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共6篇)

时间:2022-06-21 08:46:56

导语: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共6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措施(共6篇)

第一篇: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

1、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对各大学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及大学生健美操课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形体健美的重要,并愿意付出努力学习,但是学生并不能够系统的掌握健美操的理论知识以及技术动作,致使健美操的锻炼效果不能达到预设水平。大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健美操课程时数不能够满足学生增强体质的要求,只依靠课内锻炼不能达到改善体形的目的,因此,体育课教学效应应该得到必要的拓展和延伸,即扩大学生的健美操锻炼到课余时间。目前,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一般采用老师先讲授给学生健美操的分解动作,然后再将连贯动作,这种教学方式对于有健美操基础和协调性比较好的学生来说,学习健美操动作没有问题,但是对于没有练习基础和协调性差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有可能还会挫伤学生学习健美操的积极性。大学对于健美操课程考核评价方面,形式过于绝对,多进行终结性考核评价,忽视了学生平时上课的学习态度、出勤率、进步幅度等因素的重要性,而且只看重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提出,大学体育教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应该顺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出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应突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注重健美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2、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改革措施

2.1、加强学生基本功的培养

健美操要达到美体、健身的目的,必须练好基本功,其是健美操的必须准备。首先是健美操基本步伐的学习,这一步练习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其次是学生对于健美操音乐的熟悉与理解,健美操是跟随音乐伴奏的身体运动,所以,学生要有一定的乐感,了解伴奏音乐的节奏和变化。除此之外,学生对健美操的意识也有一定的要求,其是认知健美操的综合反映,健美操意识是指对健美的感悟,感悟越深,情感表达越深刻,意识也就相应的越强烈。

2.2、改革健美操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健美操教学模式,制定符合大学生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规定的课程时间内,缩短健美操基本部分的教学课时,拓展健美操学习准备部分的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延伸健美操的课外自主学习空间。

2.3、改善健美操教学方法

对健美操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阶段的不同讲授相关的健美操知识。对健美操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健美操项目多样的特点,编创不同的动作组合来丰富健美操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接触时尚、现代的健美操形式,激发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利用接力教学法、诱导教学法、改编教学法、比赛教学法和网络互动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改善传统健美操教学方法。

2.4、优化健美操教学评价体系

对健美操教学评价内容上,进行教学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对健美操教学评价方式上,采取形成性、诊断性与总结性结合的教学考核评价方法。此外,还要加强对男学生健美操学习的全面教育和教学,更新学生观念,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男学生选择健美操课程的机率,促进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的全面健康发展。

3、结语

伴随全民健身热潮的深入,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受到各高校的重视。许多大学的体育教育都减少了体育竞技性项目,增加了健身性、娱乐性强的体育锻炼项目。大学体育教育力求达到贴近学生生理、心里以及健身的需要,高校应该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提高体育健美操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得到健康和满足。从而改变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增强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总而言之,健美操是一项技术环节多、知识面广的运动,其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向前,健美操动作多样化,音乐节奏变化多样,这些特点激发人们对健美操的学习与创新欲望。所以,大学体育健美操教学中,单单教几套健美操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健美操的相关理论,还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培养编创能力,使学生具备自编自演的健美操能力,这样才能够满足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要求,符合当代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需要,使之受益终身。

作者:申静工作单位:海南工商职业学院

第二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1、体育教学改革的得与失

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留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也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我国在教育改革方面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等待着中国学校里的体育教学的是空前的挑战,也是百年难遇的机会,学校里的体育改革是混合现实情况与历史的发展的,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方向?间接的通过学校在体育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优秀成绩,我们也明确的发现了,这里面也有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这一点,作为一个体育工从事人员是必须要承认的,我们必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自我批评,自我思考,自我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我们的未来发展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目标。

2、研对象

大学公体课和专项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和文献资料法。

4、研究的结果

4.1、对体育的功能的思考

自从国家对体育进行改革之后,体育在学校里的教学作用很快发生了扩展,从简单的生物行为方面扩展到社会心理等方面,即从体育健身扩展到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在学者们的不懈挖掘下,发现了以下结论,从理论上看,体育在学校教学方面的作用非常之大,可谓非常之厉害。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身体条件并未因此而改变,学生喜欢玩,不喜欢体育运动,想活动,却不知道如何科学安全的运动,事实就是,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几乎都没有从事体育方面的事业,学校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方面做的很不够,同时在体育爱好方面的培养也是很失败的。据调查,虽然我们进行了体育改革,但是并没有取得有效的成果,没有体现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在学校里的生存已经产生了危机。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我们所作出的努力进行反省,从而可以清醒的对体育教学有更深刻的认识。

4.2、反省体育教学目标

增强体质还是通过技能学习来增强学生的体质?这个循环、争议了多年的“怪圈”始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于是出现了更高一层的目标,那就是“育人”的目标,但是目标是要具体可实施的,空喊口令只是为了避免“怪圈”。从另一面来讲“育人”的目标似乎与教育的目标相重,这使我们很难分清体育目标的特性。王策三教授在《教学论稿》一书中明确指出:专设的体育课,其根本职能就是对学生保护身体健康和科学锻炼身体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至于在每周几节有限的课时内对学生身体运动和体质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4.3、体育教学模式的思考

通过对体育课程诸要素的确定,系统地陈述所要设计的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标。由于体育课程的设计者们所选择的价值取向不同,对课程三大要素的处理不同,所以他们所设计的课程框架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模式。(1)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下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没有疾病,具有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高水平健康状况。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健康,理解身体练习对健康的作用,运用健康知识进行锻炼,并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习惯。重视运动的体育课教学是训练而不是教育,而现在体育课堂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有教学还要有教育,要求学生懂得每种体育活动的价值、健康与运动的关系、对某种健康因素起作用的体育活动是什么,因此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必须加以改进与完善。(2)运动技能体育课程模式。这种体育课程通过学习、分析、描述运动的基本形式和运动技能,使学生能够应用已掌握的运动学知识,有意识地控制人体运动,获得运动技巧,理解运动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重视运动技能原理及其运动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懂得怎样学,从哪里开始学,能够锻炼到哪S,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学习和锻炼,甚至能够制作运动处方,也是我们体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体育课程模式的多元化,使得体育教师有了多种选择,课程的教学功能与课程的育人功能没能够联系起来,教师课堂教学没能全面把握,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不重视其它体育课程类型的价值,多元的体育课程目标就难以实现。

5.2、建议

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性(即知识、受教育者和社会>,这是对体育课程设计起制约作用的三大要素。在体育课程的设计中,如不全面考虑这〒大要素的关系而偏执一方,那么所设计的体育课程就可能出现三种失去平衡的体育课程,即以知识为中心的“三基”教学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个性的教学课程;以社会为中心的适应和改革社会的教学课程。理想的体育课程设计应将知识、学生和社会这三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保证体育课程的平衡。为此,这就需要课程的设计者考虑到政治、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诸方面的因素,根据客观条件发生的变化,研究、把握课程的发展趋向,合理地安排它们在所设计课程中的位置。

作者:郭文茜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第三篇:大学体育教育模式的改革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体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同学们可以发挥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这样不仅展现了同学们活跃的风采而且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体育的热爱。体育是一方培育技能的天地。同学们自主的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并且去进行专门的学习,这样就无形的提高了同学们在此方面的技能,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体育是一座连接友谊的桥梁。与此同时,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也会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团结的意义。体育是健康向上的昭示。通过体育,学生的体格会更加强健,会显得更加有激情,有魄力。在当今充满竞争与压力的年代里,就有了拼搏的坚实的基底,即使身上有着沉重的负荷,也不会被压倒,依旧会飒爽英姿地去迎接挑战。

二.大学体育教育现存的问题

第一,教师讲课时用语不规范,因为自身对体育掌握的比较扎实所以授课语速很快,天马行空,想到哪里说哪里,授课层次和主次不分明,教学尺度把握的不好。在课堂中,教师的授课语言经常不够精确,甚至欠缺科学依据,只凭经验讲授,而教师自己在授课的过程中是感觉不到这一缺陷的,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体育术语的运用上,教师往往认为对体育用语很专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体育术语都有自己的变化,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而仅仅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讲授,这样给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带来了困扰。有些时候教师对自己所要讲授的课程备课很充分,但是因为语速过快,语调也没有达到课堂授课所要求的抑扬顿挫,让学生抓不住教师授课的重点,缺乏适当的量化处理,而教师准备的授课量又过大,很容易造成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和效率也很低。

第二,不能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放在首要位置去考虑的是如何吃透教材,而对于学生能否接受自己的授课方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缺鲜少考虑,而在课堂上,由于教师本身备课很充分,往往滔滔不绝的侃侃而谈,学生抓不住教师讲课的重点,教师在学生没有理解透彻动作要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进行联系,学生自然会倍感迷茫,而产生厌倦情绪,时间长久容易对体育课产生本能的抵触情绪,让教师的授课难上加难。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照本宣科,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即使安排些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活动,也往往因方法简单和单调而流于形式。体育教师最常使用的就是提问法,以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提问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难度过于专业,所以经常只能是自问自答,不但不能对学生的思路有所开拓,更让学生觉得自己难以掌握,这种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教法当然难以取得实效。

三.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

1.真正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本真正以学生为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管在备课还是授课的过程中都能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的提高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全面考虑到班上学生的体育水平,不要把体育课变成专业体育知识的普及课,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更应该是让学生增强运动意识,了解体育运动。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教师用语规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的纠正学生的动作,并且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去解释体育术语,让学生加强理解。

2.真正理解健康含义。在现在的大学体育的教学中,过于要以让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标进行教学活动,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大学体育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刚强性格和稳定的情绪,让学生有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体育精神,教会学生如何用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从健康的真正含义来看,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保持身体健康,更要求学生精神健康并且培养能够适合社会的良好心理水平。

3.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学体育教学面对是全体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受到遗传、环境等等不同的影响导致每个人的身心发育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大学体育教育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特长,使他们学有所成、学有所好。教师应该明白,大学阶段是学生能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在大学的体育教育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熟练的掌握一到两种体育项目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在不能受到系统的体育教学的时候也能坚持进行体育锻炼。让学生“学会锻炼”并科学地进行锻炼,奠定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

四.结语

总之,要在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观念,以保证体育教学的全面性;优化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注重个性化教学,保证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优化教学材料,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建立激励机制,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教学队伍的培养,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作者:谢剑锋工作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第四篇: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1传统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和弊端

传统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在实际的教学中,在教学内容和方法、考核方法和考核标等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都存在不适应的地方,难以真正提高学生锻炼的整体效果,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恰当的考试达标安排,使大学生厌烦体育课成为了必然,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已经对新时代的教育产生了严重的不适应。传统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素质的教育要求。体育教育不仅是要让学生通过锻炼具有强健的体魄,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使他们掌握学习体育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并且通过学习和锻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从而正确地审美。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是适应应试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一种固定模式。一味片面地强化身体的锻炼,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如果不打破这种固有的思维和模式,长期下去对学生是极其有害的,他们的思维和想象力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因而必将对体育课失去兴趣,也就无法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目的。

2大学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2.1全面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

坚决摒弃以竞技体育项目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传统教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全面确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准确区分大学体育课与竞技体育运动训练课的区别。竞技体育以创造优异成绩为训练目标,运动员为此将会付出很多的伤痛;而大学体育课的教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两者的定位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但它们之间也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彼此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影响和联系。我们完全可以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吸收融合竞技运动项目中科学合理的部分。大学体育是高校必须开设的一门课程,开好上好体育课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学校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最重要的体现。因此,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把体育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中,并切实组织实施。

2.2把握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向

大学体育教学应坚持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方向。纵观近年的大学体育教学,以培养学生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主的“三基型”体育课,过于偏重于竞技体育的学习和训练,已被事实证明不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目前的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接受了较为系统的体育基本教育,升入大学后,他们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渐趋成熟,科学知识和体育知识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体育技能,体育欣赏水平、自我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坚持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必须成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主导,从而给大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宽广的自由选择的空间。另外,在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难以保证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改革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方向。

2.3创新有利于增强大学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教学模式

要加强对突出学生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动性的体育教学模式一个概念比较广泛、丰富多样的一类教学模式。这类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强调学生自主性和自发性的发挥,提倡把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学习机会留给学生,使教学由死板变为生动活泼,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而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激发学生主动性的途径和方法,因此“主动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共有的特征都是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其中: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准备活动前概括教学内容;可以在学习方法和进度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自主的评价学习过程和效果,等等。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这些环节也可以根据学生和教学条件的实际,可长可短、灵活多样。

2.4构建有利于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的科学评价体系

大学体育教学评价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对多年来单一不变的评定动作技术和进行体育成绩达标等评价方式进行改革,而要侧重于每个学生原有的体育技能和水平及身体素质不同,既注重“结果”的考核,又要注重“过程”的考核,而且考核方法应坚持客观公正。总之概括起来说,构建科学的大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摒弃以“运动技能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思想,坚持健康第一、身心发展第一、兴趣和培养运动习惯统一的体育教育方向。

2.5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组织形式,以分组轮换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训练,这种组织形式虽然整齐有序,便于教师组织管理教学,但在组织形式、规范和要求上,无处不显示出高度的一致、集中和服从,严重限制了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大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使学生对这种形式化、统一化的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要改革大学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要通过体育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应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能力为方向,全面提高他们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素质。

作者:金怡工作单位:上海金融学院

第五篇:大学阳光体育课程改革发展

1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特点及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国家提倡的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有效措施是相互照应的。青少年作为民族发展的未来,必须从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中来吸引广大学生走进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去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并从积极、健康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中,将健康和运动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为此,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大学校园一种群众性的活动,旨在从强身健体的运动中来积极培育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能够从体育运动中来锻炼身体,确保拥有健康的体魄。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参与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体育教育部门以推行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将阳光体育运动融入到现代体育健身锻炼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大学生强身健体的运动目标。

2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现状和问题

2.1传统体育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从当前大学体育教学实际来看,很多院校都设置有统一的体育教育课程,在这些体育课堂中,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的运动方式相对较少,而必须接受统一授课所带来的抑制学生兴趣爱好而被动接受健身锻炼的方式。传统的统一授课模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将课堂教学的中心放在了教师的选择上,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从传统体育教学效率来看,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以掌握相关运动技能为标准,使得学生在机械的运动评价模式下,难以形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2.2传统高校体育教学理念陈旧,重理论而轻实践

在传统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体育运动教学上多重视理论学习而轻视学生的实践应用,更没有将体育运动观念和兴趣放在体育教学的重要地位,尽管许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对体育课堂的学习热情却不够,不切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难以从根本上激起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爱好和兴趣。

2.3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比较落后,体育锻炼效果不明显

对于当前体育教师来说,由于传统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限制,在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考核时,其阶段性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指标不足以满足学生身体素质锻炼的实际需要,即使在期末考试成绩上获得了优秀的分数,但其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以及自身的体育素质还是比较落后,不仅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更不利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正确态度的养成。

2.4传统体育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传统的体育课程设置上,由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目标与评价相脱节,从学生对体育创造力和体育实践上,缺乏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更难以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

3从阳光体育运动中来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途径和方法

3.1注重体育锻炼宣传,强化学生体育运动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实践的前提,只有从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的培养上来促进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因此,积极的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从体育技能训练中不仅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更能够从体育锻炼中找到健身强体的乐趣。竞技体育并非体育锻炼的唯一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感受到锻炼身体的好处,为此,加强对体育健身锻炼的宣传力度,从校园广播、网站、论坛、校报等媒介来提倡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从而为学生营造健康体育、快乐体验、终身体育的良好环境。

3.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训练的培养

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要结合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来进行调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特点和差异,因此,从课程分项上应该加强对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有机结合,既能够从整体上通过积极的体育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基本体育技能的训练和学习,又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的选择符合自身运动特点的运动内容和方式,如选择灵活的上课时间,选择自己满意的任课教师等,从而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最大化的放开,学生自己能够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中来学习,既能够满足自身的学习需要,又符合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因此,开展体育运动创新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3.3改进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大学体育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从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上提供了更多有益的探索。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启发式的教学、开放式的教学、激励式的教学等,都能够让学生成为体育运动的主动者,进而结合学生的体育运动实际来展开体育活动,并从体育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

3.4构建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完善体育运动评价标准

高校体育教学是建立在体育运动教学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的,而对于学生的体育素养评价内容,则需要引入科学的过程评价和定性评价,既要结合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实际进步程度来进行过程化量化考核,又要通过相应的体育成绩来进行对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因此,从学生体育课程总成绩中来看,学生体育运动成绩分值的设定和评判都是有院系体育部门负责,每个院系部门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与阳光体育运动相关的评分细则,从而将学生的体育素能进行全面的打分,其成绩再由各院系部门送交给体育课程教师的手中。任课教师结合学生的体育运动情况和平时上课表现,来进行学生体育成绩的有效打分,使得学生的体育成绩既符合客观实际,又能够引导学生如何从自身的体育素质上来强化锻炼,以实现自身体育成绩的提高。

3.5借助于多种运动措施来引导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行,还需要学校通过从物质和设施建设上来营造阳光运动的环境,比如对相应健身器材和设备的购置,让学生能够从阳光体育运动中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另外,学校要加大体育安全锻炼知识宣传,让学生能够在安全、适度、有效的体育锻炼中收获健康的体魄。

4结语

总之,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新尝试和新要求,必须要从改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和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出发,从体育运动内容、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综合评价中来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从而营造积极向上、安全有效的大学体育运动潮流。

作者:高杨黄涛工作单位:遵义医学院

第六篇: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随着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体育教学也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而且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比如终身体育的提出,全民建设思想的提出,尤其是素质教育的提出给学校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好的影响,使得体育工作者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工作,并且在教学上作出了很多有意义的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这些都是应该值得肯定的,都是很好的开始。但是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还是不能够尽如人意,影响着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和创新,并不利于人才素质的有力提高,比如,教学内容针对性不是很强,还是沿用一些传统的内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所学到的知识都相差无几,男生女生学习的内容也没有分别,教学的方法也很单一,对于体育成绩的评定没有科学的依据,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思想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以及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方面,都还缺乏很好的方法和措施。高校体育在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上,还只是存在于口头和形式上,没有在实际中形成,而且体育理论知识的培养相对还是比较少,不能使学生很好的认识体育,转变学生的思想,尤其是缺少健康教育以及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大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现代的教学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都是以知识和技能技巧来作为传授的重点,教学模式是以教材和课堂教授来作为中心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讲解,从头到尾不停的对学生传授基本的要求和内容,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一直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时间和距离等竞技体育来要求学生,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教师都只认为只要是听话的学生就一定是好学生,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在传统教育思想多年的影响下,很多学生都只是注意到了教师上课的讲解,却并不能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直都是被动的接受着知识,经常都是理论大于实践。现代的体育教学正在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逐渐发展,在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学生一直都是被动的吸收着知识,学生必须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老师的督导下进行学习,教师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以及爱好,所以,这样的教育只是体育老师自己的教育,是教学大纲的复制,并不符合社会的需要。现代化的体育教学理论提出“以人为本”,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个性化的教学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只有在这样的教学前提下,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才能很好的发挥其创造性能力。现代化教学在体育教育上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在这种教育中,教师很好的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并且在学习和考评中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考量,使其在自身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发展,只有这样,不同水平和学习基础的学生才可以在公平合理的条件下共同学习,进而调动所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

2.大学体育教学的内容过于单调,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是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非常的呆板,很难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精神,也使得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教育教学应该在增强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基础上,不断的向“正规化”和“竞技化”发展。体育课一直只是以运动技能来作为主要传授内容,使体育失去了乐趣、竞技、表现和思想,体育课渐渐的变得枯燥乏味,只是一种操练和训练,体育教学在这样的教学影响下逐渐的失去了其本身所特有的魅力,渐渐的失去了地位。在大学体育的课程中,一直都是在重复的学习着田径、体操和三大球等项目,而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健身操、野外活动以及乒乓球等等娱乐项目受到了很多的限制,很难开展和普及。受传统的教学大纲的影响,体育课堂还是以传统的运动和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的教学目的,缺乏对于运动项目的开发和创新,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现代大学体育教学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学生能够自主的选择运动项目的学习,自主的选择上课的时间和上课的教师,想要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必须不断的完善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的设置、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等等运动设施的配备。现代的体育教学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内容,就必须要构建适合现代体育教学的教学理念和体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必须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学生喜爱的健身性好,难度小,娱乐性强的项目,并且应该要集健康娱乐和休闲为一体,从枯燥乏味和单调的传统体育教学中变革出来,实现体育教学的创新,提高教学的质量。

3.大学体育教学的方法陈旧,组织单调,教学手段非常的呆板和僵化。传统的体育教学还只是停留在讲解和示范中,通过重复的练习、游戏和比赛来完成教学要求。对于体育理论课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教材上,体育教学组织只是简单的队列变换和调动,在教学中很少采用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多数的教师都只是注重怎么去教,并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很被动的机械的,对于老师的指令只是无选择的接受。体育教学中学生都只是听老师的讲解和示范,然后自己反复的练习,并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运动的乐趣,学生上课缺乏活力,没有生机,体育教学非常的机械和呆板。体育教学的改革主要就是要改变学生创新思维,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创新思维具有灵活性和求异性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灵活性,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向的灵活、思维过程的灵活和迁移能力的强化上。方向灵活主要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思考,过程的灵活主要体现在全面的灵活分析,而迁移能力强主要是举一反三的发散性思维。

三、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一)不断的强化素质教育的思想,使人们了解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

人的意识决定着行动,大学的体育改革如果没有观念的转变就不可能形成创新的意识,素质教育应该是要面向全体的学生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应变能力提高,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素质教育是培养模式和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变革,自从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素质教育就成为了一项最基本的教育政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就是此后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应该以素质教育作为基础。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大学体育教学必须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抓住身体素质教育的环节,最终成为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有力因素,对素质教育进行全面的推广。“终身体育”理念的提出,符合时代的要求,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一生中不断的连续学习的过程。今后的教育应该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要提供最好的知识和技能,而终身体育就是终身教育的扩展和延伸,是终身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大学体育教学,是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最后阶段和最高层次,它应该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与社会体育进行很好的衔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大学体育教学应该要以终身体育来作为学习目的和重点,这不仅仅是对于政策的落实和贯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体育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重点要求。

(二)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

素质教育的推行,必须应该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发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模式应该从教师向学生转移,从传统的体育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向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转变,从一次性的体育教学向社会终身体育教学转变,从课堂向课外教学转变。在理论基础上,关注学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和锻炼,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确立其主体地位,达到体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在层次上应该要高于中小学的体育教学,这就要求大学体育必须要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和更科学的方法,确定更高的目标来培养更加高素质的人才。大学体育教学应该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应该要多元化,比如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对体育课进行很好的延伸,使课堂和课外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体育课程的设置应该要多类型多层次,体育课的内容应该要多样化的呈现,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同样的学习和锻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的不同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上,应该增加体育内容,比如羽毛球、游泳和健美操等项目。根据不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竞技性的体育和娱乐生活性体育进行更好的融合,使高校体育更好的满足学生锻炼的需要,养成良好的锻炼的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实现体育的终身化和生活化。

(三)对大学体育考试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发挥其科学化的导向作用

传统的大学体育考核追求的是预定的达标分数,以此来衡量学生学习的情况,这是应试教育的表现。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是教学的主要目的和最终评判标准,考核如果不合理就会走入应试教育的老路。所以,课程的考核和评价必须要客观和全面,以此来检验教学水平和促进师生的发展,做到心理和生理素质的相结合。教师和学生评价的相互结合,从而由体育达标向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质量评价转化,使成绩考评逐渐地转移到健身的目标上,用综合评价来反应学生客观的真实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的、合理的、科学主动的去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目前,高校体育改革的中心就是人才的培养,而质量问题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要想发挥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就必须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的,能够很好的适应时展的人才。因此,必须对大学体育教育进行很好的改革,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建立科学的高校体育改革体系,为学生强健体魄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作者:刘莹工作单位:河南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