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终身体育意识教学的培养

时间:2022-11-19 10:36:43

导语:高校体育终身体育意识教学的培养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终身体育意识教学的培养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校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与以前的教学方法相比,素质教育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知识在实践之中的应用。对于高校的体育课来说也是如此,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比较注重锻炼学生的体能和体育技巧,但是忽视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就很少再参加体育锻炼。因此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分析,希望对于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有一定的特殊性,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性的理论学习的主要场所,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培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形成良好的终身锻炼的意识,是体育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说明,高校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和看法。这就给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以后的人生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影响高校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主要因素

1.1体育教学趣味性不足。对于体育课的教学来说,是否具有生动性和趣味性对于学生的兴趣有着至为关键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参加体育锻炼的技能培训目的性增强,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因而也能够积极参加体育课,但是如果高校体育教师因此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只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性,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下降。尽管大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课对其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但是缺乏趣味性的体育课仍然难以吸引学生。在当前的高校体育课中,很多体育教师都忽略了趣味性教学,导致体育课请假人数增多,学生对教师安排的体育项目缺乏热情,敷衍的态度较为普遍,这给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2教学项目设置僵化。要想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首先应该采取措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这样才能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然而当前的很多高校在体育教学项目的设置上缺乏合理性,体育教学中符合学生锻炼需求的项目较少,很多体育项目的设置已经十分陈旧但是仍然在延续使用,导致体育教学的效率不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程度和课程设置的完整程度都需要提高。例如,很多高校在体育课中都设置了足球、篮球和乒乓球等,这些运动都是比较大众化的运动,除此之外的体育项目少之又少,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个性化需求。课程的设置过于单调,也没有考虑到每个班级和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因此体育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降低,更不用说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了。1.3评价机制不够合理。在高校的体育考核制度当中,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态度、专业性、教学效果等进行评分,但是对于学生的考核形式较为单一。虽然体育课程的设置是由体育教师进行主导的,对教师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课程的设置。然而体育课的主体是学生,如果仅仅对教师进行评价,而对于学生的评价只是考试这种单一的形式,会使得部分学生有蒙混过关的想法,不利于实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评价机制的不合理是阻碍高校体育课发展的一大障碍。1.4理论教学严重不足。从形式上看,体育课的主要活动形式是进行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但是要想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仅仅依靠体育项目活动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因此理论的教学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注重项目的锻炼,对于理论的学习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实际上理论教学也是体育课的教学环节之一,一个具有良好体育素质的学生不仅要精准掌握体育活动技能,还要有扎实的体育理论基础。

2.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途径

2.1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针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趣味性不足的现象,体育教师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体育课程的趣味性是决定学生对体育项目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对体育锻炼较为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并自己学习相关体育知识,从而自觉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在离开学校之后也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体育项目进行锻炼。要增加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可以增设一些新的体育活动项目,如比拼、对抗等,教师也可以针对部分男同学喜欢武术的爱好,适当设置一些武术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只有对体育课程感兴趣,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锻炼的魅力,才能积极自觉进行长期锻炼。2.2增加热点体育项目教学。为了使得高校的体育项目的设置更加多元化,可以在现有的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热点体育项目的教学。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咨询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喜欢哪些体育项目,对收到的反馈进行汇总分析,选择一些受到学生喜爱,同时也适于在体育课程中进行教学的项目,丰富教学内容。在增加热点体育项目教学的同时,高校还应该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的课程较为普遍,相关的教学制度也较为健全,因而教学比较轻松,在增添热点体育项目教学之后,高校需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促进体育教师尽快找到一套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坚守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做好新项目的教学工作。2.3重置教学评价机制。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往往以教师作为主要的考核对象,通过考核教师的教学情况,跟踪课堂的教学质量,来规范高校体育教学秩序,矫正高校体育教学进度和内容。这种忽视了教学主体的考核方法,在今后应当进行改进和调整。首先,应当把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纳入到考核范围当中,针对其学习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和考察。对学生的学习锻炼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确保学生的体育教学课程符合实际。其次,还应当对学生的考评结果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样就能够根据学生的考核结果,制定出符合学生习惯和预期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喜欢体育课,并建立起主动学习的兴趣。2.4增加体育理论教学。体育教学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主要以动作和形体练习为主,但是,仅仅掌握动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体育运动事实上也是一门关于身体的科学,如何科学有效地规划自己的体力,按照人体机能完成运动任务,这些都在体育理论的内容当中。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重视理论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学生能够真正明白运动的要领和意义所在,在自行练习的过程中也不容易出错,真正实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不断累积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一整套符合自身的体育理论知识,这样更有助于构建科学的终身体育意识。2.5科学组织体育活动。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还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升入大学之后认为体育课没什么用了,因而对待体育课的态度也越来越懒散。针对这种情况,高校体育教师需要科学组织体育活动,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其重要性,强化其对体育课的认知。大学阶段的学生业余生活较为丰富,但是真正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并不多,因此体育教师就需要通过组织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唤醒学生的锻炼意识,增强学生体质,为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和参加其他活动打好基础。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具有对抗性的体育项目,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对羽毛球项目进行锻炼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羽毛球男女混双竞赛,并对学生的动作要领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羽毛球技巧,并通过这样的竞赛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观念。除了羽毛球,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组织跳绳、马拉松、拔河等体育比赛,这些体育活动不仅具有竞技性,而且具有一定的观赏性,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体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养成坚毅的性格,提高自信心,这些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都是有帮助的。

3.结束语

高校体育与中学阶段的体育课有很大不同,高校的体育课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更多的是促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育项目的锻炼,向学生渗透终身体育意识,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体育锻炼。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师来说,要充分了解学生需求,制定科学的训练体系,同时加强体育理论的指导,促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王丽娜,亢瑾.终身体育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4):205-206.

[2]刘英.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03):46-48.

[3]林锋.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J].湖北体育科技,2010,(1):15-16.

作者:王维智 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