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技术

时间:2022-02-20 11:16:18

导语: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技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加密技术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为数据加密技术升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深入挖掘网络信息价值,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应用优势。希望该论题能为技术研究者提供借鉴,为先进技术应用起到基础铺垫作用。

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计算机系统为程序运行提供可靠支持,如果计算机系统存在安全风险,那么用户信息丢失的几率相应提高,导致服务器瘫痪。此外,网络链接存在恶意攻击形象,进而计算机系统存在网络风险,为使用者带来工作不便,严重者会产生经济损失。从中能够看出,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极为必要的,因此,应及时运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计算机网络稳定、安全运行。

2数据加密技术原理及类型

2.1原理。数据加密技术指的是,借助计算机系统完成网络信息重组任务,以信息保护为目标。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威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因素随之增多,基于此,运用数据加密技术能够有效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性,避免用户财产遭受损失。数据加密技术应用原理,即利用算法生成密文,务必运用密钥才能准确、全面读取密文,实现数据保护目的。2.2类型。2.2.1链路加密。这种加密形式借助网络载体实现,即针对相邻节点加密处理,以便为信息传输提供安全保障。链路加密以传输路径为依据,针对性提供安全保障措施,以免数据出现丢失、篡改现象。需要注意的是,链路节点参与加密、解密等环节,通过密文形式完成信息传输任务,针对数据加密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黑客入侵。2.2.2节点加密。这种加密方式支持在线传输加密,全面保护数据信息。加密操作执行时,在中间节点处完成,因此,中间节点信息量较丰富,为了避免出现他人盗用现象,务必通过明文的方式再次加密,确保节点中转作用全面发挥。2.2.3端到端加密。端到端加密方式,即端口间数据加密操作,分别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进行加密、解密操作,满足数据信息全程加密需要,实现数据安全性的全面保护。端到端加密方式适用范围较广,但由于终端隐藏工作不到位,极易为黑客提供可乘之机,因此,端到端加密方式应不断完善。2.2.4数字签名认证加密。这一方式在数字加密技术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它细分为两种加密方式,第一种即私人加密,第二种即公用加密。数字签名认证加密技术使用的过程中,以加密解密计算方式为辅助,为计算机网络数据提供安全。

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应用

3.1具体运用。3.1.1运用于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信息量丰富,运用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存储环节、传输环节的安全保护,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服务器加密处理,并设计差异密钥形式,具体记录数据字段,全面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性。此外,做好数据信息备份工作。3.1.2运用于虚拟专用网络。当前企业、学校对建设的局域网进行数据加密,通过设置私钥密码或者公钥密码的方式加强网络保护,确保使用者安全用网需要被及时满足。3.1.3运用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以较快速度发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铺垫组织多类型经济活动,为保护网购安全性,在实名注册的基础上,设置多形式密码,以此降低支付风险,保护用户信息安全。3.1.4运用于软件加密。软件类型不断增多,为降低计算机系统软件方面的风险,既要增设防火墙技术,又要为系统用户提供杀毒方法,全面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性。3.2网络信息安全措施。一方面,计算机系统使用者应强化安全意识,严格按照用网要求规范自身行为,避免为黑客、病毒提供可乘之机,将网络安全工作落实于过程,确保数据信息安全传输。另一方面,掌握计算机病毒应对技巧,当前计算机病毒形式多样,计算机网络使用者应不断强化病毒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动态监测计算机系统运行状况,定期清理计算机病毒。除此之外,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做好数据信息风险预防工作,确保网络信息稳定、安全传输,这对我国网络信息技术水平提高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扩大数据加密技术应用范围。

4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作势在必行,在了解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前提下,具体分析数据加密技术原理,并总结不同形式数据加密技术,探究数据加密技术具体运用,提出网络信息安全措施。这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有序推进有积极影响,能够全面保障网络信息安全性,加快我国网络信息化进程。此外,技术研究者能够以此为理论铺垫,探索技术创新思路,尽可能提高数据加密技术适用性,为网络信息行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秦秀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解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19):186-187.

[2]陈贤逸.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08):25.

作者:张卫航 单位:内蒙古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