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发展下的信息技术论文

时间:2022-08-04 09:28:08

导语:教育均衡发展下的信息技术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教育均衡发展下的信息技术论文

一、教育均衡发展及评价机制

教育均衡是“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的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平等待遇的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育机构和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的相对平衡”[3],教育均衡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均衡是一个复杂均衡,“从宏观层面分析是教育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从中观层面分析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从微观层面分析是学校教育过程包括内部课程教学资源配置的均衡、教育结果的均衡以及教育评价的均衡”[4]。由于“均衡”一词是涉及主体和过程的词汇,因此“教育均衡”一词的出现往往与矛盾主体相联系,当前社会群体关注的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指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同一学校不同群体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5]。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极其复杂的,教育非均衡发展根源于国家法律政策等宏观层次因素,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群体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中观层次因素,以及学校内部的教学和管理等微观层次因素。因此,对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评价也是极度复杂的过程。基于“国内外没有研究建立起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的事实判断,我国学者提出了利用教育均衡发展系数(指数)衡量教育均衡发展的水平。早在2003年,袁振国教授提出了“教育发展均衡系数”[6]概念,翟博则系统的提出了“教育均衡发展指数”[7]概念,提出了利用差异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混合的教育均衡分析方法,并构建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指数,从区域、城乡、学校、群体等方面对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进行考察,有效地评定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均衡的状态。

二、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的分析框架

《规划纲要》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未来学家和技术专家的视野中,信息技术似乎可以为学生提供在任何空间、任何时间、利用任何工具进行任何内容学习的泛在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育均衡发展将不是问题。然而,作为一种建制的社会教育活动,受社会中诸多因素的制约,更受社会发展现状的制约,超现实的分析是缺乏说服力的。因此,在未来没有到来的当下,信息技术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仍需要多元的分析框架。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这一命题中,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目标性的状态语,这些状态由相应的系数(指数)描述,信息技术对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影响的研究要充分分析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及衍生功能对这些状态系数(指数)变化的影响。由于教育均衡发展是由宏观、中观、微观的诸多要素构成的复合体,因此必须考虑信息技术是对这个复合体整体发挥作用还是对某一具体层面发生作用,或者是综合作用。同时研究者必须看到,由于研究目的、研究价值取向、研究对象等差异,不同的组织、研究者构建的教育均衡指标及系数是不同的,因此要刨除这些差异,需要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指标与系数要求。基于上述认识,研究者基于对《欧洲教育系统的公平性:一套指标体系》(EquityoftheEuropeanEducationalSystems:ASetofIndicators)[8]、教育部制定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9]、“北京市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10]等成果的研究认为:教育均衡发展指标涉及的内容极其丰富,在宏观层次上,教育均衡需要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指标,包括教育权利的公平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的指标等;在中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包括各类教育之间)均衡、群体均衡等指标;在微观层次上,教育均衡包括课程、教学和教育评价的均衡方面的指标。如果信息技术对提升教育均衡具有一定的效果,那么信息技术应该在上述三个层面的各个指标改进方面发挥作用。

三、信息技术提升宏观教育均衡指数的机制与方法

教育非均衡发展有其客观的根源,也有社会的主观成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社会呈现出区域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影响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和水平。与之相应,一些问题也随着差异的出现而出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将导致极其复杂的结果。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中,一些机制导致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

(一)宏观机制与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问题,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影响。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两个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首先,教育均衡发展是与人的社会权利相关的,对人的权利的尊重程度将会影响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有研究者指出,“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11]“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和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很多国家政府孜孜追求的目标”[12],维护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保障人权。然而,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一些政策并没有充分的尊重人权,在一系列的政策出台后导致了教育的非均衡发展。1953年5月,党中央就以“要办好重点中学”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1953年政务院《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要求‘今后应首先着重办好城市小学、工矿区小学、乡村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同年,教育部向中央提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师范的意见》,从而确定了全国重点中学194所,占当时全国中学的4.4%”[13]。此后邓小平提出“办教育要两条腿走路,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14]也延续着这样的思路。1978年之后,教育部先后颁发了《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关于分期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提高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的几点意见》中,重申办好重点学校的必要性。这些文件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将区域学校人为的分为重点学校、一般学校,从政策上为学校之间的差异提供了基础。高等教育也存在上述的现象,如部属、省属院校的划分,“211工程”“985工程”等均是类似上述政策取向的结果。上述政策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强调了“效率”忽视了“公平”,这一现象目前已有所改进。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人权保护,加大了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力度,例如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提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并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给出了明确的规定,有效地保障了社会群体的教育权,但传统的学校划分已经深入人心,并导致了事实上的学校之间的各种差异。其次,教育均衡发展是与责任主体履行责任相关的,积极的责任主体及行为,将保障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是社会中众多活动中极重要的部分,是社会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均衡是维系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工具。然而,作为社会中的活动,哪些机构和人应该对教育发展负责,他们如何履行责任,这将对教育均衡发展产生重要的责任。一般来说,政府是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主体,根源于教育是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领域之一。在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法律上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一责任实施主体。然而,将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都推给政府,也是社会成员对社会中教育活动不负责任的体现,这根源于教育是社会活动,社会活动的主体对社会活动发展具有一定的责任。目前,我国社会更多的将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赋予政府,社会成员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没有充分的体现,这也影响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宏观改进机制

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一定时期的公共政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性,为了保障社会群体公平的获得教育权,享受优质的教育,需要在宏观层面进行有效的改进。基于上面的论述可以知道,立法保护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拓展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是历史的必然要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努力通过立法程序将教育均衡发展纳入法律的范围。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将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并给与立法保护。1947年3月日本国会审议通过并颁布了《教育基本法》,《教育基本法》11项条款中,突出了“教育机会均等”“义务教育”“男女同校”等方而的规定;此后颁布的《学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办学基准,对学校选址、占地而积、校舍而积、师资水平、实验器材、图书配备等方而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必须依法严格执行。德国《基本法》第72条第2款要求为居民“创设同样的生活条件”(HerstellunggleicherLebensverhltnisseimBundesgebiet),《基本法》第3条第3款规定:“任何人不许因为其性别、出身、种族、语言、出生地、信仰、宗教或政治观点而受到歧视或优先对待。任何人不许因为残障而受到歧视”[15]。美国政府制定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NoChildLeftBehind)》的教育蓝图等等。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经验表明,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度等用法律文本形式固定下来,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有力的保障措施之一。立法保护是用法律程序强制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方式,是基础性的行为,拓展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是一种创新性行为,是社会主体充分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教育是由学生、教师、家长等社会成员共同构成的社会活动,因此从本质上讲,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等个人主体,学校、政府等组织主体均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主体,他们在教育这一社会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充分的调动这些人员和机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将其纳入到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主体中,对教育均衡发展是有益的。与立法保护相比,这种做法将更加有效、持久。

(三)信息技术提升宏观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方法

建立保障教育均衡发展的法律,拓展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主体对提升教育均衡水平是极其重要的。从宏观视角来看,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可能既不是生产力性的作用,更不是资源性的作用,更多的是媒体工具作用。在提升宏观教育均衡发展中,信息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作用,使社会群体更加清楚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及教育决策的过程。首先,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宣传报道的作用,将更多的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原因报道出来,特别是加强对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报道,可以有效引起社会群体的关注,将这些问题变成公众问题,促使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其次,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作用,将世界各国解决教育非均衡发展的作用、经验进行有效地传播,使其社会群体更加清楚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信息技术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进一步监督社会对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从而保障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四、信息技术提升中观教育均衡指数的机制与方法

从表现形式上看,无论区域均衡、城乡均衡、校际(包括各类教育之间)均衡、群体均衡其实质均是教育、教学资源占有量的不均衡。办学政策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取向,资源投入机制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生产力及生产方式,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对区域间教育资源差异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

(一)资源供给与教育均衡发展

从某种角度上讲,教育均衡会强调教育资源的均衡,这些资源包括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诸多方面。这些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决定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状态,这些资源的均衡供给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建国后的教育发展史中,由于教育资源供给总量的不足,我国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政策的错位”[16]现象。首先是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政策,使东部沿海地区获得了比西部和农村地区更优越的教育资源,特别是资金和教师资源的有效供给保证了东部沿海地区教育的快速发展。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先发展起来的地区配置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政策,以及当前义务教育领域实施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提供了政策保障。当前,由于区县财力强弱和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同,区县之间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差距较大,学校办学条件差异越发显著,区域间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越来越难以解决。最后,微观的教育资源投入机制错失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的良机。在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中“重点校”“示范校”“改制校”政策导致了区域内教育资源配置的落差,从而形成了区域内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从某种角度上说,2012年以前,我国政府对教育系统的投入相对较少,导致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及使用不均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教育投资比重的上调,教育资源投资总量不断提升,可以有效改善资源供给问题。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中观改进机制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遵循共同的法律和制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教育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态势时,相同的政策可能会加剧这种不均衡态势的发展。在教育非均衡发展基础上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一般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标准化建设,二是弱势补偿。为了解决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一些地区的政府实施了标准化校园建设,即区域政府按照区域内统一的标准建设校园,在校舍条件、生均经费、实验室仪器配置、教师情况等方面统一标准及设计,降低学校间的条件差异,规范办学环境。这种方式强调了统一性、规范性,主要用于区域内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的解决。为了解决区域间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政府更多的是对弱势群体进行补偿,即所谓的“弱势补偿”(InferiorCompensation)。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那样,“教育公平更多的是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以改善弱势群体的教育状况;倘若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就会依然存在”[17]。从教育资源分配的角度来看,弱势补偿原理的实质并不是在社会群体间平等分配教育资源,而是从资源分配机制上向着有利于弱势群体的方向去倾斜,用以减少弱势群体在接受教育方面的不公正,进而减少教育的不公正。因此,弱势补偿原理要求社会群体充分关注受教育者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对落后地区、对薄弱学校、对处境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予以额外补偿。从某种角度上说,补偿是最重要的内容。弱势补偿是符合正义原则的,正如罗尔斯所言,“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例如财富和权力的不平等),只要其结果能给每个人,尤其是那些最少受惠的社会成员带来补偿利益,他们就是正义的”[18]。《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努力缩小区域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就是弱势补偿原理的应用。

(三)信息技术提升中观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方法

由于中观层面的均衡发展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因此在资源存在形式、资源共享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共享资源是最重要的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的解决方式。鉴于此,《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以建设、应用和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为手段,促进每一所学校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19]用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与传统的实体、不可复制资源不同,信息技术构建了一种虚拟、可复制的资源,这类资源不会因为大量的使用而对实体资源进行消耗。基于信息技术,人们能够利用数字、虚拟方式记录、储存、再现各种教育资源信息,可以将一些实体资源虚拟化,将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信息以数字格式存储并传播,有效降低教育资源制作成本,在投入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由于信息资源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快速传播、共享,因此信息化教学资源共享实现教学资源的快速、廉价共享,从而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我国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等国家项目、区域资源库建设项目、“网络专递课堂”等项目均是信息技术改进中观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方法。然而,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并不能完全改善教育非均衡发展的资源配置问题。虽然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特别是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但这些资源与实体的资源仍有较大的差异,是一种替代性资源。在教育非均衡发展中,是因为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非均衡化配置造成的,这些资源有些能够利用信息化资源替代,有些不能被完全替代,信息化资源并不构成上述资源的全部替代。鉴于上述认识,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需要人们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给与更多的深入研究,研究信息化资源替代实体资源的更多方法,改进评估标准中信息化资源的地位和比例等。

五、信息技术提升微观教育均衡指数的机制与方法

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存在方式,为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对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效果。然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改善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教育态势,仍需要更多的努力。

(一)教育过程与微观教育均衡发展

作为社会活动的教育活动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过程完成其社会责任,满足社会的需求,其完成过程的质量受到社会系统的监督和评价。教育过程是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的过程。同时,由于教育系统需要与社会系统协调发展,因此区域社会系统的发展对区域教育过程的评价存在一定的差异。教育过程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教学活动是教育活动中的最重要的内容,其活动过程直接影响教育过程的质量。首先,如果把教育活动当作一个艺术的过程,教学活动中很多不可预料的因素将发挥特殊的作用,如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Effect)就是典型的例证;其次,如果把教育活动当成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教育传播学的诸多研究可以揭示诸多因素影响着信息传播的过程及结果;最后,如果把教育活动当成一个可设计的活动,大量无知的因素影响这一过程,从而出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结论。从教育研究的结果来看,教师的能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的态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着教学过程的结果。一般来说,教师的能力、教学资源丰富程度等诸因素与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关系,主要受“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文化资本”(LeCapitalCulturel)的影响。对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是与当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的,因此区域教育活动乃至微观的教学结果评价都会受到诸多社会要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教育系统内的评价并不能充分代表区域社会对教育评价的结果,即教育系统内评价和社会评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当社会评价不能区域统一时,对教育结果的均衡评价是不存在的。因此,消除区域之间教育评价的差异,需要消除区域间社会评价之间的差异,而区域社会教育评价与区域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是高度相关的。1964年,美国学者科尔曼(JamesS.Coleman)了“科尔曼报告”,该报告显示,“以前认为与学生成绩有关的因素,诸如班级规模、课本质量、学校设施、教师经验等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都很小”[20]“学生在学校75%的成功是来源于其社会经济、家庭、文化背景”[21],虽然该报告的结论受到了诸多学者的批评,但该结论基本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价值。然而,“科尔曼报告”是一个“大样本”研究的结果,其研究将学生群体的成绩与社会、文化资本有意联系起来,其结论的得出是有较大的局限性的。与之相对,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必然与教师素质、学习资源等高度相关。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基于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丰富的外部信息、有效地学习支持工具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因此,教育过程质量的提升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信息。与之相应,资源和信息的匮乏将导致学习的失败。

(二)教育均衡发展的微观改进机制

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高度相关的,微观的教育过程及教育评价也受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要素的制约,这是无需质疑的。因此,推进教育均衡发展需要推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本地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现状。然而,区域社会、经济、文化需要一个持续的动力,教育无疑是这个系统中最合适的动力,因此,增加教育系统建设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必然要求。虽然诸多研究结果认为“影响学生学业的因素与学校设备条件基本无关”[22],但是去除学生群体的考虑,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学生个体学习的基础、创新的基础,利用这些资源将促进其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的提升,这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就目前来看,“没有指标能够用来体现国家投资是如何跟踪管理教育效果以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23],但这些投资对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好处。因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装备投入,提升落后地区教育资源的总量。基于上述认识可以认为,加大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是改善落后地区教育面貌的基本要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落后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是提升当地社会、政治、经济等水平的革命力量,从而逐渐改变落后地区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并反馈到教育质量上。

(三)信息技术提升微观教育均衡发展指数的方法

与宏观、中观教育均衡发展中的信息技术相比,在微观层面信息技术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具有生产力性质的作用。首先,信息技术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界限,为落后地区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展必要的教育活动,这是利用信息技术的高效传播原理进行的。我国开展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网络专递课堂”等项目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改善落后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现状的重要举措,冰岛和新西兰也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改变地理位置与主岛相隔离的社区部落的教育现状。这种方式并没有极大地提升落后地区的文化资本,只是满足了基本的需求。其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媒体,拓展传统媒体的功效,丰富媒体的作用。“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的工作重点是拓宽学习环境和延长校外能够利用的学习时间,特别是对学业成绩出现问题的学生、因故在家的学生以及需要更多灵活日程安排的学生”[24]。然后,信息技术可以为落后地区提供提升教学质量的工具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25]表明,通过创新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完全有可能使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从而在教育起点不太公平的条件下,实现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另一方面,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可能会促使新型的教育评价机制形成,从而形成有利于发展的评价机制。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一体化的新型教育、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人们可以构建一个虚拟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和重组信息;可以广泛地交流和传播信息;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平等”[26],使得“世界是平的”[27],实现教育活动中的人平等交流、互动。当前大力推进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就是这一原理的直接应用。上述方式和方法并不是处于一个层次上的,其中第一、第二种方法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强调信息技术对落后地区的补偿性行为,对教育质量、教育均衡水平的提升不具有跨越式、革命性的影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创新是使落后地区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方法;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平等的教育、教学空间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的革命性做法,是在人的权利一致、责任一致的基础上构建的新的方式,是与人类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相一致的做法。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力图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区域教育现代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如果发展中国家不能抓住这些技术所提供的旨在缩小其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的机会的话,那么他们将是十分有害的”[28]。相对应,落后地区不能抓住这些信息技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机会的话,那么他们将是十分有害的。

六、研究探讨

信息技术对保障落后地区的教育活动开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这是世界各国公认的事实。然而,信息技术能否独立支撑起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任?信息技术如何改善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情况?信息技术如何支持落后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讨论的问题。

(一)作为教育均衡发展手段的信息技术

如果承认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状态,那么信息技术就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工具,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因此推广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可以在一定层面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要想全面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仍需要众多的工具、手段,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与其它工具、手段的协调应用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由于教育均衡发展是多层面共同作用同的复合体,因此信息技术在不同层面上需要发挥不同的作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是发挥信息技术的单一作用。

(二)从替代到独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单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更多的是一种对落后地区教育替代性的资源补偿机制,这种补偿机制能够在低水平上保障落后地区接受教育,提升教育普及状况,并缓慢提高教育质量。然而,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量的教育资源将会被虚拟化、数字化,当落后地区拥有一定的信息技术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种替代性补偿将逐渐淡化,最终成为教育发展的支撑资源,信息技术将有可能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动力。

(三)支持持续变革的信息技术

就目前来看,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并且众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存在批判性的思维。因此,要想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需要该地区进行持续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变革。

(四)信息技术支持教学改革的社会层面

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段之一,信息技术要想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需要落后地区教育系统持续使用信息技术,即应用是关键。然而,由于社会文化资本等因素的影响,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可能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种差距需要更多的教师培训、资源保障等持续的支持。

七、结束语

教育均衡发展对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快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政策文本中的常用命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状态性的目标,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可以在多个层面上改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然而,单纯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是极其困难的,仍需要大量的社会因素的支持,需要落后地区开展基于信息教育的教育、教学持续变革。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将随着泛在环境的普及而逐渐改变。

作者:高铁刚工作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