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04-05 04:10:16
导语: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调查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结果与分析
被调查的三所中学,均有塑胶篮球场地、标准400m跑道、体育馆等,就其体育器材设施建设来看还是比较齐全,表明了校方及区政府对中学体育设施的建设比较重视。然而在调查中也发现,学校的部分体育器材设施仍然采用原有竞技化的场地器材,如篮球大小、篮架高度等都是以前的成人标准,这并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也必然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2005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其中提出了要“把学校成人化的场地器材改造成适合中小学活动的场地器材”的要求。因此,从学校的体育场地的器材设施的标准上看还是与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有所差距。笔者在对三所中学体育教研组的相关教师进行专访时发现,学校体育成绩评价的方式仍然过于传统,多年来仍然采用学生以最后所取得的成绩,对照体育素质标准进行相应的结果性评价的方式。这种传统的只注重学习结果而忽视学习过程的评价方式,势必会给学生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恐惧感,甚至造成厌学的情绪,由此,些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成为体育学习的失败者,也就会导致他们丧失对学校体育课的兴趣和自信心。通过对最近一次学生三级跳远测试成绩的满意程度进行相应的调查,发现只有26.7%的人对测试成绩表示满意,有39.1%的人表示不满意(见表1)。笔者针对不满意的原因进行调查,有76.1%的人表示由于自身运动能力差,但是通过努力后自身的体育成绩仍然不理想,这使他们感到深深失望与不满意。这种忽视学生先天条件,一味强调达标率的应试教育方式,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师只注重培养体育尖子和追求达标率,忽略学生自身的素质、兴趣以及发展的需要,且体育教师为了追求高达标率,只是围绕着达标项目来安排教学内容,进而出现了“考什么,教什么”的现象,这样每次重复学习一些枯燥乏味的达标项目,势必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甚至还会挫伤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现在大部分学者把早操定义为身体锻炼风气,是指一个学校在早操时间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和相对稳定的师生员工共建的一种校园文化,是校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阶段,中小学早操形式都是采用一种操化运动———广播体操来实现,然而这种广播体操的内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一成不变,导致了大部分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甚至到高中了都还是做同一套广播操。这样连续重复、枯燥的早操形式,必然会影响学生对早操的兴趣,使之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仅有17.9%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早操,有53.8%的学生表示对早操不感兴趣,能不参加就不参加。有28.3%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似乎早操形同摆设,仅是为了完成教委领导规定形式而已。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体育教师是教育者,也是激发学生产生体育活动兴趣和爱好的主导者。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要想把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就要设法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如果体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和课中需要展示的示范动作马马虎虎,缺乏教学的吸引力,仅仅应付学生,或者是板着脸粗劣的做下动作示范,稍加讲解,就让学生自己练习,那就必然影响到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和专研技能信心,甚至产生对难度动作的畏惧。中学生作为一个受教育者,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把教师视为尊敬和模仿的对象,当学生看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显示出很旺盛的精力和斗志,则学生就会被这种气氛所感染,那么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在访谈中发现,学校的大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不高。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现阶段以高考升学为目的应试教育,导致体育学科仅作为一门副课而存在。校领导、其他科目的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存在偏见,使得体育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经常受到忽视,影响了教学的热情。其次,由于当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不够彻底,大部分教学内容还是围绕着体育达标项目来进行,教师长时间从事相同的教学内容,没有思考创新,久而久之也影响到教师的教学兴趣。最后,由于长时间从事体育教学工作,大部分的中、老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懒散的教学气氛,进而影响了新教师的教学热情。拓展课是上海市高级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学校开设拓展课的举措表示赞同,并在拓展课中表现积极、兴趣浓厚。73.5%的学生表示开设拓展课十分必要,5.4%的学生表示不需要开设拓展课。拓展课的开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这主要由于在拓展课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根据自身的体育需要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这种自由选项的学习模式,可以有效的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利用体育锻炼的方式来调节自身的学习压力,体验到体育锻炼的益处,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学习模式。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地理位置、人文特点等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学生在对体育的认识和项目喜好的选择上都会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通过调查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发现(见表2),男生最愿意参加的三个项目分别是篮球、网球、游泳。女生最愿意参加的三个项目分别是网球、游泳、羽毛球。从男女生选择的运动项目上,体现出上海市中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具有时代性特征。上海是一个国际大都市,经济实力雄厚、国际经济活动频繁、第三产业发达,一些大型的世界性比赛都常在这里举行,如世界性的网球公开赛、国际篮球比赛以及大型的国际游泳锦标赛等。在这种与世界接轨的国际化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对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与兴趣。
对策研究
体育场地、体育器材的建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教学训练和课余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学生身体锻炼的物质保障。合理科学的体育场地器材建设规划与分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有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感到,学校体育场地可以在每一片篮球场地的长边中线处,分别增设一个篮球架,以提高对场地的利用率。可适当降低个别篮球架的高度,为低年级学生或部分体育素质不好的学生提供便利。同时,学校体育组可以向校领导提出申请,调整个别场地器材设施的标准,使体育器材和场地更加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增加个别体育器材的数量,以满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提高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其掌握良好的运动技能,达到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目的。笔者建议学校体育教研组破除传统的评价体系,制定一套新的成绩评价方式。在评价时要以学生的进步幅度为主要依据,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以及原始的运动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对学生的动作评价多采用过程性评价,使那些运动能力差、体质原较弱的学生有信心进行体育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中学体育教学可以适时开设专门的体育理论讲坛,通过专家、学者讲授,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过去、现在与将来,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知晓体育对人的健身价值与健身作用,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知识,尤其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学期间学习体育的重要性和对将来身心发展的意义。并通过体育课每个单项体育项目学习了解其相应的历史故事,增进学生对各单项体育的认识,增强其对体育的兴趣。平时课余要加大对体育宣传的力度,使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老师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成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有力后盾和积极的拥护者,促进学生课后、假期进行体育锻炼。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的重要性已为人们所认可,现代化的体育知识也在不断传播、运用和创新,并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者与决策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而体育教师也必须不断的学习、培训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事业心与责任心。相关部门要通过组织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相互交流来丰富体育教师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学校应定期、定时对体育教师进行运动技能测试,除此之外,还可以经常组织不同学校间的听课,以此提高同行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沟通。还可集体组织到一些知名的高校进行相应的培训,学习体育学科最前沿的理论知识等。体育教师自己应该经常考虑自己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调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等问题,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法和教学质量,争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应告诉学生早操锻炼的好处,让学生懂得早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想方设法采取多元化的早操方式,来代替传统的程序化模式。例如:每天可采取不同的早操形式,将健美操、武术操、广播体操、有氧搏击操等各种不同的操类活动穿插着进行,利用学生会、体育协会等社团组织学生锻炼,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其次,力争校内的教师也参与一起做早操,改变过去的学生做、教师观摩、监督的尴尬局面,让全校师生共同参与,改善校内的早操气氛,促进文明和谐,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爱好,培养良好的运动情绪。学校体育教研组应对全校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学生们的建议,了解与掌握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来调整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和项目,从学生特点出发,适当的把某一体育项目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并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或缩写相应的校本体育教材,这样不仅可以满足本校学生对感兴趣的体育项目的需求,而且更能有效突出体育教学专项特长,体现本校体育的特色和亮点。
本文作者:杨帆郭珊珊柯翠英工作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
- 上一篇:论高职体育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 下一篇:高等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环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