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下住房和土地管理思路
时间:2022-10-08 11:12:46
导语:信息技术下住房和土地管理思路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土地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是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住房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维持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住房和土地的运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新时展的需求。为了适应时展,需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住房和土地管理中,这指明了住房业和土地信息化管理改革的新方向。
关键词:信息技术;住房;土地管理;新思路
1引言
我国在一段时间内实施了土地公有制,经济体制上实行计划经济体质。土地和住房的使用权直接通过集体决策部门管理,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所有权进行买卖。在这种状况下,住房和土地的流动性比较小,通过人工记录的方法即可满足文件资料的管理需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快速发展,房租用途也多种多样,为土地和住房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考验。而传统的办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生活中的需要,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被运用到工作中。这时信息技术下住房和土地管理的新型模式应运而生,为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从此,住房和土地管理步入了信息化时代。
2关于住房和土地管理的信息化研究
2.1顶层设计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两个基本层面是信息化的规划和实施。而顶层的设计是信息化方案的具体化,是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的纽带,同时也是重点和难点。而对顶层设计理念的认可度也随着信息化的建设不断提升。最为明显的是住房和土地管理的工作,涉及的行业多,数据量太大,业务流程管理复杂,在对信息共享的要求下,顶层设计的信息化建设成为了工作的重点。顶层设计的信息化的工作基础是基本业务,主线是信息资源的使用及开放,工作重点则是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的合作。通过对顶层设计原理的应用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分析,从整体出发,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结构的设计。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核心是技术和业务,需要对住房和土地管理的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办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进行包含业务框架结构、管理框架结构、技术框架结构等内容的研究,形成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整体框架。在这个特定的框架下,进行数据及整个系统的建设,来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合作。2.2平台开发的设计理念。伴随着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模式,改为了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且要保证合作单位的顺利连接,还要灵活的应对有关政策法规的变化。独立、开放、管理和扩展是平台开发模式的特点,其优点是有利于二次的开发,可进行分列式的排布应用。在平台基础上进行相关业务功能模块的开发,参考住房和土地管理相关的业务运用特点进行合理的分配,构建有关业务的功能性系统。系统的用户身份和访问策略应当是统一的,权限管理和信息共享确立了住房和土地管理在各行各业间的业务合作和数据共享。2.3确保数据结构的开放性与标准化。由于我国的地幅辽阔,对住房和土地相关数据管理时,所涉及的数据量庞大、行业范围广、影响人群较多,这些特征都决定了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必须采取开放性和标准化的方针,并且在信息化建设中要严格遵守方针内容,才能实现住房和土地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4采用数据为基础,管理为核心,业务职能为导向的信息系统。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的目的就是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进行住房和土地管理时,其最基础的工作就是数据的管理。因此相关单位应当以住房和土地管理的实际业务工作为基线,将最基础的数据进行进一步优化与整理,从而实现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在住房和土地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其中有一些业务在办理过程中会经常出现重复性工作,还有同一项业务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办理才能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不能有效地为人民服务。因此,这些相关业务应当实现在办理过程中的并行性和协同性,提高办事效率。在以上过程中,应当以数据为基础,业务职能为导向,管理为核心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加强基础数据的共享性和流转性,同时,根据相关业务中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相关业务的协同并行。
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住房和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土地数据的处理越来越简单,方便、快捷,计算机专业技术普及到了各行各业。对于大型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空间信息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逐渐成熟完备,关于空间数据的大量分析处理的能力日渐加强。电子政务技术逐渐完善且成熟,电子政务平台为业务应用系统进行开发、整合提供了便利之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住房和土地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数据库技术与GIS的结合,将大量的土地空间数据归纳入大型关系库中统一集中管理,进行分析查询,对大量土地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分析能力大大提高,应用于大部分土地基础数据的管理。其次,关于对3S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国家的863计划中的有关重大行业3S的应用示范,例如,对土地资源的课题研究,形成了土地空间数据采集、分析、集中处理的土地资源产业的3S技术应用体系,使之成了方便、快速、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状况的有效手段。广泛应用在土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监测、利用现状调查等工作中。接下来,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化、网络化的运行,为土地资源信息的查询提供了海量的数据支撑。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提供便民服务,方便社会公众参与到信息监督的过程中来。通过互联网平台过程中的媒体宣传,将土地管理的信息以图文结合的方式传递给民众,方便社会民众及时监督。用于土地法律法规的宣传,业务办理的意见反馈工作。电子政务平台通过版块化的定制工具,进行了各业务系统快速搭建及整合,广泛应用于住房的管理、地籍的管理、用地审批等业务的开发中。所以,信息技术一定程度上为土地和住房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保障。
4住房和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
国家土地资源部非常重视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土地资源部建立伊始,就确立了“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任务。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组建国土资源信息中心,编制了国家土地资源信息化的建设规制,开始土地资源的信息化建设。由于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对土地的利用、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1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土地资源主干网的建设正在进行当中,目前,一期工作已经完成,实现了自然资源部与部分土地管理单位的对接活动,下一步将开展与省、市级单位的对接。同时国家土地资源的视频会议系统也在建设中,31个省、市的国家土地资源局全部建成内部信息局域网,大大完善了网络安全系统。国内近一半以上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覆盖着各市区的网络系统,开展了省、市、县自然资源部的网络信息建设。4.2业务系统的建设。土地利用规划的管理信息系统于部分城市建成并应用。国家级别的土地利用管理规划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一、二线城市规划结果的管理、审查和分析。国家土地资源部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在有关部门投入了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馈。建设用地的电子备案软件在全国各部门广泛应用,并初步形成了建设用地项目远程申请、审批和社会监督于一体的网络化运行模式。一部分省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建成,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审批。4.3信息服务的建设。面向社会大众的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所有省及部分市、县的国土资源信息网站全部开通。及时向社会土地资源管理的最新政策法规、新闻通告、审批项目等信息动态,实现了信息的动态、方便及时查询。国家土地资源网站实施了网上交易大厅、办事大厅、匿名举报等线上服务。很多地方部门设立了电子信箱,建立了电子屏幕和服务大厅,部分地区开展土地流转、交易、使用等全过程的互联网交易流程,实现了网络化的土地管理信息服务。
5结束语
住房和土地的关系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情。加强住房和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住房和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利于提高住房和土地管理的工作效率及成本。相关部门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开、透明、方便的住房和土地建设管理体系,相关人员将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在住房和土地管理中的应用,推动土地资源有效整合的信息化建设,努力将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变成一种有效的机制。以技术的创新带动制度管理的创新,促进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杨忠,罗春华.探索城镇建设规划和土地管理的新思路——以德江县为例[J].科技信息,2012(24):112~113.
[2]任慧,梁钦.关于创新土地管理的新思路[J].美与时代:城市,2014(4):102~102.
[3]钟伟.创新性土地管理转变发展新思路[J].山西农经,2014(4):64~65.
作者:葛秀历 单位:锦州市自然资源服务中心
- 上一篇:浅谈信息安全技术和安全策略
- 下一篇:云架构下网络安全动态预警思考
精品范文
3信息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