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培养

时间:2022-05-24 11:00:15

导语:谈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谈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韧性培养

摘要:心理韧性作为一种重要心理素质,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残疾大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在校园中一直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增强残疾大学生逆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体育锻炼是促进身心和谐增强心理韧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带入心理韧性相关模型进行分析,从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补充意义。体育锻炼通过连接个体与环境,对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方面有较好地重塑作用,帮助残疾大学生统合人格,在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自我察觉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来源,进一步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展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体育锻炼;统合人格

1前言

随着教育部下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八年来带来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拥有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校园中的残疾大学生数量随之增多,已经成为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庞大群体。根据《心理学报》、《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发表文章的计量学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及自我概念、精神疾病、一般心理健康方面存在普遍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心理障碍的高发群体。而残疾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本身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着困难超过常人,加之众多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带来的心理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不容忽视。心理韧性是当代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被认为是人在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或挫折、逆境时的良好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韧性这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紧密相关。残疾大学生的社会弱势地位一时较难改变,因此塑造他们的心理韧性,有针对性地为其构筑心理适应及防御体系对于其今后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现代社会,体育运动对身心健康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大众的普遍认同。已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通过释放紧张情绪缓解学生的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研究者们在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发现,健身运动对心理韧性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虽然是调节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推进过程却往往由于自身身体状况、场地器材、技能的缺乏及重视程度的不够等问题而屡遭阻碍。因此,在当今残疾大学生体育锻炼开展项目少、锻炼时间短,现状堪忧的背景下,将体育锻炼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相关联,成为促进残疾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方向。如何通过心理潜能角度论证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塑造的意义,成为积极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的关注热点。

2心理韧性发展模型

无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运动心理学,其作用都是“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或行为模型,获取更加有意义的人生。但是以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心理学一直以来都把重心放在心理问题的研究上,关注负面情绪、心理障碍、变态行为等,尽管传统主流心理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们已经远离了原来的主题———使一切生命变得有意义。而积极心理学倡导用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类的心理现象,他们在弄清楚背后的本质的同时,更提醒大家的是,在面对生活重大压力、挫折甚至逆境时,很多人依然努力着,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不曾放弃。然而这种逆境下的生存能力并不是人人具备,而是表现出了较大的个体差异,催生出“心理韧性”这一概念,其作为一种特质或能力的观点已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同(Connor&Davidson,2003)。心理韧性被认为是一种涉及一个人的健康与幸福生活等的重要心理素质,每个人的心理韧性可以通过有效训练得到提高和改善,许多研究认为心理韧性是当个体面对的逆境、严重压力或创伤性生活事件等危险因素需要克服时才发挥作用的。心理韧性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发展脉络经历了前中后三个明显阶段。前期的心理韧性模型聚焦在对韧性内在特质因子和外在环境保护因子的探索上,以Werner、Germezy、Butter等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的大多是能力型概念或结果型概念,关注是什么个体特质或者保护因子让个体在逆境中的表现结果不同。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心理韧性的研究重点逐渐侧重于其动态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个人———过程———环境”心理韧性框架(Kumpfer,1999)以及心理韧性重组的过程模型(Richardson,2002),即通过动态交互作用,在外在保护因素的作用和个体特质功能的发挥下,个体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逆境的过程。进入新世纪,心理韧性这一概念才结合着新兴的积极心理学在西方学界掀起研究热潮,学者们的关注点逐步转向个体的积极心理特质和心理潜能,该阶段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心理韧性动态模型的构建和提出。模型如下图一所示:图一心理韧性的动态模型(李海垒,张文新,2006)该动态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与生俱来的潜能。个体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来自于外部保护因素“学校、家庭、社会和同伴群体”以及它们之于个体的“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为个体的发展需要提供满足后,在个体身上会自然地发展出一些个体特质,即图一中所示的心理韧性特质“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这些心理韧性特质会在个体面临逆境时保护其自身发展不受危险因素影响,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然而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由外部保护因素到青少年需求这一链条却几乎处于断开状态,从根本上阻碍了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特质的形成。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所能获得的社会支持极为有限,身体的残缺往往伴随着家庭教育的缺失、同伴群体的缺失、社会支持系统不足等客观因素,这些缺失的支持条件都不足以给残疾大学生带来亲密关系、高期望值以及积极参与的体验,因此残疾大学生的诸多需求例如归属、爱、尊敬等都大幅度低于常人。不利的客观因素和主观认知的偏差使许多残疾面临自我意识模糊、缺乏归属感、对未来丧失目标与志向等心理问题。从根本上说,心理韧性是一种个体在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来自于个体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力量。但是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在其拥有的外部保护因素现状下,无法较好地为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获得良好发展提供能量。在心理韧性的潜能性定义视角下,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力量正是培养和发挥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潜能来源。如何帮助残疾大学生发掘这种积极力量是重中之重。

3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介入

3.1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特质与统合人格通过图一的心理韧性的动态模型可知,由于残疾大学生的外部保护因素的不足,无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成长需求,进而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发展,制约学习生活方面的表现。因此本文提出,用体育锻炼作为这条断开链条的补充,及时为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培养提供新途径,发掘其自身潜能。残疾大学生处在成年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在个体一生发展中起定位作用,几乎决定个体终生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避免心理不适应与其他精神障碍,都成了这一阶段的重要发展课题。发展心理韧性的特质,能够帮助残疾大学生统合人格,获得更加健全的人格与生活。上文中提出的心理韧性模型特质也与统合人格的概念相吻合,包含自我内部的统合(个体自我内在一致的感受)、自我与社会的统合(社会认同、具有社会归属感、与社会和谐一致)、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对学生来说主要是学习活动)。在人生发展过程中,个体在生活、学习和工作实践活动中,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控与协调发展,获得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从而实现个体的个性化与社会化。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已表明,体育锻炼对于个体心理韧性特质中的“合作、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效能、自我意识、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有着积极作用。3.2体育锻炼对残疾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的积极作用一直以来,针对残疾大学生开展的体育锻炼的目的大多在于帮助他们保健康复,更好地适应生活、提升自理能力,对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注度较为缺乏,对体育锻炼的作用认识也较为片面。实际上,体育锻炼通过对统合人格不同要素的作用,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塑造大有裨益。1.体育锻炼对自我内部统合的作用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残疾大学生被试的运动愉悦感,进一步提升乐于锻炼的内部动机,并且能增强自我概念,促进心理健康。自我概念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存在着对自身过于负面的认知,缺乏对自我价值的客观评价,适合的体育锻炼往往能够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在与运动器械的互动中提升自我内在一致性的感受,完成自我内部的统合,即心理韧性中自我意识与自我察觉的提升。2.体育锻炼对自我与社会统合的作用对于残疾大学生来说,体育锻炼的心理韧性塑造的积极作用的体现不仅仅表现在对内部自我的塑造,还在于它是在一定场地、器械和规则的配合使用下展开的比拼技艺、团队协作的具有积极性、建设性的活动,它代表着人类机体的柔韧美、协调美,在调动各个感官协作过程中体验强烈的愉快感,而运动带来的竞争意识又会给人以快感、自尊感。因此体育锻炼对培养残疾大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力、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建立更佳的人际关系和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都有促进作用。这一点对于残疾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与融入社会意义重大,不论是在运动中学会合作与共情,还是获得人及社会适应能力,都是其他形式相比体育锻炼所不具备的优势。3.体育锻炼对自我与实践活动统合的作用最后,体育锻炼类的实践活动能够强有力地调动残疾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为其未来的目标与志向发展注入信心,塑造自身的创造性人格。当人们需要全身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生活、工作中时,必须具备自我效能感,需要动力和热情,体育锻炼能够为他们提供充沛的体力与方法策略。但是,体育锻炼并不能自发地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作用,它必须在专业的组织和精心的准备下才能够顺利开展,这一点必须考虑到残疾大学生的身体残疾等级及他们自身的心理现状,切勿违反心理卫生教育的原则,不能开展有损其肢体健康的剧烈运动,还应配合心理老师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定期检测,并由专业体育教师组织并完善整个活动计划,针对肢残大学生的具体身体状况开展适合他们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4结论

1.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个体在身处逆境或被问题困扰时能够迅速恢复,甚至获得力量和成长的能力,为个体不断成长发展积蓄积极力量。其通过外部保护因素作用于个体发展需求方面,进而为韧性的特质发展提供保障,提高学习生活中的表现。2.传统的心理韧性模型并不适用于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残疾大学生由于外部保护因素的不到位,无法满足个体需要,因此这一模型链条发生断开。而体育锻炼的及时补充,能够连接个体与外部因素,对残疾大学生的认知、情感、精神、行为等方面有较好地重塑作用,帮助残疾大学生在移情、问题解决、自我意识及自我察觉等方面挖掘更多的能量来源,从自我内部、自我与社会、自我与实践活动三个角度进行作用,进一步获得健康统合的人格,保证心理韧性模型的稳态发展。3.体育锻炼通过塑造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进一步提升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但是目前高校残疾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开展有待推广,高校和社会应当为残疾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辉.我国残疾大学生体育现状及其参与锻炼的价值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1):78-81.

[2]王永,王振宏.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及其与积极情绪、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1):94-99.

[3]殷恒婵,卢敏,王新利,陈雁飞.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7,27(5):41-56.

[4]Connor,K.M.&Davidson,R.J.Developmentofanewresiliencescale:The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CD-RISC)[J].DepressAnxiety,2003,18(2),76-82.

[5]KumpferK.L.Resilienceanddevelopment:Positivelifeadaptations[M].NewYork:KluwerAcademic,1999:179-224.

[6]RichardsonG.E.Themetatheoryofresilienceandresiliency[J].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2002,58(3):307-321.

[7]刘丹,石国兴,郑新红.论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韧性[J].心理学探新,2010,30(4):12-16.

[8]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149-152.

[9]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4:338-339.

[10]徐娜.肢残大学生体育锻炼与自我概念增强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10-12.

作者:苏新勇 吴雪萍 张琦 1单位:滨州医学院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