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产品价格问题分析

时间:2022-06-07 10:30:00

导语:移动通信产品价格问题分析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移动通信产品价格问题分析

一、引言

伴随着用户的快速增长和电信市场的变革,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经历了完全垄断、双寡头垄断和多寡头垄断竞争等阶段。2008年至今呈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网络运营商共同分享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三寡头垄断局面。关于移动通信产品定价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大部分学者运用博弈理论分析运营商在竞争过程中的定价策略,根据应用的博弈方法不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应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的支付矩阵分析双寡头移动通信市场中运营商的定价策略(张会新,2008;傅四保,2006;张洪渊、江承金,2003;潘文文,2005),得出运营商不断降价,最后陷入“囚徒困境”的结论。第二,运用动态博弈对移动通信市场的产品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子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吴永涛(2002)运用Cournot模型和Stackelberg模型,求解两种博弈状态系的纳什均衡常量,并进一步构建战略式博弈,认为先入企业具有“先动优势”,具有较低的边际成本,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新进入的企业需要大规模募集资金,快速构建并扩大通信网络,而新进入企业要扩大市场占有率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第三,运用完全信息静态Bertrand价格竞争模型对双寡头的移动通信市场中运营商的产品定价问题进行研究(彭英,2006;廖红伟,2009;柳学信,2003),指出当两寡头达成价格联盟时的均衡价格和利润高于两寡头竞争时的均衡价格和利润,但由于企业的非对称性等原因的存在,价格联盟很难实现。随着中国电信的进入,2008年至今,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呈现三寡头共享市场的垄断局面,传统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已经不符合中国移动通行市场的实际竞争情况,因此,应采用三方参与的博弈模型分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问题。由于三寡头竞争博弈无论在其博弈结构还是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纳什均衡求解都比双寡头博弈复杂和困难得多,在现有的价格竞争理论研究中,关于三寡头价格竞争博弈较少,而针对移移动通信市场的三寡头博弈研究则更少。目前发现的只有两篇,LivioCricelli(2002)在完全信息动态条件下,通过构建含有代表生产体系、规模效率、资本折现等因素的利润函数,结合最优控制理论求取纳什均衡解,估计新运营商进入市场对利润、均衡价格和分享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等方面的影响[11]。FangChen、JunHaiMa、XiaoQiangChen(2009)通过构建三个线性差分方程,建立基于有限理性的Bertrand模型,并使用动态系统的分支理论求解系统的稳定均衡解,运用数值模拟来显示Lyapunov指数对初始条件敏感性和依赖性。在LivioCricelli(2002)中忽视了产品之间的可替代性,而FangChen、JunHaiMa、XiaoQiangChen(2009)中没有考虑移动通信产品的互联互通问题。本文沿用了LivioCricelli(2002)关于网络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率的假设和产品价格选择问题博弈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产品间的替代效应,修正了产品的需求函数;在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进行单期博弈,剔除规模效应、折现率等因素的影响,简化了成本函数;运营运用完全信息静态Bertrand模型对三方参与的产品价格选择问题进行研究。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移动通信市场作为电信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一直倍受关注。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从1994年的156.8万户发展至(2002年20600.5万户)2010年12月底的85900.3万户。本文以中国电信产业的几次拆分重组为分段,对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进行分析。

1.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1987年至1994年的垄断时期。1987年11月,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移动电话系统在广东建成并投入商用,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服务正式起步。1988年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有首批的700户,突破为3000户,1990年达到18万户,1994年迅速增加到157万户,但由于供给和效率等方面的约束,使得移动通信市场运行初期,相对于固定电话,移动通信服务的价格较高,主要用于满足商务等高端需求。1994年7月,中国联通正式成立,中国电信产业进入双寡头时代,也开启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双寡头垄断竞争的开端。双寡头竞争使得效率得到改进,入网费和资费大幅下调,移动用户数1994年起,以每年91%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99年至2002年期间,信息产业部推行了非对称的发展战略,对中国电信企业进行了两次比较大的拆分重组。将中国电信的移动通信业务归中国移动经营管理,大力扶持新成立的中国联通,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呈现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两次拆分重组,一方面,促进了电信业务的快速发展,服务质量大幅改善;但另一方面,优势企业和弱势企业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并没有实现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中国移动相比于中国联通在用户数和市场占有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08年5月,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服务进入市场为契机,中国电信业进行了第三次拆分重组,至此形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共同分享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局面。

2.第三次重组后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力分析重组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主要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相互竞争。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无论在用户数量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占有绝对优势,处于主导地位。在重组后的一段时期之内,中国移动将继续占据市场优势,中国联通由于历史等原因处于弱势,再次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中国电信则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势头。下面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竞争力进行分析。首先,在3G业务推出后,运营商的业务定位方面。中国移动自3G牌照发放起,推出以“引领3G生活”为口号的“G3”品牌。依靠2G时期积累的巨大优势,中国移动拥有全面的客户品牌,即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3G业务对于中国移动而言,是对原有业务的延伸和提升,不需要依靠3G业务去吸引新客户而推出独立的客户品牌。因此,中国移动将“G3”作为业务品牌与“全球通”、“神州行”和“动感地带”三大客户品牌融合。(见表2)中国联通在合并网通后,借助网通的固网业务,依靠原有的移动业务着力打造“沃”3G品牌。3G业务对于中国联通而言,是吸引新客户、提升企业形象、扩大市场份额的关键。中国联通的3G业务采用全球超过70%都在使用的WCDMA技术,成熟的WCDMA产业链、WCDMA手机以及国外成功的商用经验都是中国联通的优势所在。中国电信作为移动通信市场的新进运营商,大众对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没有充分的认知。因此,中国电信利用以往的固网、宽带优势,提出“互联网手机”概念,打造“天翼”移动业务品牌,突出自身在宽带和移动融合方面的优势,重点宣传“天翼”在宽带、移动互联网融合应用上提供的服务,走差异化之路,没有特别强调3G概念。其次,在移动通信业务规模方面。从表1所知:中国移动的用户数遥遥领先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几乎是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移动用户数总和的三倍;中国移动的通话总分钟数为24413亿分钟,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分别为3766、263.7亿分钟,三家运营商的业务规模相差10倍多;对比中国联通只有246分钟/户/月的MOU值,中国移动的MOU达到492分钟/户/月,且显示出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移动的ARPU值几乎是中国联通的两倍。综上分析,在移动业务规模方面,中国移动远远超越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业务成熟度也与后两者拉开了距离。最后,在盈利能力方面。从表3所知:2008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的经营收入分别为:4123亿元、1489.1亿元、1868亿元。中国移动的净利润为1128亿元、利润率为27.36%;中国联通剔除C网出售、小灵通资产减值等因素影响,持续经营业务利润为143.3亿元,利润率为9.7%;中国电信剔除小灵通减值等因素,净利润为200.66亿元,利润率为10.7%。就发展质量而言,除中国移动外,其他两家运营商都低于国际综合运营商15%左右的利润水平。可见,在2008年第三次重组后,虽然中国电信业的竞争结构得到优化,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仍存在较大差距。

三、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博弈分析

本文沿用Bertrand思路,主要研究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三寡头的单期决策,即以当期利润为目标的厂商决策,此时厂商的决策包括产品的选择、价格的制定、权衡定价策略等问题。厂商决策面临的消费者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消费者定义为匀质消费者。匀质消费者是指厂商面临的消费者只有一种,消费者的偏好特征、收入水平等都比较一致,对于产品性能、消费数量的价值评判和支付意愿等较为相同,因此,厂商具有单一的需求函数。

四、结论

本文回顾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并利用2006年—2008年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移动业务主要数据,对中国移动通信行业第三次重组后各运营商在业务定位、业务规模、盈利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今后的一段时期之内,中国移动在市场占有率、业务成熟度、产品价格等方面将继续占据优势。通过建立运营商的收益函数,将完全信息静态Bertrand模型扩展为三方参与的价格竞争模型,运用博弈方法得出纳什均衡解,通过分析影响纳什均衡解的外部变量,得到如下结论。(1)当博弈各方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弹性E*d>1,均衡价格较低的厂商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率先降价的厂商也将提高原有收益。(2)厂商可以通过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成本等方式降低产品的均衡价格,此外,厂商也可以牺牲当期利润,制定低于均衡价格的产品价格,获取价格优势,扩大市场份额。(3)由于厂商之间均衡价格的差异与厂商之间市场份额的差异成比例。因此,厂商在实施降价战略时,应重点关注与竞争厂商之间价格差异的变化,若没有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大价格差距,那么厂商的降价行为不仅不能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更高收益,反而会造成利润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