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后进生教育分析
时间:2022-10-16 11:01:20
导语:大学体育后进生教育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在传统教育观念里,体育教育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体育教育地位逐渐上升。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着一批体育后进生,这个客观普遍存在的现象引发着体育教育行业的思考,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体育教育,如何使“体育后进生”转化为“体育先进生”,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具备自强不息的体育精神是本文探究的内容。不仅对体育后进生的学习表现和形成原因进行了阐述说明,而且提出了对其进行教育转化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体育后进生原因转化策略
1体育后进生的学习表现
后进生的心理状态常常是胆小害怕,因害怕自己的行为被其他同学瞧不起或笑话,因此常常主观意念地逃避面对事情。在体育学习过程中,部分同学过度依赖老师或学生,又或者躲在角落沉默不言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而这些行为的产生是由于他们的体育基础较差,因自身的自卑感使其不能积极地参与体育活动,亦或是学生产生攀比心理,浓重的嫉妒感加深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贬低诋毁,对学生之间的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心理负担加重,恶性循环由此产生。还有,学生自身的性格特点是影响交往的重要因素,自负、固执、爱逞强这些都会对同学之间交往或是师生间的关系产生负面结果。另一个常出现的学习表现就是不接受其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不主动帮助别人也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有自己的性格易冲动爱发脾气。心理上的因素是影响学生学习体育的一个重要因素,抵触情绪使体育后进生的学习表现承现出无组织无纪律且涣散的状态。
2体育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根据体育后进生的学习表现,我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有果必有因,而且这种形成因素也是受多方面的影响,长期复杂往复的不良因素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了兴趣,信心的降低更是让体育教育不能顺利地展开。所以针对这些问题现象,本文探究了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2.1自身因素。自身因素方面可以具体到智力、体能、性格、学习态度和心理状态五大点,后进生的形成有时是因为学生的先天学习智力有所欠缺,对体育运动来说存在一定困难,不能很好地接受。除智力之外,身体素质也是一项重要因素,体弱或是肥胖都会对学生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产生阻碍作用,身体素质的不完善首先打消了学生的自信心,对体育产生抵触情绪,外加体能的跟不上,对体育愈加排斥。在性格上,后进生的性格多数偏内向,在与人沟通交流上存在问题,对体育有惧怕心理。从学习态度上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学生拒绝劳累,怕苦怕累怕脏,思想意识上没有对体育做到重视,态度和目标都很模糊,消极对待。最后心理状态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自卑感与自尊心的强烈碰撞,造成了其内心的复杂性,使之选择回避。2.2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是形成体育后进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目前社会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保护宠爱成长下养成了自我为中心意识,这种错误的意识对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家庭的破碎或父母离异的现象对学生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同时家庭采用错误的教育方式,这些都很容易为学生造成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也因此对体育运动等方面的兴趣越来越低,直至成绩的落后。2.3学校因素。除自身和家庭因素之外,还有就是学校因素,因为素质教育还没有普及化,传统教育仍然是在限制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部分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够,体育教育的相关建设也不够先进,师资力量跟不上,硬件、软件、课程安排都不够完善,导致体育后进生越来越多。体育同样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如果教师水平有局限性,直接影响学生对此门课程的兴趣度,抵触心理的产生自然使之成为后进生。
3大学体育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3.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大学环境里,很多学生忽视了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忽视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的重要性,师生关系是课程学习兴趣的基础和前提。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充分的理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的产生。同时对教师而言,教师的身份不能端架子,对待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适当的改变观念,该与学生打成一片时,就要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其中,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多听取学生意见,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做到互相尊重。老师也要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建立学生自信心,避免因身体素质或不良成绩而产生自卑感。学生的自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其一是本身的身体素质差,担忧因这一方面遭到其他学生或老师的轻视笑话。当处理这种现象时,教师的关心起很大作用,主动开导关心学生,告诉学生不用担心类似的问题,强调只要用心刻苦训练就一定会有进步,帮助学生消除惧怕心理、克服心理障碍。其二是因为体育成绩低,害怕被教师批评,其实这是学生对教师的普遍误解,很好解决这件事的方法就是向学生展现出亲切态度,给予学生鼓励,改善师生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认真地教,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动作或习惯,相信这样下去,后进生的数量自然会减少。3.2转变学生态度,激发学习兴趣。不仅教师需要做一定的改变,从学生角度出发,转变其对待体育学习的态度,激发其兴趣也十分必要。这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来刺激学生,让学生在受到刺激的同时真正意识到体育学习及锻炼的重要性,清楚体育在自己未来成长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中小学时期,学习的重点集中在文化理论课堂上,重视升学率的学生或家长自然地就忽视了体育锻炼,传统理念就是只要学习好就行,体育课程无所谓。因为中小学时期思想的潜移默化,所以当学生升至大学时,思维仍然没有转换,对体育的了解认知存在偏见。这种现象也是在给体育教育行业者一个警醒,首先我们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转变其学习态度,提高对体育知识的了解,激发出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才能有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具备正确的学习态度,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3.3因材施教.培养主动练习的意识。在新课标的改革下,要求全面的素质教育,针对教学方法,提出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因材施教。现在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具有不同的性格、生长环境、个人素质,多重方面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实施因材施教。针对身体素质好,体能强技术好的学生,老师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适当提高要求,以求精益求精;当面对那些身体素质较差、体能及技巧都相对落后的学生,则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降低难度,讲解演示过程中更具耐心,让学生能容易达到要求,从而增强其自信心。不仅如此,对于学生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教师也要进行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充满热情。“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段采取不同措施,如在课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以此来做出相应的备课指导方案;课上时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主动性,促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适当地找学生进行动作的示范,示范生对比优等生,更好的选择是后进生,这样能够容易的发现动作存在的问题,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对后进生的心理也起到促进作用,增强其荣誉感。当后进生出现问题时,他会受到学生和老师的帮助,感受到集体的关爱,也会消除自卑感,增强集体荣誉感。
4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一定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对大学体育后进生的关注力还是不够,没有做到充分了解其学习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因此在未来的体育教育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后进生的状态,采取适当的转化策略,让大学生们热爱体育,向先进体育生看齐。
参考文献
[1]王阳.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质偏弱学生运动心理障碍成因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2(8):154,157.
[2]高星.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后进生得到转化[J].现代教育,2011(5):62-63.
[3]俞伟敏.新课标下体育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J].运动,2011(5):88-89,10.
[4]朱铁峰.有关大学体育后进生的教育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6):68-69.
[5]闫坤.论微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7(28):18.
作者:韩蒙蒙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上一篇:慕课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途径
- 下一篇:大学体育向社会区域辐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