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一体化改革对策
时间:2022-05-15 03:12:25
导语:高校体育一体化改革对策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问题的提出
针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下降的实际情况,我国高校体育建立了旨在提高教学质量,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模式。自此,建构高校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成为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议题。
2分析
2.1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技能、体力与情感意志的协调发展,使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过程。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指导运动技能教学,摒弃了功利主义思想是对教育本质的真正把握。
2.2坚持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体育教学过程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于重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必然会忽视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要求每一个高等学校的体育工作者站在历史和社会的视角上,以一种新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所承担的工作,重新思考高校体育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更加尊重生命、重视健康、提升人文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重新审视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个性化的人才,实现体育课程在理念制度、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组织等诸方面进行新的改革。
2.3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原则
2.3.1坚持科学化、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学校体育的最终目标是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它的形成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不断增强学生体质,使受教育者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操;培养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意识、兴趣、爱好、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大学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一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坚持参加锻炼的习惯,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增强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3.2坚持健身化、娱乐化的发展方向,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培养大学体育教学目标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走上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轨道,但从总体情况来看,还是没有完全摆脱运动技术教育与体质教育思想的约束。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持久性。只有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现代教育的社会化决定了大学体育教育的开放性,学校教育观的变化也必然引起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的有机结合,形成大学体育立体化的教育模式,即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
3高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改革采取的对策
3.1体育教学中按运动项目设立体育教学俱乐部,营造一个轻松、活跃、个性化的教学氛围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尽管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部分,但这两部分课程的中心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和终身健康。体育教学中按运动项目设立俱乐部,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与意愿选项参加,自主活动,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活跃、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一改以往传统教学的单一、刻板、枯燥的教学形式,既能够满足不同爱好学生的需求,适应当代大学生力求个性化和自主意识的发展,又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各种俱乐部是当今社会上通行的、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的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团体和场所,高校体育也很自然地与社会接轨。
3.2积极发展课后学生体育社团,使课外体育活动不仅成为课堂体育的有机延续和有效补充,更成为体育课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是把课内和课外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通过这样的改革使高校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拓展,使得有限的体育资源得到整合并加以有效利用,营造生动、和谐的课内与课外的体育氛围,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的体育教育目标。体育社团是高校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一种组织形式,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活动领域覆盖面广,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高校学生的体育爱好、兴趣的需求。学生体育社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受师资、场地等教学资源的影响,并由此所造成的课程学习内容相对狭窄,无法充分满足广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需求的缺陷,会极大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习惯的培养。
3.3建立符合现代人才观的体育课堂评价机制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这一历史性转变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使之真正融入到每个学生、每所学校的教育观念中,真正培养出身心健康的青少年。其次,要以加强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战略突破口,逐步转变全社会的人才观、教育观,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转变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即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而不是唯分数、唯考试、唯升学率的质量观。
3.4体育课程结构设置单一,影响高校体育的教育成果的保持,降低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价值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化,忽略了体育教育作为一个教学过程,在教育学规律、心理学规律、认识规律、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等方面对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所起到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给教师提供可采用的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的可能性,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和学生形成知识技能的学习活动的有机联系,不能保证对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
4结论
达成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目标,可以促使高校体育课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有效的拓展,可以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与长远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课程的教育与教学的时效性,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终身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改革目标更加注重学生弹性学习方法的培养,打破课堂空间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给学生一个个性化的学习空间,消除学生在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方法上的障碍,拓宽学生的学习途径。
作者:汪江工作单位:大连交通大学体育工作部
- 上一篇:试验检测和工程质量控制的关系
- 下一篇: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精品范文
10高校网络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