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外交政策探析

时间:2022-03-05 11:06:32

导语:中国体育外交政策探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国体育外交政策探析

当两国政治关系处于低潮阶段,两国之间的政治与经济交流中断,体育赛事往往能够成为打破僵局的利器。相比严肃刻板的政治活动,体育赛事具有非官方性、轻松灵活性、亲和力强等特点,却能解决一些国际社会问题。过去的十年,朝鲜不间断进行核试验,各方会谈也是反反复复重启多次,2017年之际朝鲜多次进行导弹试验,韩国则安置美国萨德系统以应对,双边关系处于僵局阶段;但2018年年初朝鲜领导人高调宣布有意派代表团参加韩国平昌冬奥会,随后几日双方恢复高级别的会谈,商讨朝鲜参加平昌冬奥会的事宜;届时双边紧张多年的僵局又一次打破,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得到缓解,这是朝鲜成功核试验之后以一种自信的政治姿态主动对韩体育外交政治外交,以体育外交为契机朝韩两国关系将会进入新一轮的缓和与对话阶段。在国际历史上很多国家通过体育外交完成双边关系的政治外交破冰,改善双边关系。1954年印巴“板球外交”为双方恢复对话、降低双边紧张局势提供契机;1971年中美“乒乓球”外交开启新中国与美国的外交巨轮,极具划时代的意义;2008年土耳其与亚美尼亚“足球外交”对消除双方长达一世纪的恩怨消除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国内学者郝雅烨子在《体育外交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辅助作用研究》一文分析了和平时期运用体育外交辅助解决国际性矛盾的可行性,研究显示体育外交有助于缓解国际争端的氛围,对于解决国际矛盾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认为该文客观分析了体育外交的意义所在,体育外交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药引”的作用,完全寄希望体育外交是不成熟的政治行为表现。新时期总书记再报告中指出:新时期是我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为世界做更大贡献的时期,因此如何通过体育外交这柔性“润滑剂”助力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快速发展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本文认为新时期体育外交更多的是主动出击,柔性与灵活的表达政治态度,以体育外交为窗口在国际制造舆论宣传、宣扬包括中国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是展示中国大国责任、提升中国人道主义号召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新时期构建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之一;当然不排除谋求寻找合适的契机采用体育外交解决诸如当下美国挑起的对中国的贸易战等相对棘手的时政问题[1]。

1新时期中国大国外交思维

中共之际总书记在一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思想确立为我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执政思想,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建设提供思想指南。政治外交、体育外交也是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范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下,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型大国外交理论体系也基本成型。客观判断国际环境,顺势为之;就中国目前发展来看,解决中国安全合作短板,多角度在全球扩大影响力,提升国际事务的话语权是中国外交任务重点和难点所在。明确目标,内外联动效应趋于明显;报告指出,新时期中国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两个构建,实现中国与国际实现共赢的局面,促进中国梦与世界梦的联通。新时代新型外交理念更加灵活,不拘一格,与世界呈现共振性,协调性、互惠性;共振性、协调性,表明中国在外交过程中不寻求单方面的利益,而是要实现荣辱与共。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主要是向世界表达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以不拘一格的灵活政策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共赢,传扬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中国体育外交属于中国外交的范畴,遵循中国外交宏观目标是必然[2]。

2体育外交表达国际政治关系、展示政治态度

体育外交可以作为国家之间表达政治态度的一种工具,主要是分为友好和抵制两种不同的政治态度。国际历史中,以体育外交表达政治态度的案例不在少数;1948年法西斯战败国拒绝参加伦敦奥运会,1956年新中国因奥委会邀请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参加而拒绝参加本届奥运会。2014年,国家主席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于2月6日至8日参加索契冬奥会的开幕式,但开幕式之前俄罗斯传来出现恐怖袭击的报道。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是否能够安全举行索契冬奥会持怀疑态度,相比西方国家对待此次冬奥会的冷遇,中国国家主席应邀参加索契冬奥会对俄罗斯可谓是雪中送炭,表达对普京、俄罗斯强有力的支持。值得令人深思的是,参加俄罗斯索契冬奥会,是国家主席执政新年之初首次外出访问的国家,也是他首次出席境外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两个第一次,直接明了地向普京和俄罗斯表达出中方对中俄关系、对索契冬奥会的重视,显示出中国和俄罗斯在重大国际关系如“反恐”问题上意见的高度契合,也显示着中俄两国追求世界和平的决心[3]。在索契冬奥会上中俄两国国家元首对国际重大问题表达出独立与共识的意见,两国元首共同与参加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联合护航的中俄军舰舰长视频通话,展示中俄两国为维护国际和地区安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彰显中俄双方今后就重大国际问题继续磋商与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及地区和平、安全、稳定的决心。冬奥会期间,两国元首达成一致意见:2015年共同举办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活动。这完全符合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理念,和平是时代主体,既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更符合全世界热爱和平人群的利益。国家主席应邀参加索契冬奥会一行,体现着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务实性、灵活性,也体现着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性、不人云亦云的外交路线。一场成功的体育外交,加深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友谊、加强两国民族之间的情感,深化两国之间的双边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3体育外交助力中国体育文化

3.1中国体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2017年中共中央就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充分展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育外交正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如何通过体育外交在国际上展示中国体育文化是新时期中国体育外交使命之一。目前全世界范围内使用华语的人群占据世界人口总数的1/4,但是欧美发达国家掌握世界新闻传播量的90%以上,甚至在多数发展国家国内的新闻栏目至少有60%以上新闻来至美国,美国国内外国节目只占据2%左右。比例严重失衡的数据表明在世界文化传播中,中国处于严重劣势的地位[4]。中国传统的诸如武术等特色体育文化项目在国际范围内传播力度不够,一方面缺乏官民商共同支持的战略目标,一方缺乏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可视化、可识别的视觉符号、产品,同时在体育文化传播中缺乏融贯不同文化的体系而导致在对外传播中并不能适应国外当地政府、居民的认可。面对国际错综复杂的文化,武术等传统的中国体育项目对于国际项目的发展策略,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就如在2001年中国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之际,国人展现武术能够纳入奥运项目的热情,但是却忽略国际奥委会的瘦身计划,削减对于打分点容易发生争执的奥运项目,武术等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缺乏与时俱进不能形成具有明显、不存在歧义打分点而无缘成为奥运项目。3.2新时期体育外交身负传播中国体育文化的使命体育外交属于中国外交活动范畴,主要是由政府、民间各界组织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目的是实现与国家政府、公众进行体育交流,意在实现扩大双边或者多变利益最大化,传播体育文化。新时期,体育外交的使命之一是传播体育文化。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文交流过程中,体育文化交流是重要内容之一;中俄青少年运动会成为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框架内的亮点活动;中美就开展篮球、击剑项目及其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推广交流等事项达成共识;中英就加强体育交流、足球合作等协议进行协商;中法就中方足球教练员、校园足球老师入法学习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在“一带一路”政策优惠下,各种形式的体育外交成为传播体育文化的载体。在金砖国家中,不同级别的运动会拉近了各国青年人的距离,增加友谊,传播了各国的体育文化。无论是中国对外人文机制中的体育文化交流,还是依托一带一路的体育交往、金砖国家的体育文化人文交流,都是中国体育外交的范畴,传播中国体育文化的措施之一[5]。前文介绍中国体育外交对外路径,但是中国体育文化自身也应与时俱进。整理归纳中国体育文化、中国体育精神,将体育外交专业词汇与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等融合,形成具有既符合中国又符合国际社会的词汇,方能真正融入国际社会体育文化之中,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示中国文化、中国体育文化,增加国际社会文化影响力。搭上“一带一路”战略风车,实施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战略,整合国家、社会、市场一切有用资源,破除如武术项目门派独立、互不融合的现象,同时在国家层面成立对于宣传窗口,形成全方位的相互包容、求同存异战略体系。与时俱进,根据国际体育项目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策略,结合中国体育项目的特征,紧跟国际体育项目改革的步伐[6]。

4体育外交提升国家形象

当今国际竞争,体现在经济与科技的竞争,但是社会文化、信仰、价值观等“软实力”也不容小觑。国家形象是一国重要的“软实力”之一,在国际上所展示的风貌体现,是国际社会对该国的各“软实力”认知的综合印象结合。优良的国家形象能够在国际争端中获得国际更多的话语支持与物质支持,这些支持对于解决国际争端具有巨大的辅助作用,而具有影响范围广、相应快等特点的体育是快速提升国际形象的有效方法。国家政要人物的体育外交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公共外交。2017年国家主席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到访国际奥委会的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身份在中国新年外交开篇之初访问于洛桑的国际奥委会,并受邀登上博物馆陈列的奥运冠军领奖台,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亲自为其颁奖,对中国国家主席对传播奥林匹克运动与奥林匹克精神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足见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对主席、中国的认可。不论是千里之外的索契冬奥会还是南京青奥会,都亲临现场与巴赫会面,期间表达出中国举办好冬奥会信心与决心。在中国代表团为争取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做最后陈述时,一段真切而又感人的话语:“2022年冬奥会在中国举办将有利于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带动中国13亿多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让中国再次为奥林匹克运动与奥林匹克匹克精神传播做出贡献。2018平昌冬奥会的八分钟,中国向全世界展示全新的中国:中国不但有着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新时期中国同样可以用科技与艺术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国用务实的行动回馈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对中国举办冬奥会的信任与支持。在访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会见时任市长马克里时,马克里赠送一件博卡青年队10号队服,则幽默的问道:转会费多少,亲善幽默的言语增加外交温度,大国领导风范一览无余。在过去的四年里,体育元素贯穿整个的外交活动中;“朋友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主席以体育为契机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给世界展示新时期中国的国际形象:友好,包容,儒雅,主动,开放,自信并虚心学习,具有人文精神的国际大国风范。体育竞技赛场是展示体育精神的最高领地,是世界人民了解和认知中国运动员精神面貌、中国风土人情、中华民族体育精神的最好的途径之一。运动赛场上中国体育运动员所展现优秀的体育技能、团结、自强、永不言弃的精神通过体育赛场被传播至世界,提升中国体育在世界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也塑造中国体育在国际的形象。姚明、李娜、王治郅等登陆国外职业联赛的运动员,用勤奋、幽默、睿智的人格魅力为西方人重新审视中国打开了一扇窗,树立中国人的新形象;美国前总统对姚明从CBA加入NBA事件表示:姚明是中国对美国最大的一宗出口贸易;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布鲁克认为:姚明和王治郅加入NBA之行,暗示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丁俊晖、邹市明等在国际赛场上高水平的体育运动技能、坚韧的精神面貌成为国人精神面貌的缩影。里约奥运会获奖者傅园慧面对记者的表情包,深受国人喜爱,其率真耿直的语言改变西方国家对中国运动严肃、呆板的印象认知,真正将中国运动员、中国人群的健康、灵活、个性的一面展示出来。中国不仅需要优秀的体育明星自发型地对外展示中国政治、文化、精神,同样需要诸如美国“关颖珊式”的体育外交使节。中国体育外交使节设置的必要性有三点:目前国际主流公共外交新潮流是更高阶段的人际交往;目前中国优秀的运动员只是在不同程度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宣传与传播中国,并没有像体育公共外交使节那样具有明确的目标、富足的精力、各种专业的指导,无法形成集群效应,因此影响力有限;中国目前在相关敏感问题上缺少能够融贯中西、直接能够与西方国家民众接触对话的公众人物,而受过专业外交培训的体育明星就是最好的人选。根据国外的经验总结,体育公共外交使节应该具备素质:已经退休且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知名度的体育公共人物;具有相当好的外语能力;性格随和、情商高,形象好且具有人文气息,能够将所聚集的体育人气转化为外交人气。新时期中国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世界,相信会有更多的运动员能够通过自身所具有的优秀的品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运动员的精神品质,为树立中国良好的形象做贡献[7]。

5主动塑造我国体育外交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影响着国家形象、国家安全,影响一国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获得舆论制高点的、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是国家的软实力之一。掌握国际话语权,就能为获得最大的政治利益服务。目前国际话语权之争中,以欧美为首的世界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他们掌握世界舆论的传播导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在面临不公平的待遇之际竟然束手无策。在2012年伦敦奥运中,男子自由泳200m决赛,孙杨、朴泰恒获得银牌,中国国旗被放在韩国国旗的下面,这有悖于奥运会历史传统;女子400m混合泳决赛,叶诗文破世界纪录夺冠,但是却被毫无根据猜忌使用兴奋剂;女子举重53kg级比赛中,裁判由“两白一红”判定梨雅君举重成功,但是却无端改判“两白一红”,判定其举重失败;孙杨无端被国外队员恶意语言攻击;女子重剑比赛叫停后,但对方击中仍得分;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我国运动员在3000m接力比赛中获得第二的成绩,但是却无端被裁定犯规。分析其原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国际体育组织结构人员中55周岁的人员占据60%以上,但是女性偏少只有25.45%,同时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群比例只有41%,真正具有体育专业的只有50%左右。另外目前我国在国际体育运动组织担任高端职位的人员偏少,同时这些在国际组织任职的中国人员多是公务员出身,受到各种公务员制度的限制,不能完全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会议,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目前也并没有专门培养供职于国际体育组织的人才计划,导致后续人员无法更好地进入国际体育组织任职。人员学历不高,体育专业任职率不高,国际体育组织高端职位人员数量不多,不能充分参加国际体育会议等这些问题都是限制我国工作人员参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工作,人员任职周期有限对应人脉资源不能传承,这些原因限制了在国际赛事中我国所获得的声援,话语权[8]。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为契机,积极主动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与联系,坚持高端体育人员输送到国际体育组织、将国际高端的体育组织或者总部引进到中国,这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保证现有在国际体育组织中任职人员的稳定性与专业性的前提下,研究国际体育组织的文化、人员沟通方式,有组织有战略有目标地将现有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培养成为具有符合国际体育组织需求的人才。这些人才能够学贯中西,通透了解国际体育组织章程,懂得国际体育组织运行机制,具有良好的国际形象等。在国内优秀的外交院校、体育院校、科研院校等成立专门针对国际体育组织人才的培养结构,阶梯型培养,以保证我国在国际体育方面不会出现人才中断的现象。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体育文化教育活动,利用各种双边、多边交流论坛,组织与培养真正在国际舞台具有竞争力的团队,声援中国支援中国,以积极主动的态势为中国体育在国际上争夺更多的话语权[9]。

6体育外交发展建议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上个世纪中美之间的“乒乓球外交”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如今美国和中国都是在快速的发展,虽然中美可能不会再发生外交中断的僵局,但是贸易摩擦不断。2018年美国特朗普发动针对中国即损害美国人民利益又伤害中国人民情感的贸易战,一时间如火如荼,因此学者认为中美之间能否再一次选择最佳的启动体育外交方式缓解这场贸易战争,这是需要各界人士献计献策;当然也需要美方的配合,因为体育外交对于解决时政问题,只能起到辅助作用。2008年中国体育因北京奥运会逐步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中国的一行一言都受到世界的关注。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具有自信、包容、和平、寻求多方共赢的属性,因此学者认为:应逐步降低“金牌为上”的价值理论,坚持与国际社会一道反对兴奋剂;参加国际赛事,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时应选择最优的方式为我方争取最大化合理的利益,举办国际赛事应坚决避免类似足球世界杯中、欧洲杯中球迷闹事事件发生,坚决避免在举办国际体育赛事中出现种族歧视的现象发生[10]。

7结论

国家主席应邀参加索契冬奥会,给予普京总统、俄罗斯民族极大的支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政治态度:坚决反恐,反对政治孤立,极力支持奥林匹克运动支持奥林匹克精神。无论是上个世纪中国“东亚病夫”的帽子,还是著名的“奥运三问”,都随着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及其未来2022年举办冬季奥运会而不复存在,其背后是中国体育的快速发展、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而体育外交起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必然需要体育外交全力配合,新时期中国体育外交正逐步从体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由数量的提升到质量的提高。新时期体育外交不会缺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建设工作,国家领导人和优秀体育明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包括体育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树立自信、自强、具有文化底蕴、包容性的东方大国形象。新时期,中国需要逐步打破世界媒体由欧美西方国家控制的局面,逐步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体育外交正是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徐波.平昌冬奥会将触发朝鲜半岛局势根本性转折[J].世界知识,2018(2):22-24

[2]杨子岩.印巴“板球外交”难有实质成果[J].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6):16-19

[3]张德胜.体育外交在我国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及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1):27-29

[4]陈刚.基于“一带一路”的体育公共外交研究[J].公共外交季刊,2017(2):59-64

[5]易建东.中国体育公告服务研究[J].体育学刊.,2012(2):1-10

[6]钟秉枢.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4):3-8

[8]钟秉枢.新时代中国体育外交新使命[J].体育学研究,2018,4(2):38-42

[9]张得胜,张钢花,李峰.体育外交在我国强国建设中的作用及实践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1):28-32

[10]张勤.我国竞技体育在公共外交中的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11):5-8

作者:黄正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