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分析论文10篇

时间:2022-09-19 09:36:21

导语:大学体育教学分析论文10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体育教学分析论文10篇

第一篇:大学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探讨

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加快了生活的脚步。大学生是时代骄子,他们的身心素质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和走向。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生产加工基地,这种人才不仅仅具有专业上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进入社会后还是承担社会文明进步的先锋。因此,高校的教育也必须适应时展对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需求,在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及实施上转变观念。

一、大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现状

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在现阶段大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误解,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及教学内容上。当前,在大学体育理论课中涵盖了很多内容,例如体育文化、体育知识以及体育保健等,诸多内容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也可以说大学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属于一种精神食粮。然而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理论课难以进入大学讲堂。此外,为了使高校能够按照本校的师资力量、体育馆与学生状况等合理的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我国尚未统一设置体育教学的内容。然而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很多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体育项目非常少,这样学生很少有选择的机会,这严重影响学生学习此门课程的热情与积极性及其锻炼效果。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给健康教育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所以,必须对两者进行协调,达到通过健康知识的传授将使学生对人的生命过程和身体活动过程中各个不同的特点有个全面了解的目的。

二、大学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的转变

针对大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的现状,新世纪伊始,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便对大学体育教学向健康体育的转变进行探讨研究,为实现全民健康素质的提高而努力。(一)注重运动技能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我国义务教育的建设已经逐步完善,中小学体育教学水平在不断提升。因此,在中小学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应该在中小学提升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把体育的技能知识教学放在中小学。这样,学生在进入大学时能够保证对运动技能知识有着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就能够减少大学进行体育项目技能知识教育的需求,并且为逐步减少体育技能教学比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基础阶段加强体育教学,并逐步引入健康教育,就能够为大学开展健康教育创造便利条件。(二)深化体育教材内容与理论的改革。当前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所以,大学体育教学应该强化三大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康第一的理念、终身体育的理念。大学体育教学应该紧紧围绕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深化体育教材的内容,注重内容和理论的结合,同时将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合二为一,培养学生在竞争中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意识。同时,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健康为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学内容,改革锻炼的标准,增加教材理论教学的内容,增加健康教学的学时,提升教材及理论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人才培养中不仅要重视政治素质、专业能力、强健的身体,更要注意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锻炼。大学生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在期末或是面临一些重要抉择的时候,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将一些不利的情绪变得积极,就涉及心理素质问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在锻炼过程中,消极情绪会得到排解,也会暂时告别烦恼的困扰。所以,健康教育的转变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将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主体来看待,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对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双边的活动,教师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习一些体育项目,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去练习这些项目,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展现自我。(四)更新大学体育教学开展理念。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高校体育课程还是按照以往的教学理念来教学,这必定将与时代要求相违背。为此,必须在现有的教学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由大学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的转变。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和接受的程度,修正偏离的教学轨迹,使得教学回到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轨道上来。在修得学分之外,更重要的是养成一个终身锻炼、自我锻炼的好习惯,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一生中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将体育内涵的发展推向极致,才能更好地与今后的生活相衔接。在时展下的素质教育要求下,有必要将大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两者相结合,注重运动技能与健康教育的结合,深化体育教材内容与理论的改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并更新大学体育教学开展理念,从而实现大学体育教学向健康教育的转变。

作者:赵青松 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牟顶红.论大学体育的教学发展与改革建议[J].成人教育,2012(32):111.

[2]信伟.团队考核在普通高校难美类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中的正向激励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9-82.

第二篇:大学体育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人类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体育是非常具有创新性的领域。体育理论上的创新将有利于体育运动发展更加科学合理。运动技术上的创新将会有利于运动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大学学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培养。

一、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

创新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或任务,运用当前已知的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一种独特,新颖想法,从而进一步的形成有价值的社会产品。人的创新能力是多层次素质的综合反应,其主要作用在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创造性的前提是个性,创造性的源头是思维方式。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首先需要把社会化的创新要求转化成个人的创新观念,并可以通过这种创新观念引导个体产生创新动机,维持个体的创新意志,引导个体进行创新活动,逐渐增强个体的创新能力。大学体育创新教育参与教学的各方都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观念。教科书的编写上要注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体育运动更加科学化、合理化;老师要敢于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抓住关键的问题进行教学,同时要注意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分析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应用,优势互补,这样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最大化。

二、创新人才的具体特征

1.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创新是一项有利于人类社会进步的事业,它需要个体进行全身心的投入,但是创新并不是一项容易的、一帆风顺的,它需要经历许多艰难险阻,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够加以实现。因此,创新人才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坚强的品质,不竭的动力和持久的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2.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创造性的工作过程是德与才统一的过程,因此创新型人才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创造的基础。例如,爱因斯坦、爱迪生、钱学森等科学家都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且自强不息,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为国家和人类做贡献。3.扎实的基础知识。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也就不会再有创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具有创造性的学生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有所发现,有所创造。4.较强的团队意识。根据当前科学研究及人类创新发展趋势来看,一项创造性的科研成果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创新突破的时候需要进行多学科知识的整合,需要进行团队合作。因此,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注重学生团队能力的培养。例如,我们在选修科目中,像健美操小组中,就要团结协作,设计编排合适的舞蹈动作,争取取得优秀的成绩。

三、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1.树立新观念,培养主体意识。在课堂中,老师只是我们的引导者,因此我们要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的体育的热情,学会学习,拥有更强的主体意识。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学习太极拳的时候,老师只是帮我们演示,我们要自己提跟着老师做动作,并从中领悟一些知识,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对动作进行熟记,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新思维。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学步骤基本是“讲解——示范——练习——纠正错误——巩固提高”的单一模式中,这样就容易使学生的创造性受到限制。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行,当前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排球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设计了一节理论课,这一理论课主要是通过多媒体为我们播放女排夺冠时触目惊心的时刻,这时我们应该积极配合老师,注意老师为我们解说,这样就有利于培养我们学习排球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实践课程中,自主投入到学习中,积极探索,从而拥有更多的收获。3.积极参与实践,营造创新氛围。我们的体育教学离不开实践,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体育教学实践,并且在老师的带动下,积极尝试新鲜事物,不断在纠正错误动作中发展学习,从而在不断地实践积累中积极学习探索,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例如,在健美操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健美操的基本动作,我们还可以尝试将其他舞蹈动作融入到其中,这样就可以在探索中发现乐趣,尝试成败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学生体会到自己肩负着时代的重任,要有一种使命感;其次,学生要树立新的观念,将自己作为教学中的主体,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践,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最后,要通过自身拥有的基础知识对面对的问题进行到角度思考,从而产生新的想法,积极培养自身的创造力。

作者:陈骥 单位:宜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参考文献:

[1]董舟维.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3):115-116.

第三篇:试论大学体育教学

1“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理论概述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理论,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育学教授J•莱夫(JeanLave)和学习研究的科学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Wenger)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主要采用情境学习的理论研究作为铺垫,为实现体育课堂教育打下很好的基础。情境学习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习的知识及技术技能。也就是说,学习者要学习的技术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实践获得。例如,《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列举的案例:尤卡坦助产士的学徒制、两地裁缝的学徒制、海军舵手的学习制等等。

2“三元一体”的体育课程概念解析

终身体育是提高人们身体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三元一体”的思想模式可以将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终身体育教育目标,推动大学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使终身体育具有连续性和广泛性,使体育教育由学校延伸到每一个家庭,衍射到整个社会。针对社会的多元化需要,可将大学体育课程发展为一个新的模式,即:将体育教学、体育社团和竞技俱乐部三种形式相结合为实践共同体。学校为学生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平台,满足学生不同的体育需求。在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三元一体”教学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分层锻炼,如体育社团、俱乐部、竞技体育,这些结构的完善,就是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每一个群体的学生站到自己的位置上,创设一个情境,最终达到目标。

3体育中的“情境学习”对“三元一体”课堂的启示

3.1创设情境,完成“三元一体”教学。情境学习是在体育教学、体育社团和各俱乐部中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加入到大家庭中,让学生管理学生,完成统一的课程管理。在传统的教师授课模式中,学生跟着后面学是模仿老师的动作,而“三元一体”的授课模式解决了传统授课的重复,更解决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为学生扩大了学习空间,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节省了学习时间,满足了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要,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能更好地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任务,有效地发挥作用,为以后的家庭锻炼和社会锻炼搭建很好的平台。3.2“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模式在情境。中习得大学体育中,教学、社团、竞技体育都是一个情境,创设这样的一个大环境,学生首先去判断,选择出适合自己水平的运动环境。比如,没有运动基础或运动基础相对较低的学生可以选择从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开始学起;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动作,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技术动作做出相应的判断,并积极参与自主管理,从而在社团中起到“师傅”作用,提高组织和协调管理,带领刚进社团的学生共同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观;当运动成绩达到完全成熟后,可以进入校队去提升自己,在同一个高度的同学互相竞争互相帮助,促使整个运动队的成绩不断的提高,在比赛中拿到好的名次。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时,学生间可以互相变换角色,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果。在选择时,学生的路径是多样的、灵活的,富有选择空间。比如:学校体育教学至体育社团、体育社团至学校体育教学,竞技体育俱乐部至学校体育教学、学校体育教学至竞技体育俱乐部,体育社团至竞技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俱乐部至体育社团。学生在选择不同的体育活动形式和内容时,必须先评价自己,再根据自己的兴趣、身体素质、技术技能等状况,进行选择。也可以在不同学期选择不同的内容,从低到高或者从高到低选择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习情境平台。如在体育教学中掌握基本的运动技术能力和方法后,就可以参加体育社团的活动,当运动水平在提升到一个高度时,可以选择竞技俱乐部的活动。运动能力较高的学生,想学习新的运动项目时,可以再进入到某个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的进行学习,让自身融入到新的情境中,得到最终想要的学习效果。3.3“情境学习”与“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模式的特征。(1)整合大学体育资源,构建大学体育情境课程发展模式。现今大学体育朝着自主和灵活性发展,改变了传统单一的结构模式。以往的大学体育教学形式是教师授课,学生跟着模仿,在授课的过程中,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合班上课是硬性的流程。现在,利用情境学习,发展“三元一体”的教学,这种现象就有了彻底的转变。“三元一体”的教学模式主要整合了大学体育教学、学校体育社团、体育竞技等有效的学生资源和管理模式,在学习中创设一个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自己的主人。学生在一个多元化的环境下,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和技术需要,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在完成体育学分的同时又学到了不同需求的技术技能。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的身体能力和技术技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管理水平和应对组织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的改善,提高了课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2)更新体育教学观念,实现情境学习方式转变。在传统的教师授课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在这样的模式下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逆反心理,教师也很被动。所以必须设置一种情境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课程,由教师做指导,学生为主体。然而要想完全改变传统的模式,就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第一,创设情境,由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向自主体育实践活动方式转变;第二,教师的角色转变,由传授型导向指导型。在体育授课课程中创设情境,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大家吸长补短,协助教师指导与管理;第三,学生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参与型转变。进入社团和俱乐部后,学生会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将原有的“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参与”转变。(3)搭建自主学习的实践平台。在学习阶段,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是非常渴望的,而且这些知识和技能更是无价的,只有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吸收并总结,才能把知识的精华为自己所用。“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需要在创设情境的情况下慢慢表现出来,其特征是显性的:第一,扩大学生的选择面,大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体育课程选择的能动性,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第二,增加学生的流动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能力和技术动作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呈现多样化,这完全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的发展;第三,灵活的管理方式,在情境学习的过程中吸收最基本的知识,进入社团和竞技俱乐部后,在“师傅”的协调和指引下,学生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教师搭建好的平台,学生自主策划、宣传、组织、社团活动等,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4)情境学习的创设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自由开放的课程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性格的培养是常规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所不及的。“情境学习”与“三元一体”的大学课程模式的建立,关注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群体交往,扩大了体育教育的功能,又促进全方面的体育能力。首先,丰富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加深了对体育新的感受和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斗志和愿望;其次是培养了学生体育的素养,学生经过新课程模式的学习和活动后,能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去学习,掌握更加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功能,进一步加深了对运动的体验和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育,从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再次,使体育功效达到最大化,单一的体育课程模式会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而社团和俱乐部的加入能让学生建立互动的学习模式,学会自主管理、自主策划、相互间展示,强化了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心理品质,达到体育育人的目标。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众体育也在不断的完善,人们的思想和认识观达到了新的高度,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最终会与体育社团和俱乐部一体化,这样学生的运动水平和管理能力就要不断的提高。“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三元一体”的教学课程模式中是指同一个群体里完成的“合法性”,主体是大学体育中所有上体育课的学生,在主动的参与授课、社团、俱乐部的过程中,学生是积极的、认可的,最终达到实践共同体。由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对“三元一体”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模式仅限于理论上的构建,在体育教学、体育社团、体育竞技俱乐部的组织与管理中,指导教师的授课手段与方法等,最终还需要通过多次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符合高等教育特征体系的体育需要,更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大学体育课程发展模式,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需要,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王峰 单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大学体育英语研究十年现状分析

一、大学体育英语的概念及发展现状概述

1.大学体育英语的概念。体育英语的定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定义即专业的社会体育学生学习的必修英语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是有关体育科学以及体育项目的英文释义,学生通过学习专业体育英语提高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名词的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而广义的英语体育为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涉及有关体育运动的各项活动中,包括专业的体育赛事的采访与报道、赛事现场口译、笔译等,应用范围广阔,要求的英语能力强,学习难度大,要求学习人员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和超强的英语运用能力。在专门用途英语中,有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两种,根据体育英语的定义来看,狭义的体育英语偏向于学术英语,主要是用于学习研讨;而广义的体育英语更加符合职业英语的特点。2.我国大学体育专业英语教学发展的整体趋势。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发现:在2007-2017年间,国内大学体育英语教学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数据上升幅度较大,具体如表1所示:上表的数据变化和后进十年体育英语教学的发展速度是同步的,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英语也逐渐受到社会和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同时各大高校针对体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为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我们针对32种CSSCI期刊进行了继续检索,同时也发现了类似上面的结果和特点。不过CSSCI期刊中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文献只有进100篇,这也说明高端体育英语的学术论文还是较少,体育英语教学研究有关于选题价值、学术性、研究性等方面还存在发展空间。

二、促进我国大学体育英语教学的途径

1.接受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技术逐渐融入到现代教学活动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课堂内容,改变了传统的枯燥的授课形式,是教学改革的重大进步。利用信息化教学进行体育英语教学,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用立体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图像、音频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相比于原来的板书和课本,多媒体教学可以为学生呈现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提前备好教学课件就能直观的为学生呈现图文并茂的学习资源,把原本枯燥的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立体形象,利用电影、录像等让学生直观的感受体育英语的魅力,锻炼学生的英语听力、纠正口语错误。2.选择分层次的教学方法。体育英语对于多数文化课功底较弱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层次,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利用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学习本课程。传统的“大讲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消磨学生的学习热情,英语水平不错的学生会觉得课程简单无趣,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节奏、学习信心被打击,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共同进步,采取分层次教学之前首先要进行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划分小班;成绩相近的学生化为一个小班,教师根据学生的强弱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老师的教学进程,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热情不被磨灭。3.提升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高校教学模式中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少,除了课堂上的正常教学,很多师生之间并没有沟通,这就容易造成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教学反馈,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体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想要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就要从这一现象入手。教师要有责任感,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注意学生的课堂反映,定期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学习体育英语的情况,真正关心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对于学习差的学生不要歧视和放弃,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根据个人特点提出指导意见,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心里,用真实的感情关心学生,用批评、鼓励等形式增进师生情感,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英语。

三、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当前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正处于刚刚受到重视的阶段,具体的应对措施还未真正付诸实施,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需要英语教学工作者采取有效的教学对策,也需要大学生自己提高认知度,在体育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做一名既有较强的体育技能,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的体育人才。

作者:张晓菲 单位:哈尔滨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秀梅,金兴玉.体育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04):62-66.

第五篇:大学体育管理信息化模式分析

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研究的快速推进,讯息型管理模式在各类产业升级发展中已凸显出其强势的特点,依托采集和整合、归纳相关的完整讯息数据,已逐步理顺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更新成了现代化的生活品质,而且在其中充当着关键性的支撑型角色。大学校园作为塑造高端体育专业人才的大本营和根据地,其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关联着体育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塑造成果。因此,达到大学校园中体育教育的讯息型管理运作成效,是更新大学校园体育教育管理总体品质的新举措。

1大学校园体育教育管理工作中的缺陷之处

1.1体育教育信息化管理模式陈旧。现阶段,依然有一些大学还是沿袭着过去陈旧的依靠人工、手操纵方法进行保管维护体育教育历史文献及体育科目教学讯息方面的相关材料。由于其所需要保管的材料数量巨大,必须占用大批人、财、物的成本,管控品质很欠缺。而且在此基础上,其中大部分档案材料仍以纸式载体记录,非常容易受到破损,由此给体育教育的技术资料保管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其亦为大学体育教育中技术资料旧式的讯息化管理过程中成果不佳的重点致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对体育老师的原始档案讯息资料、工作规划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等不可实施严密的监督和管理,进而发生教学节奏慢或是对教学工作责任心差等现象。1.2体育教学科目内容不丰富。现实在一些大学内部尽管对体育教育讯息型管理模式的功效性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在具体的体育教学环节中,其重点教学课程的内容仍然是以过去陈旧型体育课程知识的讲述演示及动作要领分析为主导过程,对同学们的切身感受很不关注,由此不但造成了同学们在学习课程的内容选取、课程知识要求及配置等内容上欠缺机敏性,并且造成不可极佳地更新和优化课程学习内容和过程,亦不可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1.3学生们讯息型学习成绩管理成效不佳。各类相异的学生对其所学课程知识的选取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而且随着教学班内学生容量的持续增大,导致大学中的体育科目老师在汇总学生训练成绩单时业务量极大。这么大的教学业务量须依托手工操作去统计,不但极易造成差错,更不容易圆满实现工作计划,进而不便于老师对学生们后期学习成绩的频繁查阅。

2大学校园中体育教育讯息化管控探究的内容革新

2.1大学校园中体育教育讯息化革新中的管控手段讯息化转型。欲达到大学校园中体育教育管理的讯息化转型,即需首先达到其中的管理手段讯息化转型。第一,需对网络型媒介及纸式资料载体实施整理、归纳,把现时的体育教育研究过程和文本内容进行数字化,且把此类参数实现资源通用,从而有助于随时调取及检索体育教学相关讯息;对于师资力量及训练工具讯息展开统计过程,构建完备的师资力量参数储库;经过统计汇总之后恰当预测且设置各类专业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同学们能够依托在网络平台上查阅到相关课程讯息,涵盖训练场地和执教老师等。为了达到便于以后参考查阅的目的,需对大学教育中体育科目重点设置的内容及支付成本等展开汇总过程。2.2大学体育科研的管理信息化。大学体育科研活动主要有科研工作的填报、科研信息的统计以及科研工作量的确认等。对科研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采集大学体育教学人员的科研情况,并进行科研统计,这样不仅能提高大学体育科研的质量,并且能够提高科研效率。2.3大学体育成绩的管理信息化。运用现代软件系统管理学生体育成绩,能使成绩的管理实现查询的便捷性和统计的科学性。对管理人员来说,要按照系统的要求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情况准确录入,并且可以对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内容及成绩等进行统一的管理,以缩减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3结束语

大学体育在创新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及易于操作化。在管理制度上,要更具人性化。大学体育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进行各种设计工作。为保证体育管理高效化,减少大学体育管理工作的投入,使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运转满足其工作需求,就要实现管理的全面信息化。

作者:向春卉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邱旭东,刘文浩,梁效平,等.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05).

[2]崔蕾,孙晴婉,季永琪.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1(36).

[3]朱昆.体育院校教学管理部门服务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第六篇: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论文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现阶段我们要遵循的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现如今我国大学体育田径课程教学过于注重田径运动的竞技性和技术性,忽视了田径运动是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一基础的目标,也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和个体性差异的存在。在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在大学体育田径课程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合理的教学方法,各高校应该积极的学习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以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素质型人才。

1深入探究“分层教学法”的涵义

现阶段对“分层教学”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1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组织形式指的是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承认其差异存在的客观性,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指导,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争取实现各类学生的平衡发展。1.2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为出发点,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相结合,充分实现教育利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差异,并将其视为学生可供开发的潜在发展能力,尽力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对教学模式不同的要求,同时,也能促进全体学生向更全面的方向发展。1.3将“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按确定的标准将学生合理的分为若干个层次。这个标准一般指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量、接受新知的能力、智力水平的高低以及不同学生对学习资源不同的需求。对于分成的若干个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目标,采用阶梯式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

2“分层教学法”运用到大学体育田径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原则

2.1“分层教学法”在田径运动教学中的作用2.1.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分层教学法”主要是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性差异,以不同的教学标准来约束不同类型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打造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1.2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运用“分层教学法”,需要根据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对每一位学生深入了解,从智力、知识储备、接受能力等各个方面全面认识学生,合理划分层次。这也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紧密衔接的教学流程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2.1.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分层教学法”可以使不同学生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也能接受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新知识,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2.2运用“分层教学法”开展田径运用教学的原则2.2.1全体性原则“分层教学法”着眼于不同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将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状况相近的学生划分为一个层次,给予不同标准的教学指导,其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2.2.2相互协调原则“分层教学”过程当中,是要根据不同的标准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实施教学,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条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开展不断地发生变化,比如,智力得到提高,接受知识的能力提高,又或者成反方向下降。教师必须适时的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并对教学内容等作出合理的调整,保证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相互协调,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2.2.3激励原则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因为是根据学生自身不同的基础水平进行划分,势必会存在基础较差的学生处在同一个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这类学生产生心理上的落差,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师要对这类学生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帮助,引导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习的兴趣,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3.1教学对象的分层教育行为产生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因此,实施“分层教学”首先是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分层的标准有很多,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设定不同的标准。以大学体育田径运动教学为例,教学对象的分层标准可以设定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的体育技能。在大学体育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开展体育能力测试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做初步的了解,比如50米短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但不能仅以此体能测试的成绩作为最终分层的标准,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接受能力都会随教学行为的产生而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做了初步的了解后,可进行一定时间内的体育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分层具有合理性,才能发挥“分层教学”最显著的优势。3.2教学目标的分层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大学体育田径运动教学的风向标,也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可以将教学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高等、中等和低等。高等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锻炼实现身体素质的标准化提高,同时,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体育技能。这一目标主要针对身体素质较高,接受体育技能学习的能力较高的学生;中等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锻炼实现身体素质的标准化提高并具备基本的体育技能,这类学生相对来说接受体育技能学习的能力较弱;低等层次要求学生身体素质达到标准化的要求就可以了,这主要是针对身体素质过差的学生。3.3教学内容的分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自身客观存在的个体性差异。比如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设置一些较为简单的田径项目,如50米短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目的是逐渐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对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设置较高难度的内容,比如引体向上、2000米限时跑等。

4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高校必须重视这一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遵循“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教育思想,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努力成为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作者:朱宇光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沙菲.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大学体育田径课教学的探讨[J].高教学刊,2015,(24):98-99.

[2]王京国.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08):128-129.

[3]王乐,金龙泉,刘莹.分层教学法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22):128-130.

第七篇:大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分析

1.大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教学开始出现一面倒的情况,过多的注重实践教学已经成为当代体育教学发展的瓶颈。大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两者的相互促进可以充分发展体育精神与人文情怀,而且体育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从目前的体育教学形式分析,当代体育教学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从一名学生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大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进行融合可以创建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体育的意义在于通过肢体的运动增强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添加必要的健康知识是发展学生的重要基石;不仅如此,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理论知识是帮助学生学习体育技巧和体育心得的重要因素,如在联系篮球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老师在口头上的引导,初学者很难掌握投篮的技巧。大学体育不同于初中体育,在学习体育项目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化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体育精神。

2.大学体育与健康课堂融合存在的问题

2.1课堂教学严格,教学兴趣不足。通过观察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方面期望较高,整体教学模式都显得十分严格,如在田径课堂上,体育项目主要是跑步和跳高,这两项运动对身体素质要求极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好成绩就要不断地练习,这样一来学生每节课上都要重复练习相同的动作,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倦感,导致部分学生开始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很少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是简单的将整体动作向学生演示一遍。体育的真正精神是“健康向上”,这种盲目的教学只会导致更多地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理论教学,而在实践中出现不必要的创伤。不仅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几乎很少有体育教师会太过强调健康体育的重要性,在他们看来在初中阶段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保护自己的措施,所以这种“不健康”的体育教学慢慢地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大学体育教学越来越茫然。2.2教学设备落后,学习模式陈旧。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素质培养的各种活动。采取了各种走、跑、跳、投以及舞蹈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这些活动就是人们通常称作的身体练习过程。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自产生以来就随着时代扮演着不同角色,从强身健体到心理培养,体育对当代大学生发展、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多数院校的体育教学并不完善,很多院校在发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受学校经费的影响,缺乏必要的体育基础设施和健身器材,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导致学生对体育教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因素,如我生活的学校在体育器材方面就没有充足的准备,导致很多学生不能选取自己喜爱的运动。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体育成绩,而在实际教学中又不能很好地进行课程设计与总结,导致部分学生因压力过大失去学习兴趣。

3.强化大学体育与健康课堂融合的策略

体育从某个角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如在国际运动会上,大多数富强的国家排名往往名列前茅,因此体育是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公开实力,这种实力与经济、军事不同,它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和勇气。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体育不仅影响着身体素质同时对未来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如在工作中,强健的身体对长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大学期间要切实强化体育健康课程与大学体育的有效结合,首先应建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传统的体育教学太过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健康意义,因此在新的教学体系下,教师要认清学生的主体作用,适当放低预期标准,发挥健康教育课堂的作用,此外,学校要更加注重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定时发放资金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体育教学场所、器材等。

大学体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强化大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学校要不断实践、改善和发展大学体育,强调大学体育和其他课程一样,让大学体育成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作者:樊晓佳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小雄.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课堂教学管理性策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6130-131.

[2]熊怡妮.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OL].当代体育科技,2015(33).

第八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一、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概况分析

(一)基础型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基础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根据高校学生的运动能力来进行体育基础课程以及体育专项选修课程的教学。其基础性较强,比较注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身体素质的提升,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能够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但是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进行分班时要详细根据学生爱好以及能力情况来进行综合考量,难度较大。(二)综合化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综合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所以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大多是采取体育锻炼的形式来开展教学,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并且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达到强健学生体魄的目的。其缺点在于,进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足够的体育场地以及大量的体育器材,同时也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三)兴趣型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兴趣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其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程教学来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的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兴趣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设备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会加大学生的经济负担,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学校运用这种课程教学模式。(四)循序渐进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循序渐进的体育教学模式,其教学的重点是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打好学生的体育基础,并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此基础上,学校再进行更加深入和专业的体育教学,做到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保证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教学。但是在该种体育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各项体育能力的发展较为均衡,很难让学生,特别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拥有某一项体育特长,这在某一方面也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五)分层次型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分层次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学生各方面不同体育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在实际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素质、体能特长以及个性发展等多方面的表现,结合实际出发,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体育选择项目和发展空间。依据学生不同的情况来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同时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成果。但是,该种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管理工作上的不足,对实际的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的有效措施

(一)摒弃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观念而转向学生为主体。在大学体育的课程教学当中,要想有效实现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首先要做的就是应当摈弃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观念而转向学生为主体,也就是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具体来讲,在实际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来开展相关的课程教学,同时也要将课程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此外,教师还要留给学生更多学习与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能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保证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有效实施,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二)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是保证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与运作有效实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首先,教师应当强调体育锻炼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其次,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尽可能多的进行体育锻炼,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定期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再次,教师应当尽可能多的向学生提供多种体育锻炼器材以及锻炼场地,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最后,学校也要加强对体育文化的建设,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参与到实际的体育锻炼当中,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结语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体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就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来看,并没有科学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来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就应当对当前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体概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整合与运作措施,从而有效推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王玉 单位:南昌理工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杰政.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省思与优化整合[J].四川体育科学,2016,35(3):108-111.

[2]李玉玲.普通高校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优化整合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20(7):46-47.

[3]王大力,赵艳.浅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整合分析[J].学校体育学,2013,3(09):59,61.

第九篇: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技巧研究

大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课程的安排是密不可分的,体育舞蹈课程在进行时,老师以身示范为学生讲解多个动作组合,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充分的了解课堂上的教学内容。

一、分解技术练习与完整技术练习相融合

如今大学体育舞蹈课程是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以及沉淀所形成的,发展至今,体育舞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这对于没有舞蹈基础以及四肢不协调的大学生来说,学习这一课程是具有较高的难度的,所以,老师应当按照学生的自身情况在课堂上实现动作的分步讲解,讲课时应当注重讲课的顺序,训练强度也不应当太大。例如,一位老师在为学生们讲解恰恰舞步时,由于这一前进舞步包括了身体的姿态、动作节奏等几个学习要点,这一教师就将学习的重点分为几个主要步骤进行讲解,随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练习,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们接受舞步的学习要点,逐渐的掌握分解动作,随着时间的增加,分解动作的累加学习,经过老师的不断努力,学生们逐渐能够掌握一套完整的技术,即使是这样,老师也没有放弃学生们分解技术的练习。这位老师这样的教学方法,把分解技术与完整技术融合到一起使学生们每一个动作都掌握的非常标准,整体动作也完成的更加流畅。

二、慢速练习与快速练习相融合

体育舞蹈项目中伦巴以及华尔兹的动作和音乐相较于恰恰舞、桑巴舞等舞蹈来说都较为缓慢,无论音乐以及动作速度是否缓慢,在进行教学时都应当从慢速练习开始,因为慢速练习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在进行动作表现时能够变得更加完整,由于在进行学习的最初动作都较为缓慢,学生们在进行动作技术定型时也较为准确。随着技术的不断熟悉,再慢慢地增加舞步的速度,在学生们能够以正常音乐速度进行舞蹈时,还应当不定期的进行慢动作的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技术细节,同时还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固定的快速练习以及慢速练习的时间。

三、在练习时适当的进行搭配练习

在体育舞蹈的学习中,女士往往与男士组成搭档,共同进行舞蹈,在共舞时,男生能够衬托出女生的柔美,女生能够衬托出男生的阳刚,这是双人表演的吸睛之处。男女配合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可应用。在现实的大学体育舞蹈体育课堂上男女比例严重不平衡,一般都是女多男少,这时要想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舞伴是不现实的,因此老师就可以将女生和女生搭配在一起进行练习。这种搭配的练习模式能够很好地调整男女比例不平衡的现象,还能够帮助较为内向的女生更好地进行舞蹈学习。

四、单人练习与双人练习相融合

在学习拉丁舞时,单人练习能够有效的减少学习的难度,老师在教学时也变得较为容易。而双人练习就要求学生扎实掌握舞蹈动作的基础,进行练习时双方还应具备一定的默契程度,难度也有所提升。在实际的高校体育舞蹈课堂中,应当以单人练习为主要教学模式,较为适合这些刚刚接触舞蹈的同学,如果学生们在短期内掌握了一些基础动作,就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们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教学也就变得更加的顺利。经过一段时间,再开展双人练习,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加愿意去学习新的动作,从而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

五、结束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大学体育舞蹈课程已经成为培养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课程,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指路灯。学生身体素质成长的好与坏和课程的练习是密不可分的,上文讲述到的不同的练习模式,各有各的特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整体进程、目标进行灵活的选取,合理的结合,以达到教学效益综合提升的根本目的。

作者:张人文 单位:攀枝花学院

参考文献:

[1]赵丹云,郭航.单人拉丁与双人拉丁在高校拉丁舞选修课中的教学效果分析[J].青春岁月.2013(17)

[2]林子,李沛立.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实践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4(06)

[3]黄亚军,白宏炎.拉丁舞伦巴基本动作五要素训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06)

第十篇: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研究

一、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中的人文关怀内涵

一般来说,人文关怀对大学体育教育的影响有四个部分:个体关怀、团队关怀、情操关怀、价值关怀。首先,基于人文关怀的体育教育不仅强调学生的身体状态和运动情况,更应该通过日常的身体运动给学生的精神以一定的启发,简单来说,在培养学生健强体魄的同时,传递出团队、坚持、忍耐等一些概念,其中团队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以人为本”要求尊重个性,所以体育教育要允许学生的特殊情况,对学生的强项和优势加以引导,而对其弱势则要注重巩固,避免出现平均教育的现象。体育教育具有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的特点,所以由它构成的学习环境就像一个微型社会,基于人文关怀的文化体系强调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并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为以后的生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中的人文关怀体现

(一)观念转换。这里的观念转换主要针对的是教师和学校的观念。以往的高校普遍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因为文化成绩是高一级学校录取的依据,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的体育成绩。而现在的大学虽然减轻了对体育教育的忽视,因为体育成绩也以分数形式算入总成绩中,但又出现了一种新的问题,即一味重视实践,有关的体育知识学生却不是很了解。体育运动具有科学性,体育时间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所以教师应转换观念,适当给学生灌输一些技巧知识等。此外,教师还容易走进另外一个误区,“体育”由“体”和“育”构成,然而很多教师只注意“体”即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却忘记了体育教育育人的功能。事实上,体育不仅能使学生强身健体,也能在为人处世上给他们一定启发,而这种启发则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要把这种偏离正确轨道的观念转换过来,并且重新确立大学体育教育的目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层面上的关怀。(二)价值观引导。大学体育形式多样,运动会的举办则会帮助学生的精神发展。在进行个人竞技类比赛项目时,学生的竞争意识无疑被强化,竞争意识会让学生更加珍惜眼前的机会,加强自身努力。而当学生参加团体类比赛项目例如篮球赛的时候,学生的团队意识更容易被激发唤醒。再次,没有一样体育成就不是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的,体育目标也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突然达成,所以这中间的辛苦和奋斗只有学生自己最能体会,由此,体育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坚持不懈的品质。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关怀也体现在团队意识的培养上,事实上,这种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在学生步入职场后会产生很大作用。团队意识的唤醒首先就有利于成员找到团队归属感,归属感会让每一个成员更快融入团体,并且能让每个成员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在道路上互相鼓励打气,互相帮助。同时教师在这样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规范和人文关怀,使团体与团体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局面,带动风气走向,促使整个团体共同进步,也能进一步激发团队成员的激情。在一场场比赛之后,成员们逐渐培养起责任感,对于这个团体的责任感和荣辱观,能够勇于承担后果。(三)物质保障。体育教育的正常实施离不开基础设施,所以在物质上的保障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同时,学校内的体育设施本就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一种体现,它彰显着这个学校对文化的一种态度,这些设施以被人敬仰的姿态,作为一种载体,承载着学校的文化,良好的体育设施同样能成为学校美丽独特的一景,更能成为学校的“名片”,和学校画上等号,最终成为学校的标志或者一种标签。完善的体育设施也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鼓励,各种体育项目要求必备一些不同的基础道具和设施,也需要各自的学习场地。例如大学操场的划分就能体现出这种多样化的需求,大部分大学具有多个操场,并且在同一个操场进行场地划分,这能保证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堂不受干扰。其次,学生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完美表现和优异成果都是无数科学训练的结果,而这无数科学训练的背后也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持。首先,科学运动的知识是一种基础,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其次,运动过程中需要的器材设施也是物质保障的一部分,最后良好的师资力量也是至关重要的,优秀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达到目标。(四)组织制度。体育教育不同于普通的课堂教育,它有特殊的组织要求和实施措施,不仅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遵守相对的纪律,更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要遵守组织制度和纪律,小到平时的集合训练大到比赛的公平竞争,这都是体育教育文化体系中的制度约束体现。在学校的长期发展中,体育自有它的组织文化沉淀,人文关怀则要求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组织文化的熏陶,对组织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自觉遵守传递组织文化,最终达到组织目标。

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文化体育教育文化体系的进一步探索和发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关怀,还可以发挥出体育教育感染力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从大学生身体和精神的发展出发,不断健全体育教育文化体系,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化环境,探究人文关怀下的大学体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小平 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校体育教育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路径[J].徐浩健.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体育文化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J].彭润民.青春岁月.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