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论文

时间:2022-07-21 10:39:39

导语: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论文

1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

1995年6月,为了提高中华民族全民身体素质,为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我国新时期全民健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分别明确了21世纪末及至2010年全民健身工作的奋斗目标与任务,1995年8月,根据宪法,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中第二章,社会体育第十一条中写道,国家为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在全国普遍实施体育锻炼标准,对国民进行体质监测。给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范围给出明确指示的同时,国家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职责则是对社会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并且政策的早于《中华人民共和体育法》颁布的2年之前,即1993年12月,国家体委就已经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定了一些政策制度,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并于1994年正式实施,用以规范、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会体育发展中的组织管理工作。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法》的先后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职责更为明确。在2011年,原国家体委于1993年12月4日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不再生效,同年10月9日,第20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国家体育总局予以公布,并于11月9日起于全国施行。自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制度更为规范,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职责明晰,直接对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分工更为明确,奖惩以及晋升制度更为严格,各行其责。

2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状况研究

该文通过对CNKI数据库的检索后进行归类,发现国内学者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现状(分布情况)、作用、制度(管理与组织)、服务与培训四个方面。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分析总结,国内的学者大多数认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目前处于对群众体育活动的辅助和促进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队伍整体比较薄弱;平均文化素质不高;对体育中的指导多以义务指导为主,有偿为辅等特征方面。早在1999年,就有学者就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状况作出了研究:1999年李树怡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调查》一文,首次对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状况进行排摸,分析总结。在此之后,2000年,吴峰山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现状回顾》、2005年何学敏《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点研究》、2006年陈立农发表于西安体育学报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困惑与对策》研究、肖莲花的《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综述与2008年秦丽莉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这些文献从实证、质化、量化等不同的角度,全面揭示了不同时期中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情况,(包括对不同时期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在各地的分布情况、年龄结构、学历构成与专业特长、工作场所等方面的调研分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组织管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对不同地域——对省市、西南、中南、珠江三角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为进行宏观研究的学者提供文献支撑,是此类研究所需借鉴与对比的有效依据。

3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的研究

2002年,谭延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2012年全彦秀的《试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的促进》、2014年殷宏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发展中的作用》三篇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基于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发展状况在全民健身事业、社会体育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加以研究,根据《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资料中的培训总结来看: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的引导下积极开展群众健身活动,给群众进行现代体育观念的传播和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这些举动不但逐步提高了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并且直接促进群众的体质健康,有利于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健身运动提高生活质量,即陶冶了群众的情操,又促使群众之间增进友谊,提高群众的文化修养,树立道德新风,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这些文献及相关培训资料的解读,可以看出,我国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的宏观研究上,主要集中在全民健身领域。

4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相关的研究

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制度的相关研究,最早发表了成果的是2002年倪同云在中国体育科技上的研究成果:《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体制的研究》,从全国8个省的地级市抽取300名国家认定资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对3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权限划分、培训方法,其为社会服务的情况方面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数据,经过对比分析,总结出较为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体制的条件与提出相应的对策。并总结分析出“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必须解决好4个方面的问题”的建议。2003年戴俭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的颁布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一文着重研究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中给出的职业划分依据,“介绍了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的依据、定义、等级划分、职业功能等具体内容,提出实施《标准》的对策和建议”[9]。2006年李相如的文章:《关于我国两种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比较研究》,详细阐述了从《制度》和《标准》两个方面研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制度系统,其区别在于工作性质是否为义务,是否进入国家的劳动管理体系,得出结论为无偿服务为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中为主流,并认为“建立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基本成熟。2007年,于善旭的文章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体现的宗旨与地位加以具体分析,提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需要解决的现实需求问题上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的构想2011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出台之后,于善旭对我国自1993年至2011年在关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制度规章的众多研究加以总结阐述,详细分析了自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实施以来各地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实施中进行了的多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在实践过程中涌现出各种因地制宜的特色做法,和富有智慧的能动创造,在工作中形成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工作发展的一些新的形态,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持续向前发展态势的同时,凸显出该制度与时俱进需要适应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生机与活力。

5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与培训方面的研究

我国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服务与培训的探讨最早始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实施后,1996年,北京市体委、市体总专门研究,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委托北京体育师范学院作为培训单位,培训后,冯张昌就培训教学实践总结的《对北京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探讨》一文。2000年,霍红的《关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思考》一文针对培训工作的效果,提出了现如今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下培训工作需注意的改进建议:需要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方面的“外部激励机制、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课程结构的科学性、建构以学员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此后,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研究有2001年,邓星华的《论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2004年,舒为平的《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2009年郭益农的《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等文章.从以上几点总结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学界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横向上涵盖了宏观—中观—微观,从全国到区域,到省市,三种不同视角。纵向上,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全民健身纲要》《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这些政策、标准或制度是国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所的,但学者们对政策规章的解读、研究、补充,包括对不同时期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状况、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研究如何继续深入,如何适应新时期我国的的社会需求,仍需要学者们探索。

作者:陈丹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