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论文
时间:2022-05-21 02:45:12
导语: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论文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1.1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
在职高计算机思想培养中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显得尤为重要的。发散式思维是一种从多方面寻找答案的、寻求变异、不依靠常规的思维方式,聚合式思维是将全部信息聚合起来,得出正确答案。教育专家们认为培养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是在竞争中抢占优势的关键。
1.2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
新课程改革提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要求教师要调动各方力量,社会、家庭、学校等,增加学生可以获取信息的渠道。此外,还要为学生创造融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体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设计相应的教学,通过合理的教学延伸,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改革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否得当,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对学生的计算机潜力激发,因此必须要保证教师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模式,相比之下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普通高中的理论性课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来说其不仅毫无意义,甚至会影响教学效果。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必须要保证他们在教学行为当中的主体性,才能够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为此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当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来让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去探索和收集计算机知识,为自己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支持。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上的表现来对他们的计算机潜能进行掌握,并为不同学生制定出不同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在专业计算机操作上面能够扬长避短,实现更好的发展。
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授课应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为主要目的,针对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薄弱特点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极为相似,采用统编教材、执行课程大纲、统一考试等,这种教学设置使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特点及其优势荡然无存。当前社会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唯一要求就是实用性,这种人才需求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必须改革,计算机教学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关键内容,其改革工作刻不容缓。由于计算机本身就是以操作为基础的技术类型,所以笔者认为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改革时,需要对一些纯理论性的课程内容进行精简和舍弃,将更多的课时留给计算机实践操作课程。当然,没有理论知识支持的计算机课程也是无法形成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控制时要做到科学、恰当,在这一方面笔者建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例为“1:4”。在课程内容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的了解,以及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特点的掌握,来对原有教材进行改编,让学生所学到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始终与社会计算机人才需求保持一致,例如删除《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纯理论课程内容,添加《Photoshop图像处理》、《GorelDraw》等实践操作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在入职后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将自己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工作当中。
4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考核方式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不仅是要教授知识和技能,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不会惧怕,而是想到要将这个问题解决需要哪些信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对信息可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分类和判断。计算机考试由理论知识考试和应用能力考试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图形图像处理课测试,在测试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有实际操作部分,由学生动手设计一组图像,每个小组的课题不同,最后上交到教师手中,并详细标明分工情况、设计思路、问题解决情况等,由专业教师组成评审团,在回答并说明固定问题后,评审团还会根据完成情况随机提出问题,最后根据学生综合情况给出一个公正的等级成绩。综上所述,社会教育形式呈现多样化,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若不进行改革,就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改革势在必行。要培养一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就要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探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实用型人才。
作者:张湛单位: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 上一篇:角色扮演法下计算机教学论文
- 下一篇:蚕桑局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中等生评语