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考核论文

时间:2022-07-20 11:30:41

导语: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考核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考核论文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对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动员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非常重要。体育考核成绩是衡量学生体育课程学习效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并且体育成绩会与其他成绩一起记录在档案中,学生毕业择业用人单位也会将体育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非常重要。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根据国家对学生提出的体育要求、学校特色等制定校本考核标准。我国普通高校为了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自身需求、社会需求等,也进行相应改革,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在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培育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文化价值观方面还远远不够,造成许多不良后果。因此,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考核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制订一个满足目前学生和社会需要的考核评价内容体系非常重要。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全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体育考核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抽样调查了20所普通高校的体育考核方法。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访谈法与文献资料法。通过期刊数据库查阅了2002年以来相关期刊论文以及有关书籍;访谈了20名体育教师与5名体育教学专家,了解现行体育考核标准的合理性与改革意见。

结果与分析

2.1近年来体育管理、教学重要指导性文件与有关评价解读

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的文件,《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文件提出了将学生体质健康列入到个体评价中,凸显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也为学生考核评价内容制订提供思路。2002年8月,教育部出台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其中第二十一条规定: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3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指导纲要》是历年来最为全面规定学生学习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其中提出将交往、合作以及情意作为评价内容,显示了开始注重学生通过体育参与其他方面的培养,但是文件内容所包含的考核内容主要是学生课堂评价,没有将课外体育参与纳入到考核中来。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颁发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还指出“阳光体育”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结合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同时提出要结合“健康第一”的思想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的评价制度,阳光体育活动为制定全面科学的考核制度提供了重要思路。2014年6月,教育部颁发了《高校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第六条规定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第十四条规定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第十五条规定将学生体质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重要内容。《基本标准》规定的范围广泛而又细致,除了规定上面关于运动强度考试权重、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参与体育活动情况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容等。从上述文件可以看出,从2002年至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颁布的普通高校体育文件,除了2002年8月份教育部出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考核的相关内容外,许多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考核内容,但是提出了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为普通高校制定考核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2.体育考核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1体育考核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高校体育考核方式也经过了一定的改革,但主要包括的考核内容是技术技能、身体素质和平时表现,有部分高校也将理论考试纳入到考核内容里。考核过程主要还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很少采用学生自评与过程评价的方法。大学一、二年级体育考核成绩分值的分配比例一般是:平时成绩10%~20%(出勤率、上课表现),身体素质(速度、耐力、力量)0%~40%,技术考试(某一运动项目的技术考试)40%~70%,理论考试0%~20%,分数增减都是以10分作为记数单位。这种以3项或者4项作为考核内容操作性强,容易进行量化打分,同时技术考核与身体素质考核对于促使学生体育技术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平时表现考核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课堂纪律与端正学习态度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仅仅以上述“三合一”或者“四合一”的考试内容作为评价学生体育成绩,还存在许多问题。在考核方式上,没有将过程评价、自我评价纳入其中。考核手段存在“一刀切”现象,很少考虑到学生生理、心理、地域等差距,考核中过于注重量化数据,容易忽视学生平时体育行为与习惯,也容易忽视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等。有一些学生先天身体素质好,身体动作协调,但是身体健康水平一般,没有平时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除了体育课或者一些强制性的体育活动,一般情况下很少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对于这些学生即使拿到体育课程的高分,也没有多少价值。

2.2.考核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校将身体素质与技术内容作为考核重点,为高校体育事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国家恢复高考制度以后,大学体育这种考核标准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网络极大普及以及大学生价值思想观念的改变,普通高校体育考核内容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如果仍然坚持不改变,将会制约普通高校体育良性发展。目前体育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如下。(1)身体素质训练与考核的形式单一化。许多高校将长距离跑、短距离跑、投掷铅球与实心球、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项目作为身体素质考试范围,许多学生对于简单的长距离跑、投掷、立定跳远失去兴趣,尤其是许多女生对于身体素质考试没有兴趣,在日常素质训练中热情比较低。身体素质训练与考试都应该改进方式,变化内容与形式,最好将素质考核与学生追求的时尚结合起来。例如,平板支撑在目前非常流行,可以纳入训练与考核项目中,这样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腰腹部力量,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女生素质考试还可以将柔韧、平衡等内容纳入其中。另外,在素质考试中考核一项素质内容至少应该有2个备选项目,这样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2)技术学习与考试形式的专业化。许多高校技术考试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技能测试,如篮球定点投篮考试,只是简单记录学生能将篮球投进篮筐几个,健美操考试看学生动作套路是否熟练、是否具有表现力等。而很少将学生专项素质、学生需求、起始水平、接受能力、努力程度、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只是一味进行专业化的统一考试,这样会导致一部分经过很大努力但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自信心、自尊性受挫,对于所学的体育项目自此完全失去兴趣。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由于当地体育开设情况不同,学生体育技能千差万别。来自于偏远农村的学生,由于当地体育设施不足与师资力量的缺乏,体育开设非常不正规,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会几门体育技术技能。因此,在传授学生体育技术技能和对学生进行技术技能考试的时候,要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考虑到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才不会挫伤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培育作为最终目标。在技术技能考核过程中,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非常关键。(3)体育理论考试的形式化。我国许多普通高校将体育理论考试纳入学生体育考核内容中,一般所占分数的比例是10%。将体育理论纳入考核范围可以提升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强化学生体育学习重点,拓展学生体育视野。目前体育理论考试一般采用纸质考试形式和计算机网络考试形式2种。但是,许多高校在学生体育理论教材的选取上没有严格把关,所选择体育理论课本陈旧、学生喜爱的理论内容不多,许多体育理论课本是为了凑字数进行编写的,没有多少学生感兴趣以及实用的理论内容。在理论课教学中,很少安排课时进行理论课讲述,即使讲述理论课也很少经过严格把关,选择实用性的感兴趣的理论进行讲解。有许多学校就没有进行讲解,直接划重点参加考试即可。学生参加体育理论课考试没有真正从中收益,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2.3考核内容的重新思考与确立

目前体育考核内容大多数是三合一或者四合一的测试项目,这种考核没有包含课外体育参与内容,没有将学生体育培育、学生体育兴趣、体育参与度以及体育习惯养成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这样容易导致由于方法简单、导致学生对于体育失去兴趣,从而使得体育考核成为阻碍学生体育能力发展的障碍。因此,体育考核评价在以身体素质、专项技能为重要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该将体质健康指标、体育参与度、体育兴趣、自我学习能力等纳入考核内容体系中。随着网络化、APP、各种教学课件的广泛使用,目前体育课程学习如果教师只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获取的知识量远远不够。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通过视频学习所喜爱的体育项目,将网络学习作为自我学习的一个内容。由图1可知,学生体育考核评价分为课堂外评价和课堂内评价,课堂外考核评价内容包括国家体质健康测试、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爱好活动、自我学习能力。将课堂外体育参与纳入到考核范围内,容易从多视角、多层面考量学生意识、体育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价值观,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养成。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到体育考核评价中,容易引起学生真正重视。课外体育活动包括课外活动、课外竞赛等,课外体育爱好活动包括观看比赛、参与体育公益活动组织等,是与体育内容相关的没有进行实践体育运动的活动。学生课外学习能力包括自我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到的体育技术、技能。学生课外体育参与离不开学校、体育部门与体育教师对于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虽然是课外体育考核内容,但也同样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课内评价包括身体素质、技术技能与平时课堂表现。身体素质是一切体育活动和人体运动的基础,是体育考核必要组成部分。在身体素质训练与考核项目设定时,不能一直沿袭以往一些做法,而是要随着学生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变化设计一些感兴趣的、新颖的项目,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技术技能传授与考试要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先天因素、地域特点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用发展爱护的方式去教书育人。

3结语

任何一种考核方式只是一种探索,理想状态是建立一个科学化、人本化、合情化的考核内容体系,事实上目前建立的考核内容体系也只是力求能够接近真理的一种探索。考核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它要随着时间、地点、学生的不同而改革完善。

作者:王爱民 单位:中华女子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