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教学策略

时间:2022-07-09 10:54:52

导语: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教学策略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教学策略

[摘要]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为后疫情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思考建立在疫情期间的经验之上。后疫情时代,心理、环境和家庭是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最为核心的影响因素,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仍要紧绷“防疫抗毒”之弦,重新认识和坚持“自觉、经常、实际”的锻炼原则,在形式、手段、内容、指导思想等方面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

[关键词]后疫情时期;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是大学生充分发挥个人兴趣、提升运动技能、丰富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和形式。突如其来的疫情,在使高校几乎所有工作停滞的同时,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也不得不转化为体育课的“网络辅导”和居家的“拳打卧牛之地”式的简单身体活动。长期的居家隔离生活,很多学生身体上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比如懒散现象加重、体重增加等。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各高校基本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为后疫情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影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观、健康意识及兴趣等。通常来讲,体育锻炼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根据自身的需要,运用各类的手段,并结合卫生措施和自然力,以增进健康、发展身体、调节精神、增强体质、支配空暇时间和丰富文化生活的体育活动,而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体育锻炼行为,否则便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或偏执的锻炼意识。此外,引导学生认识课外体育建设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二)环境因素

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离不开自身与社会环境、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故环境因素具体体现在体育锻炼的指导、组织及体育氛围等方面。如果大学生没有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朋友、同学,便会严重影响其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性。一方面,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有赖于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教师基于教学实践经验的指导往往以班级教学或社团活动的形式进行,可以保障锻炼的科学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以科学的方式,提升体育锻炼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基础,能够及时、专业地为学生锻炼中产生的问题提供解答。

(三)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锻炼习惯、家庭锻炼的设施条件等是影响大学生从事家庭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与父母关系密切。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学生家长由于缺乏正确的健康意识或锻炼习惯,将导致学生难以形成较为持久和稳定的锻炼行为。除了人的因素,家庭体育设施也是决定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物质条件。由于部分家庭缺乏体育器材或场所,致使学生不具备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的条件,进而影响到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丧失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及积极性。

(四)疫情因素

在以“隔离”为主要措施的疫情防控形势下,足不出户的现实决定学生难以积极、直接、有效地参与到各类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中。首先,疫情限制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空间,往往使其体育活动局限于家庭内部或家庭附近很小的范围内;其次,疫情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方式。疫情期间的体育活动基本限于徒手健身、各种简易体操等,依赖校内提供体育场地、设施的课程内容和锻炼形式难以获得;再次,疫情对师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形成了较大的阻碍。尽管可以通过网络以“网课”形式进行学习,但对于体育这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课程而言,网课无疑使体育课失去了教与学的最为本质的部分。总之,作为突发的不可抗因素,疫情对学生体育锻炼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如何在后疫情时期,在防范疫情、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之效,锻炼的原则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

二、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

疫情过后,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基本得以恢复,但仍要紧绷“防疫抗毒”之弦,从由特殊时期向正常生活过度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坚持“自觉、经常、实际”的锻炼原则。

(一)坚持疫情防控不松懈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通常以户外锻炼为主,难免会进入人群密集场所。因此教师应结合后疫情时代的防控形势,要求学生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使学生在教师指引下科学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此外,教师需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及疫情防控要求,合理建构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使锻炼内容与疫情防控相融合,提升课外体育锻炼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流畅性。后疫情时代,学生主要以安全防控为主,尽量减少与外界的接触和互动,以此提升个体的安全性。

(二)强化自觉积极的主动锻炼

课外体育锻炼是自我完善、自我锻炼及战胜困难和惰性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健身习惯,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和素质。然而在课外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地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保障课外体育锻炼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兴趣爱好是提升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自身的潜能,提升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与有效性,使课外体育锻炼真正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三)坚持有规律有计划地经常锻炼

体育锻炼是通过身体锻炼的方式对机体进行反复刺激的过程,每次刺激都能够对人体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连续不断的机体刺激,能够会产生“作用累积”的效果,帮助人体强化条件反射,形成特定的动作技能。而在持续刺激下,机体的机能和结构会形成新的适应,能够使人类的体质得到有效的提升。假如体育锻炼长期停止或时断时续,将会导致机体的素质和技能慢慢减弱,技能和动作也会逐渐地消退。所以说较高的素质和强健的体魄并非一蹴而就的,学生要想获得较高的运动水平,就必须保持体育锻炼强度、次数及时间的连续性、衔接性,唯有如此才能获得较高的健身效果。

(四)立足实际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

首先,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要根据当地实际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东北地区宜以户外冰雪运动为主,南方则较少受气候限制;其次,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课外锻炼形式。再次,要考虑身体素质等主观条件。因先天禀赋、后天锻炼的差异,个体运动能力不尽相同,因此要根据自身体质状况、性别、年龄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因此,体育教师在制定课外体育锻炼方案时,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出发,根据学校条件、气候特征及学生特点,确定相应的方法手段及锻炼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地抓住课外锻炼的自主权,提升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三、后疫情时期大学生课外锻炼的教学策略

后疫情时期,大学生课外锻炼应在形式、手段、内容、指导思想等方面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指导思想上,应将体育锻炼时刻置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考虑其具体实施;形式上,应充分总结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探索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有效结合;手段上,既重视教师指导,也要充分发挥自我评估的主观能动性,以提升锻炼效果;内容上,重视身体运动实践的同时,充分汲取疫情期间网络教学的经验,充分认识体育理论学习的意义。

(一)疫情防控与体育锻炼相结合

在创新课外体育锻炼机制的过程中,教师应将疫情防控机制与体育锻炼机制充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首先,应将体育意识与疫情防控意识融合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课外体育锻炼理念。其次,要将课内体育、课外体育及疫情防范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更从容地开展各类体育锻炼活动,明确体育锻炼方向及方法。最后,需要结合疫情防控的格局,重构课外体育锻炼的实施环节,降低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对疫情防控的不利影响,促进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体育教师在编制课外锻炼方案、构建课外体育锻炼机制、确定体育锻炼内容的过程中,应将线上指导与线下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混合式课外锻炼机制,充分了解学生的课外锻炼实际、学生个体差异及学生兴趣爱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课外锻炼标准,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而在实际的体育锻炼中,教师可通过线上监督的方式,明确学生的课外锻炼量、次数及周期,进而更好地评估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使学生在经常性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此外,可根据后疫情时期的疫情防控要求,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升课外体育锻炼的效率。

(三)教师指导与自我评估相结合

首先是教师指导。由于心理因素和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教师指导层面,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方法、方式及疫情防控措施外,还要从丰富生活、调节精神、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及发展身体等角度,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正确的体育锻炼需求。其次是自我评估。教师指导是帮助学生形成健康体育理念、体育行为及体育习惯的重要抓手,而学生评估是完善指导内容,提升课外锻炼成效的保障。体育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相应的自我评价标准,并使自我评估与教师指导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我评估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落实教师的指导内容,提升课外体育锻炼的稳定性、持续性及科学性。

(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后疫情时期,体育教师应结合疫情防控、学校条件、体育锻炼目标等,动态调整课外体育教学内容。首先,体育教师应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理论研究,积极传授体育锻炼理论知识,从主客观因素多角度深化学生的体育锻炼认知,探寻提升课外体育锻炼持续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其次,要立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具体情况,根据学生自我评估及线上平台反馈,动态调整课外体育锻炼方案,帮助教师总结、归纳出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总之,经过疫情的洗礼,我们应充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落到实处,从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出发,构建既有技术含量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完整”的课外体育锻炼内容体系。

四、结语

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思考建立在疫情期间的经验之上。疫情使我们重新提炼和总结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继而重新确立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则,以此为基础,我们从四个方面归纳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教学策略,以期在后疫情时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锻炼意识、习惯及理念。需要强调的是,后疫情时期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仍然需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从理论联系实践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医学防疫等多学科、多面向的诸多因素,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唯此,才能真正以“疫情”之史为鉴,将后疫情时代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提升至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章建成,张绍礼,罗炯.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J].体育科学,2012,32(11):3-18.

[2]陈开梅,盛岗,董磊,赵亚洪.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式对自卑心理的干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3):358-360.

[3]王一民.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习惯缺失原因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8):82-86.

作者:杨耿胤 单位:私立华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