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形象论文:中国体育形象的困境与途径

时间:2022-02-16 10:53:12

导语:体育形象论文:中国体育形象的困境与途径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体育形象论文:中国体育形象的困境与途径

本文作者:郑志强刘志民刘红山赵帅师周玉玉工作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大国与体育形象

美国体育形象:世界体育外交大使美国之所以被公认为世界体育强国,是因为美国不仅是世界上职业体育最发达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体育外交”开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在美国的政治体系里,体育外交是一种国家软实力。美国为了维护自身在国际政治中的利益和地位,先后与中国、古巴、朝鲜、伊朗等国家之间开展了体育外交活动。为了打破美朝、美伊之间的紧张局势,美国政府邀请朝鲜跆拳道国家队访问美国,后又邀请伊朗国家篮球队访问美国。美朝体育外交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两国在核问题上的紧张局面。2008年7月美国邀请伊朗男篮访问美国,美伊篮球外交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两国在核问题上的恶化关系。法新社对此做出评论[7]:在美伊紧张的关系中,“体育外交在取胜”。英国:现代体育的摇篮之一英国的体育运动开展较好,历史也很悠久,作为竞技体育发源地,英国人热衷于体育运动,在英国足球、钓鱼、斯诺克等体育运动被认为是英国国家形象的象征[8]。英国在世界体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被世界誉为“现代体育的发源地”。大部分现代奥运会项目都可以在英国找到它们的源头,许多体育项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足球、高尔夫球、网球、马术,游泳、跳水、水球、赛艇等水上项目和田径项目中的跨栏和障碍跑都诞生于英国,这些项目都与英国人古老的游牧传统密切相关。英国首都伦敦在2012年举办第30届夏季奥运会,伦敦成为世界上3次举办过夏季奥运会的城市。为了借助奥运会复兴英国体育文化和传播国家形象[9],英国喊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回家”的口号,并在2012伦敦奥运年,隆重推出“奥运文化大发现”系列报道,探骊英国起源的体育运动的历史,为世界提供一份丰盛的“奥运文化大餐”。德国:利用体育改变民族的刻板印象一提到德国,人们就会联想到德国的奔驰和宝马等世界闻名汽车品牌,德国汽车也被看作是国家形象的代言[10]。德国人的严谨和认真也成为德国人生活与工作的一种习惯,但德国人这种过于认真的生活态度也遭到了其他热爱休闲娱乐的欧洲国家的争议,他们认为德国是一个过于严谨、呆板的国家。虽然德国是被世界公认的足球强国,但德国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不像德国国家队的战绩那么吸引眼球。德国足球因打法简单、缺乏华丽风格而被球迷所批评。为了改变其他国家对德国形象的刻板认识,德国人开始利用体育来改变自己的形象,像其他欧洲民众一样,德国人也热爱足球,并积极支持本国联赛和国家队的比赛,足球成为了德国民众生活的一部分。德国通过举办2006年世界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其呆板、严谨的国家形象[11]。大国体育形象构建的审视美国体育外交的开展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世界政治体系博弈中,体育可以适应外交斡旋的需求,维护国家利益。英国是许多体育运动的发源地,体育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英国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契机,给世界提供了一份“丰富的英国体育文化视觉大餐”,向世界宣称英国才是真正的“体育国度”。德国是世界体坛的一支强旅,在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成绩优秀,但由于历史、民族、体育传统等因素,德国体育形象被认为过于传统与呆板,缺乏华丽与美感,但德国人正通过行动努力改变这种刻板认识与偏见。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成功举办,对德国国家形象与体育形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O''''Donnell研究表明[12]:“体育(尤其是体育赛事)对国家崛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即先进的国家在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期间,能够通过自我或者他者定型制造其民族优越性的神话,并对本民族优越性进行渲染。这种特征使他们更加现代,更加先进。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应该充分挖掘与利用体育的价值,为和平崛起提供有效路径。2.2中国崛起与体育的价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体育形象塑造工作十分重视,对内增强国民体质,促进社会和谐等,外交方面,积极与各国开展体育外交,改善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如“乒乓外交”、“女排精神”等极大地推动了体育形象的构建,适应了国家发展的需要。大国崛起的期望与现实阻力中国目前正处于和平崛起时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和平崛起一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美好期望,但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中国威胁论”也在西方发达国家方兴未艾[13]。在美国,中国常常被描绘为“未来战争的狂人”、“威胁美国和邻国”、“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等。目前中国国家形象的现实状况是国内佳、海外不佳[14]。Hunter的研究表明,一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内部的经济转型、政治权利转换、战争、自然灾害、国土纠纷、人口迁移等因素会成为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主要障碍[15]。处于发展大潮中的中国,给世界带来经济震撼、政治震撼的同时,也会引起世界各国的焦虑。为了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不良舆论,有必要通过有效手段使中国形象美化和正面。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的经验告诫我们,体育是构建国家形象的一种有效手段。体育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价值体育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语言,可以将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各种文化差异、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经济社会地位的人聚集在一起。参与竞技运动和接受体育教育,可使年轻人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团队精神与承受压力的韧劲。体育本身所具有的普世价值、教育价值等对促进世界各国教育、居民健康、和平与稳定有较大意义[16]。“体育可以超越各种国际政治和外交领域的障碍,可以用来达到改善各国政治、外交、军事和文化关系的目的[17]。”体育的这些价值是联合国制定方针政策和宣传和谐理念的指南之一,体育也是联合国开展国际事务的一张王牌[18]。和平崛起是中国发展强大的必然路径,追求和平发展也是中华民族的政治追求,这种政治理念不仅与热爱和平与追求和平的礼仪之邦形象相匹配,也与中国古代文化与精神道德一致。如“远着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仁者无敌”、“尚中庸而不崇斗争”、“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等和谐理念都是中国体育追求的价值目标。因此,体育无疑是中国构建和谐世界、大国崛起的一张有效通行证。

中国体育形象构建的审视

竞技体育异化,体育形象失衡竞技体育异化是指由于过度竞争、商业操纵、政治追求的膨胀,最终形成的一种扭曲竞技体育本质的异己力量[18]。假球、黑哨、利用权力控制比赛、使用违禁药物、虚报年龄等不公平不公正的竞技现象使我们看到竞技异化严重破坏了体育秩序,违背体育精神,败坏社会风气,甚至玷污国家荣誉[19]。竞技体育中“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竞赛奖励机制,无节制地提高比赛奖金,助长了体育队伍腐败的恶性循环。在利益和名誉的驱使下,运动员的拜金主义思潮蔓延,为了赢得比赛而使用违禁药物,打假球,不仅腐蚀了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灵魂,而且欺骗了观众,使比赛的胜负失去了意义。在现行中国体育发展模式下,竞技体育无疑是体育的牵头羊,竞技体育异化会使整个体育发展方向错位,而且与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和健康体育形象格格不入。公平、公正、公开是一国体育形象的基本要素,也是树立体坛健康形象的重要选项。体育发展缺乏人文关怀,体育形象畸形化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是一国体育形象健康的体现。体育发展首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体质,著名教育学家张伯苓先生曾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体育的本质是一种塑造人的快乐游戏,是以人为参与主体的公平竞争。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是支撑体育形象的两条腿,但由于体制和政策的倾斜,举国体制意在集中力量办大事,使大部分资金和资源局限在竞技体育领域内,大众体育却无人问津,导致人们对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争论持续升温。我们一方面为中国运动员摘金夺银感到振奋和自豪,另一方面不得不对群众体育基础薄弱、民众健康状况不佳感到忧心忡忡。再者体育界“重物轻人”思想的滋生,体育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的淡化,使体育发展偏离了人的轨道,不能满足人的诉求。3锦标主义盛行,体育戴上“金牌大户”的帽子锦标即金制奖章,由国际奥委会提供,并由其向获胜运动员颁发的精神奖励[20]。颁发金牌的初衷是对运动员、教练员积极训练认真比赛精神的鼓励。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可以极大地增强民族自豪感与凝聚力,获得奥运会金牌是国力的象征,国旗在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可以提升国家形象与软实力。但体育的政治价值被无限夸大时,金牌就不再是代表国家荣誉、运动员为国增光的象征,而成为各省市体育官员政绩考核的唯一标准,高奖金设立的背后必然会滋生各种复杂的经济利益与幕后操作。受举国体制优势的庇护,中国体育在世界大赛上能获得较多金牌。但集中精力发展某些项目,而忽视了田径、游泳、三大球等基础大项,导致了奥运夺金项目失衡、金牌格局不合理、金牌质量不高的现象。中国老百姓对于金牌的情结体现在民族情感和国家荣誉上,更愿意看到中国健儿能在长期被欧美体育强国称霸的体育项目上夺金摘银。如刘翔在2004年夺得110m栏金牌后,曾引起举国上下的共鸣与欢庆。如果把夺金牌作为体育工作发展的唯一标准的话,那运动员训练的目的何在?是对所从事的体育项目的热爱,还是为了获得金牌背后隐藏的丰厚物质奖赏?金牌数量与国民体质不符,必然会引起民众对体育的批判,“金牌审美疲劳”的浮现在一定程度上对“唯金论”提出了质疑,所以“金牌大户之称”也不足为怪。体育强国战略扑朔迷离,体育形象复杂化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一流的体育强国,对于提升中国体育形象和体育软实力具有重大意义。但体育强国必须经过长期的奋斗才能实现,目前学界对体育强国的研究主要围绕体育强国的争议进行反复论证,出现了诸如“体育大国”、“竞技体育强国”、“奥运强国”等许多称号,导致体育形象更加复杂化,而对于如何建设体育强国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认清中国体育存在的差距,万勿把攀比、急功近利等发展方式强加给体育。辩证来看,由于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等优势,我们习惯于把中国称为体育大国,但如果把巨大的人口包袱与持续下降的国民体质等问题考虑进来,中国实际上是一个体育资源贫乏的国家。就体育强国而言,如果老拿奥运金牌数量说事,而忽略国民体质下降的现象,那么只能是一个不合格的体育强国。法治代替人治,遏制竞技体育异化长期以来,在举国体制的佑护下,政府既是行政机构,又是市场运作主体,在这种管理体制下,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一旦涉及到金钱利益,体育事业的公正、公平、公开就很难保证,多数情况下只把体育当作一种规则游戏,没有形成依法办事的规矩。由于本身存在的缺陷与立法的模糊性,现有的体育法和体育规章制度难以对赌球、黑哨、受贿、腐败等问题完全控制,给某些不法官员、裁判和球员等可乘之机,利用法律的漏洞和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非法交易。但从法律意义上讲,体育界的黑哨、假球等事件都是违反刑法相关规定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34条规定:“体育竞赛实行公平竞争的原则。体育竞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应当遵守体育道德,不得弄虚作假,营私舞弊。”还有《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其他依照法律执行公务的人员”。如果裁判员利用职务便利,进行体育受贿吹黑哨,应该“以国家工作人员论”按受贿罪处罚[21]。赌球、黑哨等行为性质严重,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体育形象,必须加大司法对体育的介入,要充分利用法治遏制假球、黑哨等恶劣事件。体育发展要注重民生关怀体育的竞技化、功利化表现,导致体育形象畸形化。发展民生体育对于改善畸形体育形象有着重大实践意义。奥林匹克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健康的体育形象首先是以育人为本的,体育对人的教化、完善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教育的归宿点也是人”[22]。未来的体育应该承载更多的人文关怀,把促进人的交流与全面发展、增强人的快乐与健康、改善人的生活作为体育工作的基点。发展体育根本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中国十几亿人口的体育才是真正的体育,才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体育形象。淡化“金牌考核”,让体育回归本义体育发展的本质在于增强人民体质。中国体育过去一味地追求金牌数量,忽视了群众体育发展,造成体育畸形的发展。竞技体育奥运夺金能力发挥到极限时,竞技体育水平已经得到认可,体育就该回到“育人”的正常轨道。如果把争金牌作为体育发展的唯一标准,不利于体育的健康发展。曾有人计算[23],中国运动员每得一块金牌的成本至少数千万,甚至近亿元,而西部某省份全民健身经费年人均投入不到一分钱。这种不惜成本的金牌投资耗费了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对体育发展造成严重的伤害。要淡化锦标,淡化金牌,不能因为金牌而不惜财力,国民健康远比金牌来得重要。英国对于本土运动员的考核并不是体现在有没有获得金牌,而是体现在运动员对自己所从事的体育运动的热爱程度。伦敦奥组委宣布[24]:“对于2012年奥运会的本土金牌运动员,不会给予现金奖励”。获得金牌并不能代表一个运动员的优越与否,更重要的是运动员能通过日常艰苦训练,代表国家在奥运会上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而不是得到金牌后名声大噪、一夜暴富。将更多的体育经费投入到大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着力改善民生,提高国民体质,造福后代,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大势所趋。未来中国的“金牌考核”体系应该淡化,逐渐向群众体育倾斜。明确建设体育强国的主题,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步伐体育强国的提出绝非是国家的政治口号。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路径包括:着力提升三大球与田径、游泳等基础大的竞技水平,逐渐克服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差距;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刚》,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全民身体素质,追求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体育法制建设,保护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权利,打击职业体育中“赌球”、“假球”、“黑哨”等违法和不道德行为,使体育强国建设有法可依;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增强体育强国的软实力。

中国体育形象未来的展望

积极健康的体育形象是大国和平崛起的先锋,但中国体育形象自身存在着缺陷,竞技体育异化、锦标主义盛行、体育强国战略争议等使体育形象变得扭曲。竞技体育异化导致了体育形象失衡,锦标主义盛行给体育戴上“金牌大户”的帽子,体育强国战略的争议使体育形象复杂化。遏制竞技体育异化、淡化锦标主义、发展大众体育、明确体育强国战略主题等是维护中国体育健康、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未来体育发展应该树立“育人与强国”这两大理念。育人即注重对民生的关怀,把体育还给老百姓,让十几亿国人享受体育的快乐,使体育形象更加亲民化。建设体育强国可提升中国体育在国际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把良好的体育形象传播给国际社会,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在西方体育社会强权话语下多一些中国意愿与中国元素,让中国体育形象更具发言权,更能够代表大国和平崛起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