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思维引导法教学研究
时间:2022-11-09 11:28:49
导语:大学体育思维引导法教学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大学体育教学特点。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体育课最大的特点是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的紧密结合。从教学上分析,技能与知识、理论相结合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从体育教学知识结构上来讲,它具有涉及面广泛、综合多学科知识运用的特点。与其他课程教学相比较,体育教学另一个特点在知识传输的过程中促使受教育者调动、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感知、学习和掌握体育技术动作,进而形成运动技能。同时,体育教学在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优良意志品质形成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2体育教学中的思维过程。体育教学中,思维过程是外界信息在人脑中经过不断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等加工改造,并转而指导行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认知活动,体育技术(战术)教学是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运动技能形成的“加速器”。在教学中,内容(技术或战术)经过思维过程的处理,使人们在感性的认识基础之上,逐步树立正确理解,深入辨析事物本质的、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达到不断的完善,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概念,从而把认识提升至理性层面,进而加速对事物的正确掌握。
2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特点和教学实践的不足
2.1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特点。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体育学习以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调配合为特点,在教学中它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渐进的认识过程。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是依靠在建立正确、规范表象的基础上,理解、领会所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思维处理,并结合自身实践,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事物表面现象深入本质,发现和掌握事物内在联系规律,是对教学内容掌握由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的自主思维过程。2.2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状况不能令人十分满意,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因为体育教学实践性强的特点,人们过于强调和重视直观教学的作用,教学模式统一、方法陈旧,多采用“传习式”“灌输式”教学,缺乏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创新,影响了教学效果。其次,教学理念发生偏差,注重外在技术教学,忽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是体育教学的关键,体育能力包括运动、学习、操作和思维能力等,它是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所以在注重体育技术教学的同时,还要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缺失正确体育思维引导,在课程中缺乏自主、有序、清晰的技术动作学习思维,对技术动作原理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学习效果不能够进行内在基础分析,就会在体育技术动作学习中错误百出,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3思维引导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正确掌握动作技能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它是学习与巩固的过程,其初始关键是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相互交织的心理活动,在教学中要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组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多样的、趣味强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由于学生是在独立的智力活动中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在要求学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强化教学组织、完善教学手段方法、创设积极教学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根据体育课堂教学任务创编相关准备活动内容、创编相关体育游戏等达到学生学思结合。总之,教师应通过对教学灵活地把控,努力促进学生独立探索,鼓励引导学生求同创新,强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教师“要我学”转变为学生“我要学”的最佳学习状态,有助于学生快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和概念。3.2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技能知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和思维过程是紧密相联系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应把学生思维能力培养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是以形象思维为开始向抽象思维深入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从一定感性基础上入手,逐步、渐进地进入抽象概括。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协调配合的特点,在体育技术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教师利用技术示范或借助教具向学生展示完成技术动作的方法,让他们在直观上开始感知技术动作,然后引导和启发学生观察与思维相结合,在他们的大脑中建立生动形象的运动视觉表象,之后再经过大脑中不断的过程重现,结合反复练习以达到掌握的目的。教师在直观教学中,还要有意识地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疑问设计,诱导学生通过采取正误比较,结合正确和非正确的动作表象再现,加强学生对动作的正确分析能力,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语言是人的思维表现形式,在体育教学中各种科学的概念要依靠语言来表述,在教学实践中语言是引导学生有意识精确掌握动作技能的基础,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的讲解,动作要领对动作表象起理解、说明和监督作用,要领可以刺激、制约和改造动作表象,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把内部思维转化为外部语言,通过身体实践精确、简练表达出来,强化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加以指导,提高动作练习质量,从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良好发展。3.3思维训练结合教学实践,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体育教学既要教会学生运动知识,还要让他们掌握运动技能,思维能力与运动技能发展相互依存,因此体育课在训练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应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运动技能形成和掌握具有一定遵循规律和过程,运动生理学把运动技能形成分为泛化、分化、巩固和自动化阶段,在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实践中思维能力训练的手段设计与运用也要符合这一依据。运动技能形成是通过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来实现的,泛化阶段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动作组成结构、要领,掌握练习方法和动作原理,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正确的示范与讲解相结合,不过分强调动作的详细信息,引导和启发学生认识、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例如,在排球上手传球教学中,利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对传球手形、双手摆放位置、动作发力、出手角度予以解释说明,有意识、有目的的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保持长久的联想和思维,以促进学生对动作的正确认识形成。在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基础上,把注意力指向动作技能的细节上,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分析,概括动作本质特征,加深动作各部分内在联系,把若干个别动作结为整体,逐步完善整体动作。例如,学生在学习上手传球技术后,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问题。例如,传球时为什么要做到“一迎、二蹬、三伸送”?其动作要点是什么?这样可使学生做动作的同时自觉思考动作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更深刻的理解正确动作概念,促进分化抑制进一步发展,动作越做越正确。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形成完整的巩固和定型,这一段主要任务是继续巩固完善技术动作,因此,本阶段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具体情况加强、注重启发学生逻辑思维。教师应要求学生利用动作正误对比强化正确动作,协调纠正动作细节,引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研究,通过对整体动作全程分析、比较、综合找出其中内在联系,加强理性认识、加大练习强度,准确理解、熟练掌握动作和要领。例如,在复习排球扣球时,结合教师动作全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认识向上起跳力量不足的问题、怎样掌握扣球助跑起跳技术、怎样纠正起跳后空中不展腹的错误,然后通过与不同学生同一动作的对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自动化阶段学生已经形成正确的动作动力定型,该阶段具有出现动作错误自己不易察觉,错误动作多次重复会被巩固的特点。根据这一阶段特点,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发展已掌握的动作技能,不断改进动作细节,扩大动作技术变化范围,以便在多种情况下灵活运用。本阶段要积极启发学生抽象思维,通过讲解、示范、提示等方法,促进学生动作完成情况自我认识,引导学生对掌握动作稳定性、可变性、自动化程度和动作效能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阶段在教学上要采用多变的教学形式与多样的练习组合,使学生建立多方位思考问题的能力,理清多个问题的本质联系与区别(如排球跳发球与后排起跳进攻),使自身掌握的知识技能系统化,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直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思维能力得到深刻丰富的发展。3.4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学习能力。体育学习需要思维,如果学生思维得不到开发性的发展,在学习实践中就会缺乏足够的能力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育课所要达到的目标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是一项不可忽视任务。创造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是在确立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注重体育实践、想法和操做相结合的过程中获得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要结合体育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的、目标确定教学方法和创设问题情境与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情境刺激下,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教师启发教学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索的欲望,面对疑难明确目标指向,敏锐观察、活跃灵感、发挥想象积极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取得问题解决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方法和策略是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积极诱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领会和掌握事物间的联系,教会学生有效地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涉猎除体育外的多个领域,扩大关注范围,打破条框、捏合不相关事物的要素,将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求同、求异、求合(例如,在已掌握体育技术技能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力学原理设计练习动作以获得向上起跳的速度和力量),达到引导学生学思结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4.1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所授学生的运动技能。根据整体授课计划及每节体育课具体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心理特点,从学生兴趣爱好入手,创设积极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启发、引导学生根据课堂需要创造性发挥是运动技能掌握与提高的前期基础。4.2体育技能学习离不开思维活动,体育课重要特点是思维活动和体力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智力活动,善于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可以刺激学生学习兴趣,诱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他们高效获得运动技术、知识和了解运动规律,强化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的能力。4.3体育技术动作教学过程也是思维积极活动的过程,把思维能力培养融入体育技术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根据动作形成不同阶段不同要求,把动作形象思考联系到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将理性认识与实践紧密相结合,理清动作内在本质关系与联系,使掌握知识技术系统化,促进体育技能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4.4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不仅表现在完整新发现和新发明的思维过程,而且还表现在思考的方法和技巧上,体育学习思维训练以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指导,运用科学理论从多角度、多层次考虑问题,改进体育教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全方位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生成。4.5体育教学是多学科交叉统一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提高认识,重视思维训练在教学中的作用,丰富教学手段,变简单直接灌输教学向多方位渐入式教学进行转变,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学生思维进行有目的的干预和引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动作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潜能,通过学生自主的思维与技术动作的完美结合,获得有效的思维和练习成果,使教学更趋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运动心理学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
[2]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颜军.体育学习思维训练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1993(6).
[4]孙兵,刘大海.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与运动技能形成关系的研究[J].运动,2009(4).
[5]张向荣.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与运动技能形成关系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作者:于洪琦 张世忠 陈永存 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体育部
- 上一篇:人本主义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的运用
- 下一篇: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反思与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