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支架式教学论文

时间:2022-02-13 10:34:39

导语:中职计算机支架式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中职计算机支架式教学论文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作为中职学校最常见的计算机专业,也迎来了一个发展良机。无论专业设备还是信息化手段,都有了质的飞跃,有些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设备能与高校媲美。本文就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希望通过研究教学方法,丰富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手段。

一、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支架式教学是指建构一种概念框架帮助学习者理解知识。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理解问题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以便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通俗地说,如果把教学过程比做一场攀岩,支架式教学就是攀岩过程中的“脚手架”,必要时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其顺利抵达下一个知识的高点,逐渐登上学习的最高峰,让其原本的最近发展区变成现有的学识水平。

二、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建立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之上。维果斯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学识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称为“最近发展区”。从学生的现有水平过渡到最近发展区,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建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得到循序渐进地递增。

三、支架式教学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

1.支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支架式教学可以起到积极作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立知识框架,然后让学生逐一分解。分解过程中,学生已经知道的可以理解为已有知识水平,不知道的可以理解为可能发展的知识水平。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分解中,让学生得到提高。如在网页制作教学中,要实现隔行变色的效果,首先呈现没有隔行变色的表格和已经隔行变色的表格各一份,以此让学生分析哪个更好。通过分析,学生知道网页中的表格是很有必要实现隔行变色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2.支架式教学可以维持学习的持续性。中职学生有时学、有时不学,他们的无法持续性学习让很多老师感到困惑。利用支架式教学,能很好地让学生持续学习。学生不能够持续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障碍。这时如果给学生一个支点,让学生跳过去,就能挑战下一个知识水平。仍以网页制作课堂中的表格隔行表色为例。学生已经知道网页中的表格需要隔行变色,但如何实现呢?没有实现隔行变色的表格,学生可以实现,要想实现隔行变色,只要在原有表格中改变相邻行的背景颜色即可。背景颜色的改变很简单,只要学生选定表格中的一行,设置这一行的背景颜色,就能实现隔行变色,从而让学生找到了持续学习的“支架”,通过设立这一“支架”,学生的学习得以继续。3.支架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学生从“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是一个对知识探究的过程。现在很多教学理论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而支架式教学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能看到自己的水平可以达到哪里以及自己现在要做什么。同样在网页制作教学中,学生实现了表格的隔行变色,现在为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抛出一个新的问题:有没有其他的实现办法呢?首先分析现行办法的优缺点,当表格中的行数很多时,第一种操作方法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当学生知道还有办法实现隔行变色,并且比现在的方法更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必然会得到加强。教师在这时可以给学生一个新的支点,即用表格样式(CSS)实现表格的隔行变色。学生获得这一支点,必然进一步激发其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渴望,这就是支架式教学的优势所在。

支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老师的努力,学生的配合。教师作为课堂的引领者引导着教学,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尤为重要。只有在最近发展区内为学生建立“脚手架”,对学生的发展才是有效的。笔者研究支架式教学,也就是研究如何将学习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一旦学生获得了这种技能,教师便可以撤去支架,让学生朝着更高的技能目标发展。

作者:张国炳 单位:皖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