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高校体育文化探讨
时间:2022-11-29 10:09:19
导语:全民健身背景高校体育文化探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大家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与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了体育运动中,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与时俱进,积极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有效构建,期望借助高校体育文化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的运动理念。但不可忽视的是,高校体育文化在构建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如高校体育文化人文关怀不足、体育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制度建设相对落后、体育文化意识缺失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质量。据此,高校在体育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应该从体育文化人文氛围、特色体育文化构建、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体育文化意识、以人为本体育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为高校体育文化构建营造良好的环境,实现全民健身的总目标。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文化
全民健身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体现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实际上,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水平与社会经济利益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全民健身提高了人民群众自身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全民健身可以有效地转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增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进而为实现全民发展、社会稳定提供有利的保障。总而言之,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意义。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涵盖了丰富的体育理念与生活方式。高校体育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行为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核心,行为制度文化则涉及到了诸多体育价值标准,而物质文化则与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紧密相关。高校体育文化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理念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因此,高校应该基于全民健身这一时代背景,积极、主动地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文化,以此满足全民健身的迫切需求。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现实价值与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助于实现高校大学生身心锻炼的目标。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偏低,这是由于以往的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注重娱乐性和休闲性,而全民健身背景下重点强调了体育文化的健身功能,注重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推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激励高校大学生突破身心限制,勇于打破惰性带来的不良影响。第二,有助于增强高校大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例如拔河、篮球等项目对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能力才能圆满地完成集体项目,才能提高学生个人的体育成绩。第三,有助于引导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高校体育文化中涵盖了很多高尚的道德思想。例如艰苦奋斗、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品质等,通过开展体育文化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进而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现实困境
人文关怀不足
通过对高校体育文化构建情况的调查可知,目前很多高校体育文化在构建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普遍将体育社团或者俱乐部作为体育文化构建的主要载体,这往往展现出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娱乐性与休闲性,学生虽然能够在这些体育社团或者俱乐部中进行身体锻炼、培养体育兴趣,但由于极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些体育活动并不能达到全体师生参与的目的,对师生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使得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缺乏灵活性与针对性。实际上,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不仅要具有娱乐性,更要从多个方面体现出其他功能,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确理解,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体育运动观念。体育文化同质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体育文化构建的重要性,并且采取了诸多途径加强体育文化的有效构建。但是纵观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整体情况可以发现,高校体育文化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个性化的体育文化。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构建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导致高校体育文化难以实现全民健身的最终目标。具体而言,高校体育课程的开展片面地追求流行与时尚,导致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被边缘化,进而使得高校体育文化特色不足。特别是目前多数高校盲目地追求竞技体育比赛项目的排名,并没有真正地领悟到体育文化构建的时代价值,无法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体育人才。本质上,特色化的高校体育文化也会彰显出高校文化的特色之处。比如,清华大学的体育文化就直接反映出了该校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制度建设较为落后现阶段,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建设并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要求,无法为高校体育文化的顺利构建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一系列的体育文化配套制度,但是由于高校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在整体上缺乏规范性与权威性,导致高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较为落后,很难适应全民健身对高校体育文化提出的新要求。第一,高校尚未建立健全的体育文化组织机构,相关的管理制度也较为零散和混乱,同时高校体育文化的制度规范也不完善,体育文化政策处于被弱化的不利地位,不能为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指导。第二,现有的高校体育文化制度建设与高校实际情况相脱离,仅仅是简单、机械地颁布一些体育制度,没有站在长远发展的角度建立与高校体育文化相适应的制度规范。第三,高校部分师生不够重视体育文化制度建设,存在不执行相关规定的现象,也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
体育文化意识缺失
在我国传统教学中,体育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这是由于在我国应试教育中,学生理论成绩的考核占比较大,从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我国体育教育往往存在于口头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得到全面落实。另外,高校大学生自身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知,尚未建立较强的体育意识。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传统体育理念根深蒂固。虽然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加强身体锻炼,意识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始终没有形成较强的体育意识,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不高,使得近些年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逐渐下降,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高校大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发生意外的消息,这直接反映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亟需提升身体素质,加强身体锻炼。由此可见,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确认知,调动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具体路径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
为了真正地落实全民健身运动,高校在体育文化构建的过程中要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确保高校体育文化体现出鲜明的娱乐性、灵活性以及人文性。首先,高校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全民健身教育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并且发挥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来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工具,切实地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文化构建的积极性。其次,学生要树立主人翁意识,为高校构建体育文化出谋划策,同时加强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追求体育精神文化的满足。最后,高校要建立体育人文环境,利用丰富的体育实践活动来发挥体育文化育人的功能,在校园内形成健康、和谐的体育文化氛围,避免高校体育文化过度地娱乐化与休闲化。构建特色的体育文化每所高校的办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情况都是不同的,所以高校应该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构建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这样不仅能够增强高校自身的竞争实力,也有助于发挥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积极效用。首先,高校要基于自身的体育资源优势来开发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建立个性化的体育课程体系,并将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以及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引入到体育课程模式中,以此构建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其次,高校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基于城市文化的基本内涵加强高校体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彰显出高校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出高校体育文化的鲜明特色。最后,高校要建立特色的体育文化品牌,树立个性化的品牌形象,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品牌的正面效应。
加强体育文化制度建设
高校在体育文化构建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体育文化发展的基本要求来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并建立科学、系统的配套制度,确保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能够与全民健身运动理念相适应。同时,高校应该积极开展有序的调研工作,对体育文化构建中师生的态度与兴趣进行全面地调查,并且基于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来制定专门的规章制度,例如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等,并且确保高校体育文化的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充分地落实和执行。另外,高校要重视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加大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的宣传力度,可以借助加学分、补贴奖金等方式来调动师生参与体育文化制度建设的积极性,激励全校师生遵守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增强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高校大学生体育文化意识普遍不高的,对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建设活动的积极性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基于此,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感悟体育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与价值,帮助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意识。体育这门学科本质上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也是向学生讲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关键场所,因此,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逐步提高体育学科在整个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将体育学科与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紧密相连,加强体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激励高校大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观念。同时,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关注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个性,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保证学生能够从意识层面正确地认识到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另外,高校应该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力度,借助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多种形式宣传体育文化的内涵与要求,也可以通过讲座、交流会等方式普及体育文化。
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
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要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丰富的体育文化建设活动,彰显出高校体育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具体而言,高校应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未来职业发展改进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将没有价值的体育内容剔除出去,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体育知识与技能,重点体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娱乐功能与健身功能,并为学生建立自主锻炼的平台。同时,高校体育教师要加强与其他院系和专业的联系,基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需求,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俱乐部。例如,拉丁舞俱乐部、轮滑体育俱乐部、健美操体育俱乐部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营造出活泼、开放的体育教学氛围。另外,高校可以组建具有特色的运动队,增强运动队的竞技性与基础性,通过运动队的感召力来吸引教师与学生对体育文化建设的注意力,并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项目的积极性,以此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保障。综上所述,面对全民健身运动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体育文化构建要顺应时展的趋势,针对体育文化构建中面临的现实问题,积极主动地制定专门的解决方案,不仅要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还要立足于高校自身情况构建特色的体育文化,加强体育文化制度的建设力度,并且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大学生对体育文化的正确认知,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这样才能发挥出高校体育文化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积极效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韩兵.辽宁省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37(06):71-75.
[2]刘玉红,邓永兴.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基于新媒体的视角[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8,26(12):33-35.
[3]孙立龙,董凡铭.全人教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文化创新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8,20(04):-64.
[4]李鑫.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8(12):+.
[5]邹学亮.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对策研究[J].运动精品,8,37():36-38.
[6]梁华伟,史明,刘超.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审视与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8(03):66+63.
作者:谭钦松 单位: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 上一篇:县级市图书馆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措施
- 下一篇:开放大学网络安全现状及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