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时间:2022-04-24 03:22:16
导语: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加快科技创新发展步伐,对提高我国综合实力、有效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新态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的重要阵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要求。转变高校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对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增强办学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1科技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是时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形势下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科技创新的实施关键在于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既能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又能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功能和地位比任何时期都更加突出。高校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能够借助自身的人才、智力资源优势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创新的推动,而知识创新的实现更离不开大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做到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切实将高校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国家基地。另外,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最紧缺的就是人才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不足,这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也成为决定中华民族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加快人才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已成为当今加快我国发展的根本选择和必然途径。科技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科技创新对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造就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对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提升综合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学科专业设置狭窄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教育理念影响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专业化教育,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课程设置狭窄,导致学生知识面较窄,不利于创新意识、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高校课程设置、教学与科研机构的建立及功能特征等方面也都以专业学科作为主要依据。这虽然保证了现代大学的专业化、规范化、高效化功能作用的实现,但对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学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产生了阻碍,导致高校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仅局限于学科专业的范围之内,不利于学科专业间的交叉创新、综合性创新的实现。
2.2教学内容与方式落后
在高校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场所主要集中在学校范围内,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很多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变化的要求,不能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此外,在教学方法上,很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师生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完全被忽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对学生创新意识、发散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2.3人才培养缺乏多样性与灵活性
在传统的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制度下,我国多数高校基本采用同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科专业分类设定不同的学习领域,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以教师、教材为主,很少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而对少数敢于提出质疑、具有不同思想观点的学生则被看作是异类,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培养,结果培养的人才缺乏个性。同时,高校人才培养评价制度不合理,导致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3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措施
3.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
通过高校组织开展的各类科技创新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科研项目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分析、设计和完成,在科研活动中,教师要始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思想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愿意探索新知、追求真理的求知欲望。在科研项目开展的不同阶段,要引导鼓励学生独立去发现、分析和思考问题,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实现由“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创造”的转变。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性、系统的工作,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需要科研团队的协作配合。由于成长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前,很多大学生缺乏团队协作意识,个人主义倾向较为突出。通过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可以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在探讨交流中激发创新灵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3.2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育人理念下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情景分析、小组讨论、游戏教学等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多提问、多思考、多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同时,对教学中相关问题的解答不做唯一固定的答案,鼓励学生充分运用学习的知识,独立自主地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引导学生不拘条条框框的束缚,而是根据自身的判断分析,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二是利用科技创新实践优化创业就业指导教育。高校要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聘请社会知名企业家到校兼任客座教授,定期为大学生开设专题培训。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通过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三是以实习基地为依托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实习基地作为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的产物,对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基地内企业的科研、生产、销售等环节,在实践中能亲身感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感受企业的先进文化,积累实践经验。同时,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也是整合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平台,通过该平台,大学生可以了解掌握专业领域内最新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大量的经济信息,激发创新意识。
3.3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一是以院系专业为依托,为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搭建平台。各院系作为高校内部的二级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学科和专业,各院系正是在这些优势学科专业的推动下,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科技品牌活动。这些科技品牌活动不仅有效提升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在科技品牌活动的带动下都衍生出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对大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形成了较强的吸引力,有效拓展了大学生的科技活动空间,为全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二是以学术科研为依托,为专业学术型团队人才培养搭建平台。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以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学术研讨等为内容的学术科研活动,为大学生学术素养的培育提供了重要平台。三是依托学生社团等学生团体,以科技创新活动为抓手,搭建人才培养的管理平台。对学生本人来讲,加入各类学生社团组织,能够增进与社团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在开展科技创新等活动时,通过发挥学生团体集思广益的作用,能够保证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统一性和可持续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统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机构,提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性。
作者:彭刚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2015(12):79-81.
[2]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9):136-137.
[3]朱常青.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刍议[J].求索,2014(5):147-148.
[4]孙振红.创新教育与高校教师角色调整[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4(6):112-113.
- 上一篇:科技创新体系公共服务探析
- 下一篇:《保险学》试卷库建设案例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