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通信技术的媒介影响探究论文
时间:2022-12-14 10:18:00
导语:3G通信技术的媒介影响探究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把作为通话工具的手机全面推向多媒体时代,促使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微观层面上,这种改变涉及媒介符号环境的变化;中观层面上,手机作为一个新的媒介种群将对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种群产生不同的影响;宏观层面上,手机多媒体将加速我国新媒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手机媒介;媒介生态;符号环境;媒介种群;产业集群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把作为通话工具的手机全面推向多媒体时代,手机上网、手机电视、手机报等多种媒介功能与交互性、实时性、离散性、随身性、分众性、直接消费性这些第五媒体的传播属性结合,促使我国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涉及微观层面的符号环境,中观层面的媒介种群和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集群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影响到我国的媒介生态系统。
一、手机传播特性对媒介符号环境的影响媒介环境学者保罗·莱文认为,“就交流而言,手机就变成了家庭外面的家庭,一个移动的家庭,一个微型的便携式的家庭,一个可以漫游的媒介之媒介”。
由于手机多媒体的主要使用环境从室内搬到了室外,以传播空间为代表的地理环境和以传播对象为主体的接收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手机媒介在传达信息或者说编码的过程中对符号运用的改变。
手机多媒体的移动特性对媒介符号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快、活”等几个方面。以手机报为例,由于传输速度的需要,手机报文件不宜太大。目前中国移动彩信的理论容量为50K,文字加图片,一般SP(手机数据增值服务供应商)规定的文字在2200字以内。这就要求文字信息的凝练。再如我国首部手机“短信小说”《城外》,每一篇只有70个字,一共60篇4200字,但情节内容却是按照长篇小说的情节向下发展的。不仅以文字为表现形态的手机报和手机小说如此,以视频为表现形态的手机电视也要求短小精悍,在这方面国内国外已有共识。
国内有“微视频”的概念,指的是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视频短片的统称。国外则有“手机短剧”(Mobisode)的概念。按照相关学者的实证研究,64%的观众认为在手机上看电视能够忍受的单个节目的时长为20分钟以内。
手机多媒体因为移动传播环境和受众接受心理要求符号表达变短的趋势,同时也内在地要求叙事节奏的加速。为了在有噪音的传播环境中最大限度的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叙事单元可能只是一幕而非多幕,突出瞬间性的冲击力,打破类型常规和观众的预期,更加戏剧化。手机短剧或者手机短信小说的作者必须把激励事件、进展纠葛、危机、高潮、结局等在很短的文本中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创意和精心设计。
手机多媒体符号传播的“活”主要体现为符号及表达手段的灵活多变。由于手机融合了文字、图片、音乐、影像等多种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的综合交叉或替代性运用往往能够达到单一媒体无法企及的效果,也正因为如此,符号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比如手机短信中类似于文字的代表不同意义的标点符号组合的出现,“:)”代表微笑,“:(”代表忧伤等等。
此外,视听符号相互依附的现象也在手机传播中有所体现。比如手机电视本来是主要作用于视觉的媒介形态,但由于手机屏幕偏小,很多人并不愿意长时间直盯着小屏幕,其实是在“用耳朵看手机电视”,这时,影像符号与声音符号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附的关系,符号表达更加灵活多变。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对媒介种群的影响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
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的革命,带来了手机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融合,并衍生了手机报、手机电视、手机博客等新的媒介形态。这种改变对报业、电视、广播、网络等不同的媒介种群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手机对报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纸物理形态的变化,二是报纸的视频化与多媒体化趋势。手机媒介进入报业种群的明显标志是手机报的诞生,全国目前已有手机报300多种,主要呈现出三种形态,即短信模式、掌信模式和WAP网站模式。从媒介的移动特性来看,报纸本来就是可以移动的偏空间性媒介,手机报的出现更使报纸成为虚拟纸张,这种物理形态的变化更加节能环保,换句话说手机报把报纸从有形的移动媒介变成了无形的移动媒介。同时,手机多媒体的特性也在催生报纸视频化和多媒体化趋势。如《华商报》已推出手机“视频报纸”,还有的报纸停止纸质印刷改为网络版。随着科技进步,一种“像纸一样薄、柔软、可擦写的显示器”———电子纸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内容可重写、非常省电可长时间阅读的数码纸,必将对报业带来新的影响。
手机对电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视节目的内容之变和电视产业经营之变两个方面。现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纷纷打起3G的招牌,各家的广告不约而同地把手机视频作为最大的卖点。一方面,手机电视作为传统电视的一种填补缝隙时间的“补偿性媒体”,除了如前所述开发符合手机媒介传播特性的短视频节目外,其内容生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带有摄影摄像功能的手机较为普及,用户自拍内容越来越多,伴随移动互联网带宽的增加,终将实现UGC⑨内容的相互传送和共同分享。传统电视节目形态在手机视频上发生改变的同时,内容生产机制也将发生显著变化。另一方面,手机等多种移动终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电视的收看模式,数字化存储技术和搜索引擎技术,把电视受众的接受模式从被动变为主动,传统电视媒介依靠“卖广告时间”的盈利模式面临新的变革。数字化生存环境下的电视媒介营销需要重新定位,正在完成从“卖时间”到“卖比特”,从“旧媒介”到“新媒介”的蜕变。
手机对传统广播的融合和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型移动终端的嵌入和培养新一代受众。手机的移动性特别适合广播芯片的嵌入,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拥有收音机功能的手机只占现有手机总量的一小部分。比较而言,在美国汽车中收音机的比例高达95%。美国权威机构的一组数据显示:在美国18岁以上的听众中,在汽车里听收音机的比例高达83.8%。借鉴美国广播业的繁荣与美国汽车文化的成熟发展的关系,在我国的新型智能手机中嵌入收音机功能对于广播新媒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广播新媒体的发展,此举不仅仅关系到移动终端的多少,更是培养新一代受众的必要之举。当晨练时手持便携式收音机的传统广播受众越来越少,喜欢手机炫铃和音乐播放的“80后”和“90后”们还没有听广播的习惯时,广播首先应该在接收终端上下工夫,方便受众在多种环境状况下都可以收听节目,以此培养广播的新一代受众。
手机对网络媒介的影响则更为明显。2009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1.55亿,约占我国网民总数的一半(46%)。随着3G时代的到来,使用手机上网将更加普遍,移动互联网与手机将和固定公共互联网展开新的竞争。
三、手机多媒体对我国媒介产业集群的影响产业集群(Cluster)的概念最初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指的是在某特定区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的集合。
对于媒介生态系统而言,相比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手机媒介种群是一个加入其中不久的新物种,它的到来不仅给媒介群落和媒介生态系统带来新的变化和影响,对我国正在形成的媒介产业集群的作用也日渐明显。
据《2009传媒蓝皮书》的数据,2006—2008年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产业分别占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的26.9%、28.3%和26.8%,远远超过电视广告和报刊广告所占的比例,移动媒体的收入在传媒产业中独占四分之一强。从产业价值的角度考虑,手机多媒体加入媒介生态系统后,其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带动和提升我国媒介产业总体规模的发展,增强我国媒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例如:2007年美国电视产业收入370亿美元,当年中国电视广告收入442.9亿元人民币,折算汇率后两者相差约7倍;2007年美国电信业收入为4907亿美元,当年中国电信业收入为7280亿元人民币,两者相差约5倍。由于人口基数大,收入持续增长,在ITU(国际电信联盟)全球“下一个大市场”的名单上中国名列首位。另据工信部2009年9月公布的数据,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突破7亿,手机用户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手机媒介直接消费性的特点,使其在与广电业、出版业和电信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消费者逐渐形成付费接收内容的媒介消费习惯。这种突破了免费电视节目消费以及免费网络信息资讯消费的新的媒介使用习惯的形成,将会使我国媒介产业更上规模。
从媒介地理的角度看,中国媒介的地理集群状况较为明显。有研究表明,有实力的报业、出版、广播影视等媒介集团基本上都在沿海开放城市。手机媒介种群进入媒介生态系统后,这种趋势将会更加明显。上海、江苏、浙江、广州等地的区域性手机报订户数量和盈利状况在全国名列前茅就是例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价格不菲的3G手机和高资费在市场流通中将加剧这种态势,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会造成“沙盘效应”(类似军事演习时插满红旗的沙盘,经济发达的高地会越发凸显)。
可以预见的是,手机多媒体对于媒介群落的影响是在东南沿海和副省级以上城市形成较为集中的“媒介产业集群”,其中各种媒介种群的互动,各类优秀人才的集聚,信息资源在产业价值链上的流动和共享,终将增强或形成新的媒介产业竞争优势。公务员之家
当然,手机多媒体对于我国媒介产业集群的促进过程,可能会产生更大的信息传播差距和数字鸿沟,这需要媒介产业主管部门通盘考虑。一方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缩小我国媒介产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提升我国媒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传播话语权;另一方面,维护公众利益,大力发展公益传播设施,缩小地区间信息传播差距和数字鸿沟,营造绿色和谐的媒介生态环境。
- 上一篇:县汽车站创卫活动计划
- 下一篇:科学发展观提供精神支持加强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