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改革研究

时间:2022-02-11 09:56:21

导语: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改革研究

[摘要]文章以体教融合为视角,探讨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发展,梳理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的发展现状,分析俱乐部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体教融合推进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创新的四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体教融合;俱乐部;改革创新

2020年8月,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涵盖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等8大方面的37项措施,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体教融合的内涵和意义

(一)体教融合的内涵

体教融合就是将学校教育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有机融合,统筹顶层设计,打破系统壁垒,统一目标,统一思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一起”,实现学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体教融合的意义

区别于以往的纯竞技体制、体教结合但相互独立等形式,体教融合重新定位了体育应有的地位,重塑了学校体育教育体系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价值,展现了体育运动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竞技水平的双重作用。体教融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新的举措,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体育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体育院校竞技体育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有利于改变竞技体育脱离教育的现状。在普通高等院校推行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群众体育的开展。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它不仅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还要求学生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实现。体育活动中有规则,可教育学生在社会中遵守规则,帮助学生塑造今后工作所需要的优良品质。

二、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现状

(一)俱乐部场地不足

近年来,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学校的场馆数量却没有相应增加。运动场馆是学生进行锻炼的基础,如果运动场馆不足,学生的运动体验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例如,健美操、啦啦操、跆拳道、武术、搏击等项目要求有专门的训练馆,否则无法正常开展训练活动;部分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体育舞蹈、击剑等场地资源严重不足,这将大大消减学生的运动热情,导致学生无法达成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俱乐部开设项目不全面

当代大学生处在网络自由的社会,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兴体育项目兴趣浓厚。然而,大部分教师只精通田径和三大球,为传统的“一专多能”,无法满足学生所需的“多专多能”。俱乐部开设的项目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缺少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

俱乐部的运行需要充足的经费和足够的场地,这两者都与学校密切相关,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对场馆建设和经费投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部分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没有向学生收取会费,仅靠学校的经费投入运行,俱乐部经费十分紧张。

(四)俱乐部内部管理松散

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一般由学生管理并承担日常的教学和训练工作。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其他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难以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将会造成俱乐部学员流失,不利于俱乐部的长久发展。

(五)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落后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多数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只是作为一个学生课外锻炼的场所,缺乏制约学生和引起学生重视的方法与手段。俱乐部一般由学生授课,教学方法单一,评价方式一般沿用课堂教学评价,以考勤、技能完成情况为主,忽视个体差异,没有对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有悖于人才培养目标,阻碍了俱乐部的长远发展。

三、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改革的理论分析

(一)提高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体教融合倡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训练时间;不受项目限制,学生可根据自身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兴趣是最强的动力,学生对训练时间和训练内容感到满足时,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兴趣的支撑下长期坚持训练,从而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实现课内外教学与训练的一体化

体育课外俱乐部是对体育课程的衔接。大部分高校只在大一、大二开设体育课,到大三、大四时,俱乐部就可以填补体育课程的空缺。俱乐部能对学生以前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提高,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专项进行继续学习,通过四年时间的学习,熟练掌握一门体育技术。

(三)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意见》指出,要支持大中小学校成立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促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发展。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是国家大力倡导开展的项目,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创新的校园体育文化。学生通过这种新颖的活动模式,感受体育的无限魅力,享受不同的运动体验。同时,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带动学校体育乃至整个学校文化的提升。

四、体教融合推进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创新的措施

(一)整合资源,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立体化体育教学体系

根据《意见》要求,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将培养和挖掘竞技运动人才与学校日常的体育教育活动有机融合,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承担起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任务,这就要求高校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更广泛的体育教育教学体系。第一,注重健康教育内容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体育教学不止对技能的学习,更要有完备的理论体系指导技能学习、体育锻炼。第二,强化基本运动技能的学习(如跑、跳、投等)以及力量、速度、灵敏、平衡、柔韧等身体素质训练。第三,提升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如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等。

(二)增加场地设施,优化学习锻炼环境

对于体育锻炼而言,场地是先决条件,适宜舒适的场地设施和环境能让人心情愉悦,有助于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意见》指出,要加强场地设施共享利用。对此,高校应引起重视并给予支持,保障俱乐部活动的顺利开展。另外,俱乐部也可以通过租赁校外场地解决锻炼场地问题。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除了学校的供给,俱乐部的成员也要“走出去”,通过商业表演或社区指导等形式赚取俱乐部经费。

(三)增强项目和教师的多元化建设

《意见》提出要“制定体育教师在课外辅导和组织竞赛活动中的课时和工作量计算等补贴政策”,这一建议可以大大提升教师参与俱乐部建设的热情,教师的参与对于项目的多元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师应根据俱乐部学生的需求继续深造,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从“一专多能”逐步向“多专多能”转变。同时,教师可以从各学院或俱乐部学生中挖掘技术和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助理教练,这样在锻炼学生的同时,也解决了教师短缺的问题。

(四)人文教育为先,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

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有理论的支撑。俱乐部要有完备的理论体系,不能盲目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探索适合本校的理论体系,并结合实践不断对其进行改进。目前,大部分高校把体育课外俱乐部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这对学生的体育锻炼具有导向作用。高校在设置学生评价标准也要做到科学合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由单一的教师评价向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转变,适当提高体质较差学生的过程评价分数,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体育并逐渐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结语

在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育课外俱乐部要努力解决以往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创新措施:整合资源,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立体化体育教学体系;增加场地设施,优化学习锻炼环境;加强项目和教师的多元化建设,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课余训练、高校体育竞赛活动;坚持人文教育为先,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静红.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开展的现状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0):187-188.

[2]刘海元,展恩燕.对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思考[J].体育学刊,2020,27(6):1-11.

[3]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28(1):1-7.

作者:王倩 林全国 单位: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