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时间:2022-09-18 09:38:32
导语: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让微观知识能够直观呈现
化学课程中有很多对于微观物质的研究.要想让学生对于这些物质的结构、性质形成更好的认知,就需要教师的知识呈现更加直观.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讲到一些具体物质时,教师往往只能通过语言进行知识要点的概述,或者是透过一些模型来辅助学生的认知,然而这些方法的成效都不好.有了信息技术后,能够化解这一问题,通过多媒体课件,任何需要剖析的物质,都可以非常清晰地呈现.学生不仅能够直观认识物质的结构、形态,对于物质的一些变化过程也能够看到.这能够提升知识教学的效果,并且促进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图文和音像,可以把抽象微观的东西具体直观地表达出来.例如,在讲氢气分子(H2)时,传统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分子的组合形式,不仅浪费时间,同时对于抽象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非常吃力.但是,如果用视频展示两个氢原子是如何通过电子配对形成稳定分子的,这样学生在看到的时候就可以直观理解了.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教学过程,给学生呈现了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在很多其他物质的学习中,也能够采取这一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学习有机物时,对于物质结构形态的分析是知识教学的核心.有了多媒体后,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与障碍都能够轻松化解,知识教学的效率也有显著提升.
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还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的思路更加灵活,帮助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对于晶体结构的学习,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很多学生不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要想深入理解一些晶体的内部结构,就需要学生有很好的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并且需要教师的教学模式更加形象.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它不仅能够清晰地展现物质的结构形式,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发展与构建.这既能够为知识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推动,也会帮助学生学好化学课程.例如,在讲“认识氯化钠晶体的结构”时.课本中对于这一晶体的结构做出如下介绍:每一个钠离子吸引6个氯离子,同时每个氯离子吸引6个钠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数量比为1∶1.在没有学科知识基础的情况下,看到这段文字很难理解这样的晶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如果用三维动画演示出来,相信即使没学过化学中这个知识点的人只要看见了就能理解氯化钠晶体是什么样子,这就降低了知识的理解难度,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对于物质的结构形态的认知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这也是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程的一个决定因素.有了信息技术后,很多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都能够一一化解,不仅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三、还原真实的实验过程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也是对于知识的一种良好应用.高中化学中讲到的有些实验很难在课堂上进行演示,有些实验由于实验条件太高也无法在课堂上进行重现.但这并不代表学生无法看到实验过程.有了信息技术后,很多原来无法还原的实验,都可以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制作虚拟实验,让学生能够看到实验的具体流程与展开模式.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工业实验的片段,让学生看到课堂上无法进行的工业实验的具体操作模式.这些都会帮助还原真实的实验过程,并且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教师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原本无法实现的实验以及看不见的实验.比如,对于硫酸的工业生产,由于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在教室及实验室内无法模拟这样的环境,这里就体现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可以用软件模拟制造环境,这样就可以直观地看到硫酸的工业制法.另外,可以通过模拟化学反应来体现微观上的变化.通过这样的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促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更加细致地观察实验所产生的变化,准确地了解物质的特性,进而深化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总之,信息技术能够为高中化学教学带来积极辅助.信息技术可以让微观知识直观呈现,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还能够还原一些在课堂上无法操作的实验,让学生真实地了解实验的过程与展开模式.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丰富知识的呈现模式,也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宽,这既能够促进知识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作者:成学磊 单位:江苏盐城市第一中学
- 上一篇:XX参加群教活动演讲稿
-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