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
时间:2022-07-08 10:11:54
导语: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以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广西来宾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来宾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问题,探讨符合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发展对策,为发展民族地区农村体育事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理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来宾市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建设还没形成完整体系,尚有供需不匹配、供给主体单一和东西部差距大这三个矛盾。尚有“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由谁来提供”、“多元供给主体之间如何协同发展”等系列问题。
1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多中心治理理论核心内容认为政府不应该成为公共服务供给的单一主体,而是要和企业、非营利组织、社区乃至个人等独立的主体要素相互协作,使各方相互博弈、相互调适,形成多样化的公共服务治理模式[1]。
2来宾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分析
2.1来宾市农村体育服务多元供给主体发展的成果分析。第一,推进体育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体育市场体系,探索成立体育产业集团。2015年2月,在区体育彩票工作会议中获表彰。其次,各级党委、政府充分重视,在建设“一村一篮球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把此活动列为为民办实事、全市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第三,加快场馆运营机制改革,探索政府购买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场馆免费开放工作的进度,规范免费开放工作和管理制度,规范免费开放工作正常进行和长久推行。第四,多方筹资,资金来源多元化。来宾市政府通过争取上级项目、帮扶部门、市县财政以及农民自筹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建设体育事业。2.2来宾农村政府与非营利性组织的合作分析。以服务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或组织成员为目的非营利单位都可以称为农村非营利组织[2]。来宾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方式为特许经营,来宾市政府加强体育场馆开放力度,落实县财政场馆公共服务资金,特许县级体育公共场馆、设施面向群众以低价或免费开放的形式进行场馆运营。第二种方式为政策优抚,来宾市针对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工作中消耗的水、电,供水、供电公司(企业)尽可能按照最优惠价格标准执行等政策优抚。第三种方式为合同承包,来宾市在体育社团发展试点工作中,把中小型体育场馆以签订合同的方式交由体育社团管理运营,让体育社团参与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2.3来宾农村非营利性组织与企业的合作分析。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在服务的目的和价值上有着本质的不同,即使这样也不影响二者合作的进行公共服务的供给[3]。来宾市为“世界体操王子”李宁的家乡,“李宁基金会”的名义捐助了50万元,建设了10个标准篮球场,支持来宾“三求”文化惠农工程。2.4来宾农村集体筹资分析。来宾市武宣县通挽镇尚满村,全村有村民70多户没有收取任何补偿,让出95件杂房建设文艺舞台和篮球场等公共体育设施。在如象州县平镇谢官村,全村共130户都投工投劳,23个水泥匠全部投身体育设施建设。2.5来宾农村其他供给形式的分析。第一,非营利性组织独立供给,在现阶段可行性不高、来宾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也并没有涉及此类供给形式。其次,农村企业自主供给分析,这种模式在江苏南部的一些比较富庶村落中比较常见,而来宾市农村企业较少并不能依靠村内企业对群众体育进行供给。第三,个人捐赠,来宾群众体育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和群众自筹。社会人士也纷纷响应,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热心群众等纷纷出钱出力,累计捐款捐物达1365万元[4]。
3来宾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不足之处
3.1政府过于干预民间体育组织,供给形式需创新。目前,政府和各个体育组织依旧是“自上而下”的关系,对民间的体育组织仍然是管制多于服务,对于民间体育组织政府采用资助、拨款、购买和委托等方式进行合作。运用市场机制的形式上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如:创新金融衍生品、私营资本引入等。3.2多元化供给模式有待形成,需进一步引入民间资本。来宾市农村体育特别是群众体育领域中,新型的现代化体育场馆还较少,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覆盖面偏窄,体育公共资源相对集中于各类学校和事业单位,利用率不足。3.3供给的总量不足,无效供给多。来宾市体育产品的供给多侧重在灯光篮球场和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上,没有充分挖掘针对留守妇女、儿童的体育项目和设施。因此,在公共体育服务总量供给并不充分的基础上,有衍生出有效供需的新矛盾。3.4供给结构失衡,软环境供给不足。来宾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重资金、基础设施等物质性供给现象,宣传信息、人力资源和法规制度建设还应加强。在供给过程中大量本应该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成为人们必须交费才能获得的“经济性”服务产品。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比例失衡。
4来宾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发展对策
4.1加强体育管理的信息、法制、科学化,跟进“互联网+”。来宾市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进一步推进,应结合“互联网+体育”在体育相关法规的标准下,创建诸如“来宾体育”云平台等网络应用。此类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基础应为“互联网+”概念,打造体育公共服务线上和线下相连通的便捷的新型服务平台,如:“韵动株洲2.0”——具有株洲本土特色的文体云平台,截止2018年10月27日,该平台已注册会员20多万人,访客超过1600万人次[5]。“韵动株洲2.0”几乎同当地文体部门无缝对接,能够提供最专业、便利的本地文体信息和时政新闻;能够显示百余家免费或促销场馆,并直观的提供其预订电话、详细地址和场馆详细信息等。除此之外平台还内置支付宝钱包等支付平台,便捷充值缴费,流程简单易行。4.2基于“大群体”的思路,推进公共体育服务网络化治理的实现。夯实“大群体”工作格局,重点需要完善理论机制、督导检查机制、部门协同机制、宣传发动机制、师范引导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六大机制。就目前的实施效果而言,“大群体”的依旧停留在体育行政系统内部。应发挥县级体育行政部门和体育协会的抓手作用,推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目标明确、资源共享、机构功能整合”的形态,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从政策层面到现实发展的转变。“一体多用”的方式,高效率的利用相关设施、广泛融汇各个部门的资源,以达到有效的互补,进一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4.3民俗、节庆发展模式,开发本土体育优势项目。第一,结合地区特色发展体育品牌。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可以打造区域群众体育品牌,“一区一品”“一县一品”发展地方特色。如:壮乡武鸣的歌圩节。第二,发展群众体育,促进本土优秀体育项目传承。就调研结果来看,“现代体育项目进村”引入农村常会遇到文化障碍。而本土性的、传统型的体育活动却不乏锻炼着的身影4.4集约化、整合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管理体系。第一,建立类似乡镇服务委员会的大部制机构。体育协会等民间组织也应发挥其积极功能,在我国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中,同样需要借助工会、共青团、妇联系统等多元智力主体的积极能力。形成机构多元整合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管理体系。第二,推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自治区预计建设村级公共中心1500个,都是按“5个一”的标准进行规划,即每村建设一个篮球场、一个舞台、一栋综合楼、一直农民篮球队和一支农民文艺队的标准进行建设。4.5“校社互动”、场馆开放模式。第一,校社互动。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校舍互动”模式就是以学术界以前提出的“学区体育”的概念。第二,场馆开放。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将中小学和体育健身场馆在课余、非竞赛时间段向全体村民开放,提高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2.
[2]陈春萍.公共物品供给中的非营利组织角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45.
[3]詹姆斯•P•盖拉特.非营利组织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9.
[4]来宾市人民政府,中共来宾市委员会.来宾市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工作情况汇报[R].2015-3-1.
[5]李永亮,张咪,谢春利.株洲:加快创建国家级示范区[EB\OL].湖南日报•华声在线,2018-10-27.
作者:韩珊珊 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论文
- 下一篇:公共体育空间建设问题及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