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马约翰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
时间:2022-12-17 09:25:31
导语:研究马约翰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马约翰对体育事业的热衷与执著
马约翰先生一生刚正不阿,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当马先生刚刚开始步入社会、认知社会的时候,他就看到了周围的同学及民众身体虚弱、面如菜色,加之“东亚病夫”的辱称更令马先生下定了“从医救国”的决心。他于1904年考入了上海圣约翰大学,专心攻读医学,欲以精湛的医术来拯救国民。但是,在他接受了西方体育运动思想之后,认为只有积极进行全民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才可以更好地报效国家,拯救国家于危难。他认识到医学知识与技能只能“治病”而不能救国;而有效地开展全民体育锻炼,却能“防病”“、强身”“、救国”。于是,马先生在清华任教英语、化学课程之后,毅然去申请教体育课程。正如马先生自己回忆说“,考虑到祖国的荣誉”,这也恰恰彰显出马先生的体育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1926年,当马约翰第二次留美并在春田大学同时获得了体育学、教育学双硕士学位之时,校方就欲聘请马先生留校执教。但是,马先生却婉言加以谢绝,回到祖国;因为,马先生知道祖国此时的体育运动发展较为落后,更需要有人将西方体育运动的先进经验加以引进、应用。由此可见,马先生对中国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情有独钟。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清华大学被迫南迁长沙并组建成长沙临时大学,马先生婉拒国民党高薪聘请其出任国立体育专科学校校长一职,随清华大学来到了长沙,主持长沙临时大学的体育教学事务。南京沦陷之后,临时大学又西迁至昆明,马先生又随校西迁。在战乱时期,马先生不忘国家体育发展的重要性,他积极组织、协调校内、校外的各种体育赛事。如1939年,组织了校际球类比赛;1941年,组织了昆明市游泳比赛;1941年,与龙云、牟作云等人组织了昆明市运动会;1944年,又与龙云、王英杰组织了中美田径运动会。其中,当时组织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体育赛事当属昆明市运动会,该运动会自1941年至1945年间,共成功举办了5届。马约翰自1914年到清华学校任教伊始,就一直热衷、执著地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进行了长达52年的不懈努力。马先生在清华任体育部主任之后,更是将“爱国”、“完善人格”“、勇敢”“、永远向前”等思想通过其实际行动传递给学生们。在马先生的倡导与组织之下,清华学校在很早的时候就成立了校内的足球、篮球、网球、田径、游泳、棒球、滑冰以及拳击等十几个体育代表队,马先生更是亲力亲为地进行指导训练。
尤其是清华学校的足球代表队在58场比赛中,仅负了7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929年,更是在诸多华北足球队中脱颖而出,勇获冠军。作为田径运动员的黄远道、张龄佳、罗庆隆、潘文炳等人也曾在各届远东运动会以及全国运动会上获得了金牌。正是在马先生的不懈努力之下,清华大学体育活动的开展一直处于全国高等院校的领先地位,并屡屡在国际重大比赛中升起中国国旗。马先生的专业是医学,他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更多的民众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还通过在清华大学所积累的经验,几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到全国的各大院校、机关、工厂、部队等单位进行报告、讲学,不断地向全国各界宣传体育运动以及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甚至在他72岁高龄时,还认为自己的工作仍未做完、仍未做好,还想把自己更多的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方法与经验告诉给大家。与此同时,马先生对女子体育锻炼也尤为重视。他认为女子身体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
马先生认为:在学校中,在社会生活中,男女是平等的,都有着同样的远大抱负。但是女同学的身体较瘦弱,甚至在做了母亲之后,身体会变得更加瘦弱;那样还怎么会有更多的精神与良好的身体素质去在风雨之中进行斗争呢?只有保持更强健的体魄、更高尚的情操,才会具有更坚定、更勇敢的精神与意志,投入到爱国运动之中,才会使得生命更有意义。因此,马先生不但打破了当时旧中国对女子体育锻炼的禁锢,并积极鼓励当时清华大学仅有的40多位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马先生将40多位女学生编成一个班,并亲自在为她们上体育课时进行讲授,鼓励女学生们“不要怕、不要害羞,更不能娇气”。与此同时,马先生还在学校中组建了女子田径队、篮球队以及排球队,并与其他高校进行比赛。清华学校改为清华大学时,罗家伦任第一任校长,由于其对体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错误地对原有的体育部进行了改组,同时还取消了马先生的教授职称,并将原有的6名教员减少至3名。尽管,罗家伦的这种错误行为严重阻碍了清华大学的体育发展,但是马约翰对他的做法并未放在心里,只是不屑一顾,依旧专心从事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1929年底,马先生率领的清华足球队获得了第六届华北体育联合会冠军。此事令清华大学举校欢庆,其场面更是热烈无比,甚至把马约翰等人从清华校门一直抬到了大礼堂。此次清华足球队所获得的优异成绩,也令罗家伦校长对体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但恢复了马先生的教授职称,还赠予了马先生一座银杯。
二、马约翰的体育思想与实践
1.重文重“武”。清华大学自开办以来,一直就是全国首屈一指的顶尖高校,入校的学生也自然是经过严格的考试之后,从全国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但是,由于当时中国受传统儒学思想较深,学生们重文轻“武”的思想极为严重,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较为轻视,对体育课也往往不愿参加,这也造成了许多满腹经纶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不高。马约翰看到这一点,也深知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因此,他经常对学生们强调“好好锻炼身体”、“要勇敢”、“不要被人家说是‘东亚病夫’”。于是,在马先生极力倡导之下,清华大学开始对学生们采取了强制性锻炼的措施。学校规定下午4点至5点之间,是学生们到室外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同时,学校还规定:只有在体育运动方面达到校内所规定的相关标准之后,方给予毕业,才可以出国留学。这一项规定,极大地促进、提高了清华大学体育教育的全面发展。马先生不但亲自制定了体育“五项测验”以及合格标准,还亲自进行考核。我国著名文学家吴宓,在清华读书时,所有的功课全部是优,却单单在“五项测验”中的跳远未达标准,只好被马先生给予留校半年,直至该项体育测验及格达标后方准予了他毕业出国;同样重文轻“武”的梁实秋先生在清华读书时,也曾遇到了同样的事情,这也令梁实秋对马先生极为敬佩。
2.理论结合实践。马约翰先生先后于圣约翰大学、美国春田大学进行了医学及体育学的系统学习,这样的医学学历及对体育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的体育人才在旧中国极为罕见。因此,马先生对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更加深刻,马先生曾强调:体育是一门增强人民体质的科学,是使人们身心达以健全的科学。马先生通过多年的研究与教学实践而总结出:运动是健康的源泉;体育更是培养人们逐步具有“完全人格”极为重要的手段。他先后编制出近百套不同内容的徒手操;对相关球类以及田径方面的训练方法,马先生也提出了非常科学、具体的指导意见;这是马先生为何有能力在清华大学组织足球、篮球、游泳等代表队,并亲身担任指导的真正原因与基础。
马先生利用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先后发表了数十篇相关体育研究、发展的著作。如,马先生早在美国春田大学进行攻读硕士时,就曾用英文写下了一篇约八万字的《体育运动的迁移价值》的论文。在该论文的写作时,马先生充分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理论知识,将体育运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道德品质以及运动成绩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剖析,还将体育运动对整个民族与社会的推动作用以及深远影响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马先生的这篇论文就是在60年后的今天进行拜读时,仍然是观点深刻、论理精透,极具学术价值。
随着我国近年来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项体育项目在国际大赛中不断创造新的世界纪录,充分证明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并达到了一个较成熟、成功的阶段。但是,这其中也离不开马约翰先生———一位在我国近现代体育发展过程中极具开拓性的人物。本文对马先生的生平及其对体育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并以此来纪念马约翰先生。
作者:佘涛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 上一篇:会展办公室工作计划
- 下一篇:会展办评估机制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研究性学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