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论文3篇

时间:2022-05-19 04:12:22

导语:高校体育教学论文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体育教学论文3篇

第一篇

1高校体育与其他学科整合的重要意义

1.1内在需要

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大力推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对高校课程进行改革最终是为了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而近几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市场上各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各行业也不断地进行融合,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复合型人才的缺口在不断加大。因此,我们在努力培养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当注重提高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掌握方面的综合性,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以及挖掘自身潜力,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当前阶段各个高校进行改革都应当围绕培养复合型人才这一目的,因此不应片面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技术能力,应当注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等的训练。体育作为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基础学科之一,同高校改革以及高校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在美国,一些有了雏形的新型大学已经出现了,如菲尼克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这些学校实现了各类学科的大融合,其目的是为了使区域内的创新能力更上一层楼,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当前的一些大学不仅特别注重对学生体育专业能力的培养,还将经济学、美学、管理学等各类学科融入到体育课程当中,同时还建立了各类机制来加强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互动,这样可以促进体育学科组织群的形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应该效仿美国的这种做法。

1.2体育科学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实现高等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1.2.1注重科学化

科学化直接关系着体育这一学科的发展和进步。现如今社会各方面都有了体育学科的渗透,同体育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的学科既包括心理学、生命科学又涉及到物理学以及力学等。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发展,体育学科的科学化发展也非常快,与更多学科有了互动,使得新型学科不断推出,如体育心理学、体育美学、体育法学等。而随着体育学科不断地发展,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各类体育复合型人才融入到体育事业以及社会发展当中。

1.2.2逐步产业化

最近几年来体育发展的一大特征就是体育产业化。社会体育发展环境需要在市场机制下建立,使体育产业化的在市场经济中能够自由发展,而不是依赖国家的支持与推动。体育产业化的发展应该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之上,对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整合,能够更加有效地推进体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应当指出的是,高等院校在体育课程方面的改革以及支持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应当积极构建成规模化的教学基地,构建体育教育的产业链条,使不同学科能够为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助力,使得高校整体体育教育实力提高,进而推动区域内体育教育实力的提升。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将兴建传统体育场馆转变为体育基地的建设,这样有利于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整合优化,而与此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懂经济和体育的复合型人才。

1.3高校体育教育本身需要高校体育与其他学科整合

在以往高校体育教学中,倡导的是体育的竞技性和选拔性,而随着体育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倡导体育运动全民化发展,使群众体育能够大力发展,促使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当前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进行学科整合有利于教育合力的形成,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技能型体育教学,使其向综合型体育教学发展。实施双主体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科学的价值取向的形成。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来受到心理、文化的熏陶,可以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认知水平更高,使不同学科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体育老师的教学工作带来新的理念。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的进行,对于体育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自身观念和素质也要进行提高。但是当前许多体育老师的综合素质还不能达到改革要求的标准,而进行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老师的交流减轻体育老师的压力,进而能够使体育老师的水平得到提高。

2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探讨

2.1体育学科同艺术类学科之间的整合

2.1.1同音乐学科之间的整合

教师在体育授课时,播放适当的音乐可以影响人体机能,使人体内的能量得到最大的释放。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大脑神经比较亢奋,因此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播放适当的音乐来舒缓学生紧绷的肌肉,降低大脑神经的亢奋状态,使学生以最轻松的状态来进行体育活动。例如,在进行过激烈的体育运动后,老师可以在学生休息的时候播放比较舒缓的音乐使学生亢奋的心情得以缓解;在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时,可以通过播放节奏快,动感强的歌曲来提升学生进行运动的积极性,是学生体会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韵律美。

2.1.2体育学科同美术学科之间的整合

“美育”这一概念是由一位德国人士提出的,而构成“美育”的基本和关键元素便是体育。所以,我们可以适当借助一些美术技巧和方法,来使体育学科展示出最好的美育教学效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广泛的应用色彩。我们可以根据色彩心理学的原理利用相关方法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例如,我们通过在篮板上涂上一些篮球运动员或者明星的头像或者话语来调动学生,增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进而提高篮球运动水平。

2.1.3体育与舞蹈的整合

高校应该开设更多的体育舞蹈项目来使体育和舞蹈的学科合力更强大。文艺舞蹈通过逐渐演变形成了体育舞蹈,体育舞蹈具有艺术性和体育性两大特征,体育舞蹈也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

2.2体育学科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整合

体育学科同人文学科进行整合,这就需要我们将思想道德教育等内容融入到体育课程之中,这样有利于思政的说服力的增强。长久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课都只是流于形式,老师按照课本串一遍,课堂比较沉闷,学生都没有兴趣学习思想政治课,一上这种课就昏昏欲睡。首先,将高校体育课和传统思想政治课进行整合就可以改变这种状况,因为体育课是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进行检验的一个方面,所以应当科学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体育认知,对体育项目有高热情,可以使学生形成一种追求和谐、民主的思想形态;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在应用与现实生活当中。例如,将体育学科同美学进行整合可以培养学生对人体自身的好奇感和热爱感,进而使其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大大增加。其次,高校体育课与历史人文的整合。在学习足球时,可以结合历史介绍我国的蹴鞠的发展史,可以使学生崇拜我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第三,高校体育与心理学科的整合。体育活动是一种高强度的体力运动,也是一种竞技活动,关系到个人荣誉,易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和对胜败看不开。因此,要结合心理学来对学生进行疏导,使学生有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体育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良好成长。

2.3体育学科与理工学科之间的整合

2.3.1体育学科同物理学科、数学学

科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体育运动是一种力学运动,我们可以结合物理力学知识,来解释运动的原理,如何发力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从而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数学来计算速度和时间,来改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理性认识,使其能更好的进行体育运动。

2.3.2体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当今发展迅猛的信息电子技术,如在练习太极时,可以通过播放专业认识的讲解视频,使学生能够更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和细节,更快地好这项运动。

3高校体育与其他学科整合措施

3.1树立大体育观念

大体育观念是高校要立足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来开展体育教学活动,通过高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有更好的效果,使各个学科内容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3.2改变体育教学方法

改革后的高校体育不再是单存的培养体育运动技能,而是要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传统的老师进行动作讲解和示范然后学生练习的体育教学方法必须改变,老师要积极地探寻新的方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更多地引入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时候也能够对其他学科知识有所了解,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4结语

在当前高校改革的背景下,进行体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整合可以使各学科有更多的互动交流,消除之间的壁垒,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共享。高等教育改革内在需要、体育的科学化发展、体育的产业化等需要高校体育课程同心理学、营销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整合。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实现体育学科同力学、美学、信息技术、思想政治等各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各个学科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体育的发展进步,这样才可以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作者:许小刚李林林工作单位:黄淮学院体育系

第二篇

1.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

在一些地区,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主要在一些乡村地区,而在城市当中,这些项目开展的非常少,甚至一些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学生,都没有见过这些传统项目,这些项目因为得不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所以从事这些项目的人主要是用于自我健身,而这些人想把这些项目广泛流传开来的想法却非常少,我们在了解中发现,这些人群认为目前这些项目喜欢的人比较少,主要是一些中老年人比较喜欢,另外知道的人群也比较少,再加上现在大多数都比较喜欢流行的时尚体育项目,对于这些传统项目关心度不够,所以他们也仅仅用于自身的健身没有想法把他们推广,也不希望做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这些传统体育慢慢的只能在一些历史博物馆中才能见到,懂得人越来越少,我们对于在校学生调查了解到,学生人群当中对于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有了解的人数相对比较少,但是还是有一些学生了解这些项目,这些学生主要来自一些农村地区,其中大多数本地区的学生对于这些项目也是所有耳闻,但是懂得学生比较少,但是学生对于学习这些项目的行为却很少,主要是因为学校并没有这些项目,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些项目得不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

2.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现在大多数高校开展的都是选项课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都是现代体育项目,很少有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可能唯一能算是传统体育项目的只有武术了,而且大多数院校开展的武术项目也仅仅是太极拳,其他内容也并没有过多的介绍和学习,但是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学生还是希望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这种学生寻找体育项目和学校不断的拓展体育教学内容之间本应该是很容易找到切入点的,但是实际情况是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新增加的体育项目却越来越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因为这些项目往往都是一些带有旅游特征的项目,虽说一开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学生很难对它们产生兴趣.

3.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首先,传统项目因为在地区中老年当中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在五十周岁左右的人群当中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所以他们的子女从年龄上来讲,基本上都在大学学习阶段,所以从小在父辈的影响下,对于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说他们关注度不高,了解甚少,但是如果在高校当中能够进行专业的体育教学学习,势必学习起来会比较轻松,并且很容易会发生兴趣,而对于一些乡镇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可能小时候接触过一些传统项目,甚至小时候在学校,尤其是在一些乡村小学,可能从小他们的体育课教学就是传统体育项目,所以他们对于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感情,进入大学之后,如果他们接触到体育项目,可能会很快的想起来小时候的学习场景,对传统体育更容易发生兴趣.其次,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大多数学生都是本地区的学生,所以学生来源相对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在对传统地方体育项目的认同上更容易达成一致,这为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学生基础,当然,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他们要想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还必须在传统体育项目学习中接触到一些传统师傅,而这些人不一定接受过正规的体育教学学习,但是他们对于传统的体育却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老师的一些专业技能和技术动作都需要向这些人员请教,从学习的来源来讲,学生的祖辈可能学习也来源于这些师傅,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会增多,学生更有一种学习的荣誉感,更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这刚好符合我们终身体育教育的价值观和养成体育习惯的目的.其三,新型体育社团的建立非常适合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发展.目前在高校,大多数体育项目的业余学习和兴趣培养都是依靠各种体育社团和体育俱乐部,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社团,而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之后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成立传统体育项目社团或者俱乐部,这样可以主动吸收感兴趣的学生,这样对于学生和社团而言都是一种双向选择,如果学生人数太多,社团自然会萎缩最终消失,如果学生人数比较多,社团自然会不断壮大,逐步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流项目,所以这对于传统体育项目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非常好的选择.综上所述,高校体育项目的不断改革最终目的是刺激学生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传统体育项目如果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体育习惯,作为高校管理人员和高校体育教师,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试点教学,给传统体育和高校体育教学一个向前发展的机会.

本文作者:张斌工作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

1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是对教师工作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师教育有学科和专业之分,教师的教学就有了不同的专业学科教师。目前,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共识首先是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是教师专业化的前提和基础,但绝非最重要的或者是唯一的途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更需要的是源于实践的教育技术和知识体系,这种教师专业能力却很难如同专业学科知识一般在短时间内习得,还需要通过更多的途径循序渐进的获得,并最终转化为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专家型教师。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成长环境主要在学校,除了主体性的努力和不断学习获得直接经验之外。在教师群体中相互学习、合作、借鉴和交流经验获得更加实用的间接经验,这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途径。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还需要学校、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协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化成长平台。而高校作为教师成长的母体,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职能,要树立服务意识,加强管理与创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财力保障和政策扶持。探索和拓展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和发展趋势,构建地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为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发展平台。

2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

教师专业化包括发展性和持续性两个方面的内容,教师专业发展性是教师知识、技能和智能的体现,教师专业持续性是教师不断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的一份报告指出,高校教师专业化表现在了解和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本学科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信息技术运用能力,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教育技术等。发达国家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已经趋于成熟,教师专业化的专门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完善。其培训内容涵盖教学素养修成、学科专业水平提高、教学生涯规划、教师个体发展等方面,培训目标明确,培训途径多样化。培训方案实践性强,并建立了相关培训机构和严格的教师培训保障制度。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则起步较晚,教师专业化培训机构、培训制度、培训途径和培训内容等还没有系统规范的发展模式。而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对高校教师专业化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培训途径、方式和内容。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体育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直至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并非以体育学科专业为职业,而应该从体育教育实践和教师职业的方向发展,逐渐成长为体育教育领域具备较高素养的专家。这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能够把教师专业化形成的学识、能力和教育智慧转化为专业性的权威。从高校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是高校提升教育竞争力,实现其发展目标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对教师个体,对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高校实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创造和拓宽培养途径,提供必须的人、财、物,制定相应的培养政策,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而这些都需要高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良好的教师专业化的支持、服务和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的自身优势和各项职能,把教师的发展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构建与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相适应的校本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

3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与内外部因素

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渐进性,这符合人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可以分为专业奠基、专业适应和专业发展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渐走向专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层面的奠基,即体育教师对体育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过程,为未来的教师工作奠定知识和身体基础;二是意识层面的奠基,即从意识和情感上理解和认识体育教师工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工作奠定心理基础。专业适应阶段是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起始,高校体育教师在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后步入教师岗位,在体育教学岗位的各种工作中把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体验和感受体育教师角色的职业特征。这一过程也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体育教育环境的适应。高校文化氛围、教学氛围和体育氛围,不同的教育环境是高校教育理念的传承,也是教师教学情感的寄托,对每一位处于适应阶段的体育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影响;二是体育教师身份的适应,以体育教师的身份建立体育教师与学校、同事和学生之间教育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桥梁,树立体育教师的职业信念。专业发展阶段是体育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技术,丰富教育智慧的阶段。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长期的和系统的过程,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的发展本身就受到自身为主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包含着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从内部因素分析,第一,体育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教育观。从专业的发展中理解体育教育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学是专业发展的表象体现,而体育教育则是专业发展的深层追求。体育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不仅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要成为一名称职的教育者;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包含教育价值观、教育发展观、教师观和学生观,这些综合的价值观塑造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的教育者。第二,体育教师的科学素养。体育教师的科学素养涵盖体育学科素养,包含现代科学与技术的综合性的素质体现。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是体育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是支撑性的学科知识。第三,自我发展意识与信念。自我发展意识是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在教师岗位上要始终有自我发展的紧迫感,不断地追踪和学习体育学科的前沿,使体育教学与终身学习同步,把高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专家学者的鼓励和教师自身的努力联系起来,建立专业领域的自信和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信念。从外部因素分析包括:教师教育体制的限制;教师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教师发展环境和机构尚完善。高校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依赖于教师、学校和政府三者的合力推进。特别是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利用各种社会组织、团体、协会等社会力量,仅凭高校自身的力量和途径难以更好的完成对各学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任务。

4地方高校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作用和服务职能

高校为体育教师教学实践,教育技能,教育智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高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还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高校需要为体育教师搭建平台、提供良好的专业成长所必须的发展环境和各种服务机制。因此,地方高校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是重要的外部支持因素。体育教师培养的理念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对立、分离开始走向整合。教育学科的知识从零散的经验上升到系统的理论。培养与培训方法从单一式向专业教育和多元化培养的方向发展。高校在已有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对内、对外的资源优势,针对教师发展主要有三种模式,即交流与合作机制,培训与培养机制,校外和校本培养结合。第一,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机制是基于合作行为和交流机制的基础之上的。从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教师之间的合作对体育教师的促进和发展意义重大。体育教师之间的教学合作促进高校形成自己的体育教学风格和独特的体育文化。体育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多以自发性的科研课题、科研项目和科研目标为纽带,以科研互动的形式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交流平台远远多于合作行为,广泛意义上的交流机制已经深入到了大学体育的几乎所有领域。诸如,大学生各级运动竞赛活动的交流;科研领域各种学术活动、报告会、讲座的交流;专业领域访问学者、进修、培训等的交流。而教师交流则是一种短期的互动行为,如果在一定范围内构建旨在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交流机制,实现专业切磋、分享经验,保持良好的信任和优势互补,可以把交流的成果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评价机制结合起来。由于体育教师与学校之间也是一种合作关系,高校应该从服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在体育的职称评定、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等方面实施有效地监督、评价和激励机制,以量化考核和综合评定督促体育教师完成这些工作。第二,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训与培养机制是体育教师更新和补充知识、技巧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在职培训首先以校本培训为基础,“校本培训模式”是一种高效、俭省和实用的在职培训方式。目前开展较好的校本培训可以针对体育教师个人的发展和学校的实际需求,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渐进性的专业化培训。高校委派专家和名师进行指导,教师主动参与,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以实践、反思和教学研讨等加以展开,并直接指向教学实践和教师的发展环节。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所开设的名师大讲堂也是校本培训的重要方式,对年轻教师专业化适应和发展阶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校本”之外的在职培训主要是外出培训、进修和学历教育等。这是体育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和研究丰富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思维,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储备所需要的知识、理念和思维。从高校服务的角度分析体育教师校外培训,高校的教师专业化服务主要表现在创造和拓宽教师校外培训机制。以服务学校整体教学和教师发展规划为基础,以重点学科建设、青年优秀人才培养、骨干教师选拔和培养为目标,为教师校外培训提供充分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把教师培训真正落到实处。服务的宗旨是把学校和院系的人才培养与体育教师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5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创新理念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必须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和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规划。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高校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而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则是保证和促进服务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已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创新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举措。第一,在高校教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教师的管理参与意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即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认识到学校的发展与自身的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才能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提供其专业发展机会。高校在教师管理中要体现管理层、决策层和教师之间的平行沟通和交流,管理信息公开、透明,事关教师发展的重大决策应该事先广泛征集教师意见和建议,使政策的制定能代表最广泛教师的权利。第二,以服务促管理,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服务和管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高校对教师工作的管理旨在给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教师培养规划、发展评价和激励措施,以及各种相关制度和政策保障等方面,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而服务的顺利实施就需要科学的管理,管理工作以服务为手段,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以及便捷先进的教学设施等,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成为其积极努力工作和完成专业化发展的动力。第三,创新管理主体,加强教师自我管理。“以人为本”不仅是以科学的管理服务于教师,还要体现以教师为核心,以教师的自我发展为本,实现教师“自我管理”的弹性管理制度。体育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突出专业发展自主,参与专业组织自主,教育行为自主,学术发展自主等。教师的个体自主权和自我管理,就是要教师做到教育行为自主,即专业人员的教师执行业务时,依据其高超的学术素养和教育智慧而做出明智的判断和抉择,对于所负责的事务通常都能全权处理而避免外部因素的干预。高校在体育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的管理中可以依托“校本培训”机制,构建体育教师校本导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模式,由主管副校长直接领导,导师和学科带头人负责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把学校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化培养和发展下移到二级单位,并给予资金、场地和时间等方面的保障。高校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制定和推进学校整体发展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策略。从管理学的角度分析,管理的任务只是在于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这一环境目的在于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都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利益,并发挥最佳工作效益的环境。导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模式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把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置于一个学术型、专业化、学习型和创新型的团队之中,构成了不同的学科专业型教师专业化发展组织。宏观管理由学校和校长负责,微观管理则以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为首教师负责,团队组织中的相关教师则以自我管理为主。把教师自我专业发展与团队发展和学校的人才建设有效地统一起来,建立了共同发展目标。在这一创新管理机制中,高校所提供的服务以经费、教学环境、时间、奖励、激励和竞争为表现方式,起到了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由此,服务成为管理的助推力,管理又促进了服务的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因此,体育教师的评价考核、职称评定、绩效评价等也成为服务教师专业化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服务的目的也是促进教师主动的发展,实现个人的专业化发展目标与自身价值。

6构建地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管理的创新途径

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涉及的内容就不仅是学科专业等单一的内容,而是成为一名具备深厚学术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高超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智慧的专家型教师。在导师和学科带头人模式的基础上,依托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地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联盟”,设置联盟主席单位,主席单位可以采用联盟内高校推荐或者选拔制度,也可以直接由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担任主席单位。“联盟”成员由各高校教授、导师、学科带头人担任,设置体育教师专业化管理、培训、评估和监督等部门,联盟对区域内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负责,对全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综合评价具有权威性,并最终纳入各高校体育教师职称、奖励评价体系之中。联盟选派地方高校的教授、学科带头人和知名学者以讲座、培训、指导等方式对青年教师传授经验和进行专业指导。对师资力量偏弱的高校还可以采用中长期合作的形式设点培训。在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方面,“联盟”可以选派优秀教师进行互派和访问学习制度,实现区域高校优秀体育师资“短期”优化配置,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本身已经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而这种“短期”的体育师资交流和配置旨在实现教师专业知识、技能,教学科研经验,良好学风教风,优秀校园体育文化等软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势互补。最终实现提高区域高校体育教师整体专业化水平;在运动训练方面,“联盟”可以选派优势运动项目高校资深教练员到其它高校开展广泛的智力和技术交流,推动部分高校优势运动项目在区域高校的共同协调发展。积极借鉴其他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的发展理念,共同促进“联盟”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联盟”各项事务管理实施教授和学科带人负责制,地方高校的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团队与“联盟”构成对口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协调和负责本校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各项工作,高校作为第三方,也要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充分重视“联盟”在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联盟”的运作资金有地方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分别按比例给予支持。对“联盟”工作的管理和评价由地方高校校长、学术委员会成员、职能管理部门,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联合选派人员进行定期评价,实施评价与监管是为了促进“联盟”正常的运转和可持续发展。“联盟”自身评价理念先导化、组织制度化、管理科学化也为高校教师管理和评价提供有益的借鉴。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联盟”,地方高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各高校的导师和学科带头人模式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就管理而言,这些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管理和服务都是指向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最终目标是提升地方高校的师资力量,促进高校发展的人才需求。无论是宏观或者微观层面的管理都是正在创设一个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环境,因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依托专业化的发展组织,在这些组织中,教师面对的不是上下级的垂直管理,而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组织构成了平行的管理和自我管理,把管理转变为分层的和自我发展的环境,把具体的管理工作转变为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服务。

7结语

体育教师专业化是从知识传授型向专家型教师的发展,体育教师通过自主性发展不断拓宽教育视野和教育专业深度,提高教师知识和实践技能,发展教育智能和体育教师专业智慧。教师专业发展只有通过自主发展、自我导向才能得到持续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并不是教师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的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校在已有的教师发展机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拓展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是未来教师教育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必须依托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的创新在于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创设适宜的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体育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中,地方高校体育教师发展联盟是基于地方高校的第三方培养机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导师和学科带头人团队是校本培养机构。这些并非理论研究机构,而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广泛的联系,加强地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协调和管理。在利益共享和互动发展中实现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从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角度把地方高校体育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地方高校体育人才和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创造了新的空间。与此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服务教师、管理教师和评价教师等方面工作的完善和提高。

本文作者:刘凌宇工作单位:西安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