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思考

时间:2022-03-13 10:39:48

导语:地方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思考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地方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思考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访谈与观察法,对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方面尚处于初步发展与建设阶段,但从体育场地设施、组织管理人员、体育活动经费及学生与学校领导对体育文化节的支持态度来看,该校具备了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条件。研究旨在为丰富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举办;体育文化节;可行性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发展特点具有独特性和个别差异性,他们既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开阔的视野,同时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及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但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及高校体育文化建设发展需要和创新,传统高校体育文化形式单一和乏味的运动会项目模式已难以适应在新时代中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而重新思考和构建更多内容丰富、形式更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成为当前高校开展学校体育,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问题。如何结合大学生特点,重新构建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体育兴趣与良好的体育习惯成为各高校不断思考并创新校园体育活动的动力。

一校园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节的内涵

(一)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校园文化现象。一般是学校长期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以学校文化为背,逐步形成的一种深刻而丰富的独特文化现象,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功能。校园体育文化源于校园大文化,可以说是一种不等同于社会文化而又有别于其它校园文化中一种独特文化。(二)体育文化节的内涵。体育文化节作为一个名词是从人民看到传统田径运动存在的一些问题而相应提出的一种新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文化节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娱乐性、健身性的体育项目为主要内容,运用独特的表现形式展示师生风貌,力求达到健身的目的,在一定时间内采用分散和集中的办法组织的活动。体育文化节是指在相关管理工作者及教师主导作用下,以校园体育硬件设施为平台,以学生为主体,以传统体育项目结合新型健身、娱乐体育项目为主,时间场地形式灵活多样的一种体育文化形态。可以看出,体育文化节作为一种校园体育文化存在,它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参与为主体,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文化节作为校园精神建设的一种途径和形态,是构成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地方高校开展体育活动现状

(一)校级体育活动。校级体育活动是以学院为单位,在校运会、篮球、足球、排球比赛中,每个学院都有特定的名额且要经过层层选拔选取优秀学生代表学院参与,从而导致一些想参加的学生因为落选而对它们失去信心,但也激发了一些同学刻苦学习和反思。如在校级迎新篮球杯里,教音学院人数较多专业也较多,在有体育活动时大多数人都想参与,而名额有限,他们每个专业先从班级比赛,赢到最后的代表学院参与比赛,其中有没选上的同学有些有点沮丧,但有些学生却没有气馁,更加努力争取下次参加。同时,学校要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真正地把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学生由少数人的参与到多数人的参与,由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地参与。(二)院级体育活动。院级体育活动是以学院为单位,每年都有很多院级体育活动,在这些比赛中赛事的安排和规划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定期举办各种院级体育比赛,但每个学院人数有多有少,活动经费也有限,同时其他学院裁判资源匮乏,没有太专业的组织人员,从而导致比赛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在比赛中不能正确判罚和一些小纰漏。如/举办的电信杯,他们以班级为单位参加比赛,从策划到赛程安排都是他们学院的安排,在赛程中裁判安排不到位,有些裁判判罚不正确,引起参与者不满和球场暴力等问题。因此,在这些体育活动策划是要专业人士指导,考虑一切可能因素,从而顺利开展活动。(三)社团体育活动。社团活动是依个人意愿进行参与的比赛,每个社团都有不同的社团体育活动,它既有体力的、也有智力的,五花八门,这些活动都在不同时间举行,社团体育文化活动对参与者没有什么条件限制,每个人都可以自行选择活动参与。社团里有各路高手,他们都可以展示自己的特长,并相互切磋,互相学习。如六盘水师范学院羽协在每年的社团体育文化节中都会举行羽毛球比赛有男女单打、男女双打、男女混双,在比赛中没有专业没有年级划分,都是同等比赛,都各有千秋,在策划和赛程安排及裁判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使得赛事圆满完成,让同学们更加有激情。(四)班级体育活动。班级体育活动是班级同学为单位自由组队进行比赛,它有自由组合人数多少即可为单位、寝室为单位、按学号多少人数为单位、男女混搭为单位进行赛程安排,在这些比赛中既可以锻炼自己还能培养同学间的友情,除此之外还可以体现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如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6级举办的团结杯篮球赛,该班共60人,他们以寝室为单位参与,分男女和男女混搭组合,在赛程中大家一起协作讨论赛事策划和安排以及一些可控因素,在这次赛程中每个人都进了自己的绵薄之力,使得赛事圆满完成,同促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团结了班级感情。(五)个体体育活动。个体体育活动是以个人为单位,课余时间学生自行参加的体育活动。个人体育活动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喜好,也可以反映出学生个人体育锻炼的意识与锻炼习惯。通过观察六盘水师范学院学生个体参加体育活动情况来看,除上课外,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主要男生多数从事篮球、足球项目,而女生多数选择跑步或运动量较少的羽毛球等项目。从该校周末室外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来看,男生略多于女生。通过访谈发现,该校女生多数比较喜欢对抗小一些的体育活动,而男生喜欢对抗性大些的体育活动,并且女生多数认为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是缺少同伴与体育运动的氛围。

三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一)重体育竞技比赛,缺乏体育文化传播。该校主要以竞技体育比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而体育健康知识及体育科学锻炼方法指导相对较少。在体育文化节的举办过程中,这些方面都是建立在以人文本的原则上为基础的,应大力举办多种多样的体育竞赛,体育文化宣传,开设体育知识课堂,举办体育知识讲堂等等,体育文化活动开展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体育锻炼意识,建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大力开展的校园阳光体育运动。(二)参与活动人数比例小,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体育需求。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活动的开展,无论是田径运动会、还是阶段性的迎新杯或欢送杯篮球赛,其参与学生属于院系或班级中的少数群体,多数学生没有参与其中。校级田径运动会秉承传统高校体育运动比赛模式,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各项比赛,同时规程规定各院系限报多少人员和队伍,从而就导致各院系只选派极少优秀学生组队参与学校的比赛,这种多年不变的模式使学校体育运动比赛会成了少数学生的体育运动比赛,从而大多数学生大学四年根本没有机会参加比赛,导致那些没有机会参加比赛的学生缺乏锻炼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三)体育活动组织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资料分析与调查发现,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其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的设置过于单调,比赛项目缺乏时代性、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不能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久而久之使得更多的学生对体育竞赛活动失去了信心。另外,在智力体育类比赛方面的内容涉及很少,使得一些竞技能力不足,思维能力突出的同学失去了竞争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体育文化节的举办主要依托于校园体育文化赛事为载体,而赛事则需要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运动员参与,这便忽略了身体素质本身较差或体育兴趣本身不高的同学,大部分学生成了旁观者,没有达到预期的普及程度。(四)评奖方式单一,缺乏参与激励机制。评奖方式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动力,通过评奖方式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活动中来,是促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之一。现行学校的体育活动比赛学校只看重学生的比赛结果和名次而不在乎学生在这一些比赛过程中的艰苦付出的过程,对没有名次不予以鼓励,而且每年奖品都一样,使得一些学生对于活动失去信心,觉得没有参与的兴趣和动力,没有创新发展的动力,从而消减了学生们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五)活动经费有限,经费来源渠道少。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需要一定的经费给予保障,才可以促使体育文化活动有效持续性地开展。六盘水师范学院举办体育文化节经费来源渠道分别为私营企业赞助、财政投入、广告赞助。以私营企业赞助为主。由于学校体育经费支出比较低,从而制约了体育设施的更新和维护,并且现有场馆设施不能有效使用,出现了“只能看,不能用”的尴尬局面。而对于田径运动会这种在高校比较大型的活动中,在有限的活动经费和场地中要举办好本次活动是相当困难的。

四六盘水师范学院举办体育文化节可行性

(一)场地器材条件分析。健全的体育设施是举办体育文化节的首要保证,是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课外活动和学生课余活动的必备物质条件,它对举办体育文化节是重要的物质条件保障。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一个地方高等院校,全校占地面积87.3hm?,建筑面积357300㎡,学校与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相邻,该校具有举办体育文化节所需的体育场地与设施。该校目前具有综合体育馆2个,室外塑胶田径场1个、足球场2个、排球场8块、篮球场28块、网球场地4块。另外,该校与六盘水国家明湖湿地公园相连,具有生态自然美的天然室外体育场所,是各种校园跑的理想场所,如校园马拉松接力、迷你马拉松赛、校园群体接力赛热门话题等等,丰富多样的校园体育场地设施与良好的校园外围体育场所,为六盘水师范学院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二)校园体育氛围分析。校园体育氛围是彰显一个学校体育文化开展的好与坏。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一个地方高等院校,如同其他地方高校一样,长期以来受场地、人力、器械、资源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该校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陆续开展了“校园阳光跑”“一月一赛事”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文化活动,这些多样化的、阶段性的体育文化活动,使得学生逐渐参与到体育赛事中来,并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对丰富大学生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坚持“以学生为本”开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真正把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作为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学生由少数人的参与到多数人的参与,由被动地参与到主动地参与,从而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真正地享受和喜欢并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与乐趣,就需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体育需求,以体育文化节的形式开展定期性、多样化、多形式、多内容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三)组织人员资源分析。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节,既需要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又需要体育专业人员的组织策划。成功举办体育文化节是一项系统、复杂而繁重的工作,从顶层设计、项目选择与组合、组织人员挑选、项目竞赛规程、学生群体报名、比赛项目的编排、比赛项目的实施以及赛后总结等等,需要各个要素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并最大化发挥各要素的功能。因此,成功的体育文化节就必须具备一个干练的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领导为组织机构的总负责人,在校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下属机构相互协调,共同合作并落实各个组织任务,从而将体育文化节的意义和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同学。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宣传渠,将体育文化节活的内容和信息多层面多角度地向学生们传达,争取做到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展现的舞台。目前,六盘水师范学院领导层对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很是重视与支持,该校具有体育教育专业师资与专业学生,这些有利条件为该校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节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人员保证条件。(四)学生体育兴趣与支持态度分析。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直接影响从事活动的主观能动。多年以来,高校举办运动会普遍遵循固有的模式,基本上是以田径类为主,无形之中就丢掉了一些新兴项目发展的机会。据走访不同专业的学生发现,多数大学生希望大学期间,能参加3-5次的体育竞赛活动,给自己的大学生留下美好的回忆,然而有限的体育竞赛活动或参与人数的限制成为束缚他们的主要因素。另外,受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影响,运动技能也成为制约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当问及以多数群体形式开展体育文化活动或体育竞赛时,有80%以上的同学希望学校能多组织一些趣味性、参加人数较多的集体性体育项目,并期望学校能固定每年的体育赛事活动,以便提前做出准备,与此同时受访谈的多数学生希望所在院系能发挥体育部门的作用,积极开展院系之间的体育竞赛活动。(五)管理人员支持态度分析。学校管理人员对体育活动开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学校管理人员不仅包括学校领导、各二级学院领导,而且包括校团委、学生处、后勤处等部门领导。校园体育文化节顺利举办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校园体育文化节的计划与方案的实施,既需要得学校层面管理人员认可,同时获得各学院领导和学生会的支持。据走访调查各级学校管理部门发现,目前六盘水师范学院无论从校领导层面、还是各二级学院与相关职能部门,他们对校园开展体育文化活动表示支持,并希望形成定期固定性的体育文化活动以便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据观察该校体育活动的开幕式领导出席的次数与项目发现,校级层面的体育竞赛活动,多数会有几个校领导出席,院系领导积极出席,而针对到各二级学院具备的体育竞赛活动,二级学院领导或部分领导出席开幕式的活动现场并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校园开展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校领导的重视能够引起下一级领导的关注与重视。目前总体而言,六盘水师范学院管理层面对校园体育活动开展还是挺支持的,相关院系及部门领导的支持,这对于体育文化节在六盘水师范学院举办是十分有利的。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一个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与其它地方高校具有类似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体育场地设施、体育活动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在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方面尚处于初步发展与建设阶段。但从目前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场地设施条件、校园体育氛围、组织管理人员及学生、学校领导的支持态度来看,该校具备了以校园体育文化节为载体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条件。以校园体育文化节为载体,一方面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设置运动项目,开展学生所喜闻乐见、适宜开展、器械场地安全且具有锻炼价值的体育运动项目,构建综合性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单一运动会的形式和过重的竞技性,更新组织方式、增加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与竞争性为一体的体育文化活动,人人参与,共享体育乐趣。

参考文献:

[1]吴慧.国内大学城高校体育文化节发展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2]严精华,王小安,潘宁,金德阳.对全国部分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的调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03).

[3]雷德坤,赵金林,赵延红.高校开展体育文化节活动的基本构想探析[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4]曾福.高校体育文化节的变迁与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16.

作者:李艳 袁建伟 杨柳 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