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时间:2022-07-20 09:45:43

导语: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把“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4]。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履行各项服务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实现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重要基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理论化地明确了我国接下来15年的健康发展目标,提出了各项健康指数,完善了各个领域的管理制度,以提升国民身体健康水平,改善健康服务质量为目标[1]。高校是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圆心,拥有全面的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健全的体育发展理念、系统的体育健身方法、一整套的健康发展经验,应充分发挥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主体作用,将高校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基地[2]。

1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中的问题

1.1服务内容较为单一。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与落后的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是影响国民体质健康的重要因素。群众对于健康的身体、绿色生态的生活环境的追求越来越显著,健康已是新时代中国人民的重要需求之一。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内容仍然处于落后的阶段,大部分高校的体育场馆仍不完全对外开放。群众想要享受更好地体育服务就要花销一大笔费用用于体育培训和指导,大多数体育服务都是有偿服务,如国民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公益讲座、运动器材外借等[7]。1.2缺乏评价机制、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服务质量是公共体育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关系到群众的满意度、政府的资金投入和学校的声誉,科学的评价机制是群众反馈高校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政府、学校考察平台绩效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高校都会在服务中心设置意见箱、建议箱,或者在学校相关主页设置意见邮箱等,但是由于群众对公共体育服务了解程度不够等原因,很少有群众提出宝贵意见或建议,互联网评价更是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导致政府和学校无法掌握群众需求方向,久而久之群众也不愿意过来享受服务。1.3责任、义务划分不明确。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学校并不是单一的责任方和义务方,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政府和高校是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方,对公共体育服务的具体内容负有责任和义务,政府和高校必须明确具体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等。高校相关体育主管部门主要向群众提供具体体育服务内容,搜集群众健康需求建议或意见,向政府和高校反馈群众意见和想法[6]。1.4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报告,我国现阶段平均寿命在72岁左右。由于工作学习压力大、网络游戏等因素,我国距离达到全民健身这一标准仍比较遥远,因此,转变群众体育锻炼的意识是至关重要的。许多群众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但是疾病都是潜在的,拥有良好的终身体育观不但能够有效预防疾病还能够提升生活幸福指数。

2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

高校是实现“健康中国梦”的圆心,拥有全面的公共体育服务配套设施、健全的体育发展理念、系统的体育健身方法、一整套的健康发展经验。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建设的主体优势,将高校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基地,达到不断改善居民身体健康水平、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提供安全的体育锻炼设施及场馆、营造良好的健康氛围、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在各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等目的。2.1提供多元化服务内容。明确服务内容是建设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重要基础,利用现有资源向学生、社会大众提供具体的、丰富的、实用的体育服务。根据这一特点,将服务对象分为两大类:师生群体、社会群众。学校师生是一特殊群体,他们可支配时间较充足且具有不确定特点。当学生与教师在一天中没有课的时候就可以选择锻炼,另外学生群体的运动积极性整体不高,除有运动习惯的少数学生坚持运动外,大部分学生选择在宿舍休息或自习。学生较喜欢新鲜事物,对于新事物的兴趣较浓,往往忽略实效性,因此针对这一特征,向师生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应具备明确、具体、丰富的特点[5]。2.2明确服务对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服务对象应有所区别,根据体育服务需求分为理论型、实践型、理论与实践并重型,根据数量分为个体型与群体型。理顺服务对象,分清各自所需,才能针对性地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受益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2.3成立服务组织机构。高校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产品提供方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高校提供平台,社会群众及在师生享受服务,要有明确的分工,如成立高校公共体育服务组织机构或办公室,现阶段包括场馆中心、竞赛委员会、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中心、全民体质健康监测站等。组织机构成员由校领导、体育主管部门、学生会等成员构成,形成逐级管理、相互协作的模式,体育教师、学生会主要向群众提供直接服务,体育主管部门和校领导制定服务方向和收集反馈意见,主要帮助解决和协调校内外利益问题,如日常教学与体育服务关系问题、校内师生和校外群众利益均衡问题、场馆维护问题、公益性原则问题、服务质量评价问题等[7]。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提升群众体育素养;有利于优化高校公共体育设施;有利于调动体育组织的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真正实现“政校企”互利共赢和“健康中国”的伟大目标。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服务正面临着服务内容单一、评价机制不合理、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责任与义务划分不明确、群众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等困境。在建设高校公共体育服务平台时必须明确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必须成立服务平台具体的组织机构或办公室,达到分工明确、内容清楚的目标,另外政府和高校有义务向群众传播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引导群众走向户外,走进校园。3.2建议。3.2.1服务内容多元化: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及活动、各类体育场馆对外控制性开放、开展体育与健康知识讲座培训、开放全民体质健康监测、进行暑期体育实践活动进社区、构建阳光体育平台手机APP等。3.2.2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对象主要由校内师生和社会群众或组织构成。3.2.3组织机构分工明确:场馆中心负责场馆开放及维护、竞赛委员会承接社会力量购买、社会体育指导员技能培训中心指导社区体育知识和技能、体质健康监测站测量群众体质健康状况和数据采集等。3.2.4建立健全科学地评价及反馈机制,达到信息传递顺畅,服务质量反馈及时的效果。3.2.5政府及学校相关体育部门加强宣传体育文化知识,利用“互联网”平台引导群众参加锻炼,形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3.2.6政府加强绿色产业投入,鼓励和支持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016.

[2]肖林鹏.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97-101.

[3]张永保.我国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依据与内涵解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1.

[4]房庆华.政府购买高校体育资源纳入公共体育服务系统的探讨[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84-86.

[5]薛文敏.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运动,2016,1:68-69.

[6]李会会,王国琴.高校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平台的构建与推广[J].当代体育科技,2015,10:201-202.

[7]王芹,吴瑛.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5:19-21.

作者:王剑 单位: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