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对策
时间:2022-11-01 09:25:28
导语:大型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大型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能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协调机制和合作意识,扶持政策缺乏,市场根基不深,这些都制约了青岛市大型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青岛市应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推动各部门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和增强合作的意愿,夯实大型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根基,建立健全推进互动发展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做好大型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工作。
关键词:青岛市;体育赛事;城市旅游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其产业关联性和衍生性为旅游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优势[1]。而体育赛事作为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其竞技属性、互动性、体验性、明星效应、多元文化聚集特质等都有着很强的旅游吸引力[2],与旅游有着天然的交融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到,举办体育赛事,增加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推动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当今国内很多城市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大力推进赛事和旅游融合发展。青岛市大型赛事和城市旅游的融合尚处在起步阶段,为了推进两者的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加快青岛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促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还需要在各部门协调合作、政策支持、运作模式匹配上等方面做好大量工作。
一、青岛市大型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大型体育赛事给城市旅游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是改善了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以奥帆赛为例,自申办成功开始,青岛市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已达上百亿元, 极大改善了交通、酒店、厕所等服务设施。二是丰富了青岛市的旅游产品。奥帆赛、羽毛球超级联赛、全运会、省运会、海尔马拉松等赛事的举办,有效促进了赛事旅游的发展,丰富了青岛市的旅游产品,提高了游客的旅游兴趣,增加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三是提升城市旅游形象与知名度。通过举办大型赛事,提高了国内外对青岛的关注程度,提升了城市旅游形象和知名度。例如,海尔·2019青岛马拉松比赛路线全面展示了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优美风光和帆船之都的独特魅力。四是促进城市旅游文化交流。青岛市大型体育赛事展示了城市的优秀文化,促进了城市文化的交流[3]。奥帆赛启动仪式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展现帆船运动特点、展示青岛城市魅力”为主旨,展示了青岛风土人情、青岛海洋元素。五是提升城市旅游服务水平。青岛市大型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性大型赛事的举办促进了旅游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促使举办城市的旅游企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二)青岛市旅游对大型体育赛事的影响
一是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大型体育赛事的开发提供保障。青岛市旅游产业的各种要素日益丰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旅游企业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骨干企业不断涌现,为青岛举办更多更高级的赛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为大型体育赛事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城市居民节假日的消费选择为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市场,体育赛事具有娱乐性、观赏性以及参与性的特点,这些能让游客产生融入和参与其中的想法。
二、青岛市大型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各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协调机制和合作意识
一是缺乏统筹二者融合发展的常设协调机构。赛事和旅游隶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在业务方面彼此独立、条块分割,缺少长效合作机制,影响了赛前、赛中、赛后的二者融合发展。二是赛事和旅游部门合作意识不强。体育赛事主管和运作部门未能从城市旅游的角度对赛事格局进行思考和总体规划,不能主动地和旅游部门展开合作。旅游部门认为赛事旅游经济效益不高,没有积极地和体育部门沟通,将赛事旅游做强做大。
(二)大型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根基不深
一是赛事、旅游的运作模式不能满足二者融合发展的需要。青岛市高端旅游产品品种比较少,观光旅游仍是主体[4],目前这种粗放型、低水平的城市旅游业经营模式不能充分满足举办大型赛事的需求。赛事举办期间缺乏相应的旅游文化活动,现有的赛事运作模式不能适应旅游市场开发的要求。二是缺乏赛事旅游专业人才。国内赛事旅游人才稀缺,而青岛又是一个二线城市,对既懂体育赛事又熟悉旅游市场规律的稀缺人才吸引力有限。三是赛事旅游市场主体缺位。青岛大型赛事缺乏与旅游企业的合作。在2018年青岛马拉松如此重要的比赛里,没有一家旅游企业参与其中。在其他赛事中,旅游企业也严重缺位。
(三)大型赛事和城市旅游的融合发展缺乏政策支持
一是没有建立起比较科学的评估考核机制。目前青岛市对赛事多方面指标的考核和评估还缺乏科学的标准和体系。青岛市大型体育赛事考核评估的主体单一,主要是政府相关部门,顾客评估几乎没有。二是缺乏鼓励政策。目前青岛市单项赛事运作主体大多是自负盈亏的企业,鼓励政策的缺乏,使得赛事运作企业在赛事的推广和运作期间很难有意识的、积极主动的考虑赛事与旅游之间的融合发展。三是缺乏针对性法律条例。目前,青岛市尚未制定出体育赛事发展的相关条例来鼓励单位、个人举办或参与举办体育赛事,没有具体的条例规定体育赛事主办人、承办人和协办人的基本责任。
三、促进大型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推动各部门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和和提高合作意识
一是体育部门主动融合。进一步认识到大型赛事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大对赛事的资金投入与扶持力度,制定出具有青岛特色的沙滩足球、帆船帆板、登山等体育旅游产品。二是旅游管理部门配合融合。青岛市旅游部门主动与体育主管部门及赛事推广部门沟通合作,加大对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激发游客参与赛事的热情,规范提升服务水平与质量。三是其他部门积极联动、各尽其职。港航局编制青岛市海上旅游交通发展规划,城建部门加大对体育场馆和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以及保护力度,公安部门做好体育赛事旅游的安保工作,公交公司在赛事举办期间增加运营车辆和延长公交车的运营时间。
(二)是夯实大型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的市场根基
一是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政府部门由过去直接参与运作大型体育赛事和旅游活动,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5]。设立专门的机构,对大型体育赛事与相关的旅游活动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协调。二是积极培育市场。培育体育赛事旅游市场主体,努力培育一批体育旅游企业与知名品牌。以奥园体育小镇、鹤山运动旅游度假区、藏马山旅游度假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为支撑,搭建一批体育旅游承载平台。在大型体育赛事相关资产的开发方面,明晰“责、权、利”关系,使管理权、所有权、开发经营权相分离。三是培养专业化的体育赛事旅游人才队伍。旅游部门积极与青岛市旅游学校、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在这些学校开设体育赛事旅游专业。推动体育旅游公司同驻青大中专院校合作建立体育赛事旅游培训基地,支持企业派员工观摩学习。引进懂赛事、会旅游、善经营、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及时兑现政策。
(三)建立推动大型体育赛事和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的激励与保障机制
一是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把融合发展推进情况列入对体育、旅游、交通、公安、市政等部门的考核,对赛事推动城市旅游发展的考核、评估制定科学的标准和体系,构建观众、赞助商、运动员、教练员、新闻记者、赛事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在内的多元化的考核评估主体。二是加大融合发展的政策保障。在用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税收等方面加大对体育赛事旅游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体育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赛事旅游项目在扶持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投资、参股、控股、并购等方式参与体育赛事旅游项目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体育旅游企业的贷款力度。三是出台促进融合发展的赛事管理条例。青岛市政府应该出台促进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融合发展的赛事管理条例,条例应对赛事审批做出明确的规定,还应含有鼓励单位、个人举办或参与举办体育赛事的规定。
参考文献
[1]张广海等.“旅游化”概念的提出及其与“新四化”的关系[J].经济管理,2014,36(1):110-121.
[2]黄海燕等.体育赛事的基本理论研究—论体育赛事的历史沿革、定义、分类及特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2):22-27.
[3]陈玉萍等.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6,38(3):15-19.
[4]丁金胜.关于发展高端旅游产业的思考——以青岛市为例[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5):9-13.
[5]庞徐薇等.上海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业互动的发展模式[J].体育科研,2011,32(6):14-21.
作者:丁金胜
- 上一篇:数字化钼靶X线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价值
- 下一篇:高校体育赛事资源优化配置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