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时间:2022-01-29 11:22:06

导语: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分析

1更新教学理念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早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代名词。随着多元化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固有的教育理念,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对健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传统的“高等教育—知识—社会”正在逐渐转变成“社会—知识—高等教育”的新型模式,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是最终决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标准。高校公共体育传统的以竞技运动技术为主的传授型课程教学理念将逐渐被三维健康的体育观念所取代,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爱好和习惯,是新形势下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关键所在。自2011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正式实施以来,全民健身将逐渐成为民生关注的焦点。而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也是全民健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质,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老师教授、学生模仿学习,学生仅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这样的训练方式有点像我们死啃书本一样,没有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新时期我国提出了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即要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终身受益”的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理念,也成为各高校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及评价体系的主要依据[2]。通过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不断创新,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能够充分挖掘出学生自身最大的运动潜能,体现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对我国高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行学生自主的新型教学模式

创新就是要从根本上摆脱旧观念、旧形式,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和指导这一平台,以教学内容作为载体,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原有的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和体育意识的培养,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原则和方法是关键所在,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与全面发展[3]。现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公共体育课都是必修课,一般在大一和大二开设,学生不管喜欢与否都必须要上,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些学生不喜欢的课也要被迫学习,严重影响了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其实施方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一主要为体育理论知识和球类课程。第二阶段,大二则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但也要必须选择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身体素质进行选择,学校根据条件设施开设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以“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避免了资源的紧张和浪费,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阶段,大三为选修,将想继续提高自己的学生划分到高级班进行重点培养,可以参加比赛,既展示了才能,又为学校争得荣誉,必然会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3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

3.1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实施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多组织各种比赛,让学生真正得到实践锻炼,总结经验,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与此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参与一些社会上的公益活动,比如去敬老院教老人怎样打太极拳、到福利院教孩子们怎样打球、到社区教人们怎样进行科学锻炼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应用知识、总结知识、传播知识。这些一般方法和一般能力的获得,才是真正通识的,是社会真正的需要[4]。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与时俱进,是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3.2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每学期安排两节理论课,利用多媒体现代化设备,播放一些相关视频片段,这样会更加形象、生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外,在实践课上,教师示范、讲解完动作后,学生练习时,可以放一些与动作节奏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与动作要领。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在使用劳动号子时便知道其音乐特点:即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相吻合,具有振奋精神、消除疲劳、指挥劳动的实用价值。大学的公共体育课其性质决定了任课教师每周只能给学生上一次课,师生见面机会很少,因此,课后指导应数字化。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网络的作用不可忽视,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教师可以把个人电子邮箱或博客等告知学生,在网络上进行互动,从而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让学生在有问题时,第一时间就能与老师沟通。3.3改革课程考核方法。以往的高校公共体育课考核方式很简单,平时成绩与专项成绩即为期末总成绩。新的考核方式应多方面进行考核,避免片面性,要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核。可以分为四项:一为基础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二为身体素质考核,即对速度、耐力、力量、灵敏及柔韧的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三为专项成绩考核(包括比赛),根据专项课的完成情况酌情给分,成绩占总成绩的50%;四为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如:迟到、旷课)和课堂表现给分。四项成绩即为学生期末考核总成绩。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在多元化背景下要不断创新,要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真正体现公共体育教学新理念,这需要广大同行们不断添砖加瓦,为国家培育出综合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秦广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8):193.

[2]杨桦.全民健身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3]潘正坤.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119.

[4]查建中.论“做中学”战略下的CDIO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9.

作者:牛立军 单位:滨州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