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时间:2022-03-29 10:00:22

导语: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目标很难确定,体育课程体系仍然有着很大的完善空间。另外,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国外教学模式的全盘照搬,体现不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优势。面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实情况,我们必须从实际角度出发,站在学生层面上,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才可以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为我国高校学生营造比较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对此,我们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许多高校在设置体育课程时,通常选用一刀切的方式,并未充分考虑专业学科的特点,未能使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建立相关的联系,也未能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有效改善。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反思,只有通过反思和改革,才能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综合型人才。

高校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觉得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对不同学科有所认识,能将不同知识融会贯通,最终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与专业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选择,但本质上却是对“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通识教育重在“育”而非“教”,通识教育没有专业的硬性划分,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能够自由地、自然地成长,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我们之所以要以“大学问家、大思想家”为榜样,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终极追求。因为,教育不像车间的生产流水线,制造出来的产品都是同一个模式、同一样的思维,而是开发、挖掘不同个体身上的潜质与精神气质。因此,通识教育是“孕育”出真正的“人”而非“产品”。目前,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但其却无法适应通识教育的理念,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锻炼意识不强。学生由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以及逐渐丰富的日常生活,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锻炼意识不强的现象,学生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甚至许多学生身体渐渐处在亚健康状态。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大部分学生都厌倦了这种体育锻炼模式,只为应对教学,长此以往会对学生的身体机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在每年进行的体能健康测试方面,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已经有许多学校大大降低了学生体能健康测试的标准,但仍有一些学生的体能素质不能达标。由于大学生在体能健康测试方面成绩不佳,从而导致学生身体素质越来越低,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得非常严重,最终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都会有所降低。2.高校体育师资与通识教育的差距。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其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学态度和能力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但目前,大多数体育教师对通识教育所要求的人文知识认知相对缺乏,追溯到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可以看出,这些教师主要来自体育院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远远不能够满足通识教育教师的需要。虽然我国体育院校对大学新生在体育专业技能训练,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在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还是比较薄弱。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很少有人可以实现同步教学。然而,通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是,通识教育有助于教师理清体育教学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有效地掌握通识教育相关知识,那么就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对提升师生关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如何将体育和通识教育联系起来,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3.高校通识教育理论研究与体育教学存在缺陷。体育教育理论是指导体育教学的依据。然而,基于当前高校体育传统教育理念,教师很难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正确指导下,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因此,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教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理论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同时,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课程的指导思想忽略了体育理论教学对通识教育存在的意义,认为只要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忽视理论教学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认识不足,知识面变得狭隘,并且缺少指导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技能。这就说明,教师需要充分认识通识教育意义上的理论课程建设与理论教学的价值,还要求理论教材具备系统全面、内容丰富且针对性强的特点。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体育课程整体要求有所了解,对体育课程的多元价值有所认知,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4.体育教学模式僵化落后。对体育锻炼缺乏积极性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而且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也在面临着不断僵化和落后的局面,僵化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将成为阻碍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在教学中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且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任务。因为学生体育成绩的评定是在期末进行统一考核的,所以老师对学生日常练习要求相对比较宽泛,这种教学模式使得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一般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重视,忽视了很多运能技能和重点,学生很难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体育课程学习中。

通识教育下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1.构建一个全面综合的教育知识体系。在通识教育的影响下,为使大学生的知识文化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必须构建一个全面综合的教育知识体系,而在这种情况下,非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会凸显。与专业教育比较而言,高校体育属于非职业教育中的一部分,教师需要不断拓宽视野和研究领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体育的历史与精神,从而对体育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2.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潜能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能够使其全面、健康发展。教育能够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对教育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开展不同模式的培养方法。在通识教育模式影响下,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学生性格发展潜能,并且依照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不同训练方案,从而使每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由于学生体能和体质的不同,这种因材施教的培养方法非常符合当前教育的特点,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使自身优势能够更好地发挥,而这将会是通识教育下教学改革的最好表现。

通识教育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1.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并且把教育理念应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之中,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要对学生心理健康多加关注,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以此培养综合发展的人才。2.开设奥林匹克课程。高校体育是通过人体运动教育来实现人的身体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然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源远流长,并且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的材料,也是青少年愿意接受的教育内容。因此,有必要从奥利匹克运动的各个方面上改变奥林匹克文化教材,改变学校体育只是将体育项目简单地纳入学校体育教材的现状,进而将奥林匹克文化与体育教材进行多层次科学整合。将奥林匹克运动中多方面内容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如历史人物、赛场、逸事等,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有效地将奥林匹克文化和学校体育联系起来,最后通过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体现,实现世界各国教育学家在通识教育中所提出的对人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3.改变体育选课的内容。对高校体育而言,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们更好地适应身体和心理。另外,通过对体育选课能容的改变,可以使体育教学在通识教育影响下更加丰富,使更多人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将体育的文化性和实用性特点充分挖掘出来,让这些内容更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会对通识教育视野中多样化与特殊化的结合更加注重,最终使得通识教育得以更好的发展。

当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导致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改变。我们对体育教学的研究应该放在通识教育背景下进行,且按照时展和时代需求,深刻地认识通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所起的作用,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然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教育工作者站在改革的前端,及时纠正体育教学改革所暴露的问题和弊端,积极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体育教学实际情况,逐渐探索完成通识教育视野下的体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朱慧芳、蔡皿:《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第34卷第10期,第92-95页。

[2]李赫:《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

[3]任飞:《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索》,《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年第16卷第18期,第161-162页。

[4]郭钰:《通识教育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读天下》2017年第4期。

作者:王丽 王小迁 胡炜 王小华 孙曼 单位:陕西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