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探究

时间:2022-11-19 10:09:50

导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探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探究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健康中国战略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到第七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上总理的重要发言再到报告对全民健康的关注中可以窥见一二。显然,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战略能否实现的主要助推器,而农村体育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重点和难点。概言之,农村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关乎全国全民健身运动整体开展水平,而全国全民健身运动又是加快我国健康中国战略有效实施的主引擎。可见,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无疑会促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本研究基于“体医结合”视野下对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提升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进而促进该地区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1.新时代背景下“体医结合”的价值蕴意

1.1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及健康战略实施的客观需要。在我国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具有紧密的契合性,以此来满足国家利益的需求。比如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举国体制”竞技体育发展道路,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深深烙印了“国家意志”、“政治”等元素,竞技体育成为了展现国家实力的一扇重要的“窗口”。在2008年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的开展日益引起重视,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健身计划(2016—2020)》以及《体育“十三五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和文件中得到印证。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对民众健康的关注从治理层面转向预防层面,“体医结合”背景下加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及健康战略实施有着客观发展需要。1.2我国健康服务业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新常态是我国社会经济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健康中国战略发展规划蓝图中将“共享共建”作为了一个核心关键词之一。与此同时,促进体育产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发展也逐步受到政府部门的鼓励和提出。比如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就提出“积极拓展业态,促进康体结合”。随着我国民众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休闲时间的增加,民众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增加,我国体育产业也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颁布的一系列体育政策为“体医结合”铺平了道路,与此同时,民众多样化的体育需求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趋势为“体医结合”提供了发展动力。1.3“体医结合”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过程中所树立的一种新的健康观念。真正的健康应该从源头着手,我们需要转变传统概念,对健康的认识应该从治疗转移到预防层面上来。现代医疗技术主要通过药物和手术等治疗手段来消除疾病或控制疾病。从以人文本的视角来看,这并不是最佳的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的手段,只有凸显“重预防、治未病”的理念才真正诠释了“体医结合”的真谛。显而易见,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人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人的身体锻炼的机会也将降低,这也是当前现代人出现肥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而体育是对抗现代文明疾病的最佳手段。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和对抗亚健康,而且能增强人的体质,降低疾病风险。更为重要的是,体育对于改善人的身心健康具有经济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换言之,“体医结合”在全民健身运动开展过程中所树立的一种新的健康观念集中在“大健康、大体育”之中。

2.“体医结合”视野下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实施面临的困境

2.1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从当前对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情况调查来看,当前基础政府缺乏发展动力是阻碍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相关研究指出,以GDP为增长的主要指标的“强激励”考核模式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注入了强大发展动力,同时,这种以GDP至上的考核模式也产生了很多负作用。比如根据“晋升锦标赛”理论,地方政府对于见效慢、周期长的公共服务发展比较忽视,而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辖区那些见效快、可策略和量化评估的经济发展方面,从而造成财政支出出现不平衡和单一化的倾向。而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就属于前者。具体来说,如果根据长沙市农村的实际情况,基于体制和制度层面对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建立可量化的、多元化的财政投入渠道,并建立透明化和规范化的监督机制等方面,都是当前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开展过程中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2.2发展不平衡和不匹配。长沙市的地域跨度比较大,各地区农村的发展情况也呈现一定差异,比如长沙县开慧镇、浏阳市大围山镇大围山村、长沙县果园镇浔龙河村等村落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开展旅游和种植农产品而发家致富,而桐林坳村以及许家桥村等村落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正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导致了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呈现不平衡和和不匹配情况。首先,普遍需求和变化需求与不充分和滞后供给之间不平衡和不匹配。比如农村民众对体育的需求增加,与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之间的不匹配。其次,多样需求与单一供给内容标准化之间的不匹配。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来看,有59.7%的民众表示对政府单一供给方式不感兴趣。可见,发展不平衡和不匹配是影响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实施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2.3民众参与度不高。其一,长沙市农村内生秩序的瓦解。具体而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沙农村地区公共性日渐式微,使得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活陷入碎片化和原子化的困境,进而影响民众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村落共同体认同感降低;其次,长沙市农村地区封闭式的组织规制,未能建立在民众对体育需求的基础之上。可以说,这种封闭式的组织规制使得大量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决策偏离公众期望,进而影响村民对体育的参与。另外,缺乏体育组织和村民的健身意识也是影响民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因素。对于长沙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开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如果处于无机构和无组织的背景下,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公共体育服务难以实施。可见,建立完善的组织和提高民众参与意识方能改变当前长沙市农村民众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不高的窘境。

3.“体医结合”视野下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实施的路径

3.1引导民众对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新城镇化进一步推动背景下,长沙市农村民众的收入水平与市区社区民众的收入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其农村民众的体育生活方式未有太大改变。加快,长沙市农村民众体育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其一,积极扶持长沙市农村产业升级,尤其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农村区域进行整体规划,提升产业变革,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扶持,来增加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提升整个区域民众的收入水平,促进民众的体育消费;其次,打造“体育小镇”、“绿色低碳型”的多样化的生态村落建设。不仅能增加民众的收入水平,而且对于转变民众的生活理念,尤其是提升民众对参与体育锻炼的价值有更深入认识,进而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2细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计划,长沙市也加快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随着长株潭地区战略地位的凸显,长沙农村经济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尤其在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人口结构方面也得到了一定改变。民众对体育健身娱乐的需求日益凸显,可见,随着长沙市农村民众生活的改善,体育健身娱乐会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细化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关乎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构建能否实现。首先,政府部门应该牵头,成立相关领导小组,从制度层面加强长沙市农村民众参与体育意识,尤其要指导农村具有特色性和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开展,加大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让更多民众受益于公共体育服务。其次,因地制宜,根据长沙市各农村的实际情况,创新更多的体育活动项目,并加大对竞技体育与农村体育的创新与发展,满足民众体育需求。3.3完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从近些年长沙市对农村体育的投入情况来看,长沙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完善情况有明显的改善,每当傍晚时分都能见到跳广场舞的人群以及在篮球场上飞奔上篮的身影。然而,整体上来看,农村体育设施仍需要进一步改善,尤其在人均使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的使用面积及使用率方面仍相对较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尚待完善。具体而言,长沙市政府应该转变思路,注重从长远角度来布局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显然,对于农村体育设施的投入呈现收益效果慢、考核绩效指标不易量化等特点。但是,随着长沙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逐步完善,对于提升民众的身心健康,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开展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从上述带来的积极变化来看,为长沙市政府节省了大量的治理成本。

4.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关乎乡村振兴战略能否有效实施,也是影响“三农”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关键举措。因此,构建各个层级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立畅通的信息系统、发挥农村体育治理组织的职能,进而提升民众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覆盖面,是构建长沙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家宏.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49:42.

[2]宣海德.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中“体医结合”问题的研究[J].2007,26(1):106.

[3]郑柏武,刘新状.基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6):9-17.

[4]黄彩华.论“医体结合”公共健康服务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5.

[5]张玲燕,孔庆波.农村体育场地供需矛盾与有效供给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6:2.

[6]赵仙丽,李之俊,吴志坤.构建城市社区“体医结合”体育公共服务的创新模式[J].体育科研,2011,32(4):58.

[7]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32(4):66-71.

[8]冯华艳.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

作者:李玲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