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完善思考3篇

时间:2022-05-26 09:57:13

导语:大学体育课程完善思考3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大学体育课程完善思考3篇

第一篇

1问题的提出

纵观当今大学体育课程,从课程目标看,普遍缺乏对于传承体育文化的足够关注,致使大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的发展局限在浅表层次,体育学习生活化的进程也只能停留在最基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上;从课程内容看,普遍是由学生从众多项目中凭兴趣选择二、三个项目进行教学,缺乏对课程内容体系应蕴涵的内在价值进行系统挖掘和引导;从课程结构看,尽管普遍从“大课程观”出发来强调课内外一体化,但是结构要素没有深入牵连课程内容体系,因而显得不够有机统一,妨碍了体育学习迁移性发挥的可能。因此,从学习型社会视角来看,目前的大学体育课程在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能力培养方面尚且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为此,本研究通过探讨学习型社会中大学体育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与结构,以力图表达新时代、新视角下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培养方案,促进学习型社会中大学体育课程功能的有效实现,推进以体育课程为载体的育人培养。

2课程理念应更加关注并体现“文化”与“生活”

课程作为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育人方案,是通过对优秀文化的选择和传播来实现的,体育学习的动力和能力也只有通过体育文化的积累与沉淀而逐渐发展起来。在体育课程中,需要选择安排适合学生特点并能够体现出一定文化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不仅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具备终身体育学习的能力,而且使他们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具备顽强的体育意志、树立高尚的体育道德、形成稳定的体育精神。学习型社会中的体育课程,需要关注的就是这种学习获得与内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身心变化。这个变化过程的结果,就是体育文化经传播而凝结在学生身上的体育文化素养。因此,文化性是学习型社会中大学体育课程重要价值的首要体现。在学习型社会中,“人们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做到生活即学习、学习即生活[3]。”因此,必须把体育学习生活化的理念贯穿在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活动的始终。不仅促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去主动参与和尝试、自主体验和感悟、不断突破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称之为生活中的学习。提倡生活性的体育课程理念,旨在有效唤醒学生体育参与的欲望和需求,促进学生以开放、自主、体验、合作、交往、探究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进行体育学习活动,从而具备不断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3课程目标应更加突出并促进“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

学习型社会中大学体育课程的目标,应该力求反映出大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要获得的在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方面的良好变化,从而为其终身体育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此,依据学习型社会中的大学体育课程理念,结合来自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以及专家学者对课程目标看法的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从体育学习动力和体育学习能力两个方面的培养期望来具体表述课程目标。这样的分类表述可以为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设置乃至于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活动行为、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1体育学习的动力目标

从行为表现看:对正在经历的体育学习活动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和热情;能够经常出现在学校的一些运动场所;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一些体育认知方面的沟通交流、讨论评价;有勇气面对体育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艰辛,敢于选择对自己更富有挑战意义和促进价值的学习内容;自愿参加多种类型体育学习组织的各种活动。从促成条件看:学习过程中应提供给学生展示成功的机会,创建富有挑战自我并能激发个性发挥的具体情境;明确指出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并设计恰当的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养成关注学习任务本身的心理定向;营造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吸引和鼓励学生以参赛者、宣传者、组织者、帮助者等角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对体育学习本质的理解。

3.2体育学习的能力目标

从行为表现看:善于有针对性地观察动作技术过程、明确关键技术环节和动作目的、能够在模仿的同时分析与比较自己与榜样在身体姿势、位置、方向、速度、力量以及肢体配合等方面的差异;善于通过变换各种练习条件或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并结合自身习惯来设计学习步骤;在动作学习过程中能够经常反思与调整自己的学习思路以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善于查阅并对照有关资料,来诊断和评价自己的身心健康状况,并能够合理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学习内容;能够根据自身状况以及外部条件的改变,合理转换与计划新的学习内容。从促成条件看: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动作技术原理的解释,并加强正误对比示范和易犯错误的提醒,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提供相互观摩与交往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的自我建构;提供多样的诱导性、专门性练习手段,以积累技能储备;提供获得各类体育信息的多种来源和渠道,促进主动学习;提供小组或团队的组织合作氛围以及竞赛、游戏等场景,促进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合理规划课程结构,促使学生经历多种学习组织、多种学习内容和多种学习方式,以诱发学习方法与技能的迁移效应,并唤起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

4课程内容应更加优化并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4]。”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因体育学习而形成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对于学习动力目标和学习能力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有效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动力与能力的内容,应当蕴涵着较强的科学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蕴涵科学性价值是指能够体现体育学科自身逻辑特点的知识、技能与方法。许多运动内容中蕴涵着特定的运动规律、结构特点和活动方法,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和选择,引导学生掌握其中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可以促进其体育科学素养的提高,可以为体育学习能力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蕴涵人文性价值是指运动内容中有着较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因素,这些内容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而且还可以促进其体育道德和体育意志的进一步提升。选择这些内容可以促进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体育学习动力的发展。为此,本文提出建立以竞技运动和健身运动为主、以休闲运动和拓展运动为辅的,既具有各自优势功能作用又具有互补效应的内容体系。“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和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5]。”它不仅包括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也包括着大众化的运动竞赛以及与之相关的学习训练过程。选入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竞技运动项目应该限定在具有对抗性的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如隔网对抗的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排球;同场对抗的足球、篮球、手球、橄榄球;格斗对抗的散打、跆拳道、拳击、空手道等。课程中应该围绕着攻防对抗的技战术学习为中心而展开,并通过以赛带学、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形式进行。各高校在能够提供多样性学习项目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这也是促进学习能力提高的一项基本措施。健身运动指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柔韧性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身体锻炼。尽管绝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可以用来作为健身的手段,但是选入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健身项目应该限定在田径、定向运动、游泳、武术套路、太极拳(剑)、健美操、体育舞蹈、健美、基本体操等。健身运动内容的学习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要求,也即有关健身的知识与技能、原理与方法的学习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要学会科学健身,就必然需要掌握诊断和评价自身运动状况的方法,学会合理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健身项目,学会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或运动处方,并且在健身学习实践中对进展过程不断地进行调节。休闲运动指人们以自己喜欢的身体练习为手段,以愉悦身心、丰富生活为目的而进行的身体活动。选入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休闲运动项目根据条件可以考虑登山、攀岩、射箭、射击、滑板、轮滑、自行车、舞龙、舞狮、龙舟、高尔夫球、保龄球、门球、台球、地掷球、毽球、瑜伽、健身气功等。休闲类运动项目的学习一般建议在社团、协会、俱乐部或选修课中进行。拓展运动是一项集惊险、娱乐、教育于一体的身心综合性活动。通过对拓展运动的参与和体验,可以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选入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拓展运动项目应该以场地项目为主,适当考虑野外项目,各高校也可以根据条件自行开发与创新。拓展类运动项目的学习一般建议在社团、协会、俱乐部或选修课中进行。上述四种分类内容具有不同的优势功能,在实现体育学习动力目标和能力目标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价值作用,将它们合理地设置在课程结构的具体要素中,可以起到互补促进的整体效应。

5课程结构应更加完善并强调“协同性”与“互补性”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体现为一定的课程组织形式[6]。”当今的大学体育课程结构普遍强调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目标的达成不仅需要课堂教学,还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训练与竞赛等才能实现[7]。”为此,学习型社会中的大学体育课程结构,应当突出体现协同性和互补性的基本特征,使其在促进课程目标实现上显示出特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课程结构的协同性是强调课程类型之间的相互联系、整体配合。把体育学科课程、体育活动课程以及体育隐性课程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同时受到作用和影响。三种类型之间的关系处理方式具体体现在各个学期的课程设置与安排上,也即学生在任何学期的体育学习过程,都可以同时受到多种组织形式的协同影响,而不是单一的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单一的必修课或选修课。这种多组织形式共同作用的结构特征,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广泛参与的机会、是一种在各种教育情境中的交流与交往。课程结构的互补性是强调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互促进、整体统一。即在同一个学期的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体育学习内容都不是单一的。课程提供给学生的是以健身、竞技、休闲和拓展等四类运动内容所构建起来的完整体系。在课程结构要素中,从体育学科课程和体育活动课程的具体内部构成上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全面接触和感受不同类别体育运动内容的活动特征,对于体育学习动力和能力的提高能够起到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把课程类型要素与课程内容要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可供操作的有机整体,是需要结合各高校自身实际情况而定的。在此,本文示例以供参考。一年级:健身运动内容的必修课———作为必修性质的学科课程来对待,由学生在提供的健身运动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限定两个学期。竞技运动内容的必修活动或休闲运动内容的必修活动(两选一)———作为必修性质的活动课程来对待,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具体体现,由学生选择参加相应的协会、社团或俱乐部,学习时间限定一个学期,可以更换也可以继续。健身项目介绍或竞技项目介绍———作为选修性质的学科课程来对待,学习时间限定一个学期,由相互关联的三个项目单元串联组成。二年级:竞技运动内容的必修课———作为必修性质的学科课程来对待,由学生在提供的竞技运动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学习,学习时间限定两个学期。健身运动内容的必修活动或拓展运动内容的必修活动(两选一)———作为必修性质的活动课程来对待,是课内外一体化的具体体现,学习时间限定一个学期,可以更换也可以继续。健身运动内容按功能设置供学生选择,如“女子健身、健美类学习俱乐部”、“男子力量类学习俱乐部”、“柔韧、灵敏类学习俱乐部”和“有氧耐力类学习俱乐部”。竞技运动内容的选修活动或休闲运动内容的选修活动———作为选修性质的活动课程来对待,学习时间限定一个学期,由相互关联的二、三个项目单元串联组成,如“格斗类学习俱乐部”、“小球类学习俱乐部”或“登山、攀岩俱乐部”、“滑板、轮滑俱乐部”等。三年级至研究生:四类运动内容的选修课以及单项协会、社团、俱乐部,以单一项目内容学习为主。至于体育隐性课程,应当考虑多种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除了上述正式体育课程外,还应当考虑非正式体育课程的协同促进,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的机会和条件。如各种形式和层次的体育竞赛、体育训练营、学生体育社团与协会、校园体育俱乐部、校园体育文化节、校际体育交流、社会体育参与、体育专题讲座、校园体育网络等。

6结语

学习型社会中大学体育课程的指导理念应更加关注并体现“文化”与“生活”;课程目标应更加突出并促进“学习动力”与“学习能力”,尤其需要注重对促成条件的合理预设;课程内容应更加优化并融合“科学性”与“人文性”;课程结构应更加完善并强调“协同性”与“互补性”,即处理好课程类型的相互联系和课程内容的相互促进。(本文来自于《浙江体育科学》杂志。《浙江体育科学》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王林工作单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

第二篇

1大学体育的现实与困顿

大学不仅是人类重要的聚集地,更是知识传播的摇篮。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大学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人类社会的各种专门知识,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价值和理念,往往都在大学里形成、传播和发展。不仅如此,现代社会里,大学还肩负着为社会各界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如何培养全面、合格、拔尖的优秀人才自然也成为大学的重要使命。体育运动是人类社会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这是一个观察社会的“微型窗口”,不同行业、民族、工种的人群通过体育而聚集到一起,展现合作、拼搏、团结、竞争的社会基本伦理与价值。正是由于体育具有的这一独特作用,以及它在人的培养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的迁移价值,所以马约翰先生认为“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的最有效、最适当和最有趣的方法[1]”,并肯定地说“学校当局没有理由忽视它”[1]。毫无疑问,体育运动中那种积极向上、拼搏的意识,可以迁移到其他各个方面,包括家庭、事业、学习、工作等等,用体育的精神去充满生活的每一角落,来实现体育的价值,让体育来影响人的一生。然而,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是当下,大学体育的功效以及大学对体育的定位与认知却停留在强身健体的短期目标上,并且这种目标也并没有非常完美的实现过。一直以来,普通高校的体育部门都在默默地恪守自己的职责本分。长久以来体育课是各类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课程分类上被限定和定格为各专业学生都必须修读的必修课。即在中国大学,不上体育课,没有获得相应学分,则无法毕业,这具有非常硬性而严肃的规定。对此,我们历来只需把体育课程门类扩充齐全,把体育教师以专项的形式安排项目教学,分好班、上好课。此外,部分教师还承担着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工作,除“教师”身份外,还扮演“教练员”角色,辛苦操劳,自不待言,为提升训练水平和运动队的比赛成绩,可谓奉献了自己全部身心。然而,运动队训练的问题是,在现实国情下,对外,中国大学很难培养出真正高水平的世界一流运动员,中国的大学生运动员真正跻身高水平行列的少之又少,省市地方的专业运动队有着更为完备的人员配备,在训练理念、科研攻关以及后勤保障方面,远超大学体育的竞技训练;对内,很多大学的运动队尚不能承担繁荣校园体育文化的责任,运动队的成绩能否在普通学生中引起共鸣,能否真正为学校带来声誉,还值得商榷,尤其是在名校中,这种矛盾更为突出。不仅如此,大学体育的实体部门,如体育部(系、所)等,绝大多数和文史哲、政经法一同划归文科范畴。但是,由于工作职能的不同,在文科群体中,又很难与其他专业展开有力竞争,于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并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了这种院系分化的强弱格局。由于各方原因,大学体育的上述局面很难彻底改变,发展动力不足,工作职能单一。

2新时期大学体育面临的新机遇

2.1对体育的认识正逐步深入以往,我们把大学体育仅仅局限在教学、科研、训练和群体这四位一体的空间定位,在教学上上好公共体育课,在科研上争取产出相关成果,在训练上办好各自的运动队,在群体上活跃校园体育氛围。但是,却很少认真并深入思考大学体育的内在使命与价值诉求,很少反思大学体育在大学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很少追问体育部门在大学院系和部门中存在的实际意义。如今,我们对体育的认识已经从狭隘的身体锻炼中走出来,将之放在更为广阔的素质教育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和研究。从全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下降和健康水平的降低中,相关部门通过相关文件和公告一再制定相应的措施,不仅体力活动、身体各项技能指标不尽如人意,而且在人际交往、性格养成中也呈现出令人担忧的一面。据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报告显示:75%的受访高中生觉得和父母的交流有问题或偶尔有问题,55.5%的高中生与父母以外的其他人交往时有问题,80%以上的大学生均有不同程度的孤单感;一些受访大学生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差是降低自信水平的重要原因[2]。对此,2002年教育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把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体育锻炼和体育运动,是加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中提到“加强体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展改革委四部门《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4]中,亦明确提出“引导广大青少年、各级各类学校和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健康观,形成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不仅如此,国家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运动亦越来越注重探讨体育运动队大学生的影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如大学体育运动不再只是单一的体育运动问题,而是通往教育、健康、发展和文化分享的平台,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桥梁,是进行不同文化认同、多元价值教育和社会化实践的理想场所。加之全社会对多维健康观的逐渐形成,体育运动的健身效应已经逐步扩展到强心、益群等领域,大学体育在培养身、心、精神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方面,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由此,将中国的大学体育仅仅局限于“体育教育”“体育课教学”“运动队竞赛”“早操”“课外锻炼”等方面的传统狭义体育观正逐步被“通过体育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不仅是锻炼,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广义体育观所取代。

2.2终生体育观正逐步形成

现代社会,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相比以往仅仅在学校时期接受体育教育,新的体育观即终生体育观正在逐步形成。从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的三阶段划分来看,大学体育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顺利过渡的重要连接点。应当说,青少年在大学之前,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但是,在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大学体育对体育观念、体育行为、体育态度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样的事例已经屡见不鲜。此外,大学生在入职以后,尽管会由于多方原因而有可能出现体育中断的现象,但是从大的社会环境来看,中年人乃至老年人的体育参与面正逐步扩增,尤其是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这一点更为突出。诚然,“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尚有一定距离,但是“终生体育”的思想观念正逐步形成,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本文来自于《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杂志。《山东体育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3重新审视大学体育的定位与角色

3.1对两个观点性命题的质疑

以往,由于我们在理论上忽视了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独特的价值和作用,造成了对大学体育的定位认识不清。加之受到实际工作的制约,大学体育部门亦无法正确处理自身发展和高校发展的相互关系。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和部分身体指标的下滑,使得“健康第一”和“体质不强,何谈栋梁”的观念一度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唯一指导思想。大学体育在追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盲目中失去了本源,虽然众多文件、指令、措施不断下发,不断测试,但依然无法改变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而这样的结果往往便是恶性循环。实际上,体质和健康的问题很复杂,有来自遗传、营养、卫生乃至体育的多重影响,体育对体质的效用是有限的,更应当是精神、意志上的愉悦和磨练。大学体育不应将追求学生体质的问题摆在唯一之位,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差异早已说明了两者间的不同。我们不能将体质问题压倒一切,宇宙学大师霍金体黜,但其功业之远,谁人能及?对体育的认知不清和对体质的含混理解,也极易造成“一刀切”的盲目和短视。为了健康反而不健康,长跑猝死就取消长跑,难道交通事故就得取消交通工具,日后人人步行?以毒攻毒、急功近利,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正本溯源,转变观念,从根源处着手才是“王道”。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存在功利主义的思维趋向,太着急,太功利,不断赶超,不断为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服务,而体育的“本”和“魂”却被弃之不顾。尽管在教育领域我们一直高呼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实践中,却彼此割裂,德育的归思想品德课,智育的归文化课,而体育的归体育课,这无疑给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带来的难以弥补的弊端。体育中同样有德育,同样有智育,“德智体”的三分法是衡量的标准,但是在人的培养中是不能分开的。体育要深刻地回答:如何培养人?体育中的真、善、美如何体现?这样的问题,不经过认真反思,大学体育的发展势必走入歧途。

3.2体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培养“完整的人”

大学体育究竟如何定位,在大学转型和发展中扮演何种角色,此类问题其实早就可以在院校办学实践中和知名学者的身体力行中找到答案。翻阅金陵大学的校史,其中有专门一节论述金大的校园文体活动,谈及当时的校园竞赛、运动队比赛、辩论赛、音乐等文化形式,尤其提到“体育活动与音乐、辩论一同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学校中亦有明确规定,认为如果“体育称健,而徳智薄弱,实非学校造育完全人才之本意。[5]”提及大学体育,一批知名学者和大学校长都曾身体力行地倡导过,并有精辟论述。马约翰的体育教育,钱伟长的体育情结,在这些前辈的心中,体育是为了人的发展服务,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反观国内高校之现状,种种问题凸显。体育特长生、学生运动员对体育的日夜研习,似乎并没有充分领悟到体育的“道”,而相反却将功夫花在了对体育的“术”的追求上,夜以继日地训练体能、提高技术,达一级、达健将,“美其名曰”是为校争光,为教练争光,为体育院系、体育部门争光,为学生争光。诚然,这些“争光”并没有错,但是冷静思考,这“光芒”背后能留下什么,学生的成长能获得什么。其结果往往便是,体育特长生不“长”,学生运动员不“学”,单纯地追求竞技成绩的最大化,这不应是体育的目的,更不应该是大学体育追求的目标。体育,对个体产生的是肉体和精神的双向影响,对集体带来的是凝聚力的提升和氛围的形成。“用体育训练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用哲学提升思维”,古希腊先哲对此早有论述,体育、戏曲、辩论、文学、歌剧、美术等,在育人的终极目标取向上殊途同归。大学体育,“体”是以身体为根本,是大学之道,身体之魂;“育”是以育人为目标,育身心和谐之人。体育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

4大学体育———有所为,有所不为

审视了大学体育的定位与角色,才有可能摆正其发展之路。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同样,大学体育的发展,也离不开大学的发展。大学体育,应当为大学培养“完整的人”、培养合格、专业、优秀的人才队伍服务,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首先要着眼于有所为。这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系统反思,建立和完善大学体育的理论支撑体系。大学体育是大学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正如前文所述,体育在人的培养中具有其他专业、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不能仅从传统的教学或训练或群体的角度来开展大学体育,应当建立一种符合体育发展规律,又紧随时代脉搏的大学体育观。在大学体育的本体论、目的论、功能论、课程论、教学论、师资论、管理论、设施论[6]等方面,多角度、多方位地建立起支撑和完善大学体育发展的理论体系。有所为有所不为,还要求我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拓展和发展大学体育的实践职能,努力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7]这四项重要的大学体育职能。在人才培养上,认真探讨和研究大学体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位置和德育智育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处理好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间的关系。在科学研究上,立足于院校特色,积极寻找体育的融合之路,找准学科交叉点与融合处,走“小而精、有特色”的学术发展之路。将体育工作纳入学科建设的轨道,是大学体育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服务社会上,基于学科特点进行拓展和延伸,拓宽体育工作的社会性视野,以更加主动的心态,积极寻求校内与校外、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点,如“产、学、研、训、医、管”结合等。在文化传承上,发掘体育文化素材,凝练其传承的历史脉络,提升价值内核,发挥大学体育在大学办学发展中的价值贡献,服务与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交流、共享提升经验参考,吸收先进成果,提升校园整体氛围。此外,大学体育还应在“有限资源、有限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传统与特色在校园竞赛体育完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以及大学体育对外交往上有所作为。认真借鉴和思考西方国家大学体育发展的合理经验,充分发挥高校办学乃至办体育的自主权,将行政的干预力量归还于大学本身,转变大学竞技体育的唯成绩论和锦标思想,回归到对人(即学生运动员)的培育和关注中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当前“十二五”规划进入攻坚阶段、高举素质教育之旗的现实背景下,大学体育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坚定围绕和立足于为培养“完整的人”的核心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体系支撑和职能规划,真正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贡献大学体育的积极作为。

作者:王成1翟一飞2工作单位:1.南京大学体育部2.南京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第三篇

一、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的课程体系

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的课程体系包含了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教材体系。在目标体系中明确提出“三自主”、“课内课外一体化”、“四年不间断”的指导思想。在目标体系指导下,在内容体系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与重建,包含课堂教学体系与课外实践课程体系两大部分,在课堂教学体系中设置了基础课程与选项课程,课外实践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俱乐部教师课外指导课程与俱乐部学生课外参与课程。学校大学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改以往的标准评价、终结性评价的模式为采用过程性评价、个性化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方法中大量采用“菜单式”、“积分制”的方法建立评价量表,学生参照量表来自行选择与完成评价的内容与时机。学校的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融入了真正意义上的“俱乐部”概念与运作模式,更加开放、涉及面更加广泛。在课程管理体系上,传统意义的课程管理模式完全不能满足课程运行的需要,因此建立了全新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学校专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和“乐山师范学院公共体育教学俱乐部”专用网站,全面革新学校的大学体育教学管理,使管理精准、高效、实用。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在查阅并总结目前国内经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的推荐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校的骨干教师与校外专家,以学校课程改革的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为基础,编著《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一书,其针对性强,真正适用于学生当前学习的需要,同时避免了盲从。

二、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的特色

1.课程的阶段性强,重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学生在整个大学体育课程的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完成,三个阶段的内容按“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技能实践”的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学—练—用”的体育学习规律为学生分阶段搭建学习平台,按“1—2—5”的学习学期数来分阶段规划学生的体育学习生活,保证学生大学四年体育学习不间断。在教学目标、教学层次、教学评价方式的应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体质健康发展、体育意识的树立等方面均有鲜明的进阶性和阶段性特点。这样阶段性的学习,不仅符合知识掌握的规律,也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体现体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课程的内容范畴涉及面广,形式多样

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体系以“大体育”的视界来构建,知识结构包含基础知识、实践应用性知识、兴趣拓展性知识的三级知识结构体系,课程涉及的运动项目更多,课程将学生课外自行锻炼、参加各类、各级别运动会的竞赛、训练、组织、表演等活动与工作、体育奖项、体育职业培训与认证、学生体育工作等实践性的体育行为纳入到课程范畴内。第三阶段的课程内容为各运动项目均设置了专项提高课程与兴趣发展课程,在课程表现形式上也不局限于课程教学,而是延伸到了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使课程走出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选择面更广。

3.俱乐部的特征明显

我国的体育管理部门对体育俱乐部的界定是:体育俱乐部是指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利用非政府财政拨款举办的,开展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基层体育组织。学者们将高校体育俱乐部分为三个种类: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课内外相结合体育俱乐部,其中以课内外相结合体育俱乐部更具代表性[1]。学校的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的设计框架正是基于俱乐部的实质性组织,采用课内外相结合体育俱乐部这种具有代表性的形式来完成的,所有课程包含的因素均在俱乐部的框架下完成,各个俱乐部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俱乐部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各个俱乐部既是课程的设计者、课程运行的主导者、学生兴趣活动的发动者,同时它也是学校重要的基础组织单元。每个学生均有自己所属的俱乐部,各个俱乐部有自己的教师团队。俱乐部行使着学生体育教学、组织学生的各类体育实践活动、提供锻炼机会、接受更高层次体育指导的功能,充分体现了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特征。

4.“量化”评价学生的课外体育行为

新的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与原课程相比,最大举措就是将学生的课外体育课程化,是学生的必修课程。既然是课程就必须要实施课程评价,只有量化评价才能确保评价的客观性、针对性、公正性。因此课题组认真分析了大学期间学生的体育行为,并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与末来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对这些体育行为进行了归类,共包含了体育竞赛、体育活动、自主锻炼、代表队训练、学生体育工作、体育资格认证与培训六大门类,并根据各个门类内容的级别、贡献大小设置各个门类的评价因子,按学生参与这些评价因子所取得的效果、质量,建立结构模型,结合层次分析设置各项目因子的权重,由此得出各项评价因子的分值,实现量化,并制定各评分因子的认证办法与认证条件。在学校的大学体育课程实施办法中有明确的“俱乐部课外实践课程积分细则”,全校学生在校期间可按细则的规定自主选择完成课程的内容,并能明确知道自身的课程评价状况。

5.课程管理网络信息化

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在实施前,课题组清楚地认识到课程管理的难度和做好课程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借助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平台才能完成,因此,课题组与专业软件开发技术人员一道,为课程建立了交互式的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了专用的课程网站、开发专用的学校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系统,使课程的运行实现网络信息化管理,课程管理的大部分工作与功能均可在网络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实现。课程管理的网络信息化保证了课程体系的实施可能,避免了相当多的人为因素造成的管理难题,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管理工作量,更好地处理与管理学生的学习档案,实时反映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状况与学习状况。

三、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的优势

1.有效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三自主”是新课程纲要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概念,也是一种模式,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与奋斗方向。本课程体系正确地理解了“三自主”的含义,不脱离高校实际情况,运用多种课程实施手段与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手段,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三自主”课程模式。正是由于“三自主”的有效实施,让学生受到了充分的个性尊重,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体育对自身所带来的快乐、愉悦与成功,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技能发展、健康生活行为,体育意识方面都在完成课程的过程中得以培养与发展,为“终身体育”的教育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学校体育文化建设

第三阶段课程是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实施的重要环节,其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主要以自主锻炼、体育实践活动等形式来完成,而且有俱乐部这样的实质性体育组织来主导,有专业任课教师的参与和引导,摆脱了大多数原有的高校体育组织的松散性与自由性。由于采用一些课程化的学分制、必修制、积分制的多样化手段来促进、鼓励、约束学生参与,因此在校园内各类门槛不高、面向大众的锻炼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训练等丰富多彩的学校体育文化元素纷纷呈现,出现了学生踊跃参加、气氛热烈的体育文化活动,这些是其他类型的体育课程不能产生的课程效应,有效地实现了体育课程与校园体育文化的融合。随着课程的逐渐发展可以预见必将出现系统化、层次较高的、特色鲜明的校园体育文化。

3.有效地拓展高校体育的发展空间

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基于“俱乐部”的概念构建,兼具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与社会体育俱乐部的双重特点,由于活动多、竞赛多,群体效应凸显,体现出高校体育市场广阔的潜力与优势,加上在课程运作上借鉴了社会体育俱乐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与规律,吸引了一些校园外社会力量的关注,在学校规章制度的框架下,可吸收一定的社会资源与资金来运作俱乐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以往课程运行对学校资金的高度依赖,既使各个俱乐部有充足的运行资本与物资,也减轻了学校的资金压力,实现高校体育与社会资源的对接,有效的拓展了高校体育的发展空间。

4.有效地利用了高校的体育教学资源

为了确保学生的“三自主”学习,在课程的安排上不能按原课程时期,集中在某一时间段授课,各俱乐部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时间规律、课程特点,做出有利于学生完成课程的时间安排和配套场馆的使用,因此,在学校内从清晨到晚上,均有不同的课程在实施,这不仅是确保课程实施的必须手段,也极大地合理利用了学校的场馆资源,缓解了以往集中行课对学校场馆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另外,课程体系在构建与实施中借助了学校校园局域网资源,实施了网络化的健康理论考核、建设了大量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欣赏水平的视频、图片等网络共享资源,扩大了校园局域网的功能。通过课程实施的多种渠道与手段,使高校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充分利用,也一定程度的减轻了由于新课程改革对学校资源投入带来的压力。

四、结语

三阶段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在新时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以及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背景下推行的课程改革,新课程在吸取原选项制体育课程成功之处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拓展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广大学生以及同行的认可,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诸如学生对体育的不良认识仍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完成课程态度的问题、如何解决兴趣的满足与目前大学生体质状况日趋下降的现状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投入下使教学俱乐部充分地完成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问题、师资培养与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逐渐解决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工作,是深入推进学校俱乐部制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必要工作,同时,随着这些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使学校的大学体育课程更具有鲜明的特色,并发挥出新课程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本文来自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宋海宾工作单位: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