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实验教学设计思考
时间:2022-11-27 03:13:30
导语:大学体育实验教学设计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以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优势、弊端为基础,分析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依据,对广西壮族地区高校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从实验教学目标、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三方面,提出大学体育实验教学设计改革的对策,以期能有效地引导广西壮族地区高校体育教学参与壮族传统体育活动,为地区高校大学生人格素质提升及构建丰富校园文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壮族传统体育;大学体育;实验教学设计
壮族主要聚居地是中国南方,大部分是聚居。广西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非常丰富,多与民俗文化、节庆娱乐、自然山水、人文风土相结合,主要划分为表演类、节会类、舞蹈类、游戏类、竞技类、养生类等6类[1]。在众多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打陀螺、投绣球、抢花炮、背箩球、舞狮、板鞋竞技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广西各地民俗旅游的“必选项目”,其中,花炮、珍珠球、射弩、陀螺、投绣球、毽球、龙舟、高脚竞速、武术、三人板鞋、顶竹杠等更是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保留项目”。随着高校对体育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深层功能及办学战略意义越来越受到大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
1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
1.1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媒介优势。从历史上看,各国之间合作的每一步发展总是伴随着文化的交融,因此,壮文化风情无不渗透在种种合作项目中。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壮文化的独特形态,是壮文化重要的载体,其发展与广西-东盟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东盟各国与广西通过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相互交流、相互了解,通过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个文化传播窗口来达到国家、民族、地区之间交流合作的目的。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广西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壮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承载着树立广西地区形象、扩大广西地区影响力的重要社会功能。文化媒介包括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两方面。文化设施方面,“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中国-东盟体育信息中心”、“中国-东盟体育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中国-东盟体操交流合作基地”等多个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机构在广西相继成立,成为与东盟各国体育交流的基地和桥梁;广西体育产业城将建设“中国-东盟大众体育示范实验区”,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体育交流提供实体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强调把发展户外运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对外体育交流合作、“体育+”工程、体育竞赛表演作为创新发展广西体育产业的重点,将以建成区域性国际体育产业交流合作平台为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的长远目标。文化服务方面,近年来,广西成功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并日益常态化,如中国-东盟龙舟邀请赛、中国-东盟狮王争霸赛、中越民间海上龙舟邀请赛等,广西还与东盟各国体育部门及民间组织签订了常态化的体育合作交流协议,既服务了外交大局,又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除此之外,广西还加强对东盟各国及亚太地区体育人才的培训服务,还接纳了大量东盟各国的运动员来广西参加体育训练,直接或间接地为东盟及亚太地区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特别是由于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广西,广西的壮族传统体育已逐渐成东盟各国对外体育交流的首选项目,每年都有大批的运动员前来学习和比赛。由于文化的交流是多向的,在“送出去”和“引进来”的对比和竞争中,壮族传统体育更是得到了纵向更深地发展,也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品牌的树立夯实了根基。1.2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传播困境。至今,广西流传的传统体育项目有150多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对于这些项目的开发和利用率仍较低,大多数的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只出现在纸面,只能在文献、文件、书籍中发现其踪迹,甚至多数项目只存在于历史的记忆中,成为老人“口述的历史”,只有模糊的记忆,根本没有详细的记载,规则、形式都无从考证且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实施起来可操作性极低,正因为这样,大多数的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被迫从壮族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淡出,也逐渐远离了壮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究其原因,既有项目本身固有的弊端,更应归咎于人们不够重视对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政府对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导向不够,没有有效地建立起各部门联动和全社会支持的机制,导致独立组织或个人“单兵作战”,很难整体、高效地推进对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和保护。同时,专家和学者也应该承担起开发和保护壮族传统体育的重大职责,通过深入调研、考究论证、科学规划持续不断地关注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积极为政府的决策献计献策。更进一步讲,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体育人才的摇篮,保护和传承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义不容辞的。因此,现代大学体育教育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设计更应该重视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讲授和传播,拓展更多的渠道来推广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努力让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在大学里普及和流行,又能在人民大众的休闲、娱乐、竞赛活动中得到坚持和发展。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和潜力巨大,近年对东盟各国的影响也较明显。但总体来说,在东盟各国和亚太地区中知名度仍然不够高。随着中国-东盟经济贸易合作交流的不断升温,文化宣传尤其是体育文化宣传的力度明显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如何促进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产业化、商品化应纳入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应将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视为普通的文化产品,充分挖掘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缺乏宣传意识也是制约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原因。所以,应该打破体育文化产品传播的无政府状态,以中国-东盟市场为导向,加快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步伐。
2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依据
2.1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相通互利。壮族传统体育项目需要参与者具备全面的身心素质,包括骨骼肌肉、中枢神经、关节柔韧、五官感觉等整体发挥作用,参与其中就可以愉悦身心、强健体魄,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自信坚毅的品质情操,其健身娱乐价值与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作用是相通的;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客观存在,但需要体育工作者去挖掘和整理,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内容、形式、规则,提升其可操作性和观赏性,既是对项目原有内涵的坚持,又是对体育文化的扩展和创新,大学体育实验教学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正是要不断提升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精华和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灵活性与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创新性性质类同;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浓厚的壮族文化底蕴,是壮族文化经过岁月历史冲刷和筛选后流传下来的,大力发展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弘扬壮族文化、提升壮族自尊心、振奋壮族精神和增强壮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反过来,正是基于相同的民族文化意识和审美心理,人们才可以不在意相异的文化层次、年龄、职业、性别,广泛参与到这些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去,自得其乐,表现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热爱。2.2大学体育实验教学是发展壮族传统体育的极佳载体。壮族传统体育是壮族人民在民族发展历史进程中创造与传承和延续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已成为统领壮族人民的灵魂,更被认为是维系各民族团结的桥梁,承担起推动壮族进步的使命[2]。它时刻面临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想要破除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边缘化的危机,保护起这种特殊文化财富,所有体育从业者都必须思考如何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促进其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大学体育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能够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科学发展提供实验训练的场所。相关专家、科研人员、体育教师从事体育研究及开设体育实验课程的过程,如“舞狮队”、“绣球队”、“龙舟队”等特色校园文化实训项目,某种层面来说,就是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不断走向成熟和规范的过程。大学的校园、大学生、运动场、竞技比赛等都可以成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媒介。如何借助这些媒介持续挖掘和发挥其强大的生命力,始终是大学体育教育特别的大学体育实验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高校体育专业求创新、求突破的重要途径。对高校而言,发展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极大地丰富大学体育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又能创新大学体育实验教学模式,还对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发展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也是大学体育实验教学发展变革的应有之义。2.3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优质资源。广西壮族地区高校生源中少数民族居多,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壮族的传统伦理思想、传统体育项目,有的甚至有过亲身体验。他们对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技巧等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且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数简单易学,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浓厚兴趣,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大学生在锻炼、娱乐、比赛的过程中收获了健康的身心,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形成公正公平的体育竞技态度,在体育运动中完成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任务[3]。也在客观上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贡献。例如,壮族的“舞狮”、“舞春牛”、“踢抽子”、“投绣球”等,是一些方便且易于在高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在丰富大学体育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的同时,更是对项目自身发展极大地促进。此外,在校就读期间,壮族师生会通过各种民俗活动来欢度传统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传统体育项目常常会成为节日期间的主题活动,在欢度佳节的过程中增进了团队的凝聚力,更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奠定了友谊的群体基础[4]。
3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实验教学改革设计
3.1实验教学目标设计。大学体育应逐步形成实验课与理论课并重的实验教学体系,甚至提倡实验课优先于理论课的观念。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大学体育培养人的要求特殊,实验教学目标也不一样。实验教学目标设计要以健全大学生爱专业、爱学校、爱民族、爱祖国为终极目标,摒弃过去只是停留在以运动技术的习得为主的培养目标。例如,在实验教学中由教师先行论证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可行性,安排大学生结合学校现实条件和自身成长状况,自行拟定运动处方,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秉持育人理念[5]。大学体育实验教学既要重视改善体质机能,要求的学生除了通过练习习得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法、规则之外,更要从壮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悟到壮族特有文化的内涵及精华,注重个人人格修养,在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塑造健全人格,主动提升壮族自尊心、振奋壮族精神,更深层次来说,在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目标设计中,最值得激发和发扬的应该是求同存异的民族相处意识,锻炼共存共荣的民族心态,努力促成大学生对社会多样性的充分尊重和良性理解。总之,在大学体育实验教学中突出体育的情感功能,坚持把大学生行为方式教育、心理健康调控教育、本土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目标设定中,不断挖掘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也是大学素质教育的总体设计[2]。3.2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背景下大学体育实验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主要围绕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特点,贴合项目的发展进程、技战术理论、竞赛规则、裁判方法等,又要充分涵盖体育运动的常规理论,如保健与康复,锻炼与健康,营养与卫生等[6]。比如龙舟项目,学员在完全掌握龙舟项目的竞赛战术及裁判规则的前提下,还要安排上肢力量及全身协调训练内容,以帮助项目学员在正式竞赛中完成默契配合及能力发挥,因为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同样要求参与者具备肌群配合、重心控制、力量分配等能力[7]。因此,在校的实验教学可以为大学生参加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实战奠定基础本领。同时,为了强化实验教学内容与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实际的结合,每部分理论和计划都要加入壮族传统体育项目具体的实例片段展示。如在竞技战术演练实验教学中,举例讲解项目真实竞赛的出发开始、对抗僵持、冲刺突围等分段局面,可以通过观看竞赛影像来教学,也可以动作分解,模仿扮演等方式来交流体会,实验中增加激发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及阅读和掌控竞赛能力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设计课外作业,安排学生到壮族传统体育项目真实比赛现场去分析具体实战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加深对实践教学内容的理解。3.3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大学体育实验教学应多强调示范和练习。首先,将实验教师的“教”模式由讲解型升级为示范型,由教师亲自上场演示,学生观摩并评价,当场提出疑问及改进建议,师生针对问题共同研讨和改进。帮助学生“反转权利”,让他们自觉融入的“教”的环节中去,会对“教”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更进一步鼓励学生参与“说课”[8]。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日后的就业岗位多数为体育教师,人才培养方案更多要围绕实践性强的教学形式及项目来开展,长期实操性极强的“说课”完全可以替代短暂且被动的“教育实习”,使得学生日常学习的场所模拟成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学生的学习成效会更加显著。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体验式教学。将学生“学”的模式由验证型升级为体验型,要求学生人人上场体验,人人都有机会尝试,实验教师针对个体的特殊性需求提出专业的运动处方,学生据此反复练习,直至运用自如[9]。这样才能克服以往体育实验教学中“一人照样做、多人冷眼观”的课堂弊端,把一个人的实验课变成所有人的实验课。实验教学组织形式尽量采用男女分班模式,参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按男女、年龄、级别进行竞赛的分组办法,重组教学最小单位,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沟通,又能满足不同性别、年龄、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实现更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
4结语
大学体育实验教学应不断适应社会生活变化对大学体育教育的新要求,在壮族地区高校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把壮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教学体系中去,努力发挥大学体育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这既是壮族地区社会发展对大学体育改革方向的引导,更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对大学体育教育科学、健康发展的指示,对于促进壮族地区体育各项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层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元兆,朱小丽.广西民族体育旅游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3):26-28.
[2]吴秋来.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民族传统体育,2017,7(6):219-220.
[3]刘明龙,付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丰富宿州学院大学体育文化作用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31(3):128.
[4]向富兴.关于西北民族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开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探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74-75.
[5]张新安.大学体育健身课教学内容改革实验[J].肇庆学院学报,2006,27(2):85.
[6]李萍萍.南京大学体育保健课教学的实验探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
[7]连洪业.齐齐哈尔大学体育专业滑冰课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验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12.
[8]何祖新,成聪聪.“说课”———高校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以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为例[J].四川体育科学,2012,10(5):97.
[9]鞠明杰.体质健康测试与指导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探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
作者:杨宁 覃冯 单位:1.广西广播电视大学科研 2.广西民族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 上一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 下一篇:农村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