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3篇

时间:2022-05-26 10:07:43

导语: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策略3篇

第一篇

一、大学体育课程的内涵与改革意义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高校体育课是大学生通过身体练习的手段,结合相应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的公共必修课程。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完整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所有体育工作的核心环节。高校体育课程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启集体育技能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于一身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高校体育研究的专家彭庆文博士则认为大学体育不仅要符合上述要求,而且在大学体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当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性和实践性。所以大学体育课程的真正内涵在于它不仅要实现增强大学生体质的基本要求,还要在文化传承与实践教育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变化都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事业,这些变化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学体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对于当前国际上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大学体育教学要想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改革势在必行。

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是在“健康第一”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之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内涵也变得更加丰富。但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的影响下,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的并不顺利通过对目前大学体育改革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函待解决。

(一)教师理论知识遗乏

体育教师理论知识的匾乏是影响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对于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而言,系统科学的理论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在改革过程中加果只是依靠盲目的引进新的体育概念和胡乱运用新的体育术语基至凭空编造一些新的名词这只会造成大学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混乱,并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基本体育理论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就不明显基至出现偏差不利于当前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全面、有序展开。

(二)观念方法相对落后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都对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越来越重视然而由于我国的教育改革起步较晚沐育教学中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都比较落后,并且很难在短期内加以改变。长久以来扩‘体质教育”一直影响着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大学体育教育也认为体育课程是单纯追求身体锻炼的教学科目,教师也始终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另外,“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教学观念始终扎根于教师内心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都是以“灌输式”为基本教学方法片面的追求课程的进度与技能的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仅使大学体育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而且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方法也抑制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行培养。因此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落后仍然是制约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

(三)课程设置比较单一

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不仅单一而且脱离了当今社会对综合发展型人才的要求。这种“脱离”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首先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与中学体育基本没有区别而这样的模式根本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其次月前所使用的教材内容也非常陈旧缺乏健身性、时效性和趣味性在形式上也显得过于单调与当代大学生的需求严重脱节。这样的课程设置忽视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年龄特征只是以考核为目的进行技能教学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不断增加胆碍了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评价体系存在缺陷

大学体育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大学体育教学评价标准针对的是学生体育课堂的学习结果是一种量化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体系表面看起来非常公平公正,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方式是存在缺陷的。每一个大学生具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用统一的标准对他们进行评价有失公平。对于一些身体先天有缺陷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会使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负面影响。

三、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

在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学改革的方向加以分析和研究是稳步提高我国大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根据上文对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现状的分析,针对如何更好的全面推进我国大学体育的教学改革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对策。(本文来自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杂志。《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一)丰富教学理论

大学体育虽然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想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丰富体育教学的指导性理论。对于理论的研究应当理性的、系统地进行。哲学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基础,在体育教学中也是一样,所以在大学体育改革的过程中池要提倡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大学体育教师应在正确把握教学改革的整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陈旧的教学思想加以否定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思想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从而使这些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而且在对教学理念进行丰富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找课堂教学的发展规律和指导原则,提高自身的逻辑分析和总结能力。

(二)转变体育观念和教学方法

就目前的国情来看,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已经逐步成为我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范围之内的改革内容。因此,为了我国的战略发展在体育改革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转变落后的体育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对此无论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还是学校的领导、教师都应当对体育教学改革予以重视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还应当转变体育教学的观念告别从前简单地“教与学,’的教学模式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手段更加多样与人性,在培养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同时积极引导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主体性加以重视赴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的空间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结合起来,积极建立与现代体育教学相适应的观念和方法从而使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合理设置课程内容

随着体育科学的发展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大学体育教学需要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随着大学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要求都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具有时代特点,在重视体育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融入了对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关注开设的课程内容充分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焙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现代大学全国招生,所以大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在考虑到多样化和时代性的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域学生的不同习喂和不同兴趣力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的课程体系。在合理科学的安排课程的同时要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计划性和系统性,从而提高大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四)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上来自于全国各地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和体育基础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当存在一定差异。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先天存在的对于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评价就应当考虑到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并且依据此建立一套完整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素质的综合性考核评价系统。在该系统中应当尽量做到结果和过程的综合评价尤其要注重过程评价这样才能使基础较差、身体较弱的同学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和成就。在指定该评价体系的标准时应当将客观存在的因素对学生体育成绩的影响力降到最低把学习态度和学习进步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加大。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使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变得更加合理,同时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并且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的到来为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对于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也是一个新的契机。

综上所述,经过我国各个政府职能部门、高校领导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我国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体育观念和教学思想的影响肖前的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我国对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研究,加之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并且对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和探索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大学体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方向。

作者:王东亮工作单位: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教师

第二篇

1问题的提出

体育课程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从建国到20世纪末,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历程中出现了影响较大的“三本位”价值观,即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观、知识本位课程价值观和体质本位课程价值观。而《纲要》的实施,则从大学体育课程价值目标定位透射出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即是健康、社会、个体需求、实用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价值。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永无止境,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必须在“三本位”价值观的基础上,同时又不脱离《纲要》实施透射出的多方面价值观,从正确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着手,力改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紧跟时代步伐的课程教学价值观,不断推进《纲要》的全面贯彻,实现人人健康的社会目标,是值得我们大学体育工作者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2价值观、价值取向和体育课程价值取向诠释

价值观作为个人面临抉择时的判断标准,是指个人用以判断“什么是重要的、值得的”持久性信念[1,5]。价值取向最早是由人类学家Kluckhohn于1951年提出,指的是一组相关的价值观所组成的价值体系[1,5]。体育课程价值取向是由体育课程学者Jewett与Bain于1985年所提出的,指体育教师在体育理念、课程观点、教学观点、教师角色、对学生的期待、成绩评判等6个层面的价值观内涵[1,5]。因此,从以上几个概念不难理解,价值观是一种信念,多种信念的关联就形成了价值取向,换句话说价值观只是价值取向其中的一个影响因子。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的概念诠释就很好地应正了价值观与价值取向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也是以下分析的前提条件。

3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分析

3.1社会本位课程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课程价值观是单纯以社会需要为标准来判断课程价值的观点[2]。它强调课程的社会实用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课程要适应当前和未来生活的需要。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却出现了逆趋势的新问题———人们的健康水平却在下降,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体力活动不断减少,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却大大超过了身体需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营养过剩,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人们的各种“富贵病”应运而生。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对其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期望每个成员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各种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动力。故从人的社会化角度来看,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也是社会对每个社会成员个体发展的要求。还有《纲要》也明确提出:体育教学要以运用体育手段提高大学生全面健康素质和能力为目标,既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健康素养的要求,又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4]。因此,新世纪大学体育的目标就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素质发展,为促进全民健康奠定基础,这是社会的需要。

3.2学科本位课程价值取向

按照传统的体育课程目标,专业学科技能一直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运动技能学习、身体锻炼和素质达标。从专业学科出发,大学体育课程价值取向就是传授学生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其形成终身体育能力等,这是由体育教学目标决定的[3]。由此可见,体育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应是大学体育课程强调的重点,教师、课程、教材三要素对体育课程的影响不应过分强调,否则就忽视了社会和学生因素对体育课程的特有作用,以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需求和能力发展的差异性都难以顾及。因此,从学科本位出发,大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就是应当注重体育科学知识的实践性和系统性,体育“三基”的传授,以及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够科学正确地运用到锻炼实践中,进而发展自身身体素质。

3.3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

大学阶段是学生生长发育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具备一定体育锻炼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大学体育课程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4,6]。在大学生活期间,大学生有一些个体需求,如健身娱乐、人际交往、运动技术学习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需求。要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大学体育课程就必须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如何真正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和自主性,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要充分突显现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在项目课程课堂上,教师围绕学生选择的项目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指导学生开展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走出社会的体育生活奠定基础,做好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衔接,为终生体育服务。

3.4体育课程的健康价值取向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更加便捷和美好,同时也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实质性转变,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颇多潜在危害。要使人们的身心健康不受到危害,就必须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和调节心境,保持身心健康。大学是知识与信息辐射源地,而大学体育又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一直是体育课程的目标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学生体质呈连续下降趋势,增强学生体质已成为全国学校体育的一项“政治运动”。尤其是1997年扬州会议以后,体育教学提出了发展体力的目标,强调体育的科学化必须应用到增强学生体质上,在大学,大学体育课变成了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给大学教育机遇同时也给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大学体育教育要凸显社会成员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养,大学体育课程除《纲要》中提出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外,还应更加重视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使其拥有扎实的体育健康知识和技能,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炼就健康的体格,从而更加符合小康社会对其成员的要求,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

3.5体育课程的实用价值取向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竞技体育运动一直是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主导内容,也为社会所公认,毋庸置疑。但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能很少去考虑:学生在大学体育课程中所学的这些竞技运动技术,在他们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多少能用到,能给他们的余暇时间带来快乐?近些年来,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体育教学观念也在随之不断转变,人们体育需求也在随之改变,那些带有竞技性的项目内容已逐渐被人们所淡化,更倾向于休闲性的运动项目,这也是现代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纲要》也有明确的语言阐述:大学体育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健身性、实效性和可接受性等原则,将其实用性价值放在首要位置,将那些与学生兴趣不符的、不切合实际的或者学生走出学校基本不用的竞技性项目内容从大学体育教学中淡化掉,将其喜欢的,愿意付诸实践的,有利于终身锻炼的休闲性体育项目纳入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真正体现它的实用价值。

3.6体育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

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必然要求。体育是一门与延续人的生命,使人健康的生活、健康持续地为社会创造价值有密切关系的课程[4]。根据《纲要》的要求,学生在大学阶段将至少学会两个以上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且需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力,凭借体育运动参与获得更多人际交往的机会,并在交往中一起分享体育运动带来的快感,共同获得健康需求和运动满足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闲暇时的运动参与,实现压抑情绪的宣泄和释放,并获得运动愉悦和成就感,已成为人们调节生活和工作压力的有效方式,也逐渐成为一种追求和时尚。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和能力,实现终生体育,也是大学体育课程应该注重的。

4结束语

新世纪以来,大学教育不断改革,最为突出的就是提倡教育要“以人为本”,在大学也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大学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大学必修课程,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同样需不断改革。改革,首要考虑的就是价值取向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以“三本位”价值观为基础,同时又不脱离《纲要》实施透射出的多方面价值观,从正确的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着手,立足于社会现实,紧跟时代的发展,迎合人们的时尚生活追求,满足人们体育健康需要。课题着重分析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问题,主要从社会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学科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学生本位课程价值取向、健康价值取向、实用价值取向和可持续发展价值取向等六个方面,既强调了课程的自身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不失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项目内容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尹章豹任敏但爱兰工作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第三篇

一、课程与大学体育课程诠释

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源出于拉丁语的“跑道”(cur-sumracecourse),后转意为教育上的术语,意思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和进程,所以有时又被称为“学程”[2]。“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年间。人们经常会使用到课程这一概念,而对于究竟什么是课程却没有一个规范的文学界定。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是这样定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而在《教育大辞典》中主编顾明远教授是这样理解的“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称谓”;而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技术用语词汇》给出的定义是“课程是指在某一特定学科或层次的学习组织”。要给课程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国内外学者们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定论。笔者认为:课程的定义有多种,概而言之,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而对于大学体育课程涵义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纲要》中解释为“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而彭庆文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推行中的几个问题探讨》一文中指出:有关大学体育课程的诠释,《纲要》中的表述还不够全面和准确。因为,这种解释似乎也适合于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定义,要体现大学体育的真义,一定要将大学体育课程的特殊性表述出来。因此,他觉得,大学体育的真义需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讨。由此,笔者认为:大学体育课程其实是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延伸,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体育实践教学环节,是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生的终身体育层面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变革历程

1.大学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流变

建国初期,按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分类,设置的大学体育课程架构较为完整和系统,这是在学习前苏联教育学和凯里舍夫等人的体育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其特点是强调思想观点的统一性、结构体系的严密性、学科的完整性以及理论叙述的详尽性。而在期间,大学体育课程处于停滞发展阶段,甚至可以说完全被取消。在这之后,也就是1979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大学体育必修课程才得以恢复设置,但其发展在这一阶段却呈现出中学化倾向[3]。而自1992年,《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指导纲要》颁布以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格局才慢慢形成,明确规定:大学一年级上基础体育课;二年级上选项体育课;三四年级为了使学生的体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在前两年体育教学的基础上续开选修体育课;再就是,为个别身体有异常或有病史以及体弱的学生,针对性地开设的保健体育课。即大学体育课程由基础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保健体育课四个部分组成。直至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正式颁布以后,其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和方法的提出了全新的理念,探索了多种体育课程模式(如三基型、三段型、一体化型和分层次型等),使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呈多样化的趋势。很明显,随着国情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这些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不断地正式出台,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挥作用。

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中的多种课程模式

在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很多种课程模式,如“大一统模式”、“俱乐部模式”、“三自主模式”和“二段式模式”,这都是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模式。但这几种课程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中“大一统模式”是根据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去设计课程的整体内容的,它强调教学的全面性,也就是什么项目都要教,所有的项目都必须学,可以说它就是典型的“目标模式”。而“俱乐部模式和“三自主模式”,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放在首要位置,二者属于典型的“过程模式”。我们再来看看“二段式模式”,它的具体操作过程就是大学一年级进行体育基础课教学,学习多种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二年级进行选项课教学,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或者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不难看出这种模式是以上分析的“两种”模式的中间模式。综合观之,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这几种课程模式,均有各自的优缺点,“大一统模式”,即“目标模式”,强调了全面性,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俱乐部模式和“三自主模式”,即“过程模式”,呈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是极其狭窄的,又不能完成“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使命;而“二段式模式”,兼备了目标模式与过程模式的优点,但过于呆板地,将体育基础课与选项课单一化,没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也难以克服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的不足[2]。综上所述,这几种模式的产生都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合理性,但它们与现代大学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不合拍的。因此,将我国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与其发展实际相结合,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体育课程模式,是当前大学体育工作者们的应尽职责。

三、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

1.体育课程目标日趋综合化和针对性

经过多年体育实践教学经验总结和科学理论研究,以运动技术为主的体育教学体系已难以满足现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一种新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正在渐渐形成,即以增强体质和健身为主,通过不断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能力,且这一新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形成与当今国际体育课程目标的发展步调也是一致的,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目标体系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日趋呈综合化和针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学生体质和锻炼学生身体这一根本目标更加突出;(2)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态度和体育锻炼能力;(3)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通过参加各种体育运动来表现自我,发展社交能力,培养团队意识和顽强拼搏的精神;(4)针对不同运动特点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课程目标。往往课程目标的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而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有所特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这样,就使不同运动水平学生的运动能力得到了适当的发展与提高,真正解决了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

2.体育课程内容日趋多样化和可选性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再好的教学目标也是空中楼阁。换句话说就是:体育课程内容是服从于体育课程目标的,为此体育课程内容日趋多样化和可选性:(1)教学内容健康化,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中的健康成分,实现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紧密结合;(2)教材内容乡土化,依据学校条件和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3)教学内容弹性化,教学内容既有大纲统一要求的,又有教师根据时展和学生需求拓展选取的,既有刚性的,又有弹性的,这都是为了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选择的学习内容;(4)竞技运动教学化,要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体育课堂所教的动作技术和方法,就一定要遵循体育的一些规律,因材施教,绝不能简单地把竞技运动的一套东西直接搬到课堂中去,那是行不通的,而是应该对竞技运动中高难度、严要求的一些内容予以淡化和改造,使之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实践;(5)体育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是对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传授,以及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一个教学过程。而课外体育活动则是体育课的一个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磨练学生意志品质极其有利的一种教育方式。体育课教学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基础教学的拓展平台,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是新形势下教学体系所提出的要求。另外,如今的大学体育教学不再是硬压式的、强迫式的,而是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发展愿望、满足学生的选择意愿,从教学的组织层面做起,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3.体育课程设置与结构日趋合理性和多元化

课程设置将高校体育分为两个大的层次,且要求不同,一、二年级为一个层次,针对这一层次学生开设的体育课程为必修课,学生要毕业且获得学位,必修开设的体育课程,或者说修满规定的体育学分是必要条件之一;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为一个层次,针对他们开设体育选修课,他们可以跟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不同项目内容的体育课,修满相应的学分[4]。这样一种课程设置,上课的模式就打破了原有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可充分展现课程结构的机动灵活,富有层次,满足了不同水平和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此外,还非常注重体育隐性课程开发,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如课外体育活动,它是高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大胆尝试一些新兴项目训练和竞赛,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即提供各种可能的课程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如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选取不同的课程组合进行学习,以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

4.体育课程评价日趋科学化和客观性

体育课程评价对体育课程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调节作用,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它包括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课程建设三方面的评价[1]。其中,学生的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采取的评价方式是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三种,评价的内容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学习态度与行为、人际交往与团队合作等。教师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和课堂教学两个大的方面,其中教师业务素质细化,包括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工作量,采取的评价方式是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和同行专家评议等。课程建设评价,涉及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些,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综合评价。诸多实践证明,体育课程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评价是重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以及社会的评价意见尤其应该重视。要激励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就应该根据学生体育成绩的动态变化,进行纵向比较,给予实际评价,使学生的辛苦付能在最终的分数成绩上得以体现,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着眼于学生的自我比较进步幅度,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帮助提高成绩都有其重要作用。这种从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向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重结果轻过程到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评价方法也是未来体育课程评价的一个发展趋势。

5.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适宜性趋势

大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大学体育课程发展的未来。大学体育课程资源包括:体育人力资源、运动项目资源、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和课外校外体育资源等[4]。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利用要求越来越高,多趋向复合型人才。大学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复合型人才的素质要求之一,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搞好大学体育教学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就要合理的开发课程资源。首先就是要配备相应数量的体育教师,这些配备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思想和眼界不能局限,必须与时俱进,跟上发展潮流。其次,要按国家有关要求配备相应的学校体育物质技术条件。要按照《纲要》精神建章立制,使体育课程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社会发展的适宜性。

四、结语

我国的大学体育教学已经进行了几十年改革,在改革中难免会出现些问题,其实出现问题并可怕。因为,课程改革要想更深入且达到应有的效果,就不能回避问题,必须找到“症结”,也就是要抓住问题,如此一来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不断走向成功。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人们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学体育课程作为大学体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全新而复杂的社会局势,在这种局势下,我们必须仔细回顾大学体育课程的变革历程,从新的视角出发,认真分析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趋势,反思大学体育课程的实施现状,使之符合我国国情和时展的要求,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这也是大学体育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来自于《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湖北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尹章豹任敏工作单位: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