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育理论研究3篇

时间:2022-05-30 11:28:34

导语:大学体育教育理论研究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体育教育理论研究3篇

第一篇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60位.

1.2研究方法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6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158份,有效率98.75%)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与分析,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合理推理.

2结果与讨论

2.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专业开设选修课的课程情况

2.1.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专业选修课的宗旨

随着全民健身的推广和逐步成熟的市场对体育人才从量和质的多元化需求,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范围远非我国改开放初期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员,还需要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科研人员等方面的人才.而如今除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人才培养已具规模外,其他体育人才的培养尚缺或不成规模,这种状态还难于解决.所以我们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的目的旨在提高和拓宽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多元化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1.2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修课的合理性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选修课课程包括系列选修课中有运动训练方向课程、社会体育方向课程、卫生保健方向课程.任意选修课中有理论类课程如体育法规、体育史等和技能类课程如体育舞蹈、羽毛球、艺术体操.教育学科类的选修课程有体育游戏、体育写作、体育绘图等.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实行学分制,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学生必须修满179个学分方能毕业,其中专业选修课共占27个学分,系列选修课的学分数比例占了有将近1/3的比例.所以选修课程的比例是比较大的.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就是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和技能多能力培养.理论课程的运动训练方向,课程中有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运动选材,这系列的课程是体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系列选修课的社会体育方向课程(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群众体育学、社区体育指导)这系列主要针对现代体育的社会化,人文体育在社会的作用及如何更好让体育事业在社会上不断发展.卫生保健方向课程其注重实用性,它把体育融合于医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运动的重要作用,并把体育融合其他学科发挥更大的优势.综上,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专业系列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是很合理的.同样我院开设的任意选修课(包括体育理论的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科,这些课程中理论学科中例如体育法规,体育市场营销与课程是针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特点,顺应学校与社会发展相接轨而开设的课程.课程内容本身有很强与社会相适应性,而技术学科则内容更加多样化,“网球、艺术体操、散手、拳击”等课程,这些技能性科目的选择性更加广泛,自由度较大,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2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的反馈

认识决定人的行为,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可改变人的行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认识程度,90.3%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专业选修课,因为它的选择科目多样,它的延伸与扩展,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并可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同学们认为选修课的可选择性大,范围宽.并且可以扩展知识,也可以学习新兴的技能.我院选修课课程设置中,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从提高学生的专业自学和创新能力,例如,一些课程采用创新方法,加分的手段来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表1可以看出,以上专业选修课学生对我院选修课的课程开设情况,在课程内容、教学效果方面学生保持的态度是基本满意的,但不难看出33%的同学对课程内容保持态度是不满意的,访谈了解,部分学生对不满意的原因有如下三点:①学生认为专业选修课部分课程设置课时不合理,不利于技能的掌握.例如网球,30个学时;团体操20个学时,课时量少而导致技能掌握不精.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②对场地的器材的不满意,由于缺乏场地和器材因素,而导致上课的不便.③专业项目的局限性.④教师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2.3对我院开设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内容开设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专业选修课技术教学内容方面,实际上在技术教学方面所设的课程,学院设置课程原则是本着开设课程的多样化宽口颈让学生对一样技能的入门以形成一定兴趣后本着自身提高的态度,在课外及业余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能.56.5%的学生认为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技术教学与内容是适中的,40.8%的学生则认为教学内容太少.57.9%的学生认为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理论教学内容是适中的,27.6%的学生则认为教学理论内容太少.表明学生对专业选修课技术课程和理论教学内容有客观的评价,同时也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都希望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理论水平.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专业选修课的技术教学内容应适当增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调查了我院场地使用情况,有71.9%学生认为学院没有提供足够专业场地进行练习和学习,例如网球课上,网球场地只有三块而网球也不像其它运动项目一样可以进行多人的小组练习方法.同样一些技能项目的上课也受到天气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致上课的频率不高,尤其在春夏季节,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在专业内容学习上具有技术类课程和理论类课程.有78.8%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学生普遍注重和提高专项技术,反映出学生对专项技术的重视和偏爱.但对理论内容的学习缺乏兴趣,认为理论内容枯燥,没有技术类学习的直观有趣,新鲜.其实学生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体育理论知识更应有所了解掌握.因为理论知识能充实大脑知识,扩宽知识面,如果能把理论付诸于实践,那么对于体育专业的专业性会有更好的提高;教师在理论内容和传授方法上应更加新颖,那么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来自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2.4学生对理想选修课内容的要求

从表3可看出: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内容在广泛性、前沿性、实用性上都持有各自的态度,广泛性主要针对专业选修课设置的内容的覆盖面,要求学生对体育知识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借鉴国外的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他们在理论方面有开设一些与实际应用相关的课程例如中小学课程设计等.在内容前沿性上,学生们主要针对社会潮流的发展,认为有必要增设一些新兴时尚课程如棒球、垒球等课程让学生对这些课程有所了解,以适应社会主体潮流.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覆盖面广泛性有所要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借鉴国外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例如美国的体育教育理论内容有中小学体育设计、残障人体育,教学策略等科目,他们的科目特点主要是多样广泛,让学生了解多种教学方法等.通常他们除了专业课和规定必修课外,另外通常也设置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其它科学领域的课程供学生选修,以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5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专业选修课与必修课比较

在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有一大部分是专业必修课程,占的学分比例也大,共59分,在调查中了解有54.2%的学生即重视专业必修课也重视专业选修课的内容.认为认真的重视课程内容并认真掌握技术这样才有利于技能掌握并且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部分选修课程对以后的就业也是有益的.从表4看出有30.3%的同学更重视必修课程,原因是必修课程的学习多,课的要求高,一般采用闭卷考核的方式来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而选修课程则多采取考查的方式,所以思想上的重视有所不同.由此可以证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选修课程也是很重视的,能够结合以后的就业前景等认真学习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选择的专业系列选修课,02、03级的同学100%都选卫生保健方向课程(营养学、推拿按摩、医务监督、体疗康复)和教育课程中学生主要选修体育游戏、体育绘图、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写作.学生在选课时主要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卫生保健方向课程主要与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对这系列实用性的课程感兴趣.在教育学课程中学生选课的主要动机是这几门课程与体育教育相联系,很好地掌握这几门课能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便利.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是一专多能的关系,社会需要具有宽厚知识全面技能的人才,须注重理论基础课的学习,但我们的同学在此认知上有一定的狭隘性.据悉世界各大国的体育专业课程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与我院相似,例如,英国的伯明翰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课程设置主要特点是:第一学年都是必修课,第2、3学年都被设置的选修课所取代.并强调5大基础课理论课的学习掌握,即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力学和生物化学,这5大类基础课贯穿整个3年学习时间,这一特点与我院的这些理论知识相类似,在大学前三年贯穿理论学习.同时我院的课程设置与日本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的选修课程设置相类似.目的都是致力于培养理论与运动技能兼备的人才.所以在必修课中,我院学生重视必修课的学习也是正确的。

3结论与建议

3.1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专业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反映出我院专业选修课的课时偏少,以至于学生掌握技能不精.另外由于运动场地受限导致学生缺乏自主锻炼和参与实践的机会.笔者认为在学习掌握专业选修课内容时,参与实践机会太少,应该让学生通过实践发挥专业作用和运用能力.

3.2在专业选修课内容上应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内容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开设内容应具有前沿性、使用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3.3应强调专业理论选修课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重视体育基础学科的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4重视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与教师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青年教师才不至于落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可以实行教师挂牌上课,可有利于教师主动参与学习并不断更新知识的认识.

3.5高等教育要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教学、训练和指导健身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并且要加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结合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师范性和学术的统一.

3.6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应加强培养体育教师为目标的同时,也将培养目标扩大为培养体育多方面人才,策划人才等,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作者:陈丽妹工作单位:福建医科大学体育教研部

第二篇

1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为适应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转变,以适应素质教育和终身锻炼对大学体育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在参考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革发展,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情况如下。

1.1加强体育理论师资队伍建设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学生和教师认为影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排在第1位的是教师因素,与有关调查报道一致。为此,首先,成立了大学体育理论组,专门为学生的体育理论课进行教学和改革。随后,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逐步在数量上增加;在质量、结构上做了一定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战略,并确立了保障制度建设,拉开优劣分配差距,调动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改革分配制度,做到分配与教学人数和教学质量挂钩,由“以人数取酬”“以质量取酬”,设立优秀课程建设和体育理论课的赛奖项目等措施。

1.2加强体育理论教材的规范化和适应性

大学体育理论教材的改革是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内容的基础。为了对体育改革进行较深入、具体的研究,小组认真学习5纲要6的精神,通过问卷调查法,辅以访谈法和资料法,在小组成员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发现原有体育理论教材的缺点和不足,针对我院大学生特点,有的放矢地选择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现教学内容包括体育概论、体育与社会、体育保健康复、体育人文、运动常识、体育健身方法、体育时事等。

1.3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学形式是最具有可塑性的,因而也是最难以控制的,受教师特点和能力的限制,随学生当时的兴致而变。

1.4体育理论课时数安排情况

根据教育部2””2年颁发的5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6规定理论课时为1”%,我们考虑到师资力量和学生的需求等,经过再三讨论决定,每学年初、末各上2学时固定理论课,在风雨教学课中机动课时为4学时,如没有风雨或部分在体育场馆的课程应保证两次理论课的教学,累计每学年8学时理论课。我院2年体育理论课课时具体安排见表2。

1.5体育理论的考核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价的最主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如何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日益关注。为了能更加客观地反映学生的体育基础理论水平,对理论试卷的分析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从2”11年6月开始对体育理论课程进行了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尝试。闭卷考试时间45mni,共2”分,考试难度为题库和听课笔记,开卷考试45mni,共1”分,考试难度不能直接查到,需要综合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开闭卷考试的认识以及能否更好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我们在考试过程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2对大学体育理论课改革实践的思考

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己历时1”年,期间的经验和成就令人欣慰,但问题和不足同样值得思考。

2.1学院其他部门对体育课目的定位和指导思想把握不准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标志着对体育的认识和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2.2师资力量仍然是困扰教学改革的一大障碍

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大学体育理论教师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责任重大。对体育理论教师在结合体育实践、三基传授、充分利用教材、科研、借鉴其他学科、创设创新氛围、创新性教学、参与教学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教育、训练、科研和社会活动等特殊能力。在必要时可外聘一些高级教师,以满足师生各自提高的需求。当前有些过多求新求异,大讲的“赛课之风”,成就了一批名师,耽误了一批学生。

2.3教学手段提倡多元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多种多样,CAI作为一种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大学体育理论课堂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完全可以应用到体育理论课课堂以及课余学习中,同时充分利用校园的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手段进行宣传教育,还能弥补理论课教学时数的不足。

2.4大学生的考试不能不重视

闭卷和开卷考试的结合是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在学校推广,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活学活用。

3.结论与建议

3.1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大学体育理论课教学是当前体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体育教学应重视理论课教学,不断改进和创新理论课教学方法。5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6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3.2教学内容和教材的选择要从实际出发,讲究科学性,突出实效性教学方法要根据学校、教师和学生采用适宜的手段,不应拘泥于传统理论课单一的教学形式,尽可能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多元化进行。

3.3推行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加大对试卷质量的监督检查体育理论课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能轻视,需要课程研究者、课程实施者和课程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体育理论课程的开设不仅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还需要有一系列比如人才培养方案、教材、教学大纲、考试标准等完整的运作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满足学生促进体质健康的需求,更好地为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夯实理论基础。

作者:白彩琴宋杰工作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第三篇

1.引言

1.1体育中蕴含德育:通过运动技能的训练,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强身健体,磨炼意志,最终达到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效果。

1.2德育促进体育:体育和德育相互促进发展。体育锻炼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例如一场足球赛,场下学生为本队的运动员呐喊,运动员也会发挥自身最大潜能赢得比赛。

2.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2.1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余年的历史,它是在不断继承与扬弃的辩证运动中结出的果实。早在秦汉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科学就达到了黄金时代,奠定了基础,例如:医学、天文学、哲学、体育、舞蹈、杂技、戏曲等都达到了很高的发展水平,所以我国的体育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而日益壮大成为今天的世界体育强国,因此,学生要热爱党、热爱国家,增强民族自豪感。

2.2学习目的性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把学习提高到对社会的责任感的高度,少年强则国强。

2.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例如《易经》中宝贵的哲学思想,在事物繁杂的变化过程中找出简易可行的法则,使万物滋生,百业兴旺,如果把这种思想迁移到现代体育理论中,则可实现体育锻炼由易到难,由量变到质变;再把《内经》中的生命体质学说、经络、脉象等与现代运动生理知识相结合,可提高体育的科学性。

2.4组织纪律性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和体育游戏、体育比赛的各项规则。

2.5集体主义教育。热爱集体,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集体荣誉感。

2.6文明道德教育。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2.7意志品质教育。勇敢坚毅,竞争进取,吃苦耐劳,自尊自强,自信自制。

2.8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教育。爱护体育场地器材,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

3.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的途径及方法

3.1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以德为先。韩非子说:“峻法,所以禁过外私也;严刑,所以逐令惩下也。”在大学体育教学中需要吸取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德育就像峻法和严刑,在教学中起到“以规矩为度”的作用,尤其要学习儒、道、法家思想之长处,使学生在宁静平和的心态下,不断致力于以体育道德为先导的体育锻炼的共同进步。

3.2礼让、仁德是大学体育教学和谐发展的精神保证。体育教学中要有竞争但更需要和谐,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学生的体育锻炼中,学生都要处理好好胜心与平和心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礼让和仁德是调剂这一心态的良药,只有每位学生注意身心修养,体育教学在培养人才方面才能走上健康、和谐的人才全面发展之路。

3.3严格执行体育课堂教学秩序。如今,各种西方外来思想文化的侵入与影响,开放的、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造成了许多大学生的诸多问题,如道德的普遍滑坡、信仰的困惑与迷失、公德心和人情的淡漠等。所以体育课都应该严格课堂教学秩序,没有秩序不仅有碍于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会使学生养成不良的习惯和风气。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去发掘、去组织,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在工作生活中施展才华。

3.4体育教师的模范作用。体育教师的言行为人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文化修养、道德作风等对学生都有深刻影响。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人师表,严于律己,才能施教于人,为人所效从。一些体育教师自认为学生的德育是德育课的事;还有一些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育同时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首先,教师要有真挚的爱心,只有友爱、善良、公正、尊重、信任地对待学生,才能使学生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态,接受良好的情感体验,达到以仁爱产生仁爱的效果;其次,教师要有高尚的品质:教师不但要有韩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能力,还要有温、良、恭、勤、俭、让等孔子的思想;最后,教师的行为要优雅,给学生美的感受。另外,体育教师还要以渊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道德榜样,用教师伟大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的心灵,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重视个人的模范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应该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优良品质是一个长久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推陈出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道德精髓,抛那些认为体育教育只是强身健体和提高成绩的单一性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正确地认识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密切联系。在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在重视程度和教育方法上还存在一定不足,为了提高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培养质量,可以从加强体育课堂常规和课堂纪律、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体育教师的模范作用等方面努力,这样可以有效加强体育教学和德育的结合;使其具体教学方式和方法更为有效,以德为先促进教学,能使大学生们更为全面地发展,使未来的国家建设者更为优秀,从而使国家更强盛。

作者:隋朝飞工作单位:衡水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