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建设现状与前景展望
时间:2022-01-15 03:34:34
导语:科技创新建设现状与前景展望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张家港市在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先后规划建设了国家火炬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锂电特色产业基地等一批产业载体,建成了沙洲湖科创园、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保税区科技创业园等一批创业载体,打造了沙钢钢铁研究院、清华大学张家港智能电力研究院等一批省内有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到目前为止,产业载体方面,张家港市有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级科技产业园3个。创业载体方面,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孵化面积21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家,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7家。创新平台方面,拥有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企业研究院1家,省重点实验室2家,省企业院士工作站12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家;同时,还有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118家,省外资研发机构19家。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有力地支撑了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2012年张家港市成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城市,凤凰镇成为江苏省创新型试点乡镇;2013年张家港保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又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目前全市拥有创新创业载体面积90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从孵化器、加速器到产业园、特色产业基地的产业创新体系。载体支撑能力更加突出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新产品开发、科技项目立项和专利申请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至2012年底,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6名,苏州“姑苏领军”人才24名,入驻企业179家,在孵企业总销售额达到16.4亿元。载体带动效应更加明显一方面争取到的上级科技条线对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的直接经费明显增加。近两年张家港市累计获得省级平台建设经费超过2000万元。另一方面依托科技创新载体的重大项目明显增多。2012年,张家港市依托省级以上科技载体,共申报国家级项目8项,省级项目12项,争取省级以上项目经费3197万元。
二、主要做法
张家港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扣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先进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目标,围绕冶金、纺织、机电、化工、粮油食品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在产业基地、创业载体、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研发机构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推进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推进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张家港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了一批特色产业基地,有力促进了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基地化、优势产业品牌化发展。围绕节能环保装备、精密机械及零部件、光电、再制造、机器人、新材料、动漫等新兴产业,加快集聚上下游产业链项目,加速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基地。通过锂电产业基地建设,培育了国泰华荣、华盛化学、金帆电源等一批在全国锂电产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集群,打造了从功能添加剂、电解液到锂离子电池、组件及电源管理系统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完整产业链。2012年全市锂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共建重大产学研合作载体,构筑科技创新高地张家港市政府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共建了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需求,产业技术研究院规划建设了各类技术研发平台32个,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现已完成总投入3亿元,其中研发设备投入7500万元,拥有研发与中试总面积4.7万平方米,已争取省级以上扶持经费1800万元,其中科技经费1100万元,人才经费700万元。创建企业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张家港市大力推进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一方面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另一面支持企业集聚人才,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与条件,鼓励建立相关的研发平台。在行业龙头企业中推进建设省级或苏州市级企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和院士工作站等;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推进培育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根据产业不同鼓励建立不同专业的苏州市级和张家港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于张家港市级、苏州市级、江苏省级企业研发平台,地方财政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经费支持。2012年对全市建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的95家科技型企业的专题调研显示,95家企业共拥有各类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47个,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598件;引进两院院士17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7人,拥有或引进合作的博士277人、硕士578人。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支撑相关产业持续发展张家港市构建了企业孵化培育、技术转让、人才引进、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拥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共有22家,其中省级4家,苏州市级11家,张家港市级7家。现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50余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专利事务所6家,会计师事务所20家,引进和建立风投、创投等科技金融机构27家,资金规模近40亿元,设立了3亿元的科技风险补偿基金。在建立有形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服务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科技管理,保障各类载体规范有序运行一是先后出台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全市科技创新载体进行规划布局,加快载体建设步伐。二是根据上级科技部门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指南与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组织相关单位和企业积极申报上级项目,对于批准建设的项目,按规定给予配套。三是优化科技创新载体实施管理。对重大创新创业载体,定期开展建设情况调研、督查与专题会议;对企业载体项目,按照规定实施中期自查与主管部门审核检查。
尽管科技创新载体的承载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但是与企业创新、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相比,张家港市科技创新载体的资源配置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建设格局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张家港市将在提升已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水平的基础上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提高数量向提升质量效益转变。更加注重创业载体内的企业入驻孵化率、在孵企业产业化实现率和企业研发机构内的知识产权产出率、科技项目承担率。二是从全面推进向重点突破转变。更加注重打造一批显示度大的创新创业载体和有特色亮点的企业研发机构,寻求在某些产业节点上的重点突破。三是从载体项目培育申报向载体项目管理服务转变。更加注重对建成的各类创新平台的绩效考核管理,同时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领域的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具体将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围绕区域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按照江苏省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布局。在筹建省级高新区方面,加快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准备工作,力争2014年获批建设张家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方面,到2015年建成5家特色产业基地;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方面,到2015年,实现全市镇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创新创业载体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围绕人才团队引进,加快推进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围绕服务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需求,加快十大科技载体和八大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步伐,做强承载功能,全力提升载体产出水平。加强全市科技载体建设定期会商,及时跟踪载体建设进度,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同时,切实强化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的发展方向定位、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专有孵化与转化场地配套和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机构等孵化功能建设,进一步营造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环境,提高载体管理水平和创业孵化能力。到2015年,全市科技创新载体集聚博士突破1000人,张家港市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突破400个,江苏省“双创”人才和苏州“姑苏领军”人才150名,自主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5名。围绕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围绕全市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在平台项目申报、研发人才引进、政策支持方面实施集成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好高水平研发载体。重点建设富瑞特装总部研究院、分布式能源研究院,飞翔新材料、海陆重工、爱康低碳技术、骏马橡胶骨架、长顺高分子材料、华盛能源、沙钢、永钢钢铁研究院等十大企业研发平台,努力将其培育为对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有明显支撑作用的领军型研发机构,力争在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上实现历史性突破。到2015年,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达到320家,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实现全覆盖。
本文作者:杜文献吴彦刚工作单位:张家港市科技局
- 上一篇:刍议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办法
- 下一篇:当前工商管理的功能微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