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研究
时间:2022-08-18 10:31:51
导语: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大学体育教育内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化。所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关系的生态化,是指高校保持自身的价值观和遵循大学的内在规律,在同一时间内各元素相互平衡的同时,让系统内部和外部保持平衡,面向社会、世界,对外开放,实现一体化。高校所处的环境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和环境,它的发展不仅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以及推广。因此,高校必须处理好和系统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社会的需要和人才的培养、高校和企业、学校和社会、学校之间的许多关系,定位要准确,并寻求更大的发展。
2.大学体育教育目标和途径的生态化。高校培养人才的生态化,要求人才培养的定位不仅要满足学校的发展,还需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本身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和“体外性”进行调整达到平衡。当前,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不仅强调体质的改善,也注重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体质的改善”反映了培养目标的适应环境,反映了社会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不仅是一种社会需求,也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充分地反映了自我主体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生态竞争的概念充分的发挥,“自然本体”提高素质和能力,在具有一定的价值之后再对“身外自然”的必然要求进行改造。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观念是否被大学体育教育者所接受,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运用整体的观念,这对于平衡和协调高校大学体育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不平衡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不管怎样都会影响到大学体育的教育能效,让大学教育功能系统的发挥受到影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使用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整体,也要重视局部要素。问题不在于寻求一域,更在于要谋全局,强调的就是全局对局部的决定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局部对全局的影响作用,在某些条件下,对整体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局部要素。所以,学校必须在政策、措施、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等各领域、各个部门、各个方面保持平衡,以便于工作有效地开展。
2.系统性原则。由多个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高校体育教育系统,该系统中的各个元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以便于一定功能的实现。这里有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同时还有宏观和微观的因素,它们之间进行相互作用并影响着彼此。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功能,但是必须是在实现最终整体功能的前提下。我们看问题时要有系统的眼光,对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和联动性要重视起来,同时对于成分或元素之间的协调与衔接要充分的重视,让系统的运行效果进一步的提升。就系统性的原则来讲,应处在高校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之外,把系统内部的发展和变化放在更大的系统中进行掌握,追求系统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和谐,以及保持整个系统的和谐。
3.控制性原则。自我调节和自我调节能力被赋予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当系统的负荷将要达到极限的时候,就会从一个稳定状态移动到另一个稳定状态。对于这个相互转变的规律,大学体育教育生态系统也必须要遵循,不仅要让系统保持稳定,更要实践高校体育教育的规律,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机制对系统的容量进行提高,系统运行发展到一个更高的良好状态,提高高校体育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4.动态性原则。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系统,它是处于动态变化的,对其进行制约的不仅仅有系统本身,同时影响因素还有其他的关系,它是随着时间、地点和人的努力水平进行变化的,也即意味着它是阶段性发展的。为了让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得到保证,让该系统和外界的物质、信息和能量进行交换,保证这个系统的动态变化是朝着预定的目标和方向变化。所以,在进行发展的时候,保证大学体育与社会发展的原则相适应,对高校体育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重视起来,并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在宏观和微观上进行把握,让系统发展的趋势尽在掌握之中,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让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效率得到保证,最终让系统具有动态平衡的性质。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化对于高校体育教育来讲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它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如今的教育体制来讲,要想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要选择其教育系统的生态化。
作者:程江涛 单位:汉口学院
- 上一篇:大学体育教学理念研究
- 下一篇:住建局义务植树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