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服务问题分析3篇

时间:2022-05-26 04:43:49

导语:高校体育服务问题分析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服务问题分析3篇

第一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东海学院等30所高校作为调查单位。以30所院校的体育管理人员、校内大学生和校外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8月,课题组成员向高校体育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30份,有效问卷30份;向在校大学生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45份,有效问卷720份;向校外居民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05份,有效问卷650份。在此期间,还对部分高校的体育管理人员、大学生和校外居民进行了访谈,以了解不同人群对上海市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看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上海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情况调查分析

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但不一定是由政府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和参与主体是多样的,其所依托的组织机构也是多元的。[2]我国高校拥有较丰富的体育资源,是体育公共服务的理想供给主体之一。上海高校体育场馆数量多,种类齐全,且达标率高,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处于较高水平。据调查,30所高校共有各类体育场馆822片(座),其中体育场690片,校均23片,各类体育馆132座,校均4.4座。上海市各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率高达89%。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开放率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足球场97.3%,田径场95%,篮球场93.4%,这三类场地都为露天场地,占地面积较大,建造成本低,而且这三类运动项目为大众化的体育运动,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在开放项目的选择上能够回应大众的体育运动偏好和需求。在各类运动项目中,有偿开放率排在前三位的是羽毛球馆85.7%、游泳馆71.4%、网球馆66.7%。这三项运动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尤其深受青少年的喜欢,而青少年消费观念开放,他们往往更愿意为体育健身支付费用。据统计,30所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率为22.78%。高校采用用者付费的方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消费者的适量交费能弱化公共服务的内在膨胀,该项措施适用于具有消费可分性,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服务,并且成本能够通过价格机制部分回收的准公共物品供给领域[3]。用者付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在体育设施维修保养上的经济压力,保证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可持续性。为解决资金紧张问题,部分高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高校体育场馆的开发运营中,比如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在建设中,吸引台商投资3550万元,学校只投资了1250万元,根据协议,学校将体育馆底层交给台商无偿使用25年,作为对台商投资的回报。通过调查可以发现,30所高校的体育场馆开放率较高,体育资源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为了更好地评估高校对社会的体育公共服务,课题组还对校外居民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2.2居民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调查分析

本课题对上海市在校大学生和校外居民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别作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体育设施服务、体育指导服务、体育咨询服务、体育锻炼安全提供、体育活动赛事宣传等,发现校外居民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仅为45.5%,远低于在校大学生70.1%的满意率,未接触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居民高达38.2%,具体数据详见表2。校外居民满意度低于在校大学生,其原因有四点:第一,高校体育场馆优先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要,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和训练活动的前提下才对校外居民开放。第二,70%的高校采取校内外两种价格的收费方式,一般来说,对校外居民的收费价格高于校内学生。第三,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高校体育资源日趋紧张,在高峰时段,场地资源很难满足学生的锻炼需要,更何况校外的居民了。第四,很多高校新校区远离居民区,居民更愿意选择前往附近的广场和公园参加体育锻炼。图1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分布,可以看出,仅有13.4%的居民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锻炼。在调查中发现大学城附近的居民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偏高,说明距离因素对居民锻炼习惯影响较大。调查中发现居民对体育指导服务满意度最低,只有30.7%,其原因有二:第一,高校体育指导员数量严重不足,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第二,高校对社会开展体育指导活动多为临时性志愿活动,没有建立一套体育指导服务的长效机制。这说明,高校虽然拥有体育人力资源优势,但需要进一步挖掘这些优势,加强体育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

2.3居民与高校体育组织机构之间互动交流的调查分析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倡公民参与公共服务,并认为在政府、非营利部门与公民之间的对话沟通与合作共治的基础上,协调组织各方力量一起来实现目标,公民参与公共服务不仅仅是单方面地接受公共服务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而且应包括参与对公共服务的决策、管理、考评和监督,以及两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课题组对居民与高校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详见表3。超过一半的社区居民认为高校与社区存在信息互动,高校向社区提供信息服务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墙报54.2%、杂志26.1%和讲座22.7%,还有的在社区的报纸、电台和网络上进行,高校主要向社区提供体育保健和体育养生方面的信息宣传。6.7%的居民参加过高校组织的体育社团,9.3%的居民对高校的体育公共服务提出过意见和建议,5.8%的居民参加过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考评,由此可见,高校与社会之间的体育互动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居民的参与度依然较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体育公共服务首先是面向在校学生,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工作目标,高校体育部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多,容易忽视与其他服务对象的互动。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式管理体制,使体育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生产者往往忽视群众的需求和声音,而是从领导者的判断出发进行决策。第三,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数量少、功能不全、力量薄弱,导致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参与缺少组织依托。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上海市高校体育资源丰富,对外开放处于较高的水平,部分高校引入市场机制,基本上实现了“以馆养馆,自我滚动”的良性发展模式。(2)校外居民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低于在校大学生,对体育指导服务的满意度最低,高校体育人力资源优势有待进一步的开发。(3)居民与高校体育机构和组织之间的互动较少,对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参与度较低,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机制需要创新。

3.2建议

3.2.1创新服务机制,扩大高校体育公共服务

高校体育拥有比较充足的体育资源,而且体育资源的使用具有阶段性的特点,高校每年有三个月的寒暑假,在这期间,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很低,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体育教师和管理人员也比较清闲。如何有效整合学校的体育公共资源,提高大学体育公共资源的效能,激发健康投资和消费,成为高校体育公共服务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高校可以通过广泛宣传、提供价格优惠等方式,向社会推广公共服务。高校应该创新服务平台,提升场馆服务水平,实现科学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如上海电机学院体育公共服务数字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体育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3.2.2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把让群众满意作为体育公共服务的立足点

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民主参与的行为方式,以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高校体育部门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民满意作为提供体育公共服务的目标和考量。在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高校应该搭建公开、便捷、透明的平台,积极回应公民的各种诉求,建立有效的民主参与决策机制和公众反映机制。在具体方案解决的过程中应以公平、公正和民主的原则处理相关问题,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3.2.3建立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机制

在多元化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中,高校应加强与社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各自的条件出发,在场地及体育人才上形成资源共享,高校可以利用其体育人才优势为社区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条件好的社区也可以为高校提供设施和场地,与高校形成优势互补。高校与社区之间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对话沟通平台,高校在健身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到社区体育的特点,听取社区居民的体育诉求,选择适合社区不同群体的项目,实现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一体化,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本文来自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张立方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第二篇

1数据与样本特征

笔者与课题组成员设计了高校体育资源有偿经营调查问卷,问卷设计时,考虑到了城市规模及高校周边人口等因素。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对入校锻炼的人群发放问卷721份,回收有效问卷638份,有效回收率为88.5%。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基本情况、对学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态度、运动偏好、运动频次以及对收费场馆的要求等。主要目的是想测量哪些因素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学校有偿开放体育场馆的态度上的差异,以及这部分人群对学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基本需求状况。

2结果与分析

2.1人口学特征因素的影响

本调查所涉及的人口学因素包括年龄和性别。从表1可以看出,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赞成收费,男性赞成的人群占75.5%,而女性当中赞成的只有64.5%,并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的人群对高校场馆有偿开放的态度也存在差异,其中青年人(81.6%)比中年人(65.5%)和老年人(56.3%)更倾向于支持有偿开放。分析上述差别存在的原因主要是,青年人多为80后,这代人的成长环境比他们父辈要优越很多,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氛围里成长起来的,他们更易于接受市场经济下的消费观念。这一结果提示我们,学校对场馆进行有偿经营时要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照顾不同群体的态度。例如,对室外场馆、条件差的场馆应适当实施优惠收费价,而对室内场馆、服务条件好的场馆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表2是对性别变量进行控制后进行的交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青年比男性青年更赞成收费,女性青年中有93.9%的人赞成收费,而男性青年中仅有74.1%赞成。老年人中这种差别正好相反,男性老年人群有87.5%的人赞成收费,而女性老年人群中仅有25.0%的人赞成收费。中年男性与女性的差异不大,在统计学意义上也不具有显著性。这一分析结果提示我们新一代的女性在锻炼项目的选择上、对锻炼场所的要求上与老年女性有很大的差异。年轻女性锻炼者的锻炼项目多趋于潮流,表现出对时尚、美的追求,瑜伽、羽毛球、有氧健身操等是其热门的健身项目。女性老年群体的锻炼项目多为简单的肢体活动,主要是对健康的追求,而“美”“时尚”并不在其锻炼目的之中。显然,年轻女性所选择的活动项目对场馆的要求更高,而老年女性的锻炼场所相对简单,不同的需求是造成这种态度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老年女性从事体育锻炼项目的特点、生活方式分析来看,老年女性从事的体育活动多为活动量较小的体育锻炼,这些活动对场馆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空地、绿荫即可。因此,如果学校要对进入校园锻炼人群进行收费,这部分女性锻炼者就会持反对的态度。学校体育场馆多为球类活动场所,如足球场、篮球场,老年女性很少参与这类对抗强度大的活动,因此适合老年女性锻炼的场所就非常少,这也是她们反对收费的原因之一。另外,老年女性的生活方式、闲暇时间与男性有很大的差异。家务活占据了其生活的大部分余暇时间,这就决定了她们的锻炼时间多选择在早晚。这段时间不是校园锻炼的高峰期,学校的锻炼场所相对充裕,并不会对在校学生的锻炼产生挤压效应,因此,这种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年女性对收费的态度。这就提醒我们应针对不同的锻炼人群制定合理的差异收费标准。

2.2个体特征的影响

考察的个体状况包括受教育程度、收入状况和职业情况。从表3可以看出,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对赞成收费与否起着正面的影响,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人们更容易接受有偿经营的运作方式。因此,学校体育主管部门要想全面推行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周边居民从思想上认识到有偿开放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表4是对个人的收入状况以及所从事的职业对其态度的影响的交互分析。低收入的人群更难接受学校场馆对外有偿开放的模式,而高收入者则更容易接受这一模式。这种差异与现实情况是相一致的,收入低的群体需要把财力投入到生33活必需品上,而体育锻炼的花费则是次要的。另外,学校体育场馆作为公共产品之一,本来就应该惠顾所有群众,低收入群体反对公共产品的收费态度较为强烈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体育锻炼权利,通过减免收费的方式让低收入群体能够进入校园进行锻炼。与收入的影响不同,个人的职业状况对态度的影响虽有差异,但差异并不大,在统计意义上也不具有显著性。

2.3主体意愿选择的影响

体育锻炼者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不尽相同,有些人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有些则是为了放松身心,有些人则是为了交友。不同的体育锻炼目的让他们对体育场馆的要求和对于收费的态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不同动机下人们的运动倾向差异对其收费态度的影响,以及锻炼主体对场馆的不同需求而产生的对收费态度的影响。我们选择了“运动倾向”“锻炼的时间段”“对教练的需求”这三个变量来考察对收费态度的影响,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表5显示的是人们的运动倾向和人们对高校场馆有偿收费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相比较而言,选择篮、排、足项目的人对收费的接受程度要低于选择乒、羽、网项目的人。其原因可能是篮、排、足大多是室外的场地,而这类场地过去是不收费的。这种观念习惯性地影响着人们对体育收费的态度。乒、羽、网这类项目的场地过去大都也是收费的,所以人们容易接受此类场地的收费行为。另外一个潜在的原因是乒、网、羽这类项目对场地的要求较高,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场地比较稀缺。因此,选择乒网羽的人群较之选择篮排足的人群更易于接受场馆收费。健身、健美、瑜伽等项目需要专门的室内场地和专人指导,历来都是收费项目,因此选择此类项目锻炼的人群几乎全部都赞成高校场馆的收费。根据已有的文献和日常生活经验,人们锻炼的时间多集中于早、晚两个时段,选择在中午锻炼的人比较少。表6显示,选择在晚上锻炼的人群有58%是赞成收费的,略高于在早晨锻炼的人群。这种锻炼时间上的差异与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有关。但值得留意的是,选择在中午锻炼的人比选择在早晚锻炼的人群更倾向于接受收费模式,赞成的比例高达79.3%。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以及我们的事先假设似乎有些出入。但实际上,这种状况是与我们的锻炼习惯相一致的,一种可靠的解释是,选择在中午活动的人,一般是进行室内体育活动,例如乒乓球、羽毛球、健身、健美等。这部分人群大都赞成收费正好佐证了前面的分析,因此也是合理的。表6表明,希望有教练指导的人群对收费的态度多是赞同的,占到了93.4%,而对有教练指导认为无所谓或不需要的人,对收费持赞同态度的只有56.4%。换句话说,对场地或服务需求高的人群倾向于支持收费,这一结果与表5的分析相互印证。

2.4多因素影响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比较多因素的影响效应,这里拟构建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由于本研究数据多为名义数据,且态度是一个二项变量,故用逻辑斯蒂克回归模型来拟合数据。具体分析结果见表7。表7显示伪决定系数(NagelkerkeR2)为0.553,这表明入选模型的自变量(若干因素)对因变量(对收费的态度)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在所入选的变量中,只有职业状况这一变量不具有统计显著性,其余的变量都具有统计意义,这与前述的分析是一致的。在所引入的变量中,从回归系数的大小和OR值大小来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和是否需要教练等变量具有重要影响,即这几个变量对高校体育场馆收费的态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实施中小城市高校场馆对外有偿开放运营模式,应着重考虑学校对外开放的直接对象是哪些人群,以这些受众特点为依据制定收费标准,学校体育主管部门应在充分考虑这些重要因素的基础上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体育场馆的有偿开放真正做到双赢和互惠,即一方面能使学校的管理经费短缺得到缓解,另外也能改善群众体育锻炼场所的匮乏状况,改善民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高校场馆对外有偿开放的主体条件基本形成。对高校场馆提供有偿服务,持支持态度的人约占7成左右(69.8%),持反对态度的占到3成(30.2%)。大部分人是支持高校有偿对外开放校内体育资源的。不同的人群对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所持的态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年龄群体中,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难接受有偿开放模式,尤其是老年女性群体有75%持反对态度。另外,不同收入、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群体在态度上也有显著差异。高收入群体更容易接受有偿开放模式,而低收入群体则相反。受教育程度越高,持支持态度的人也越多。过去的习惯、个人的主观倾向也对态度产生影响。运动项目有收费惯例的,人们越支持有偿开放,而对于没有收费惯例的项目,人们一般持反对态度。较为时尚的锻炼项目年轻人参与得较多,他们也更注重对形体美的塑造,而老年人群更多关注的是锻炼的效果,因而对有偿开放的态度也有所不同。项目场馆的稀缺性、是否具有良好的服务和规范的管理也影响着人们对高校体育资源有偿开放的态度。越是场馆稀缺的运动项目,人们越倾向于接受有偿开放模式。同样,管理规范、服务优良的体育场馆更容易让人们认同收费模式。

3.2建议

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场馆开放观念。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应充分考虑各个群体的体育锻炼需求,努力为不同的人群提供公平的锻炼机会,把学校场馆的赢利当做次要目标。高校的体育资源属于社会公共产品,除了保证在校学生的锻炼外,还应该有义务对市民开放。但鉴于社会体育资源的相对稀缺,如果全面实施无偿开放,往往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国内部分高校对社会有偿开放体育资源,效果非常好,既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的不足,也为学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和维护带来部分资金[5]。但有些高校管理部门把学校体育资源当成赚钱的工具,甚至把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以外包的方式来获取商业利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高校体育资源的有偿开放是权宜之法,目的是缓解社会体育资源的匮乏,所以不应该把利益放在第一位。这一点在中小城市的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兼顾体育锻炼人群和学校双方的利益,公平定价,使高校体育资源的有偿开放能真正惠及校外锻炼群体,缓解当前社会体育资源不足的现状。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体育锻炼需要,建议高校体育场馆收费应该实行差异定价的方式,差异定价主要可分为以下几部分:①场馆差异为基础的差异定价。按照体育场馆的条件、提供的服务项目等实行不同定价标准;②区别不同人群,实行差异定价。高校实行体育场馆有偿开放时,应考虑对收入不同的群体实行差异定价。例如,对低收入群体实行降低收费或免除的办法。具体实施措施尚需要相关部门对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研究;③区分不同的锻炼时段,选择差异定价,以合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按照我国居民的生活作息习惯,锻炼的高峰期多出现在下午到傍晚,这就导致了其他时段体育资源浪费而高峰期资源不足的局面。因此,建议选择差异时段的定价机制。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完善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服务体系。前文分析结果表明,服务质量是参与锻炼人群考虑体育场馆是否应收费的重要因素,对此,高校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收费场馆的服务质量,这样才能争取更多人群对有偿开放的支持,进而实现高校和锻炼人群的双赢。(本文来自于《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杂志。《河北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春潮工作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体育教学部

第三篇

一、高校体育改革

(一)人们追求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最有效的方法。随着一系列针对高校体育文件的出台,我国体育事业有了十足的进步,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其中,高校体育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国家政府和高校领导都注重体育事业的发展,各个高校都安排专管体育的负责人,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高校体育最大的支持。各高校积极开展体育活动,提高校内体育氛围,通过课堂教学和室外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增强学生的体能,使德、智、体全面结合,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二)要完善高校体育教学制度,编写体育教材,使体育这门学科成为高校教学科目的必修科目。针对国家对体育人才的力度,调整高校体育教学训练计划,以提高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使终身体育思想贯彻到高校体育教学中。

(三)各高校需加大体育项目投资力度,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体育教学内容,引进先进体育教学设备,改善体育教学的环境和条件,有效的发展了高校体育事业,加强了高校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满足了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四)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各类体育项目的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体育能力,提高了自身健康水平,专业体教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指导和训练学生,满足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二、民族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的优势

(一)高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集中营,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和优秀的学生群体。体育教学质量相比较于高中体育教学要提高很多,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普遍较高,学校体育配套设施比较完善,教学体系完备,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为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教学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身的体育项目,各民族相互团结,相互帮助,各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众多,为开展民族体育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现在高校体育项目内容主要注重“三大球”、“三小球”和田径类的课程安排,体育形式和内容太过单调。民族体育项目纳入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安排,不仅丰富了高校体育内容和文化,还有利于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特色。

三、民族体育项目的概念和特点

(一)民族体育的概念。民族体育项目其实就是一个国家不同民族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锻炼自己的身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项目。一个民族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点,因此,在体育运动项目上也具备了民族特征,其体育项目反映了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在各民族的民众心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民族体育的特点。中国56个民族,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民族体育的特点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同时,继承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娱乐身心。其还注重个人素质和身心健康的培养,动静结合,从德、智、体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民族特色体育应用到社会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当中,从不同方面发挥民族体育项目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作用。

四、民族体育项目在高校开展的意义

(一)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民族体育项目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随着历史的进步与发展,这些体育项目保留了它的精华,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其民族的一种文化和特色,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不仅丰富了高校的体育内容,还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民族体育文化,民族文化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就不是一个健康的民族。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民族体育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完善,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形成。

(二)人的健康意义。民族体育的发展为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提供更多有效的方法,对人的基本修养和心理状态具有推动作用。人的健康集合了各个方面的内容,修身、养性、健身、调心等不同方面的综合体。民族体育项目特别注重的就是人本身的统一性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五、结语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促进高校体育改革,推动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推动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体育的普及和提高,更能够被各高校学生所接受和认可,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民族体育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作者:王萍工作单位:文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