导他们做好准备,以便随时随地迎接挫折的到来,学会在挫折中学习,并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刻意去设置一些挫折情境,以培养他们的耐挫力,使他们在遇到类似的挫折时能够从容自如、泰然处之。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控制情绪、懂得责任、学会担当,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挫折,使他们在失败中学会如何积极应对、接受挫折,以及在困难中如何乐观前行,塑造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使他们从中收获幸福的体验。

4结语

本文通过体育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独立的生存教育、磨砺教育、人格教育、集体精神教育,以培养他们自立、自律、自强的品格,为将来走向社会取得成功提供助力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仇文化,陈秀春.高校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9(11):176-177.

[2]于连坤,刘士龙.校园文化对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76-77.

[3]纪合建,匡乃政.以体质监测为抓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J].教育(周刊),2018(28):64.

[4]张骞.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及对策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10):103-104.

作者:刘亚男 单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