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探究

时间:2022-12-05 05:16:21

导语: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探究

摘要: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的推广,是提高群众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结合对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调查情况,了解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的具体情况。及时开展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完善体育服务管理中的不足,以此达到促进大众公共体育服务全面发展,改善群众综合素质,完善体育设施建设,推广健身活动等目的。

关键词:大众公共体育服务;公益性;问卷调查;保障机制

大众公共体育服务的全面实施,是提高全民身体健康素质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积极建设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发挥出大众公共体育服务的社会价值。以此为载体,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并且能够在闲暇之余获得更多锻炼身体的条件,掌握更多体育技能。尤其是健身活动的组织,能改善身体健康状态,调整心态。通过大众公共体育相关平台的建设,及时为社会大众传递更多体育信息,并且做到信息传递及时准确。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大众对于体育需求的关注度更高,六安市利用大众公共体育服务为载体,制定全民健身计划,不断调整活动形式,加快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以及均等化发展步伐。

1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剖析

要做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对其有详细全面的了解。通过对不同特征的剖析,制定更详细具体的建设计划,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所谓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其主要是从民生与体育角度出发,利用有效的服务措施与平台,帮助体育逐渐回归到民生中。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设计必须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做到一切活动均面向群众,秉持着为群众服务的理念,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与科学管理,完善基本服务规范,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确保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完整性。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是改善民生建设的关键组成,作为其中的关键项目,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全面需要的服务性模式,需要不断丰富体育资源,基于我国民生建设情况以及群众对体育的需求,科学提供公共服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基本特征如下。1.1公益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作为社会基础服务建设内容,主要以政府主导为方向,或者在政府的引导与支持下开展,其本身目的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因此具有公益性特征。结合公共体育服务设施以及社区等情况,将资源合理在配置,定期组织公益性运动指导活动,不断推进全民健身。1.2均等性。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具有均等性特征。国家结合当前群众身体素质调查情况,提出多个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支持政策,利用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民众身体健康素质,确保公共体育服务项目能够均等化发展,这是长远发展的重要目标。1.3统筹性。统筹性同样是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特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本身覆盖范围就比较广泛,加上涉及到多个主体、丰富的体育内容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全面推广、全面健身。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项目,必须对其统筹规划、全面管控,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2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调查

2.1问卷设计与调查。针对六安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推进情况展开深入研究,以此为研究对象积极开展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需要从全方面进行设计,综合提前查阅的关于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开展情况,及时咨询相关专家,同时通过体育科学研究等手段,结合具体调研内容,设计出《六安市大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现状调查表》。问题主要包括两种形式:开放式、封闭式,针对六安市内7个社区居民以及体育活动中心等群体发放问卷展开调查,问卷数为500份,回收为460分,问卷回收率达到92%。随后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其中可用问卷数435,有效回收率为87%。2.2检验问卷可信度。问卷调查回收完毕,必须对问卷可信度进行检查。对此邀请六安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15位专家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目的是对回收的问卷的可用性以及问卷本身的有效性等进行再次检验。随后根据专家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及时对问卷内容整理分析。可信度的检验主要方法为“重测法”,这期间与问卷调查回收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2周,随后对调查结果进行计算,得出相关系数≥0.90,表示问卷调查情况以及相关信息可信度达到可靠标准。对于大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调查情况详见表1。结合表1调查情况,发现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认可度比较高,调查人员中至少有超过四成的群众认为设立体育活动服务点非常可靠,有30%群众对于当前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执行情况比较满意,剩余人则对于这方面的服务性与推广等持一般态度。对于这种情况专家做出详细分析,认为有些群众对于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建设,在一定情况上并没有满足他们对体育或者健身方面的需求,导致调查满意度下降。加上实际组建中,工作人员本身对群众的服务意识、态度等都会影响到调查满意度,热情度不够或者服务态度不好等,都会降低群众参与公共体育活动的热情,甚至缺乏全民健身积极性。2.3专家访谈。除了问卷调查之外,六安市还应用专家访谈法,及时与六安市体育局沟通,组织群众参与专家谈话,及时对群众的心理情况、体育需求以及对当前公共体育服务看法等进行了解,以此为六安市开展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靠建议。能够了解到影响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改正,为全面推行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奠定扎实的基础。

3六安市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与问题

对于当前六安市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研究,虽然开展公共体育活动中取得很多显著成果,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必须从多角度出发,进一步对问题加以分析,参考已经取得的优秀成果进行改进。3.1发展现状。六安市不断加大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宣传力度,鼓励全民参与到健身中。对于六安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入,通过市县两级的不断努力,加速建设体育场馆,并且进一步推进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全面覆盖,以此为“全民健身长廊工程”的建设落实创造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六安市健身设施规划与体育馆建设情况,及时对六大公园以及居民小区扩大体育健身场所范围,增加健身器材。加大对“十分钟健身圈”的推行力度,六安市各县城组织建设过敏体质监测中心,满足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为群众提供尽可能多的健身或者健康咨询、检查等服务。当前六安市有金寨、霍邱、寿县、金安区4个“雪炭工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为4个,分布在金寨、霍邱、寿县、舒城。每个县城均建设有公共体育场馆,六安市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个。结合六安市群众活动规律分析,场馆开放时间从4h延长到6h。六安市已有体育协会达100个,全民健身点增加至1293个,达到规定的体育指导等级的人员超过6000个。六安市组织全国登山健身步道联赛以及全国体育舞蹈邀请赛以及全国登山大赛等数起,打造“一县一品”战略活动,推广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六安市拥有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1个,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9个,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15个。市体育部门先后荣获2011、2012年度国家级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3.2存在的问题。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3.2.1缺乏全民效应。大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虽然不断增加体育项目,组织不同类型的健身活动等,群众参与健身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通过对参与体育项目人群调查发现,青壮年参与体育的频率较低,多数以老年人为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受到家庭、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参与全面健身的人群比例失衡,整体上缺乏全民效应,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改善。3.2.2活动组织有待完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六安市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政府的鼓励下实现全民健身。但是从组织与管理方面可以看出,依靠与政府组织只能实现短期全民参与,无法实现长久持续。大部分民间组织的体育团体,体育活动中存在制度不完善或者管理不到位等现象,并且经费经常短缺,如此体育活动的价值发挥受限。3.2.3公共服务系统问题。六安市公共服务系统运行中发现,虽然体育场馆资源准备充足,但是整体使用率并不是很高,尤其是分布不够均匀,加上学校中修建的体育馆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公共服务系统中。体育场馆频繁应用于政府组织的全面健身活动,闲暇时间却并没有较多的群众去自主健身。公共体育服务指导方面没有实现系统化管理,服务效率较低。特别是服务系统中的信息管理方面,体育指导人员与系统管理人员之间缺少沟通,频繁出现信息冲突现象。健身指导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加上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运行期间并没有设立反馈机制,导致群众对体育健身方面的反馈意见不能及时传递到管理系统中,拉大了公共体育服务与群众之间的距离。3.2.4管理资金失衡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资金方面存在投入失衡的现象。过度重视体育,但是忽略了大众体育,这种理念影响下导致投入严重失衡。管理机制与评估机制的缺失,社会各界对于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投资资金减少,为公共体育服务资金的长久运行带来困扰。

4改善六安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公共服务系统核心化建设。六安市公共体育方面的建设工作效果十分显著,虽然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是并不影响整体的体育服务系统运行。加强对公共服务系统的核心化建设,打造特色化体育服务运动品牌。在已有千人健步走团以及花式跳绳等基础上,增加更多健身活动。如全民健身周或者设立健身节等,实现群众体育活动多样化发展,打造持续化健身模式。加大网络化建设力度,确保公共体育服务项目顺利运行基础上,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效率。通过网络的组织建设,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全民健身综合素质提升提供有利条件。4.2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支持系统。需要提高对六安市体育场馆的使用率,保证基础设施均衡发展的同时,制定更合理的建设规划。结合六安市人口数量以及场馆规模等,制定资源应用计划,丰富体育活动,充分利用健身资源,保证所有群众均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体育权利。加大开放性力度基础上,组织全运会比赛活动。为了保证资金充足,积极开展体育馆有偿租用计划,实现资金的平衡同时,提高体育场馆利用率。合理安排学校体育场馆应用规划,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等方面均衡发展。制定有效的便民措施,丰富体育活动,组织更多健身娱乐活动,提高全民身体综合素质。4.3完善大众体育公共服务保障系统。对于六安市当前的大众体育公共服务建设情况,协调好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提高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组织率,加快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指导步伐,从服务效率与全民健身角度出发,加快社会化进程。改善重视体育忽视大众体育的理念,从均等化、公益性、统筹性等角度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管理模式,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对管理与服务合理界定,发挥出政府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指导作用,从政府单一管理调整为政府起到主导作用,群众参与其中,及时提供体育需求,打造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新格局。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管理制度,尤其是其中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出扶持政策所提供的优势,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热情,以此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目标。在政策优化基础上,从长远发展角度出发,积极建设长效运行机制,发挥出公共体育服务价值,提高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拉近公共体育服务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帮助群众更全面地了解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产生体育运动、全民健身共鸣。完善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资金管理方面,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专项资金专项使用。增加体育设施,扩大基层体育管理队伍,针对体育管理等进行专业化培训,以此为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顺利进行及全民健身的推广等提供更多保障。利用运行机制的优化,增加运行监管环节,通过有效监管,及时规避公共体育服务管理问题,为公共体育服务系统运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开展,是实现全民健身的重要措施。六安市大众公共体育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体育馆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群众参与健身热情明显增加。虽然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整体上体育组织活动开展十分顺利。下一步要针对具体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优化体育活动保障机制,提高群众身体综合素质,为公共体育服务的全面推广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春顺.新时代传媒背景下大众体育生活方式嬗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5):41-45.

[2]汪聚伟.大众体育服务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8,34(03):25-27.

[3]曹月婷.体育对人民幸福生活影响分析研究——以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为例[J].拳击与格斗,2019(12):16.

[4]钱金梅.公共体育服务视角下的公共体育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体育风尚,2019(12):216.

[5]赵奋军.“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平台构建[J].运动,2018(20):4-5,87.

[6]陈记者,向剑锋,彭丹,等.城乡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基于对洛阳市三县四区的深度考察[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11):23-24.

[7]冯懿,张国清.体育公共服务背景下湖南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现状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08(14):240-243,245.

[8]倪佳佳,沈世琦.连云港城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度的调查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07):609-611.

[9]马林.浅谈新型城镇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J].体育时空,2018(22):61.

[10]胡俊,杨绍昌.全民健身视域下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J].运动,2018(14):126-127.

[11]王翔.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构动力机制研究[J].体育尚,2020(05):294.

作者:贺莉 单位:皖西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