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影响下的社会体育论文
时间:2022-08-12 03:22:10
导语:社会转型影响下的社会体育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与特点
中国的社会转型发端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为,自此持续了数千年的自然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商业和科技、教育逐渐产生,封建君主制制度日趋灭亡。学者们把从1840年至今的转型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1840-1949年为第一阶段,是低速发展阶段,从性质看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2)1949-1978年为中速发展阶段;(3)1978年至今为高速或加速发展阶段,从性质看第二、三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前两个阶段,其速度表现为低速和中速,因而对整个社会和体育领域影响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不及第三个阶段。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2、社会转型对人们体育观念的影响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文化也同样处于转型的过程中。而随着文化的转型,人们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正如捷克斯洛伐克学者计算,开展体育运动而降低患病率所节约的医药费,相当于该年体育运动经费的十倍,即增加一元的体育经费,可节约十元医药费。在文化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发生改变,渐渐认识到“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家庭和个人都不断增加体育的投资,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更显著增加,对健身意识明显增强。
3、社会转型期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3.1、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所有社会元素的变化,而社会体育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哲学上说,发展就是事物不断进行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体育分化的催化剂,而且也是社会体育整合的基础。社会体育的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生活参与模式,充分调动了不同阶层的人们体育参与积极性和参与行为。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或群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才能不断发展进步。但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并不高,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了社会体育为人们提供参与条件,导致人们参与社会体育积极性不高,制约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而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也将随之而提高,因而社会体育也会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而发展。
3.2、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制度代替了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经济生活单一化、利益主体同质化,形成了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经济利益分殊化。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个体利益的自主性、排他性,导致利益主体异质化。因此,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加速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进程。
3.3、政府的宏观调控
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时我国实行的是依靠政治力量进行强制地社会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生活实行全方位的管理,这使得人们无法也不可能离开他所就业的社会组织,社会体育的功能也受到了遏制。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的确立以及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改变,社会体育发展的条件具备了。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社会体育也进一步发展,但因转型期体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社会体育发展过程的无序与不合理。因此,此时政府宏观调控就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社会转型与社区体育的兴起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群众体育发展的大背景。因此,我们在社区体育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高速发展的关系密切,这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前提条件。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我国群众体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体育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2)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使个体和家庭参加体育活动有了经济保证;(3)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有了时间保证;(4)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体力消耗减少,营养过剩,文明病发病率升高,亚健康人群扩大,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增强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迫切性。(5)国家重视体育的发展,加大体育投入,倡导国民参加体育运动,对人们参加体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6)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与筹办,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国社区体育的兴起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城市社会体育一直由单位、行业、系统组织开展,社区体育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多年来严重的“单位社会化”现象所致,“单位社会化”现象使单位变成了一个“大而全”、“小而全”的综合型社会单位,造成了单位功能泛化,效益低下。同时,“单位社会化”现象又变相剥夺了社区的职责,使社区功能萎缩,人们的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归属感差,反过来更加依附单位,造成恶性循环。但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往根深蒂固的“单位体制”现象发生了变化,单位再也不能象计划经济时期那样时常占用工作时间组织体育活动了,一向以“条条管理”、“单位管理”为主的社会体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而人们的体育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当人们的体育需求难以在单位得到满足时,其体育利益取向就开始由单位转向社区,社区体育也因此而得到发展。
5、社会转型对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的体育事业被认为是一项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发展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政府一边提出《奥运争光战略》,一边提出《全民健身纲要》。我国体育是人民的一项事业,社会体育是一项民生工程,然而我们竞技体育资金是政府投入而不是市场,政府该对社会体育投入资金却往往是口号与宣传,资金投入不足。在“双目标制”政策性条件下竞技体育是主导,社会体育是附属。所以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和诣的,矛盾是存在的。我国长期以来竞技体育资金的投入远远高于社会体育资金的投入。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社会政治、市场经济运作的进一步规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广大人民对金牌意识将会逐渐淡化,休闲、健康、娱乐,体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体育的文化意识将会不断的增强,将掀起社会体育热潮。作为一个整体的体育事业,如果离开了竞技体育,就失去了先导和魅力,如果离开了社会体育,就失去了根基和支柱。两者既不是天平的两端,也不是机械的拼合,而是“相互依靠、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应是融合互补的。社会体育公共物品的提供需要和依靠政府投入补充,竞技体育依靠市场融资、企业、民间、社群组织运作,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融合互补。
6、结论
中国的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发生改变,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更显著增加,对健身意识明显增强;转型期社会体育的发展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影响;社会转型促进社区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转型期,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融合互补。
作者:高杨张婕工作单位:遵义医学院
- 上一篇:体育强国与社会体育论文
- 下一篇:南昌航空大学社会体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