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的意义

时间:2022-03-16 08:57:03

导语: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的意义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的意义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有着非常广泛的实践范畴与理论构建的内容,需要通过加强校园的学生工作、环境建设、制度建设等来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体育社团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在以大学生为主体参与者的条件下,其可持续发展能够全面的促进高校体育氛围的建设.基于此,本文结合高校体育社团工作实践,就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建设的意义展开了探讨.通过本研究以期为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多元化、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社团;体育氛围;校园文化;价值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在气质的具体体现,是弘扬先进校园文化,促进高等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在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实施,创新体育教学路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成为提升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效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发展的基础.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社团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团体组织,是高校大学生基于自我发展与娱乐为目的,按照学校所给予的一定宗旨和社团活动的章程,自发组织与独立地开展体育活动的非正式组织.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表现出了自发性、广泛性、平等性等基本的特征.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锻炼的持续开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社团作为高校课外体育的一种组织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缓解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体育社团是顺应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求,以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行为习惯为目标的体育获得方式,对高校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与引领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校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意义

1.1大学生体育社团,促进校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大学校园的构成是一个包括人、物、环境等要素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有人际关系的处理,也有组织关系的存在.因此,高校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融合过程.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地区,需要借助一个有效的平台增进相互了解,和睦彼此关系,实现高校校园和谐.高等院校体育社团是体育技能与理念传授的一个平台,能够让大学生以更为高效的方式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体育社团训练、比赛等的开展是以娱乐、健身作为手段,在促进大学生身体锻炼效果提升的基础上,缓解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等带来的压力.体育社团的运行和发展正是基于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一个共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基础上,可以十分有效地促进校园内部成员的情感交流和升华,从而获得一种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

1.2大学生体育社团,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社团的开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体育社团作为一种闲暇时间的体育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缓解生活与学习中的压力.同时,体育社团的组织与开展,让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趣味性更加强,容易让大学生接受,对培养大学生的运动参与兴趣,实现体育锻炼的自主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院校体育社团也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的基础.因此,加大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研究,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实现高校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体育社团的自由性与兼容性是高等院校全面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体育社团活动项目的设置以传播校园先进文化、促进大学生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为目标,健康、多元的高校体育社团对丰厚校园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

1.3大学生体育社团,丰富了学生体育锻炼的路径

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方式来看,主要有体育课堂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两种形式.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作为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平台,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等等.而体育社团作为一个灵活的体育组织,其按照运动项目的不同来进行开设,能够很好的满足大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的需求.同时,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的丰富和提升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品味,对挖掘校园体育文化、创新校园体育工作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其他的活动组织类型所不能替代的学生活动方式.

1.4大学生体育社团,助推校园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精神文化的建设,通过组建与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多的身心发展方式,引领大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会不断的超越与敢于挑战的精神,为其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养成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通过体育社团的竞赛与展示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体育社团带来的健康向上、积极拼搏的生活态度,校际之间的体育社团活动交流与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对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的形式,促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1.5大学生体育社团,更好的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

高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以体育为纽带的一种实践活动方式,大学生的体育社团作为文化活动的形式之一,对促进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积极的运动情感体验、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体育社团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的满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实现消遣、娱乐的身心需求同时,能够发展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为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的体育社团是校园内最为活跃和有活力的学生团体,体育社团的文化也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因素之一,构建起了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这是因为健康积极的校园体育氛围,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得积极的运动体验,缓解生活、学习、就业等带来的压力.大学生体育社团的这些功能,为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氛围的建设策略

2.1提升高校体育社团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融合度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了高校大学生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等内容.体育社团作为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获得身心健康发展与愉快情感体验的平台,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路径.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需要将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设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范畴之内,以此来更好的实现对高校体育社团建设的引领和指导,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多样化、特色化.

2.2扩大体育社团的普及面与参与面

高校体育社团作为体育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形式,体育社团活动是一种文化属性的体育实践过程.这一体育实践活动对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高校体育社团的这一功能,需要不断的扩大学生的参与度.在充分发挥高校体育社团的生本性、动态性、项目多样性基础上,通过做好高校体育社团的宣传、体育社团成员纳新、体育社团赛事举办等工作的前提下,扩大体育社团成员纳新的范围,吸引更多的高校大学生积极的参与社团活动.以此来促进高校体育社团向着特色化、广泛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为构建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完善体育社团规章制度与管理体系

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套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管理,需要在不断完善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规范社团的活动行为,促进社团的更好发展.这是因为健全的制度与管理规则,能够让大学生体育社团的活动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出现无序发展等问题,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向着健康化、可持续化发展.需要从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建立制度、纳新制度、活动制度、考核评价制度、活动保障制度等着手,加大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各项活动支持与管理,并且通过动态调整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来进一步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制度的科学性.

2.4强化对高校体育社团的指导与引领

在实施体育社团管理的过程中,要提升社团管理的灵活性,在保证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空间与余地的基础上,加大对体育社团的指导.针对不同类型体育社团的特征、发展方向,开展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要做好大学生体育社团指导教师的聘用、管理,通过提升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来促进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健康性、可持续性与多元化,以此来更好的实现体育社团对校园文化氛围的促进与引领价值的发挥.

2.5提高对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经济资助

在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活动经费是影响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的诸因素之一.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开展的可持续性,建议将高校体育社团活动的属性定义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内容,将其纳入高校经费预算的范围内,给予大学生体育社团适当的活动经费,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正规化、可持续化.同时,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体育社团可以通过征集社会赞助等方式,来丰富社团活动经费的来源.

3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社团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高校体育社团的快速发展,需要高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加大对体育社团的管理与发展引导,在落实体育社团指导教师选聘的同时,引导高校体育社团自主、多元发展.同时,高校体育社团内部要加强自身发展前景的构建与努力,以此来实现体育社团对校园体育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基金推进作用.

作者:张芹 单位:安徽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潘海宁.参与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相关性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2〕韩伟.浅谈民办高校体育社团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11(21).

〔3〕王永,罗秋香,应可为.体育社团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海市高校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07(06).

〔4〕马新东,高前进,周越,许林亚.对当前我国大学体育社团功能的调查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2).

〔5〕何维民.高校体育社团的文化载体效用及其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